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大學生都要珍惜這美好時光,追求自身完善,做一個德才兼?zhèn)涞膭?chuàng)新人才,為未來的職業(yè)生涯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大學生課堂禮儀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大學生課堂禮儀知識
1、 穿著整齊
2、 如果老師在教室,應向老師致意
3、 如果遲到,應向老師報告致歉
4、 帶好相關書籍與筆記本,最好不帶與上課內容無關的物品、書籍
5、 發(fā)言或提問要舉手經老師同意并起立
6、 上課不睡覺,不吃零食,聽課不出聲
7、手機等通訊工具應關閉或調至無聲狀態(tài)
8、下課不起哄,按秩序離開教室
9、最后一個離開教室,應自覺關燈,關門
大學生禮儀常識——就餐禮儀
1、先請長者、女士入座
2、嚼食時閉嘴唇,不可出聲
5、不揮舞筷子,不同時拿筷及匙
6、食物應夾入自用食器后再吃
7、不翻撿菜肴,不用自己的餐具給別人夾菜
8、不大聲交談,不過度勸酒、勸菜
10、對服務人員應有禮貌
11、熟悉遵守不同進餐方式的禮節(jié)
12、不當眾剔牙、漱口
13、不浪費糧食
14、熟悉尊重異國和當地民族的就餐禮節(jié)
大學生儀表禮儀
1.服飾禮儀
通常,服飾的基本運用原則是時間(Time)、地點(Place)和場合(0ccasion)三者兼顧,簡稱T.P.O原則。
“T”原則,即時間原則,主要是指穿戴服飾時應考慮時代性、四李性、早晚性。也就是說,服飾應順應時代發(fā)展的主流和節(jié)奏,穿戴應考慮春、夏、秋、冬季的氣候環(huán)境,服飾應根據每天的早、中、晚氣溫變化而調整。
“P”原則,即地點原則,主要是指服飾穿戴者將要出現的空間環(huán)境。地點原則要求公關人員對即將到達的正式場境有一個了解或估計,然后再選擇自己應穿的服裝和應戴的飾品,盡量做到在種類、質地、款式、花色等方面與所要參加的地點相協調。
“O”原則,即場合原則,主要是指衣飾打扮應顧及活動場所的氣氛、規(guī)格。莊重、嚴肅的慶典、儀式活動應盡量正規(guī);輕松、愉快的郊游、遠足應盡量隨便。
2.體姿禮儀
體姿,就是人的身體姿態(tài),又稱儀態(tài),包括人的站姿、走姿、坐姿、手姿以及表情等等。人除了用語言表達思想以外,還常應用體姿表現內心活動。達.芬奇說:“從儀態(tài)知覺人的內心世界,把握人的本來面目,往往具有相當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庇脙?yōu)美的體態(tài)表達禮儀,比用語言更讓受禮者感到真實、美好和生動。
大學生舉止禮儀
1、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yǎng)和文明素質。所以,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勢,是一種靜態(tài)的美。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收頒、抬頭、雙肩放松。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站立時不要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場合不宜將手插在褲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不但顯得拘謹,給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儀態(tài)的莊重。
3、坐姿:坐,也是一種靜態(tài)造型。端莊優(yōu)美的坐,會給人以文雅、穩(wěn)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確的坐姿應該: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應兩膝并攏;男性膝部可分開一些,但不要過大,一般不超過肩寬。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wěn)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造成尷尬氣氛。不論何種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鐘”。若堅持這一點,那么不管怎樣變換身體的姿態(tài),都會優(yōu)美、自然。
4、起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動作,走姿是一種動態(tài)的美?!靶腥顼L”就是用風行水上來形容輕快自然的步態(tài)。正確的走姿是:輕而穩(wěn),胸要挺,頭要抬,肩放松,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
大學生接聽電話禮儀
1、 學會規(guī)范用語:喂,你好,請問您找誰,請稍等,不用謝,再見等等。
2、 如受話人不在,應客氣地詢問:要留口信嗎?
3、 對來電者不無端盤詢
4、 同學家長來電話,可稱呼叔叔或阿姨
5、不在公共場合打涉及個人隱私的電話;通話時音量適中
6、與人交往過程中需接電話先致歉或征得同意,并及時結束通話
7、通話結束時,應稍候,估計對方話機離耳后再掛斷
8、誤撥號碼,應主動致歉
9、別人通話時與通話人保持適當距離
10、如果對方短信致你,“收到”一定要仔細閱讀并及時“回復”
大學生參加集體活動禮儀
1、不遲到
2、不著艷妝,服飾整潔大方得體
3、依次進場,按指定位置入座
4、有奏國歌儀式時,應起立肅靜(面向國旗行注目禮)
5、不使用通訊工具
6、不吹口哨,不起哄,不喝倒彩
7、欣賞高雅藝術,不在演員或指揮致謝前鼓掌
8、不看書報雜志
9、不在中途走動或退場
10、不吃零食,不把垃圾留在場內
11、有貴賓或領導進場應歡迎
12、積極配合主持人完成所有活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