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迎來了建國70周年。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的學習教育活動在全黨廣泛展開,建黨98周年之際,圍繞該主題的黨日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領導干部更是從中收獲頗多。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guī)聿煌跣睦斡浭姑鼘n}學習教育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黨課心得體會精選,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19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學習教育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黨課黨員干部心得體會范文19篇,供大家參考: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學習教育守初心擔使命心得體會
在建黨98周年之際,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激勵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見賢思齊、矢志奉獻,黨中央決定,授予張富清同志“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稱號。這是對老同志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最高認可。作為一名黨員組工干部,我深知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重要意義,它是我們每個共產(chǎn)黨人奮斗追求的目標,也是釋放正能量全力推動黨的事業(yè)全面進步與發(fā)展的助推器。
堅定政治信仰,永遠跟黨走。學習張富清同志對黨的事業(yè)無限忠誠,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沖鋒陷、不怕犧牲,在祖國建設時期堅決服從組織安排,扎根偏遠落后貧困山區(qū),用持之以恒的堅守,踐行一名共產(chǎn)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更應該將他不計個人利益,數(shù)十年如一日甘于奉獻、勇挑重擔,不講條件、不計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以滿腔熱情在艱苦環(huán)境中盡職盡責、苦干實干的精神化解到自己的實際行動中、平凡崗位上、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勇?lián)聲r代使命與責任,履職盡責。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老同志無論處在哪個時代、身在哪個崗位,始終保持崇高信仰,堅決聽黨話、堅定永遠跟黨走,自覺用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真正做到“黨指到哪兒,就打到哪兒”,“黨需要我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我們一定要像張富清同志那樣淡泊名利、甘于奉獻,始終保持一份樸實純粹,做到不計利國、無私忘我,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艱苦奮斗、建功立業(yè),在平凡的崗位上苦干實干、創(chuàng)造戰(zhàn)勝自己的非凡實績。一定要像張富清同志那樣恪盡職守、擔當使命,干一行愛一行,勇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硬的骨頭,在關鍵時刻和危急關頭豁得出、頂?shù)蒙希迅锩硐胄拍罨癁樾袆拥牧α浚尦跣挠篮恪?/p>
不改初心,廉潔自律。廉潔是為政之要,作為勤務員必須得有廉潔的思想意識,要有一顆姓公的心,而廉潔之本在于自律,自律就得靠自己凈化自己的社交圈、朋友圈,管好自己的手、口、腳,不該拿的不拿,不該想的不想,不該吃的不吃,這才是自律之道:從各方面防患于未然。老同志從不利用職務之便為親屬謀利,用牢固的道德防線和規(guī)矩意識,為這份“優(yōu)秀”榮譽添彩,勾畫出了榮譽更加清晰的輪廓。我們一定要像張富清同志那樣一輩子清廉自守、克己奉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自覺踐行共產(chǎn)黨人價值觀,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始終保持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本色是我們需要用一生不斷修煉的人生信仰。只有這樣,才能一輩子不滅初心,永遠忠于黨的事業(yè),讓人民滿意,贏得廣大贊譽。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干部學習心得:我心依舊“初心”永恒
“初心”是什么?“初心”就是責任、奉獻和感恩
小時候,看到外祖父總是一個人把村里村外的道路修整得平平整整,不多久就要到河里去檢查人們踩著過河的石頭是否還穩(wěn)固,還常常丟下家里的活計去幫助缺乏勞動力的人家干活,從不收取任何報酬。我不解地問:“您這是為什么?”他總是不愿回答。后來聽母親說,外祖父小時候是一個孤兒,很早就到地主家當了長工,終日累死累活。解放后,他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越來越好,人也活得更加有尊嚴。后來兩個舅舅還光榮地參了軍,外祖父也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軍屬。在我的一再追問下,他才說:“小時候苦哇,現(xiàn)在什么都好了,真要好好感謝共產(chǎn)黨!”“已做不了啥子大事了,就盡力為大家做點小事吧?!蔽业男牟唤粍樱瑒忧榈乜粗庾娓感⌒囊硪淼匕涯菈K“光榮之家”的牌匾從堂屋的正門上方取下,擦了一遍又一遍,再小心翼翼地掛上去。
從外祖父那里我明白:“初心”是什么?“初心”就是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初心”就是要有一顆感念黨恩的心,“初心”就是力所能及地幫助鄉(xiāng)親們做好事情,不一定要有超凡的業(yè)績和驚人的壯舉。
上小學的時候,每次期末考試只要取得了好成績,我們村里的孩子總會拿著成績通知單興高采烈地跑到叔祖父家去領獎,叔祖父總是笑瞇瞇地按照考試的成績?yōu)槲覀儼l(fā)放5元、4元、3元、2元不等的獎勵。叔祖父是一名退休干部,當時的工資不高,一次獎勵后他一個月的工資已所剩無幾。他常常說:自己沒有讀過多少書,工作中吃夠了沒文化的苦頭,希望下一代都能夠成為有文化的人。從別人的口中了解到:叔祖父退休前曾在幾個邊遠窮困的公社擔任過書記,不管在哪個地方工作,總能常??吹剿泶┮灰u單衣、頭戴一頂草帽、腳踏一雙草鞋翻山越嶺、走村串寨的身影。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哪里艱苦就到哪里,從不推三阻四,從不挑肥揀瘦,從不叫苦叫累,鄉(xiāng)親們親切地叫他“草鞋書記”。
從叔祖父那里我明白:“初心”是什么?“初心”是對下一代的一份關愛,“初心”是對黨和人民的一份責任、一種奉獻,不計代價、不圖名利、不怕吃苦、無怨無悔。
二十年前,外祖父和叔祖父已相繼作古。但是,祖輩們的那一份“初心”一定不會隨著時光流逝而消失,我相信他們的“初心”會如同窖藏的老酒,窖藏越久香味越濃,愈久彌新。
今天,農(nóng)村的面貌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平平整整的硬化路通達家家戶戶,再不用經(jīng)常去修整;河流上到處有橋,人們已不必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踩著石頭過河;村落間處處有摩托車、小汽車穿行,干部下鄉(xiāng)已基本不用艱難步行。但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xiàn)偉大夢想,需要我們把祖輩們的那一份感恩之心、責任之心、奉獻之情當作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銘記于心、久久珍藏,并進一步發(fā)揚光大。
“初心”在哪里?“初心”在每個人的頭腦里,“初心”在每個人的肩頭上,“初心”在每個人的奮斗中。我的心將長久地保持純凈和律動,追隨它到幸福的彼岸。愿“初心”永恒!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心得感悟
日前,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98年光輝歷程,造就了一支敢打硬仗、能征善戰(zhàn)的黨員隊伍,98年風雨兼程,鑄就了共產(chǎn)黨人求真務實的品格和百折不撓的意志。
曾是一葉扁舟的她,如今發(fā)展成了一條東方巨輪。征程萬里風正勁,初心護航行穩(wěn)遠。在鼓勁揚帆再出發(fā)的新征程上,新時代黨員干部應當時刻叩問自己的初心,“不要忘了中國共產(chǎn)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在守正創(chuàng)新中固本清源,用“初心的光輝”照亮前行的道路,讓“堅守的力量”為她保駕護航,讓她愈加行穩(wěn)致遠。
堅守初心,把穩(wěn)“思想之舵”。事業(yè)發(fā)展,關鍵在黨,力量在組織。基層黨組織要以黨的政治建設這一根本性建設為統(tǒng)領,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政治生命線,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練就過硬本領。黨員干部要“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中品悟初心,傳承基因,在思想上政治上進行洗禮,才能筑牢信仰之基,將理想信念真正化為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事業(yè)的強大支撐和精神源泉。
踐行初心,高揚“擔當之帆”。大事難事看擔當,發(fā)展越艱難,改革越繁重,越是要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能穩(wěn)穩(wěn)“駛”出發(fā)展“加速度”,既需要“燈塔”指明正確航向,也需要廣大黨員干部踐行初心和使命,牢記自己是革命者,用實際行動傳承、弘揚、踐行革命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征路。要克服“等、靠、要”思想,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風向標。既要愿作為、能作為,也要真作為、快作為,更要敢作為、善作為,以擔當帶動擔當,以作為促進作為,以釘釘子精神抓工作落實。
檢視初心,守牢“責任之向”。總書記強調,“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松。”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鶎狱h組織和黨員干部要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以“忠誠干凈擔當”為準繩和戒尺,站在群眾立場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在服務群眾中對照檢視初心。要保持本色,堅守底線,杜絕“慵懶散浮拖”和“躁假淺怨混”,敢于承壓、敢于較真、敢于負責,始終做到“責任常在、意識常在、力量常在”。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新時代黨員干部要堅持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標,堅守初心、踐行初心、檢視初心,增強定力、激揚動力、提升能力,矢志不移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永遠奮斗。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優(yōu)秀黨員心得:深藏功名 不忘初心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
踐行初心,對黨忠誠。張富清同志出身陜西省洋縣一個貧困農(nóng)民家庭。他出生的年代是一個軍閥混戰(zhàn),中國各階層都在探索改變舊中國的途徑,經(jīng)歷過社會的動蕩張富清最終找到了自已一身的信仰和歸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張富清說:“我打仗的秘訣就是不怕死。一沖上陣地,滿腦子都是怎么消滅敵人,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正是有了這份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堅定信仰,在一次次戰(zhàn)斗中,他總是沖鋒在前,將生死置之度外。
深藏功名,做人干凈。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張富清同志九死一生,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zhàn)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zhàn)斗英雄”榮譽稱號。解放后張富清同志從部隊轉專業(yè)到地方工作,他卻沒有選擇回到家鄉(xiāng),而是選擇來到湘鄂西革命根據(jù)地的湖北省來鳳縣參加工作。有人問他為什么選擇到條件艱苦的山區(qū)工作,張富清回答說:“這里苦,這里累,這里條件差,共產(chǎn)黨員不來,哪個來呀!”無論是在戰(zhàn)火紛飛的戰(zhàn)爭年代,還是以經(jīng)濟建設為核心的和平年代,張富清同志始終踐行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與義務,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
牢記使命,勇于擔當。來到來鳳縣原,張富清同志主動要求分管條件最苦的高洞片區(qū),扛著鋪蓋卷上了山。張富清一年到頭忙著帶領高洞的村民們修路、抓生產(chǎn),一連幾個月不著家。自然災害時期,黨和國家貫徹國民經(jīng)濟調整方針,全面精簡機構人員,張富清率先動員妻子,辭去公職,從供銷社下崗。孫玉蘭回憶:“他對我說,要完成任務,領導自己要過硬,勇于從自己開刀,才能開展好工作。”為黨分憂,為人民謀幸福,是任何時代的共產(chǎn)黨員都應有的責任與擔當。95歲的張富清堅定地認為,在人生的諸多岔路口,他選擇了最應該走的那條路——跟著黨走。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放眼當下,張富清同志的先進事跡和他那一顆深藏功與名一心跟黨走的赤誠之心,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我們要學習張富清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信仰,傳承張富清同志的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西山景區(qū)管理局 周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