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杯沒有加糖的咖啡,喝起來苦澀,回味卻有余香;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人生就是一條坎坷曲折的路,即使不斷跌倒,也要爬起來堅持自己的夢想和方向。這一秒不放棄,下一秒就會有希望!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青年正能量勵志故事,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故事1:想做什么就大膽地做吧
2001年3月15日,一個名為“摩西奶奶在21世紀”的畫 展 ,在華盛頓國立女性藝術博物館舉行。該 展 覽除 展 出摩西奶奶的作品外,還 陳列了一些來自其他國家有關摩西奶奶的私人收藏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張明信片,它是摩西奶奶1960年寄出的,收件人是一位名叫春水上行的日本人。
這張明信片是第一次公布于眾,上面有摩西奶奶畫的一座谷倉和她親筆寫的一段話:“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的門,哪怕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八十歲?!?/p>
當時,摩西奶奶為什么要寫這段話呢?原來這位叫春水上行的人想從事他從小就喜歡的寫作職業(yè),可是大學畢業(yè)后,他一直在一家整容醫(yī)院里忙活,這讓他感到很別扭。馬上就到三十歲了,他不知道該不該放棄那份令人討厭的職業(yè),而從事自己喜歡的寫作行當。于是,他就給摩西奶奶寫了一封信,傾訴了自己心中的迷茫。
這封來自日本的信讓摩西奶奶很感興趣,因為在此之前她接到的來信,都是恭維她或向她索要繪畫作品的,只有這封信謙虛地向她請教有關人生的問題。所以收到這封信后,摩西奶奶非常高興,雖然當時她已一百歲了,卻還 是立即回了信。
許多人認為, 展 出那張明信片是因為它屬于摩西奶奶生前最后的作品,其實了解摩西奶奶的人都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眾所周知,摩西奶奶是美國弗吉尼亞州的一位農(nóng)婦,七十六歲時因關節(jié)炎放棄農(nóng)活,開始畫畫。八十歲時,到紐約舉辦畫 展 ,引起轟動。她活了一百零一歲,一生留下繪畫作品一千六百余幅,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還 畫了四十多幅,那張明信片根本算不上她最后的遺作。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人們異常關注那張明信片呢?原來,寄那張明信片的春水上行,不是別人,而是今天日本大名鼎鼎的作家渡邊淳一。那張明信片是他在二十八歲時,寫給摩西奶奶的。
據(jù)說,渡邊淳一接到摩西奶奶的回信后,終于堅定了從事寫作生涯的決心,進而成為了著名作家,成就了自己的夢想。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每當講解員向參觀的人講解這張明信片時,總要附帶地說上這么幾句話:你心里想做什么,就大膽地去做吧!不要問自己的年齡有多大和現(xiàn)在的工作狀況如何,因為你想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賦所在,才是你人生的成功點,才是你生命的寄托和精神的家園。
勵志故事2:鍥而不舍的努力
班廷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阿列斯 鎮(zhèn)的一個小農(nóng)莊里,他是兄弟姐妹五人中最小的一個。班廷自小就很懂事,每天放學回家,總是先繞道給母親買藥,然后伏在母親病榻前做功課。有時陪著母親聊天或讀報給她聽。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星期天他還 得扶著母親到教堂去做禮拜。
中學畢業(yè)后,班廷進入多倫多大學神學院。在第一學年快結束時,他聽到母親逝世的噩耗。他在悲痛中得出了結論:治病救人得靠醫(yī)學。于是第二學年開學時他就到醫(yī)學院改學醫(yī)學。他把母親的遺像放在案頭,并在日記中寫道:“我一看到她那忍著病痛的慈祥的微笑,心里好像一亮,醫(yī)學上好些難記的名詞,一下子就記住了?!?/p>
1916年,班廷從多倫多大學醫(yī)學院畢業(yè),因為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線急需醫(yī)務人員,同年12月班廷應征入伍。1918年9月在卡姆勃雷戰(zhàn)役中他冒著槍林彈雨,在搶救一位垂危的傷員時,右前臂挨了一顆開花彈。為了表彰他的英雄行為,1919年他被授予一枚軍功十字勛章。
1920年10月底,為了準備給學生講授胰腺的機能,他翻遍了相關的教科書,但收獲甚少。10月30日,班廷從學院圖書館借到一本新到的雜志,其中第一篇文章題為《胰島與糖尿病的關系,特別是關于胰結石的病例》。由于第二天就要講胰腺生理,他挑燈夜 讀,從作者引證的大量文獻資料中,領會到盡管胰腺不再分泌消化液,但是并不生糖尿病。
班廷心里豁然一亮:既然萎縮的胰腺還 能防止糖尿病,那么這種胰腺的提取物,不經(jīng)口服而經(jīng)注射,必定能治療糖尿病,口服之所以無效,很可能是由于胰腺提取物中的抗糖尿病激素被消化酶分解了;這種胰腺的提取物之所以可能有效,是因為其中不再有破壞抗糖尿病激素的胰酶。想到這里,他興奮極了。
班廷和他的兩位助手夜 以繼日地研究,餓了在實驗室里啃干面包,困了靠著實驗臺打個盹,有時甚至忙得什么也顧不上。
經(jīng)過班廷鍥而不舍的艱苦努力,較純胰島素終于提取出來,為了沿用前人的命名,改稱為胰島素。
胰島素的發(fā)現(xiàn)立即轟動了全世界,世界各地的糖尿病人紛紛來信求藥或前來就醫(yī)。由于這些迫切的需要,在酸性和冷凍條件下直接由牛胰腺提取胰島素的方法,很快用于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生產(chǎn)。
為了使糖尿病人普遍得到醫(yī)治,班廷沒有把發(fā)明的專利權賣給出價最高的投標人,卻以每單位胰島素只賣三分錢為條件,把專利權讓給一家制藥公司。
勵志故事3:小木匠埋單
同鄉(xiāng)聚會,埋單的、開別克車的居然是當年的小木匠。
小木匠叫紀興善,記者和他同村同齡又同學,記者上高中那年,小木匠因家庭生活拮據(jù)而輟學,成了村中老木匠的學徒。記者到省城讀大學時,他自己已能獨立接活了一晃十幾年過去,再見面時,他竟是一家跨國家具公司的老板。
席間,其他的老鄉(xiāng)問他成功的奧秘。他嘿嘿一笑說:“哪有什么奧秘,我走到今天,唯一的體會,就是抓住一樣事堅持著干?!?/p>
接著,他描述了一下自己的發(fā) 展 軌跡:先跟著師傅做學徒;三年后獨立干活,為本村的鄰居們加工個桌子板凳的;又是三年后,在村頭的公路邊開了間家具店;又過了三年,到鎮(zhèn)上開辦家具工廠;同樣是三年后,在市里注冊了家具公司三年前,與香港的家具商聯(lián)營,做比較高檔的紅木家具;一年前,又與意大利米蘭的家具商聯(lián)營,開發(fā)生產(chǎn)與國際接軌的流行家具,辦公地點也搬到了省城。
在紀興善看來,抓住一樣事堅持著干,身體力行、精益求精,就是成功的奧秘所在。可是,有許多滿懷理想、志向高遠、雄心勃勃的人,光計劃、光想了,從清晨計劃到黃昏、從少年想到了白頭
勵志故事4:蜂鳥創(chuàng)造的奇跡
加拿大南部有一種紅玉喉北蜂鳥,它的體長只有八點八厘米,但它卻是所有暖血動物中輸出能量最大的動物之一。這種小動物,每年有兩次從加拿大南部飛到巴拿馬,途中還 要飛越一段九百千米的海面。
蜂鳥在飛行時,會消耗很多熱量。因此,為了補充能量,恢復體力,只要能看見光亮,它們就會不停地進食。所以,人們經(jīng)常看見這種美麗的小鳥在花叢中輕盈地飛來飛去,采食昆蟲和花蜜。它們每年向南遷徙的行程,大部分都比較容易。但是,當它們面臨空無一物,只有開闊海面的長途跋涉時,那段日子里它們可不能沒有能量啊!
因此,為了完成這最后的也是最長的一段征程,在出發(fā)前的那個夜 晚,蜂鳥進入了冬眠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它保持體溫所需的能量只有正常能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它一動不動,即使你觸摸它,它也不會有任何反應。一旦太陽出來,天氣變暖,蜂鳥就會醒來,最后采食一些花蜜,然后飛向大海,開始了九百千米的漫漫征程。
人們真的難以想象,體長只有八點八厘米的小動物,竟能持續(xù)不停地飛行如此遙遠的距離。蜂鳥的這種成就簡直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跡。
勵志故事5:他終于戰(zhàn)勝了那條狗。
后來,約翰·庫緹斯 回憶起這次與狗的戰(zhàn)斗時說:當那條狗惡狠狠地撲過來的時候,我只是揪住它的尾巴,用手指在它屁股上使勁捅,終于制伏了那個討厭的家伙。
“如果你覺得恐懼,那么你就學會去面對它!”父親給小約翰上了人生第一課。
約翰上學了。父親第一次把他送到學校,并且告訴他:從現(xiàn)在開始,你必須學會獨自承受生活:真實的世界,就在前面。當約翰背著比他個頭還 大的書包,坐在輪椅上開始憧憬新的生活時,壓根兒沒有想到迎接自己的卻是一連串噩夢。
學校里有很多調(diào)皮學生,他們根本不懂得尊重別人,個頭矮小的約翰幾乎成了他們的玩偶。他們拆掉約翰的輪椅,弄壞他輪椅上的剎車,甚至把他綁在教室的吊扇上,隨風扇一起轉動有一次,幾個同學用繩子綁住他的手,用膠帶紙封住他的嘴,把他扔到垃圾箱里,還 在垃圾箱外點起了火。滾滾濃煙令約翰窒息,他恐懼極了,瘦小的身體拼命地掙扎著,直到一位老師把他解救出來。很多時候,其他同學放學都走了,只有約翰一個人躲在教室的角落里,孤獨地慢慢組裝被同學拆散的輪椅。
后來,約翰進入了高中。高中學校有一千多個孩子,而對于約翰來說,則是面對著幾千條腿。他每天坐在輪椅上,在無數(shù)條腿中間小心地穿行,唯一要做的就是保護自己的手不被其中任何一條腿給踩傷。
恐懼時時伴隨著他,但他卻在內(nèi)心鼓勵自己:我一定要勇敢起來。
成年后的一次偶然的公開演講,給約翰帶來了全新的人生。
在一次午餐會上,約翰應邀對自己的經(jīng)歷作簡短的演講?!拔乙欢ㄒ炎钣赂业囊幻娉尸F(xiàn)給觀眾!”約翰告訴自己。他戰(zhàn)勝自卑走向新生的經(jīng)歷和現(xiàn)狀讓現(xiàn)場觀眾熱淚盈眶,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演講之后,約翰獨自一個人來到海邊,坐在沙灘上,望著洶涌澎湃的大海,他的內(nèi)心開始激蕩?;叵肫鹪谖绮蜁蠠崃业恼坡暎_始生平第一次大聲笑出來——因為在他的一生中,第一次別人如此關注他的講話,并且報以最真誠的掌聲。這時,約翰忽然清晰地發(fā)現(xiàn),到講臺上去,講出自己經(jīng)歷的自卑和憂傷,講出自己的掙扎和拼搏,給他人以啟迪,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就這樣,約翰開始了公眾演講。在演講過程中,約翰盡量降低他的生理特性對聽眾造成的影響,而且盡可能地講有價值、有影響力的話。他希望觀眾是來分享他的人生經(jīng)驗而不是來看“怪物 展 覽”的。
約翰有著天生的演講家的氣質(zhì),語言幽默,反應敏捷。在演講臺上,約翰用粗壯的胳膊支撐著身體,眼神炯炯,聲音洪亮,仿佛拿破侖激勵他的千軍萬馬向前沖。
誰能想到,到現(xiàn)在為止,沒有腿的約翰在一百九十多個國家,做了八百多場演講,他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激勵和影響了兩百多萬人。連一些正常人都無法做到的事,沒有腿的約翰卻做到了。他已經(jīng)成為了澳大利亞,甚至是全世界的知名人物。
2019高中生的激勵人心的勵志故事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2019青年正能量勵志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