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之幽情,古詩之豪放,古詩之朦朧,古詩之瀟灑。每字每句都意蘊無窮,牽動著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弦。古詩它雖簡短,卻能給人以無窮的力量。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古詩詞主題的演講比賽稿,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古詩詞主題的演講比賽稿1
唐詩、宋詞、元曲等在中國古文學(xué)里占著一席之地,它們使古中國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所以我想要聊一聊唐詩。
要說唐詩大家的話,那自然是數(shù)也數(shù)不清,如張九齡、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等等。其中我最敬佩的詩人便是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做詩,喜交友。著名詩詞有《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月下獨酌》《春思》《關(guān)山月》等。
李白的詩詞非常多,從幼兒園起,我們就開始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在二三年級接觸了“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五六年級便學(xué)了“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以及現(xiàn)在新初一剛學(xué)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的詩詞無處不在,連我四歲的妹妹都會背《靜夜思》。
先不說李白了,我的家里有一本《唐詩三百首》,是很老的版本了,但是詩很全。絕句、律詩、樂府詩、七言、五言,都仔細歸了類。把這本書頁都有些泛黃的書握在手里,能感覺到它散發(fā)出的古香古色的文化氣息。雖然跟現(xiàn)在記錄的詩句有些出入,但在注釋、翻譯、賞析方面可絲毫不馬虎。
我本人對詩詞的熱情其實并不高,但有時興趣來了還是會翻閱翻閱,品味一下詩詞中的韻味。如王維《終南山》中“白云回望合,青靄人看無”少見的氣勢磅礴;杜牧《秋夕》里“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冷清閑悠之意味。有些詩樸素易懂,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共鳴;有的雖然長篇大論,但敘事清晰,感情細膩。
除李白外,我最欣賞劉禹錫,主要原因就是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豪放大氣。劉禹錫的仕途不算順利,甚至可以說是很爛。經(jīng)常被貶謫,但他還一直保持著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這一點也很可敬。我經(jīng)常希望自己能有劉禹錫的心態(tài)以及才華。
古代上百位,上千位的詩人,各有各的特色,李白浪漫大膽;杜甫心系蒼生,胸懷國事;白居易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李商隱構(gòu)思新奇,思想?麗。我們應(yīng)該多讀古詩詞,去欣賞、理解詩詞,讓書香穿滿燕京,穿向每一個角落。
古詩詞主題的演講比賽稿2
各位同學(xué)大家好,在中國古典文化的長河中,有許許多多燦爛的明珠,而吾只取一顆,這顆明珠就是唐詩。
唐詩的發(fā)展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發(fā)展階段。初唐時期的早期階段,唐詩仍處于陳隋余光反照中,例如,李世民及其周圍的文人詩作浮艷柔麗,“初唐四杰”也未能擺脫六朝后期“采麗竟繁”的影響。而這種情況,直到武后時的陳子昂出現(xiàn)才有徹底性的改變,他提倡“漢魏風(fēng)骨”,抵制浮糜詩風(fēng)。盛唐時期,國力昌盛,詩歌也進入了它的黃金發(fā)展時期,此時的'詩歌創(chuàng)作以田園詩和邊塞詩比重為大,有的蘊含自己的隱退思想,有的抒發(fā)報國之志,有的感慨“安史之亂”后國運衰微,中唐時期的詩壇遠不如盛唐時期景氣,但我覺得此時的詩歌成就仍不可小覷,以元白為代表的詩人寫下大量反映現(xiàn)實、針砭時弊的政治諷喻詩,正如白居易所提倡的“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此外,韓愈、孟郊、賈島、李賀則以奇險峭克見長。人說,韓詩氣豪,孟詩思深,賈詩清苦,李詩幽麗。而晚唐時期詩風(fēng)纖巧,不及盛唐與中唐的闊大氣勢與境界,較著名的如李商隱、杜牧、皮日休、羅隱。
以下我想談一下我對唐詩的體會,傳統(tǒng)上來講,唐詩按題材來分,包括山水田園詩、邊塞詩等;按體裁則分為五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七言律詩、古體詩等。而我則將唐詩以讀法來分類:分為“求甚解”與“不求甚解”兩類。“求甚解”是指我們讀這首詩時有必要考慮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人物生平等,這樣方可避免我們對那首詩的錯誤解讀,更有助于去欣賞唐詩,我覺得以此種方式讀杜甫的詩再合適不過了。杜甫后期的作品常表達憂國憂民與懷才不遇的思想感情。杜甫一生志向無非四字——奉儒守官??伤制送究部?、時運不濟,直到四十四歲才謀得一官半職,很快又失去了。杜甫有詩曰《蜀相》,倘若我們不了解他的做官經(jīng)歷,我們便很難確切地推出杜甫是在借諸葛亮的人生悲劇來寫自己的懷才不遇。再如他的《江南逢李龜年》,表面上只是與久別的朋友敘敘舊情,如考慮進“安史之亂”時代背景,便會感受倒詩中飽含的昔是今非的傷痛,一個老詩人,一個老藝人,昔日共事岐王殿,如今幾十年后再相遇,唐帝國已遠不如當初的繁華,所以,二人既有久別重逢的喜悅,又有昔是今非的感傷,杜甫由與老友的相遇聯(lián)想到了國家的命運,正是心懷廣大,兼濟天下。再如杜甫之《春夜喜雨》,若不考慮時代背景,我們只會單純看到詩中所寫的雨,卻不會真正想明白,不就是一場雨嗎,有什么好驚喜的,而時代背景告訴我們,杜甫寫這首詩的前一年,他所在的成都發(fā)生了嚴重的旱災(zāi),而這場春雨正給人們帶來了美好的希望,也讓飽經(jīng)苦難的杜甫看到了瞬間的光明。而第二種詩是“不求甚解”的。所以不求甚解,是因為詩中表達的感情太晦澀,而語句又很美,我們沒有必要去糾結(jié)它的情感,只要懂得欣賞詩句就可以了。這一點,我覺得,最典型要屬李商隱了,舉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錦瑟》,目前關(guān)于這首詩的感情,學(xué)術(shù)界存在著六七種權(quán)威的說法,至今仍在爭論不休,我認為這種爭論反倒破壞了詩的境界,我們單純讀詩句,“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是多美的言語呀!
古詩詞主題的演講比賽稿3
各位同學(xué)們,老師們,大家好!我是來自昆明市第三中學(xué)初一(3)班的羅淳。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就“我愛詩詞” 。
在我成長的旅途中,有這么一個朋友一直伴隨著我——她與我有緣。也許是厭倦了那讓人頭昏腦脹的方程式;也許是厭倦了那別口難讀的a,b,c;我一次又一次地邀她出來,在她那泛著清香的扉頁中,品味難言的感情。不知不覺我已迷上了她。她,就是詩詞。
古詩詞,是炎黃子孫在中華上下五千年中智慧的凝結(jié)。 品味詩詞,我品出了詞人的無奈,南唐后主李煜,被終身囚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愁思是何等的紛繁難解,詞人的心境可想而知。
從“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我品出了詞人的憂愁。李清照悲慘的一生,使她發(fā)出了: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悲嘆,才會“人比黃花瘦”。
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變得明智,明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道理。從“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蔽翌I(lǐng)悟到:任何新生事物都是無法阻擋的,它總是能沖破阻力,向前發(fā)展。
從“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我品出了詩人的豪氣。為了能喚醒國人,譚嗣同愿意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希望同志們能逃脫虎口繼續(xù)為變革而奮斗。我們仿佛聽到了他的仰天大笑,他笑出凜然正氣,他笑澈了這個腐朽的社會!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讓我深深懂得了,從小努力學(xué)習(xí)的重要性。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使我們懂得了,國家興亡的是我們每個人應(yīng)該但當?shù)?責(zé)任。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努力學(xué)習(xí),報孝祖國的決心。
古人說,不讀詩詞,不足以知春秋歷史;不讀詩詞,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讀詩詞,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靈。詩與詞,一種中國獨有的文化與內(nèi)涵,它代表著中國語言的精粹。它凝練飄逸的語言正是其他國家所不能及的。詩詞,以它卓越的思想性與無盡的魅力吸引著眾多人。
詩詞,是現(xiàn)實生活的升華,融入了詩人的美好情感與奇特想象。它源于普普通通的生活,卻高于生活。
我愛詩詞,不但因為它語言優(yōu)美,生動傳神,清秀雋永,更重要的是它能夠純凈我們的心靈,激發(fā)我們健康向上的奮斗熱情和堅強意志,詩詞真是中國文化中一顆永不退色的美麗瑰寶啊!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jié)束了!
古詩詞主題的演講比賽稿4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dǎo)、老師,親愛的同學(xué)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國少年》。中華,一個歷史悠久古老的民族,繼承了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傳承了中華盛久不衰的美德。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中華博大精神,是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傳統(tǒng)美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之體現(xiàn),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之美德。做為中華的炎黃子孫,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為中華崛起而驕傲,為中華振興而自豪。所以贊美中華,愛我中華是每個子孫后代應(yīng)盡的職責(zé),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誦讀這首氣勢磅礴的中華經(jīng)典詩歌―《我少年中國,中華壯哉》。
“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zé)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
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將遷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處,將遷居者,不愛護其窗櫳,不潔治其庭廡,俗人恒情,亦何足怪。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顧茫茫,中國而為牛、為馬、為奴、為隸,則烹臠鞭棰之慘酷,惟我少年當之;中國如稱霸宇內(nèi)、主盟地球,則指揮顧盼之尊榮,惟我少年享之。
于彼氣息奄奄、與鬼為鄰者何與焉?
彼而漠然置之,猶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責(zé)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fēng)塵翕張;奇花初胎,郁郁皇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個人的命運和祖國的發(fā)展是密不可分的,作為21世紀的我們應(yīng)當有著對先人的敬仰,在他人的基礎(chǔ)上開拓創(chuàng)新,銳意進取,居安思危。要大膽嘗試,勇于實踐,用知識武裝頭腦,鍛煉強健體魄,科學(xué)理論指導(dǎo)實踐。始終做到感恩,自強,嚴謹,創(chuàng)新“。謝謝大家!
古詩詞主題的演講比賽稿5
通過誦讀經(jīng)典詩文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風(fēng)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經(jīng)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吧,其實火力旺盛的很。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著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蛇@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師。這句讓我收益非淺的詩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賢孔子之口。這句之所以能讓我受益非淺,是因為它包含著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yīng)該善于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啊!
真的,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xué)就是經(jīng)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jīng)驗,是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fā)揚這一民族的瑰寶。而且對于我們少年兒童來說讀誦經(jīng)典,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yōu)雅的`人格。讀誦經(jīng)典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于我們對其它知識領(lǐng)域的領(lǐng)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xué)業(yè)的進步。
假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jīng)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fēng)和細雨。只要你愿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lǐng)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艷持得更久。
那我們就繼續(xù)誦讀吧!好好地擁有它,記住它。讓它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提升我們的品位,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lǐng)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勤學(xué)修德主題演講比賽稿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古詩詞主題的演講比賽稿
下一篇:家風(fēng)家教的演講比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