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遼河老街是營口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開始實施保護性開發(fā)建設,全力打造的一條以深厚歷史文化為根基,以現(xiàn)代經濟為發(fā)展主線的步行商業(yè)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營口老街導游詞范文介紹,供大家參考學習。
營口老街導游詞1
遼河老街位于遼寧省營口市遼河大街西段,全長1.3公里,整個街區(qū)占地面積20余萬平方米。背靠渡口的地理優(yōu)勢,使營口的口岸貿易首先在此興起。清雍正四年(1720_年)營口修建天后行宮時,遼河老街就是客商云集,店鋪林立的繁華街市。到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營口正式開港,作為東北第一個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國內富商咸集于此,西方各國商人紛至沓來,老街上華洋同處,中外并陳,商號林立,貿易聚興,成為近代東北最繁華的商貿中心和金融中心。遼河老街兩側現(xiàn)存百余年的近代建筑31處,它們不僅形式、用途多樣,更有中西合璧之美,更反映出中西文化的逐步融合。在一個區(qū)域內有這么多近代建筑能保留下來這在全國都是不多見的,遼河老街也因此受到國家、省、市各級文化部門的重視,享有“近代建筑博物館”的美譽。
遼河老街以修復后的百年建筑為主體,輔建了多處仿古新建筑,以傳統(tǒng)古鎮(zhèn)的模式,結合大型主題休閑廣場和停車場等公共配套設施來構建整個商業(yè)街區(qū)。如今的遼河老街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已經呈現(xiàn)出新老建筑相得益彰,環(huán)境景觀美輪美奐的和諧景致。整個商業(yè)街區(qū)將針對中式的戲院、茶館、休閑客棧,老字號的飯店,西式的酒吧、餐廳、咖啡館,古玩店、玉瓷器店、民俗特色工藝品店、特色小吃店、樂器店、藥鋪以及金融、通訊等服務機構進行招商。充分利用遼河老街的歷史、特色民俗等豐富資源,開發(fā)成文化旅游產品和大眾娛樂服務項目,從而帶動旅游、餐飲、休閑文化等產業(yè)的共同發(fā)展。
營口老街導游詞2
該街背靠渡口的地理優(yōu)勢,使營口的口岸貿易首先在此興起。清雍正四年(1726年)營口修建天后行宮時,遼河老街就是客商云集,店鋪林立的繁華街市。到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營口正式開港,作為東北第一個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國內富商咸集于此,西方各國商人紛至沓來,老街上華洋同處,中外并陳,商號林立,貿易聚興,成為近代東北最繁華的商貿中心和金融中心。遼河老街兩側現(xiàn)存百余年的近代建筑31處,它們不僅形式、用途多樣,更有中西合璧之美,更反映出中西文化的逐步融合。在一個區(qū)域內有這么多近代建筑能保留下來這在全國都是不多見的,遼河老街也因此受到國家、省、市各級文化部門的重視,享有“近代建筑博物館”的美譽。
為進一步挖掘老城歷史文化,為游客和市民提供新的旅游場所,促進當?shù)芈糜谓洕l(fā)展,營口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充分依托古城的豐厚文化底蘊,復原老街的商業(yè)功能,再現(xiàn)老街原貌,給市民和游客提供休閑好去處。營口旅游局局長孫智表示,遼河老街區(qū)當年人口密集,商號鱗次櫛比,至今沿街仍保留一批古代和近代的廟宇、民居、辦公和商業(yè)用房,是營口歷史人文景觀最多的街區(qū),有省級文物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1861年開港后,營口憑借海河交匯的地理優(yōu)勢,成為當時東北貿易往來的樞紐,于是具有服務性質的“大屋子”應運而生,這種建筑已經不是單一的商店或商號了。它是營口商業(yè)資本一種特殊的經營行業(yè),與倉儲運輸公司相似,代理批發(fā)轉運,兼辦租車、租船、貨物發(fā)送及交易中介、代管來往客商住宿飲食的業(yè)務。老爺閣東、西兩條商業(yè)大街的兩側此類商號眾多,還遺留有多處當時商貿活躍異常時興建的“大屋子”建筑。
為將遼河老街將打造成一條反映營口歷史、凝聚營口文化、突出營口特色、展示營口發(fā)展的集餐飲、休閑、娛樂、旅游、觀光、學術研究于一體的歷史文化名街,2008年營口市啟動遼河老街改造項目,整個街區(qū)占地面積20余萬平方米。本著‘修舊如舊,新建如舊’的原則,保證新、舊兩個時期的建筑在建筑風格上協(xié)調統(tǒng)一,突出遼河老街街區(qū)綿長的歷史觸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到2010年末,一期工程完成31處近現(xiàn)代優(yōu)秀建筑的修繕和12處仿古工程的新建。
營口遼河老街被譽為中國北方“露天的百年商埠博物館”,加入了中國步行商業(yè)街協(xié)會,與北京王府井、成都寬窄巷、上海新天地等全國知名商業(yè)街成為伙伴會員,跨入中國商業(yè)街的行列。同時,相關部門正在申報中國文化歷史名街。
營口老街導游詞3
營口老街長1.3公里呈東西走向,被歷史沖刷了280余年,承載著營口市厚重的歷史。它是這座城市的發(fā)祥地,也曾是營口政治、經濟、文化和海運的中心,至今存留有樣式別致的31處擁有百年歷史的優(yōu)美建筑。蘊含著東北近代民族工商業(yè)的興衰史,是我國北方早期港口文化的象征,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遼河老街已于2010年3月正式加入中國步行商業(yè)街協(xié)會,與北京王府井、成都寬窄巷、上海新天地等全國知名商業(yè)街成為伙伴會員,跨入了中國商業(yè)街行列。與此同時,也在積極準備申報中國文化歷史名街的相關材料。
借助遼寧沿海五點一線經濟帶、環(huán)渤海經濟圈建設的東風,在營口大發(fā)展的強勁勢頭下,遼河老街承前啟后,延續(xù)百年商賈繁盛,憑借其獨特的文化氣質,不可復制的歷史資源和先進的商業(yè)管理模式,將打造成為一條反映營口歷史、凝聚營口文化、突出營口特色,展示營口發(fā)展的,集餐飲、休閑、娛樂、旅游、觀光、學術研究為一體的全國知名的歷史文化名街。
2013年4月,營口西大街正式被列為國家AAA級旅游區(qū)。
營口老街導游詞4
我校全體教師在學校工會的組織下,在4月初參觀了遼河老街新面貌,教師們的內心頗有感觸。
營口遼河老街是營口市最早的商業(yè)街,也是東北地區(qū)最早成型的商業(yè)街。
遼河老街坐落于遼寧省營口市遼河大街西段,全長1.3公里,整個街區(qū)占地面積20余萬平方米。老街是營口的發(fā)祥地,也是營口城市變遷的縮影。
老街背靠渡口,口岸貿易首先在此興起。清雍正四年(1726年)營口修建天后行宮時,遼河老街就是客商云集,店鋪林立的繁華街市。到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營口正式開港,遼河老街兩側現(xiàn)存百余年的近代建筑31處。
作為東北第一個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國內富商咸集于此,西方各國商人紛至沓來,老街上華洋同處,中外并陳,商號林立,貿易聚興,成為近代東北最繁華的商貿中心和金融中心。
遼河老街兩側現(xiàn)存百余年的近代建筑31處,原始業(yè)態(tài)包括糧棧、油坊、銀號、雜貨屋子、綢緞莊、金店等,經營項目十分豐富。它們不僅形式、用途多樣,更有中西合璧之美,更反映出中西文化的逐步融合,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營口遼河老街因此被譽為中國北方“露天的百年商埠博物館”,老街上的建筑因此享有“近代建筑博物館”之美譽。
營口老街導游詞5
早就聽說水東老街好,一直想找一個好時間去玩一玩,正巧這個星期六爸爸媽媽都休息,我們一大早便開著汽車出發(fā)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就來到了水東老街,站在巷口,向里眺望,彎曲的小路一直延伸至老街的盡頭。我們沿著小路走進了老街。
走進了老街仿佛歷史倒退了一百年,街前面伸出一條兩米來寬的石板路,在街的中間簡直連一把傘都稱不起來。石板路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大概是由于滴水穿石的緣故。街的兩旁依然是當年十分古老的:當鋪、酒鋪、銅鐵鋪......
走了沒多久,就到了天下聞名的“十八踏”,“十八踏”顧名思義就是有十八個臺階,這十八個臺階可有三百多年歷史啦!經過歲月的打磨,這十八個臺階已經是相當?shù)钠交?,走上去可要小心,不要滑了一個“狗吃屎”。 再往下面走便是一個百年古井:“五道井”,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古道井”中的水簡直清澈得嚇人,水底的水草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我把腳放入水中那可更不得了,那水的刺骨勁兒,竟讓我在這炎熱的夏天禁不住打了一個冷顫兒,這井水正可謂是冬暖夏涼啊!
再往前走便看見了教會學校、教會醫(yī)院還有圣母瑪利亞教堂。由此看來當年的老街還是挺繁榮昌盛的。可是現(xiàn)在已是人去屋空。
漸漸的已是中午了,我們也已經走出了老街,腦子里回想著當年這一條街的熱鬧情景,突然“嘟”被一聲汽車喇叭聲驚醒了......
營口導游詞最新范文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營口老街導游詞范文介紹
下一篇:迎澤公園導游詞優(yōu)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