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在全黨范圍內開展的主題教育活動,是推動全黨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斗的重要內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2019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心得體會,筑牢黨的執(zhí)政根基。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扭住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牛鼻子”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yè)、農村、機關、校園、科研院所、街道社區(qū)、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fā)展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
基層黨組織是黨全部戰(zhàn)斗力的基礎,是落實管黨治黨職責的重要載體。十九大報告開啟了新時代黨的建設新征程,只有把握機遇、應對挑戰(zhàn),強化三種意識,才能扭住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牛鼻子”,使黨的建設煥發(fā)新的活力,筑牢黨的執(zhí)政根基。
強化“核心”意識,把職責落實落細?!爸煵拍鼙M責。”當下,由于黨建職責意識的弱化,一些黨組織存在黨建工作形式化、虛化和邊緣化問題,長此以往,將損害黨的形象、貽誤黨的發(fā)展。要克服這些問題,關鍵是要抓好職責落實,以嚴的舉措保證黨的決策部署在基層一貫到底。要從嚴落實基層黨建職責制,督促引導各級黨組織抓好基層黨建工作,把從嚴治黨的職責落到實處。同時,要盯緊黨組織書記這個“關鍵少數”,要發(fā)揮好“帶頭人”“領頭羊”的作用,使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齊謀劃、一齊部署,做到“兩條腿走路”,讓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黨建工作都能夠抓具體、抓深入、抓實在。
強化“公仆”意識,把服務做好做精。黨的基層組織是服務群眾的“工作站”、聯(lián)系群眾的“橋頭堡”。在實際工作中,要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及時適應新時期黨建工作出現的新狀況和新問題,以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來提升黨員服務人民群眾意識和潛力。要透過帶動黨員開展服務,在服務中體現黨的政治優(yōu)勢,在聯(lián)系群眾、服務群眾中傳播黨的聲音、宣傳黨的政策、落實黨的要求。只有基層黨員干部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服務好群眾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才能以好的作風和嚴的舉措,打通聯(lián)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筑牢黨的執(zhí)政根基,不斷提高黨的執(zhí)政潛力和領導水平。
強化“危機”意識,把作風抓狠抓緊。黨員是黨的肌體細胞,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離不開素質過硬的黨員隊伍。新形勢下,要以基層黨組織書記為重點,以領導班子為核心,以黨員為主體,不斷壯大基層黨組織的骨干力量。同時,基層黨組織要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為抓手,增強黨員干部執(zhí)行方針政策的政治自覺,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做黨的方針政策在基層落實的堅決執(zhí)行者,讓黨的方針政策在基層落實落細。在不斷強化基層黨員干部的組織觀念和紀律觀念,培育基層黨員干部服務群眾潛力的過程中,方能不斷增強基層組織建設的生機與活力,凝聚黨風心民心,匯聚起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以為人民謀幸福為使命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17年10月1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
習近平在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的主要矛盾已經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完美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這就要求我們廣大黨員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學習上,要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時時刻刻要把人民的需求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把人民的幸福作為我們畢生的追求。
在工作中,要嚴于律己。非淡泊無以明志。說的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群眾讓我們站在臺上,那么我們就就應對得起群眾的信任,要像孺子牛一樣,扎根群眾,服務群眾。零距離的了解民情,在知曉民心上下功夫,零距離的體察民意,在和睦民風上做文章,零距離的辦實事,在為民服務上求實效,實現李克強總理提到的“行大道,民為本,立天下”。
在生活中,要恪守己心?!盾髯有奚怼防镉羞@么一句話:“道雖彌,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弊鳛樾聲r代的年輕人,我們要時時刻刻不忘初心,深刻牢記時代賦予我們青年的使命,跟黨從,堅持走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再短的路都需要腳踏實地去走,再小的事都需要認認真真去做。不管身居高位還是深處大山,我們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宗旨,我們都是人民的好公仆,百姓好才是好,百姓興才是興,百姓的幸福才是我們的幸福。
在學習上,要堅持永無止境的信念。歐陽修曾說:“立身以立學為先”,無論何時何地,都就應堅持學習,學無止境,加強自身的短板建設,不斷給自己思想上補鈣、學習上加壓、潛力上加油,牢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用好實踐抓住實踐,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職責和擔當意識,將自己的軟實力轉化為工作中的硬功夫。
要有立身為傘,為百姓遮風擋雨;俯身為牛,為百姓鞠躬盡瘁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牢牢把好黨的建設的“根和魂”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強調“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這一全新表述引發(fā)了高度關注和熱烈反響。
黨的建設是一項整體性系統(tǒng)工程,包括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等多個方面。過去,在黨的建設史上,長期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此刻十九大報告第一次提到“政治建設”這一任務并作為統(tǒng)領、擺在首位,抓住了黨建“根與魂”。這是新時代黨的建設內涵向縱深發(fā)展的新要求,是黨的建設理論的一個重大創(chuàng)新,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管黨治黨的雄心、魄力和擔當。
政治建設,強調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把政治建設作為黨自身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的建設的一個基本原則和主要經驗,也是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一貫思想。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之所以取得卓著成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黨高度重視黨的政治建設,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著力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層層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職責。這是過去5年,中國取得全方位、開創(chuàng)性成就和發(fā)生深層次、根本性變革的根本原因。
一個政黨、一個政權,都會把講政治、執(zhí)政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要位置。西方國家議會投票,是政黨壁壘分明,對那些在政治上行動上與本黨離心離德的黨員都要執(zhí)行紀律,甚至給予開除處分。蘇聯(lián)解體前,蘇共放松了黨的政治建設,在“公開化”“民主化”的口號中迷失了方向,一些黨員甚至領導層開始否定蘇共歷史、丑化社會主義,由此導致了內部思想混亂演轉成組織混亂的政治杯具。蘇共在早期有20萬黨員奪取政權、在有200萬黨員能打敗法西斯,而在有近2000萬黨員時卻失去了政權,轟然倒下,令人扼腕嘆息。很重要一個原因是黨的政治路線跑偏、政治紀律動搖、政治方向喪失。蘇共倒臺,前車之鑒,不能不讓我們居安思危。
政黨就要講政治,作為執(zhí)政黨更要旗幟鮮明講政治。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和魂,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講政治是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特點和優(yōu)勢。此刻,我們黨在政治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等等。各種錯誤價值觀和思想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勢必給黨的事業(yè)造成嚴重損失。講政治從來都是具體的、實在的、嚴肅的。務必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理直氣壯講政治、一以貫之講政治,把講政治的要求貫徹落實到黨的領導、黨的建設、黨和國家事業(yè)各方面和全過程,任何時候都不能含糊和動搖。
不講政治,就是丟了魂、失了根、忘了本。旗幟鮮明講政治,突出黨的政治建設,這是黨的建設的重中之重,是實踐中指導我們黨的建設在新的條件下不斷發(fā)展的行動指南。每名黨員干部都要尊崇黨章,嚴格執(zhí)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牢固樹立政治理想,正確把握政治方向,堅定站穩(wěn)政治立場,嚴格遵守政治紀律,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潛力,干一切工作都務必從政治上去把握、從大局上去考量,遇事多想政治要求,辦事多想政治規(guī)矩,處事多想政治影響,自覺把講政治貫穿于黨性鍛煉、政治實踐全過程,在管好黨治好黨這個根本政治問題上不倦怠、不停歇、不動搖,久久為功抓下去,始終持續(xù)黨的強大生機活力。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黨員干部作風對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只有黨風、政風純潔,干部真正做到干事創(chuàng)業(yè),才能引導經濟向著越來越好的態(tài)勢發(fā)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務必營造一個良好的從政環(huán)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tài)。近兩年,無論是“打虎”“拍蠅”還是正風肅紀,力度和成效都十分大,對凈化從政環(huán)境、優(yōu)化政治生態(tài)好處深遠。
治黨吏黨,要以建立高素質干部隊伍為重點,加強教育引導、正確選人用人。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嚴格把控干部的任用標準,選拔使用“善謀事、會創(chuàng)新、能落實、敢擔當、重品行”的好干部,杜絕“帶病上崗”“帶病提拔”等現象;強化干部提拔選舉的紀律,拒絕拉票賄選、買官賣官等現象;不斷完善干部績效考核機制,清除黨員干部中的“害群之馬”,使黨員干部切實做到對黨忠誠、敢于擔當,以用心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全力扎實做好各項工作。
治黨吏黨,就要加強隊伍作風建設。要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要鞏固擴大教育實踐活動的各項成果,持之以恒的抓好作風建設。透過建立務實管用的制度,切實防止“四風”問題反彈,構成作風建設長效機制;要充分發(fā)揮領帶干部的帶頭示范作用,強化自律意識和紀律觀念,大力宣傳勤政廉政典型、社會道德模范、平凡感人事跡,引領人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利益觀,培育良好的社會風氣。
治黨吏黨,要加大監(jiān)督和管理力度。要制定相關政策規(guī)定,建立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落實各項監(jiān)督制度。各級黨委政府要嚴格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抓好班子、帶好隊伍、管好干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廉潔自律。要強化對權利的制約和監(jiān)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要及時了解并核實黨員干部隊伍中的問題,對黨員干部的腐敗問題務必嚴懲不貸,以此在黨員干部中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環(huán)境。
治黨吏黨需要多措并舉、整體推進,黨員干部應成為人民的榜樣,只有打造一支純潔的干部隊伍,才能保證我們黨的工作有序開展,才能引導社會風氣更加風清氣正。
以“趕考”的精神走進“新時代”
“利民之事,絲發(fā)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完美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矛盾的變化一方面反映了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應出社會發(fā)展和社會生產力之間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的實質表現出人民對完美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讓人民幸福生活安居樂業(yè)是我們黨永恒不變的追求和渴望。
人民幸福是我們奮斗的目標和方向。“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彪S著物質文化生活的不斷豐富,人民對于更幸福和更完美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更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生活和社會環(huán)境。我們緊緊把握這一更高的要求,就是牢固樹立了我們工作任務的總目標和總任務,就是找準了我們工作的攻堅方向和工作重心,就是夯實了我們奮斗的力量來源和群眾基礎。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建設禮貌和諧的發(fā)展環(huán)境,讓每個人都能夠自由施展才華、實現夢想。人民幸福則民族興盛,民族興盛則國家發(fā)達。
人民幸福是我們拼搏的理由和基礎?!暗干n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蔽覈慕洕l(fā)展已經取得突破性的增長,然而部分西部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依然較為薄弱,基礎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等基礎設施的普及較為匱乏,改善西部經濟落后的現狀,讓人民能夠過上幼有所學、病有所醫(yī)、居有其所、老有所養(yǎng)生活,我們要做的地方還很多。脫貧攻堅已經進行到最為關鍵的時刻,是攻堅拔寨的關鍵節(jié)點,更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夢想的關鍵時期。我們要用幫“貧”不幫“懶”的思路解決扶貧工作的關鍵問題,建立更加完善地助農扶貧幫扶體系,最大限度地讓廣大群眾享受改革發(fā)展的紅利,讓人民群眾的獲得幸福感和成就感。
滿足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需要我們務必勇于擔起新的歷史重任,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協(xié)力同心、共同奮斗,把黨的十九大制定的各項民生目標,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用一個個切實有效的福利政策造福人民,讓人民過上更加完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