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無論遭受多少艱辛,無論經(jīng)歷多少苦難,只要一個人的心中還懷著一粒信念的種子,那么總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讓生命重新開花結(jié)果。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關(guān)于成長的超勵志的正能量故事,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故事1:確立目標,勇往直前
喜歡打橋牌的人,大概都會同意“成功的人生并不在于握有一手好牌,而在于把一手壞牌打得可圈可點。”
人在失敗的時候,很容易自怨自艾,悲嘆自己的能力不如別人;要是長期處在逆境的話,恐怕更要怨天尤人,或者會認定自己一無是處了。
“天生我才必有用”。成功之道,首先在于認識自己。我們且看一段平凡人的自述︰
“我沒有任何專長,每一方面都屬于中間水準。有的比水準稍高,有的比水準稍低。譬如體能方面,我跑得不快,游泳也勉強;騎馬比較內(nèi)行,但是離賽馬的技術(shù)還很遠。我的眼力很差,射擊往往落空。因此在體能方面,我只是泛泛之輩。在文藝方面,亦復如此。我這一生雖然寫過不少東西,但是每一篇文章都得涂涂改改,苦不堪言?!?/p>
這樣的一個人實在并不稀奇,但他究竟是誰呢?他居然是連任四屆美國總統(tǒng)的羅斯福。
羅斯福的自知之明,當然不只是上述兩方面;他還知道自己傾向于公眾事務、喜歡組織與領(lǐng)導。他的成功關(guān)鍵還在于訓練自己的性向與能力,使其充分發(fā)展與盡情發(fā)揮。成功決不能依賴星座的運勢,而必須由日日勤奮所迸現(xiàn)的火花,積燃成炬,閃耀光輝。
一九三二年奧林匹克世運會的英雄之一,美國女子蔡含瑞(D·Zaharias),她獨得八十米高欄與標槍雙料冠軍、跳高亞軍。世運會后,她轉(zhuǎn)習高爾夫球,不出數(shù)年即勇奪美國與英國兩項業(yè)余大賽的冠軍。許多人在贊嘆之余,難免會說︰“她真是個天生的運動家,注定要得冠軍?!?/p>
但是蔡含瑞怎么學習高爾夫球的呢?首先她分析球桿的揮力、研究球速及曲線,直到她認為自己完全了解為止。然后每日練習十二小時,平均每天擊出一千球,一直練到球桿握不住為止,這就是她成功的代價。這樣的人得到冠軍,怎可說是上天注定的,這是她自己爭取來的。問題是為什么要如此奮斗?
因為目標值得我們?nèi)σ愿?,因為光明的遠景可能成為事實。居里夫婦在發(fā)現(xiàn)鐳元素之前,連續(xù)四十八次實驗都失敗了,居里先生頗為泄氣。居里夫人說︰“縱使再過一百年才能找出這個元素,我只要活著一天,就絕不放棄這個實驗?!苯Y(jié)果當然是令人振奮的。
明確的目標可以使生命變得單純,同時使能力集中焦點。柔和的陽光透過放大鏡的焦距,可以立即倍增溫度,甚至點燃木材。人的能力也需要凝聚、需要錘煉。
勵志故事2:不甘貧窮的心靈
一個人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業(yè),選擇自己生活的地方??墒?,有一種處境卻是不能選擇的,就是自己的出身。有人出生在富貴之家,更多的人出生在貧窮之家,有人出生在富裕文明的國度,很多人卻出生在戰(zhàn)亂頻仍的國家里。但是,一個人的生存狀況卻是可以改變的,不思進取的人會從富貴淪落為貧窮;出身貧窮的人通過艱苦的奮斗會擺脫貧窮走向富貴,只要你擁有一顆不甘貧窮的心靈。
“我出生在貧窮的家庭里,”擔任過美國副總統(tǒng)的威爾遜常常這樣說,“當我還在搖籃里呀呀學語的時候,貧窮就對我露出了它猙獰的面目。我知道,當我向母親要一片面包,她手中卻沒有的時候會是什么滋味。我知道我的家里非常貧窮,但是我不甘心。我告訴母親,等我長大了,我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這種狀況?!?/p>
威爾遜的母親沒有能力把兒子送到學校去讀書,孩子10歲的時候就離開家去當了學徒工。小小的威爾遜很愿意去做學徒,因為那家工廠規(guī)定,做學徒每年可以享受一個月的學校教育。他做了11年的學徒,不僅僅利用每年一個月的時間掌握了初步的文化知識,還得到了一頭牛和六只羊作為報酬。
在他21歲生日后的第一個月,已經(jīng)長大成為了一個青年的威爾遜帶著一隊人馬進入了人跡罕至的大森林,去采伐那里的大原木?!拔乙呀?jīng)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我可以憑借自己的辛苦和智慧改變自己的生存處境了!”他這樣告訴自己。他每天都是在天際的第一抹曙光出現(xiàn)之前起床,然后就一直工作到天黑后星光出現(xiàn)。每天回家的時候,拖著疲憊的腳步行走在漫無邊際的盤山道上,很多時候因為自己難以支撐,他請求同伴們先走。但是,每一天他都頑強地回到了家中。他說,“那種痛苦和恐懼的感覺是難以描述的,但是,當我想到這是在改變自己的貧窮時,就頓時有了力量?!钡谝粋€月結(jié)束的時候,他得到了6美元的工資。他欣喜若狂地跑回家告訴媽媽。在當時來說,這對于威爾遜一家,是一筆多么巨大的數(shù)目啊!每個美元在威爾遜的眼里,都如同夜晚天空皎潔的月亮一樣銀光四溢。
威爾遜征得母親的同意,自己留下了幾美分,去書店買了自己心愛的幾本書。然后,又去圖書館辦了一個借閱證。他把一切工作之余的時間都利用了起來,如饑似渴地進入了知識的海洋。
冬天到了,大雪封山,采伐的工作停止了。他徒步去100公里之外的內(nèi)笛克學習皮匠手藝。他同時在學習的間隙里參加當?shù)氐霓q論俱樂部,利用自己學到的書本知識,發(fā)表自己對于政治和經(jīng)濟的觀點。一年以后,年輕的威爾遜已經(jīng)在當?shù)氐霓q論俱樂部脫穎而出,成為其中的佼佼者了。后來,大家推舉他在州議會發(fā)表了著名的反奴隸制度的演說,一時名聲大噪,成為知名的民主人士。
12年之后,剛剛過了33歲生日的的威爾遜,與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查爾斯平起平坐,一起進入了國會。在國會里,他依然銳不可當,成為著名的國會議員。后來,威爾遜又競選副總統(tǒng)成功,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副總統(tǒng)。
威爾遜出生在貧窮之家,他生來是貧窮的,但是他有一顆不甘貧窮,不屈不撓的心靈。正是在這顆不甘貧窮的心靈的照耀下,他一步步擺脫了貧窮,登上了成功的巔峰。
勵志故事3:走自己認為是對的路
當你走在一條陌生的道路上,你要走你認為對的路。因為路是由自己選擇的的。只有走下去才知道他正確不正確。
在從前有3個兄弟由農(nóng)村到城里去創(chuàng)自己的事業(yè),老大老A,老二大B,老三小C。
他們結(jié)伴而行,一路上風餐露宿,幕天席地,遭遇漠漠塵沙,翻過七座高山,涉過二十一條大河,終于來到了一座繁華熱鬧的集鎮(zhèn)。這里有三條大路,其中只有一條能夠通往城市,但誰也說不清究竟哪條才是。
老A說:“咱老爺子一輩子教我的只有一句‘聽天由命’,我就閉上眼睛選一條,碰碰運氣好了。”他隨便選了一條,走了。
大B說:“誰叫咱們生在那個窮地方呢,我沒讀過書,計算不出走哪條路最有可能,我就老A旁邊的那條大路吧?!闭f完拍拍屁股也走了。
剩下的是一條小路,小C也拿不定主意。他想了又想,決定還是先去鎮(zhèn)子里問問長者。長者見了他,但仍然是搖頭,“沒人到過城市,因為它太遠了。而且我們這里的生活過得也不錯。不過,孩子,我可以把我祖父的話告訴你———走自己認為是對的路?!?/p>
小C記著長者的誠摯教誨,踏上了那條小路,追尋他的城市之夢。他經(jīng)歷了許多痛苦、艱難,但是,每一次挫折、每一回失敗都沒有打倒他。當他面臨絕境時,總是對自己說“走錯的也是自己路”,于是他挺過來了。在10年后的一天,他終于見到了朝思暮想的城市,憑著他杰出的韌勁與毅力,從一元錢的生意做起———擦皮鞋、揀垃圾、端盤子,后來他成為一家公司的普通職員、藍領(lǐng)、白領(lǐng),直到自己獨立注冊了一家公司。
30年后,小C老了,他把公司交給兒子打理,只身回鄉(xiāng)尋找當年同行的兄弟。依然是那個貧窮的西部小村,依然是茅屋泥墻,老大老二依舊住在里面,依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三兄弟各自敘述了自己的故事:老大說他沿著大路走了五個月,路越來越窄,野獸出沒,一天黃昏他差點被狼吃掉,只好灰溜溜回來了。老二選的那條路跟老大并無多大區(qū)別,回來之后,他覺得一輩子不能抬頭做人。老三嘆息地說:“我走的路和你們的一模一樣,惟一不同的是我選定了就絕不回頭?!?/p>
其實,每條路都能通向城市,走自己認為是對的路,堅持走下去不要回頭,只要你認為他是對的。
勵志故事4:成功貴在堅持不懈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同樣,成功的秘訣不在于一蹴而就,而在于你是否能夠持之以恒。
曾有這樣一個故事。
1987年,她14歲,在湖南益陽的一個小鎮(zhèn)賣茶,1毛錢一杯。因為她的茶杯比別人大一號,所以賣得最快,那時,她總是快樂地忙碌著。
1990年,她17歲,她把賣茶的攤點搬到了益陽市,并且改賣當?shù)靥赜械摹袄薏琛?。擂茶制作比較麻煩,但也賣得起價錢。那是,她的小生意總是忙忙碌碌。
1993年,她20歲,仍在賣茶,不過賣的地點又變了,在省城長沙,攤點也變成了小店面。客人進門后,必能品嘗到熱乎乎的香茶,在盡情享用后,他們或多或少會掏錢再拎上一兩袋茶葉。
1997年,她24歲,長達十年的光陰,她始終在茶葉與茶水間滾打。這時,她已經(jīng)擁有37家茶莊,遍布于長沙、西安、深圳、上海等地。福建安溪、浙江杭州的茶商們一提起她的名字,莫不豎起大拇指。
2003年,她30歲,她的最大夢想實現(xiàn)了?!霸诒緛砹晳T于喝咖啡的國度里,也有洋溢著茶葉清香的茶莊出現(xiàn),那就是我開的……”說這句話時她已經(jīng)把茶莊開到了香港和新加坡。
勵志故事5:鋼玻璃杯的故事
一個農(nóng)民,初中只讀了兩年,家里就沒錢繼續(xù)供他上學了。他輟學回家,幫父親耕種三畝薄田。在他19歲時,父親去世了,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顧身體不好的母親,還有一位癱瘓在床的祖母。
八十年代,農(nóng)田承包到戶。他把一塊水洼挖成池塘,想養(yǎng)魚。但鄉(xiāng)里的干部告訴他,水田不能養(yǎng)魚,只能種莊稼,他只好有把水塘填平。這件事成了一個笑話,在別人的眼里,他是一個想發(fā)財?shù)蟹浅S薮赖娜恕?/p>
聽說養(yǎng)雞能賺錢,他向親戚借了500元錢,養(yǎng)起了雞。但是一場洪水后,雞得了雞瘟,幾天內(nèi)全部死光。500元對別人來說可能不算什么,對一個只靠三畝薄田生活的家庭而言,不啻天文數(shù)字。他的母親手不了這個刺激,竟然憂郁而死。
他后來釀過酒,捕過魚,甚至還在石礦的懸崖上幫人打過炮眼……可都沒有賺到錢。
35歲的時候,他還沒有娶到媳婦。即使是離異的有孩子的女人也看不上他。因為他只有一間土屋,隨時有可能在一場大雨后倒塌。娶不上老婆的男人,在農(nóng)村是沒有人看得起的。
但他還想搏一搏,就四處借錢買一輛手扶拖拉機。不料,上路不到半個月,這輛拖拉機就載著他沖入一條河里。他斷了一條腿,成了瘸子。而那拖拉機,被人撈起來,已經(jīng)支離破碎,他只能拆開它,當作廢鐵賣。
幾乎所有的人都說他這輩子完了。
但是后來他卻成了我所在的這個城市里的一家公司的老總,手中有兩億元的資產(chǎn)?,F(xiàn)在,許多人都知道他苦難的過去和富有傳奇色彩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許多媒體采訪過他,許多報告文學描述過他。但我只記得這樣一個情節(jié)--
記者問他:"在苦難的日子里,你憑什么一次又一次毫不退縮?"
他坐在寬大豪華的老板臺后面,喝完了手里的一杯水。然后,他把玻璃杯子握在手里,反問記者:"如果我松手,這只杯子會怎樣?"
記者說:"摔在地上,碎了。"
"那我們試試看。"他說。
他手一松,杯子掉到地上發(fā)出清脆的聲音,但并沒有破碎,而是完好無損。他說:"即使有10個人在場,他們都會認為這只杯子必碎無疑。但是,這只杯子不是普通的玻璃杯,而是用玻璃鋼制作的。"
于是,我記住了這段經(jīng)典絕妙的對話。這樣的人,即使只有一口氣,他也會努力去拉住成功的手,除非上蒼剝奪了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