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火降臨,在眾多被火勢圍困的人員中,有的人慌不擇路跳樓喪生或造成終身殘疾,也有的人化險為夷,死里逃生。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火災應急處置要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火災應急處置要點
一、如何報警?
1、發(fā)現(xiàn)火災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如發(fā)現(xiàn)有人受傷或窒息,撥打急救電話120。
2、報警時要講清楚:
詳細地址
起火部位、著火物質、火勢大小
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
3、報警后派專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車,并維持路口到起火點的道路暢通。
二、如何滅火?
一旦起火,不要驚慌失措,如果是在火勢不大的情況下,應迅速利用身邊備有的簡易滅火器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撲滅火災源頭。
1、含油液體起火時絕不能直接用水滅火
可用干粉滅火器或沙土將其撲滅;
如火勢較小,可用浸濕的棉被、衣物等覆蓋,令火窒息。
2、煤氣罐著火時要用浸濕的棉被、衣物等捂蓋滅火,并將閥門關閉。
3、電器或線路著火時要先切斷電源,再用干粉或氣體滅火器滅火,不可直接潑水滅火,以防觸電或電器爆炸傷人。
三、如何逃生?
1、逃生時的心態(tài)
保持心里鎮(zhèn)定,不要慌亂,驚慌失措是火場逃生大忌;火災襲來時要迅速逃生,不要過分貪婪財物。
2、做好防煙措施:
1)濕毛巾 。
2)簡易防煙面具。
3、辨別方向找出口:
1)平時多了解火災逃生的線路。
2)火災濃煙中,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量使身體貼地,摸墻壁尋找出口。
火災爆炸自救方法
(一)火初起,煙霧大,熱氣煙霧向上升,應趴在地面匍伏前進,逃出門外。若火勢來自門外,開門前應先用手探察門把的溫度,如已發(fā)燙,不宜開門。
(二)樓梯己著火,火勢尚不很猛烈時,披上浸濕的外衣、毛毯或棉被沖下樓梯。若房間火盛,門被烈火封住或樓梯已被燒斷,無法通行時,利用陽臺或流水管向下滑。
(三)生命受到威脅又無路可逃時,用繩子或床單撕成條狀連結起來,一端拴在門窗欄桿或暖氣上,沿此向樓下滑。
(四)若樓層不甚高,被迫跳樓時,先扔下棉被、海綿床墊等物以便緩沖,爬出窗外,手扶窗臺向下滑縮小落下高度。樓層高,不可盲目跳,緊閉門窗,減少空氣流通,延緩火勢蔓延速度。坐在窗臺上,發(fā)出求援信號等待救援。
火場逃生的十種方法
熟悉環(huán)境法
就是了解和熟悉我們經?;蚺R時所處建筑物的消防環(huán)境。對人們經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在事先可制定較為詳細的逃生計劃,以及進行必要的逃生訓練和演練。
當我們外出,走進商場、賓館、酒樓、歌舞廳等公共場所時,要留心看一看太平門、安全出口、滅火器的位置,以便遇到火警能及時疏散和滅火。只有警鐘常鳴,養(yǎng)成習慣,才能處險不驚,臨危不亂。如__年4月18日深夜,哈爾濱最高、最豪華的天鵝賓館發(fā)生特大火災,起火的樓層住著一位日本客人,他在18日住進11層時,進房前先在門口看了周圍環(huán)境,知道了疏散出口。當夜里意識到失火后,便穿過煙霧彌漫的走廊直往疏散通道摸去,得以死里逃生。這就是日本人事先熟悉所處環(huán)境的益處。
迅速撤離法
逃生是爭分奪秒的行動。一旦聽到火災警報或意識到自己可能被煙火圍困,千萬不要遲疑,應立即跑出房間,設法脫險,切不可延誤逃生良機。在火場上經常出現(xiàn)有人為顧及個人財物等貽誤逃生的案例。__年,東遼縣就曾發(fā)生過一位青年婦女已經逃離險境又返回火場穿衣服、搶拿財物,結果導致喪生火場的悲劇。一般地說,火災初期煙少火小,只要迅速撤離,是能夠安全逃生的。
毛巾保護法
火災中產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達到1.28%時,即可導致人在1至3分鐘內窒息死亡。同時,燃燒中產生的熱空氣被人吸入,會嚴重灼傷呼吸系統(tǒng)的軟組織,也會形成人員窒息死亡。逃生時,可把毛巾浸濕,疊起來捂住口鼻,無水時,干毛巾也行,身邊沒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替代。要多疊幾層,將口鼻捂嚴,增加濾煙效果。穿越煙霧區(qū)時,即使感到呼吸困難,也不能將毛巾從口鼻上拿開,否則就有立即中毒的危險。
通道疏散法
樓房著火時,應根據火勢情況,優(yōu)先選用最便捷、安全的疏散通道和疏散設施。如疏散樓梯、消防電梯、室外疏散樓梯等。從濃煙彌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頭部、身上澆些水,用濕衣服、濕床單、濕毛毯等將身體裹好,要低勢行進或匍匐爬行,穿過險區(qū)。如無其它救生器材時,可考慮利用建筑物的窗戶、陽臺、屋面、避雷線、下水管等脫險。如__年2月14日,唐山市林西百貨大樓發(fā)生特大火災,死80人,傷53人。在幸存者中有一位女性,叫劉麗英,著火時她正在三樓購物,混亂中她趴在地板上,順著樓層爬到二樓,從窗戶跳出,得以幸存。
繩索滑行法
當各通道全部被濃煙烈火封鎖時,可利用結實的繩子,或將窗簾、床單、被褥等撕成條,擰成繩,用水沾濕,然后將其拴在牢固的暖氣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員逐個順繩慢滑到地面或下個樓層而脫離險境。
低層跳離法
如果被火困在二層樓內,若無條件采取其它自救方法并得不到救助,在煙火威脅、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可以跳樓逃生,但在跳樓之前,應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頭、床墊、大衣等柔軟物品,以便“軟著陸”。然后用手扒住窗臺,身體下垂,頭上腳下,自然下滑,以縮小跳落高度。如果被煙火圍困在三層以上的樓層內,千萬不要急于跳樓。因為距地面太高,往下跳時易造成重傷或死亡。只要有一線生機,就不要冒險跳樓。
借助器材法
人們處在火災中,生命危在旦夕,不到最后一刻,誰也不應放棄生存的希望,逃生和救人的器材設施種類較多,通常使用的有緩降器、救生袋、救生網、救生氣墊、救生軟梯、救生滑桿、救生滑臺、導向繩等等,如果能夠充分利用這些器材和設施,就可以火“口”脫險。
暫時避難法
在無路可逃的情況下,應積極尋找暫時的避難處所,保護自己,擇機再逃。如果在綜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內,可利用設在電梯、走廊末端及衛(wèi)生間附近的避難間,躲避煙火的危害。如__年1月9日,在香港匯豐銀行石咴尾分行火災中,就有10多名職員無路逃生,被迫退入一個房間內躲避,保住了生命。在逃生過程中及時關閉防火門、防火卷簾門等防火分隔物,啟動通風和排煙系統(tǒng),都有利于逃生,應注意應用。
標志引導法
在公共場所的墻面上、頂棚上、門頂處、轉彎處,都設置“太平門”、“緊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電話”、“逃生方向箭頭”、“事故照明燈”等消防標志和事故照明標志,被困人員看到這些標志時,馬上就可以確定自己的行為,按照標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離逃生,以解“燃眉之急”。
利人利己法
在眾多被困人員逃生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擁擠、聚堆、甚至傾軋踐踏的現(xiàn)象,造成通道堵塞和不必要的人員傷亡。損人利己,妨礙他人疏散的行為是極不道德的。相互擁擠、踐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也不利于他人逃生。因此,遇到只顧自己逃生,不顧別人死活的不道德行為和前擁后擠的現(xiàn)象,非但不能參與還要想方設法堅決阻止。如看見前面的人倒下去了,應立即扶起,對擁擠的人應給予疏導或選擇其它的疏散方法予以分流,減輕單一疏散通道暢通的壓力,竭盡全力保持疏散通道暢通,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