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當中臘八節(jié)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在臘八節(jié)的時候人們也會去了解一下這個節(jié)日的知識,那么2021年臘八節(jié)蘊含的意義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臘八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臘八是有什么意思
臘八是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臘八節(jié)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jié)日,后來東漢佛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jié)定為佛成道日。“臘八”節(jié)的形成,是兩個方面結合的產物:一是古代的“臘祭”;二是佛教文化的影響。這一節(jié)日可謂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與外來佛教文化交相融合的產物。
2021年農歷臘月初八的故事
佛祖修行
佛家的創(chuàng)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后經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芭D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朱元璋受難
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里很窮,便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時過一獨木橋,牛一滑跌下了橋,將腿跌斷。老財主氣急敗壞,便把他關進一間房子里不給飯吃。朱元璋餓得夠嗆,忽然發(fā)現屋里有一鼠洞,扒開一看,原來是老鼠的一個糧倉,里面有米、有豆,還有紅棗。他把這些東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鍋粥,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后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了這件事兒,便叫御廚熬了一鍋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這一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臘八粥。
赤豆打鬼
臘八節(jié)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后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信仰,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臘八粥是早晨喝還是晚上喝:臘八粥早晨喝。
對于吃臘八粥這一習慣,在一些地方也是有禁忌的,那就是吃臘八粥不過午。有句俗語叫“早食粥來年糧食早收”。因此有臘八粥過午不食的傳統。
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即是好兆頭。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大寒節(jié)氣吃什么養(yǎng)生
上一篇:臘八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
下一篇:大寒節(jié)氣知識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