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吃品種繁多,發(fā)揮了江南食品資源豐盛的優(yōu)勢,以米面為主料,選用配料廣泛又精細(xì)。浙江各地的代表小吃,有你愛吃的那款美食嗎?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供大家參考。
特色美食
杭州--山核桃
杭州大三寶(絲綢、茶葉和山核桃)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歷史文化名城,電子商務(wù)之都,生活品質(zhì)之城,七大古都之一。杭州臨安山核桃因其核大、殼薄、質(zhì)好、香脆可口而著名,有“天下美果”之稱,為臨安“老三寶”之一,尤以昌化縣為優(yōu)。核仁松脆味甘,香氣逼人,可榨油、炒食,也可作為制糖果及糕點的佐料,營養(yǎng)豐富。
湖州--餛飩
湖州,地處太湖之濱,山青水秀,自古以來是江南的魚米之鄉(xiāng), 中國極限之都。餛飩是中國最為普通一道大眾化面食點心小吃,南北方都有。湖州大餛飩是在當(dāng)?shù)胤浅S忻?,起源于湖州德清,歷史悠久,以豬腿肉、筍衣、芝麻、蔥末、白糖、味精、芝麻油、紹酒、精鹽等配制成餡。餛飩煮熟后,放入肉骨湯中,撒以蔥末、蛋皮絲而成。皮薄餡多,湯鮮味美。
三、嘉興--棕子
嘉興是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地之一。肉粽子是中國棕子之代表,是嘉興著名特產(chǎn),嘉興傳統(tǒng)名點。棕子現(xiàn)己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輔助點心。在早餐、節(jié)假日,尤以端午節(jié)前后為盛行。嘉興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咸甜適中而著稱。其中最為出名的是鮮肉棕,被譽為“粽子之王”
四、寧波-湯圓
寧波是國際港口城市,工業(yè)生產(chǎn)總值位居全省第一。湯圓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代表小吃之一。歷史悠久,是用當(dāng)?shù)厥a(chǎn)的一級糯米磨成粉做成皮,以細(xì)膩純凈的綿白糖、黑芝麻和優(yōu)質(zhì)豬板油制成餡,具有香、甜、鮮、滑、糯的特點,咬開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鮮爽可口,令人稱絕,因而享譽海內(nèi)外。-
風(fēng)俗
1、臘月二十三,小年。農(nóng)村人一般要大掃除,辦年貨,送灶君菩薩上天。也有些地方在這一天祭祖。過年拉開序幕。
2、大年三十,除夕夜。貼對聯(lián),放鞭炮、煙火,吃年夜飯,守歲,祭天地菩薩。有些地方在這一天開始給“壓歲錢”了。年夜飯是比較隆重的,家人要團聚,飯菜要豐盛,要有魚,取“年年有余”之意;除夕飯不能全吃完,要留飯于初一吃,取“吃剩有余”之意。守歲一直到晚上12點,新歲到來,煙花慶祝。
3、正月初一,過大年。首先是“開門炮”。初一凌晨,家家戶戶爭先恐后打“開門炮”,一般認(rèn)為,越早越好。此起彼伏的爆竹聲中送舊迎新和接福,俗謂“接年”。打“開門炮”有講究,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三發(fā),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疾病災(zāi)難,并表示接新年。三發(fā)鞭炮越是聲音宏亮清脆,越是吉祥。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紅,燃放后紅花滿地,喜氣洋洋,此時,年味最濃。
4、拜年。初一晨起,先在家內(nèi),晚輩給長輩拜年。從初二起,鄰里和親友之間,往來拜節(jié)。按舊習(xí),溫州人正月初一不走親戚。拜年時間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初一不拜年的習(xí)俗在浙江部分地區(qū)還保留。
5、春節(jié)期間的習(xí)俗。新年鼓:春節(jié)期間,民間娛樂活動較多,如新年鼓和吹打樂。新春天亮,小孩結(jié)隊成群,沿街敲鑼打鼓,叫“新年鼓”。有些村子則集合村民,演奏各種樂曲,有吹打曲,也有清唱,歡樂而熱鬧。
禁忌
吃飯碗數(shù),不可成單,必須成雙。
過年期間,“雙”可以說是中國人的執(zhí)念,包紅包要包雙數(shù)面額,串門要拎成對兒的禮物,祝福話最好也成雙結(jié)對地說,切忌落單。
吃過年夜飯,還有一出滑稽戲呢。這叫做“毛糙紙揩洼”。“洼”就是屁股。一個人拿一張糙紙,把另一人的嘴揩一揩。意思是說:你這嘴巴是屁股,你過去一年中所說的不祥的話,例如“要死”之類,都等于放屁?!S子愷《過年》
對浙江人來說,會不會說吉利話,可是過年期間的大事。
要是在大年初一說上一句臟話或是晦氣話,就等著被媽媽翻白眼吧。小孩子說了“死”“病”等不吉利的話,后面還得緊跟著說一句“童言無忌”來消災(zāi)。
但有愛惹氣的“熊孩子”偏偏要觸忌諱,這時候“童言無忌”就行不通了,大人們得用毛紙擦小孩子的嘴,厲害時,還會被“拖去受刑”:“到門板后去擦,就是怕菩薩看見,有‘匯報’之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