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但在這一天天氣還是很炎熱,那你知道吃些什么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于2022立秋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_中國立秋當天吃什么,希望你喜歡。
立秋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
1、醬肘子
醬肘子是中國傳統(tǒng)的食物之一,營養(yǎng)豐富,色香味俱全。另外,紅扒肘子為濰坊地區(qū)歷史名菜,因其軟、料、肥而不膩,且營養(yǎng)豐富備受人們青睞。曾被評為“山東名小吃”。
2、烤鴨
北京鴨屬水禽,肉質細膩,口感良好,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大量的不飽合脂肪酸,在人體內不積蓄,人體吸收后能軟化心腦血管。該鴨的表皮中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是美容佳品。因此,北京烤鴨是老少皆宜的保健美食!
3、醬牛肉
醬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yǎng)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用于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4、燒羊肉
“燒羊肉”是北京清真館白魁老號的名肴?!盁蛉狻钡闹谱鳎€適用于整只羊的其它部位,即:頭、脖子、蹄子、肚、肥腸、肝、肺、心、連貼等。但頭、蹄、“蝎子”不需要炸,如同時上席即為“燒全羊”
5、豬頭肉
豬頭肉的美味,于民間早就聲譽鵲起,據(jù)說淮揚菜系中的“扒燒整豬頭”火工最講究、歷史最悠久,是道久負盛名的淮揚名菜。豬肉為人類提供優(yōu)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6、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qū)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7、“咬秋”
京津等地區(qū)立秋有“咬秋”的習俗。據(jù)說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督蜷T雜記。歲時風俗》: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
8、吃餃子或者包子
東北,家里一般是吃餃子或者包子。大概與東北人豪爽的性格有關,我們習慣叫“搶秋膘”。我搶你碗里的一個餃子,秋天就能體格健壯,補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立秋養(yǎng)生吃什么水果好
1、西瓜
立秋,按照傳統(tǒng)習俗都要吃西瓜,不但能消除夏天的暑熱,而且還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相傳明代有一年,南京城里許多人長了瘌痢瘡,有人便效仿廬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讓“瘌痢”落疤自愈的故事多吃西瓜,結果瘌痢瘡果真好了。因此人們就在入秋的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習俗。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志》記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币灿杏忧锾斓絹碇?。
但并非所有人都適合在立秋之后吃西瓜。立秋后有胃病的人應避免食用冰鎮(zhèn)的西瓜;孕婦尤其不宜多吃冰西瓜,吃過多易引起腹瀉或造成妊娠糖尿病等;對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慢性腎病病人,食之過多后由于水分急劇增加會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也不宜多吃。
2、桃子
秋天吃桃是“補秋膘”,對身體也比較有好處,能滋陰潤燥,桃的營養(yǎng)也比較好。中醫(yī)認為,桃性溫,具有補氣養(yǎng)血、養(yǎng)陰生津、止咳殺蟲的功效。咱們老百姓常說“桃養(yǎng)人”也是這個原因,立秋食桃既體現(xiàn)了補虛防燥的食療理念,又表達了果農們豐收的喜悅,預示著生活甜甜美美,日子過得更加有滋有味。
吃完蜜桃,孩子們把桃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桃子充足的水分,可以及時補充秋燥失去的水分!
3、柿子
立秋后柿子上市,多吃柿子可以緩解秋燥。柿子甜膩可口,營養(yǎng)豐富,所含維生素與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而且中醫(yī)認為,柿子具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澀腸止痢、健脾益胃等多種功效,適當食用對人體健康是很有益的。
柿子中含有較多鞣質、果膠,在空腹時會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難溶性的硬塊,即胃柿石。因此盡量在飯后1小時左右食用柿子。
4、哈密瓜
立秋之后,西瓜漸漸隱退,哈密瓜挑起了“當家瓜果”大梁。哈密瓜有清涼消暑、除煩熱、生津止渴的效果,是立秋解暑的佳品?!侗静菥V目》中記載:甜瓜起到“止渴、 除煩熱、利小便、通三焦團壅塞氣、治口鼻瘡”之功效。
哈密瓜性涼,不宜吃得過多,以免引起腹瀉?;加心_氣病、黃疸、腹脹、便溏、寒性咳喘以及產后、病后的人不宜多食。哈密瓜含糖較多,糖尿病人應慎食。
5、葡萄
立秋后養(yǎng)生要以防“秋燥”為主,要多吃葡萄等滋陰的水果。葡萄富含葡萄糖、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元素,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葡萄汁被科學家譽為“植物奶”。葡萄中含較多酒石酸,有幫助消化的作用,適當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對身體大有好處。在食欲不佳時,吃葡萄有助開胃。
葡萄其性寒涼,因此糖尿病患者、便秘者少食,當脾胃不和、虛寒泄瀉時應忌食。吃葡萄忌與海鮮、魚、蘿卜、四環(huán)素同食,以防加重腹瀉癥狀。
6、龍眼
龍眼樹成實于初秋,累累而墜,外形渾圓飽滿,而果肉晶瑩白凈,因成熟于八月,又叫“桂圓”。歷史上有南“桂圓”北“人參”之說,可見龍眼具有堪比人參的營養(yǎng)和滋補功用,價錢卻比人參平易近人得多,因而是南方民間極受歡迎的滋補佳果。
雖然常被拿來和荔枝相提并論,龍眼卻不似荔枝般濕熱,而是味甘、性平,因而多吃幾顆也無妨,但上火、咳嗽者,不宜多吃。挑選龍眼時,應注意剝開時果肉應透明無薄膜,無汁液溢出才是新鮮,而龍眼的蒂部不應沾水,否則易變壞。夏季將龍眼放入冰箱后食用,風味更佳。
立秋適合喝什么茶
1、小青柑
秋季容易“耗氣傷津”,最容易導致“耗氣傷津”器官就是肺臟,如果養(yǎng)不好肺,就容易出現(xiàn)腸道類和呼吸類疾病。所以要遠離秋燥,預防這兩類疾病,一定要注意滋陰潤肺。
養(yǎng)肺茶便是小青柑了,陳皮本身性微溫,具有滋陰潤肺、理肝氣的功效,而青柑中的熟普也非常溫和,健脾養(yǎng)胃;小青柑表面的“白霜”——柑油晶更是具有滋潤肺部的功能。
另外,秋天來了,人的心情容易因干燥的天氣而變得煩躁,而小青柑的氣味辛香濃烈卻不膩人,讓人聞了提神醒腦、肺部通透、心情愉悅。
2、普洱熟茶
立秋的季節(jié)也非常建議大家喝普洱熟茶。秋日里天氣干燥,人也易燥熱、產生火氣,而熟普的茶性溫和,在適宜的濃度下,飲用普洱熟茶對腸胃不產生刺激作用,粘稠、甘滑、醇厚的普洱熟茶進入人體腸胃形成的膜附著于胃的表層,對胃產生有益的保護層,在秋天飲用普洱熟茶可起到養(yǎng)胃、護胃、暖胃的作用。
3、青茶(烏龍茶)
俗話說:“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秋天適合喝青茶,青茶即烏龍茶。因為立秋之后余熱未消,空氣干燥、天氣涼爽、人體的津液還沒有恢復平衡。而烏龍茶溫熱適中,不寒不熱,能夠潤膚、潤喉、清楚體內積熱,從而到達清燥生津的功效。
可以選擇清香型的阿里山高山茶和福建的鐵觀音等,或是武夷巖茶及鳳凰單叢等濃香型烏龍茶。烏龍茶常帶花果香和甜香,無論是聞起來還是喝起來都讓人沉醉。但飲烏龍茶需注意不宜飲放涼之后的茶湯。
2022立秋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_中國立秋當天吃什么相關文章:
★ 2022立秋貼秋膘吃什么好
★ 立秋養(yǎng)生吃什么
★ 立秋的傳統(tǒng)食物及注意事項
★ 2022立秋水果吃什么好
★ 2022立秋有哪些傳統(tǒng)習俗
★ 立秋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最好
★ 立秋吃什么養(yǎng)生好
★ 立秋的傳統(tǒng)食物和養(yǎng)生湯
★ 2022立秋是什么意思
★ 立秋有哪些節(jié)日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