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多做一點點,就是成功的開始;每天多創(chuàng)新一點點,就是領(lǐng)先的開始;每天多學一點點,就是進步的開始;每天多進步一點點,就是卓越的開始。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講給小學生聽的勵志的故事,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故事1:人生就像彈鋼琴
那年,只有六歲的海頓,帶著對音樂的夢想只身來到維也納。他走了一個劇團,又一個劇團,卻沒有人肯收留他。
八歲那年,一家兒童合唱團要為王子保爾演出,恰好演出這天,團里一名兒童患了重病。團長在路邊等待迎接王子時,內(nèi)心焦急萬分。就在這時,海頓流浪了過來。團長有了主意,他讓海頓代替那名兒童,并告訴海頓,合唱時只能張嘴巴,不要出聲。
但是,團長沒有想到,在接下來為保爾王子的演出中,海頓的聲音最為清亮。保爾王子是個喜歡音樂的人,他走近團隊,側(cè)耳聽著。合唱完,他拍拍海頓說,這孩子很有歌唱天賦。保爾并不知道,合唱前,海頓只聽了兩遍,團長卻驚呆了,之后便把海頓留了下來。
當時的奧地利,貧困家庭的孩子大多給貴族當奴役,所以即使海頓有著歌唱天賦,在合唱團也不被尊重。海頓16歲那年,不幸練啞了嗓子。一個歌者,失去了嗓子,等于失去了歌唱生涯。團長認為海頓已經(jīng)毫無利用價值,就把他趕了出來。
海頓再次流浪街頭,為了生存,他曾在街頭給人擦皮鞋,曾被人像狗一樣拴著看門。生活的磨難,使身體本就虛弱的海頓病倒了,幸虧一位歌唱家對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海頓雖然暫時有了棲身之所,卻對生活產(chǎn)生了絕望之心,他要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歌唱家說,你失去了嗓子,卻沒有失去雙手,你不能唱歌,卻可以作曲,你完全可以用音樂來演繹自己的人生。說著,歌唱家走到鋼琴前,重重地按了下去,轟地一聲巨響,震動了海頓的心。從此,他走進了藝術(shù)大門,在音樂的殿堂里徜徉著。
1761年,29歲的海頓被保爾王子任命為宮廷副樂長,雖然在宮廷里,海頓過著音樂仆役的生活,一直到1790年,才獲得自由,但是,他不悲觀,因為他有音樂相伴。海頓一生之中,創(chuàng)作了104部交響曲,71部弦樂四重奏,180部三重奏,50部鋼琴曲,14部歌劇。他在四重奏和交響曲方面的探索和開拓,對莫扎特和貝多芬的影響非常大,被稱為音樂史上的“交響樂之父”和“弦樂四重奏之父”。
生活中,我們常常害怕困難,逃避困難,屈服于困難。其實,人就像鋼琴一樣,只有在壓力下,才會彈奏出美麗的音符。
勵志故事2:帶來勝利的金幣
古希臘時期,亞歷山大大帝要領(lǐng)兵到前方作戰(zhàn)。他對取勝胸有成竹,充滿信心??墒撬牟肯聜儏s很不樂觀,士氣十分低落。亞歷山大見狀,并不著急。
這一天,亞歷山大在一座神廟前面集合所有的將士,告訴他們:“各位將士,我們今天就要出征了,究竟是打勝仗還 是敗仗,我們請求神明幫我們做決定。我這里有一個金幣,把它丟到地上,如果正面朝上,表示神明指示此戰(zhàn)必定勝利;如果反面朝上,就表示這場戰(zhàn)爭將會失敗?!?/p>
聽了這番話,將士們都虔誠地祈禱,求神明指示金幣正面朝上。結(jié)果,金幣果然正面朝上,大家一看都精神振奮。
后來,開到前方,每個士兵都士氣高昂,信心百倍,英勇作戰(zhàn),結(jié)果真打了勝仗。凱旋回來后,有將士對亞歷山大說:真應(yīng)感謝神明的指示,我們今天打了勝仗。亞歷山大這才據(jù)實以告:“不必感謝神明,其實應(yīng)該感謝這一塊金幣?!彼焉磉叺倪@枚金幣掏出來給將士們看,大家才發(fā)現(xiàn)原來金幣是特制的,正反兩面都一樣。
勵志故事3:有了想法就行動
被稱為“電話之父”的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出身于教師之家,他的祖父和父親畢生都從事聾啞人的教育工作。由于家庭的影響,貝爾從小便對聲學和語言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長大后曾任美國波士頓大學語言學教授。
貝爾的興趣最初是在研究電報上。有一次,他在做電報實驗時,偶然發(fā)現(xiàn)一塊鐵片在磁鐵前振動而發(fā)出了微弱的音響。這個聲音通過導線傳到了遠處。這件事給了貝爾很大的啟發(fā)。他想,如果對著鐵片講話,讓鐵片振動,而在鐵片后面放著繞有導線的磁鐵,導線中的電流就會發(fā)生時大時小的變化;變化著的電流傳到對方后,又驅(qū)動電磁鐵前的鐵片作同樣的振動,不就可以把聲音從一處傳到另一處了嗎?
這就是當年貝爾制作電話機的最初構(gòu)想。
貝爾的這個設(shè)想得到了當時美國著名物理學家約瑟夫·亨利的鼓勵。
貝爾在剛開始試制電話機時,感到自己對許多相關(guān)的技術(shù)問題還 沒有把握,便去向著名物理學家約瑟夫·亨利請教。貝爾談了自己的設(shè)想,然后懇切地問:“先生有何見教?”
“你既然有一個偉大發(fā)明的設(shè)想,那就干吧!”亨利鼓勵說。
貝爾不安地說:“可是,先生,我對電磁學的知識知道得很少呀!”
“那就學吧!”亨利又簡短地回答。
在亨利的鼓勵下,貝爾和他的助手沃森特就開始了設(shè)計電話的艱辛歷程。他對電磁學不大熟悉,就刻苦自學這方面的基礎(chǔ)知識。開始的時候,他們在兩個房間里裝了電話機,中間安裝了電線。但經(jīng)過一次次試驗,他們都沒有聽見對方的聲音。
1875年6月2日,貝爾往電池中加硫酸,一不小心,硫酸濺到他的腿上,頓時像被火燙了似的,疼痛異常。貝爾連忙喊:“沃森特,你快來呀!”誰知沃森特竟在電話機里聽到了貝爾的呼救聲,連忙奔過來。驚喜的他緊緊擁抱住貝爾,祝賀他試驗終于成功了!
“沃森特,你快來呀”這句極普通的話,從此就成為人類第一句通過電話機傳送的話音而載入史冊。艱苦的努力和正確的方法,終于使貝爾實現(xiàn)了依靠電流也能通話的設(shè)想。
電話機試制成功后,貝爾激動地說:“如果不是亨利先生那兩句鼓勵的話,我是不可能發(fā)明電話機的!”
勵志故事4:跳出心理怪圈
1945年,岡德·哈格就創(chuàng)造了4分零1秒4跑完一英里(約合一點六千米)的成績,但多數(shù)人認為,這超出了人類的生理極限,甚至連生物學家也紛紛提出假設(shè),說明這確實是人類身體和心理的極限。漸漸地,四分鐘一英里演變成了體育界著名的“四分鐘障礙”理論。
在那之后的九年里,一英里跑的紀錄始終徘徊在略微超過四分鐘的位置。
然而1954年羅杰·班尼斯 特以3分59秒4的成績打破了這個“不可逾越的極限”,奇跡終于出現(xiàn)了。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四分鐘障礙”的神話被打破后的四十六天,又有一名運動員打破了班尼斯 特的紀錄。從此四分鐘極限一次又一次被超越,不到一年,就有二十六名運動員,六十六次突破了四分鐘障礙。今天世界上能夠在四分鐘內(nèi)跑完一英里的人有數(shù)百名。
班尼斯 特比哈格僅僅快了兩秒鐘嗎?不!班尼斯 特最重要的成就在于他突破了人類心理定勢的束縛。他的兩秒鐘證明,長久以來制約運動員速度的不是生理極限,而是人類的心理壓力。沒有班尼斯 特的這兩秒鐘,就沒有后來數(shù)百個突破四分鐘極限的人。生活中也有各種各樣的“四分鐘障礙”,如果你敢于挑戰(zhàn)自我,跳出心理怪圈,就會發(fā)現(xiàn)沒有突破不了的極限。
勵志故事5:超越極限
在五十年代朝鮮戰(zhàn)場上的一次慘烈的阻擊戰(zhàn)中,20多歲的他永遠地失去了雙手,下肢從小腿以下也都被截去,特殘的他變成了一個“肉骨碌”,住進了榮軍院。
看到自己成了處處需要照顧的“廢人”,他心情極為沮喪,絕望得他幾次企圖自殺都沒成功——那時,他連自殺的能力都沒了。
后來,在別人的講述中、在影視作品中,他認識了奧斯特洛夫斯基、海倫·凱勒、吳運鐸等一些中外鋼鐵戰(zhàn)士,他們在殘酷的命運面前那永不折彎的堅韌品性,深深地震撼了一度迷茫的他——原來,生命的硬度遠在鋼鐵之上啊。
于是,他開始近乎自虐般的學習生活自理,在常人難以想象的跌跌撞撞中,他終于學會了照顧自己生活起居的本領(lǐng),并毅然地告別了他完全有理由享受安逸的榮軍院,回到了當時還 很貧窮的沂蒙山老家。
不滿足于能夠做到生活自理的他,又拖著殘軀,無數(shù)次的山上溝下的摔打,帶領(lǐng)著鄉(xiāng)親們開山修路、架橋引水、種樹建果園……直到貧困的山村真正地富裕起來,他這個無手的村支書一當就是三十多年,當?shù)绵l(xiāng)親們無比敬佩。
從村支書的位置上退下來后,不甘寂寞的他,為給后代留一份精神遺產(chǎn),又開始艱難地寫書——他用嘴咬著筆寫字,用殘臂夾著筆寫字,用嘴、臉和殘臂配合笨拙地翻字典。寫上幾十個字,都要累得他渾身是汗。
從未上過學的他,僅僅在榮軍院的習字班里學會了幾百個字,雖說他后來一直在堅持讀書看報,但文學素養(yǎng)幾近于零。很多人都不相信他以那樣的文化功底、他那樣的身體條件,還 能夠?qū)懽?,許多知情者勸他別自討苦吃了,可他寫作的信心毫不動搖,他硬是花了三年多時間,七易其稿,寫出了令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都驚嘆的撼人心魄的三十多萬字的小說——《極限人生》。
他就是中國當代的保爾·柯察金——特殘軍人朱彥夫。
沒有雙手、雙腿殘疾、視力僅有0.25的朱彥夫,硬是憑著頑強自立、自強的渴望,憑著挑戰(zhàn)命運的堅韌不拔的執(zhí)著毅力,打碎了生活中的一個個的“不可能”,以無手之臂書寫了傳奇人生,留下了生命熠熠閃光的篇章。就像他那部小說的名字一樣,他打破了人生的許多極限,創(chuàng)造了生命耀眼的輝煌。
勵志故事6:把夢想握在自己的手里
20世紀中葉的一個夏天,一位從法國南部偏遠的鄉(xiāng)村來到首都巴黎尋找機遇的青年漫步在香榭爾大街上,欣賞著流光溢彩的現(xiàn)代化都市的繁華,快速成功的渴望在心底強烈地燃燒起來。
他清楚自己身份卑微,除了年輕的夢想,幾乎沒有任何優(yōu)勢可言。而要靠自己一點點地打拼,似乎又太緩慢、太艱難了,他想借助外力走一些捷徑。于是,便揣著自己的夢想,開始四處拜訪自己崇拜的社會名流,但迎接他的卻是一連串的失望,除了收到一大堆的鼓勵以外,沒有一位名流能夠真真切切地助他一臂之力。
滿懷失落的他,拖著疲憊的身子在黃昏的大街上躑躅著,不知不覺間來到希爾頓大飯店門前。他呆呆地立在那里,用羨慕的目光打量著飯店前那一臺臺豪華的名車,和那些進進出出的衣著光鮮、時尚的成功人士,自己眼下的卑微與心中高遠的夢想,一時間攪得他心海難平。
他那有些奇異的舉止,引起了一位精神矍鑠的老者的注意,老者慢慢地走到他跟前問道:“年輕人,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嗎?”
“我有一個很大的夢想,希望有人幫我實現(xiàn),但一直沒有這個人?!彼裆钟舻?。
“什么樣的夢想,不妨說出來我聽聽?!崩险呙婧⑿Α?/p>
“不說那些遙遠的夢想了,我現(xiàn)在的夢想,就是能走進這樣金碧輝煌的大飯店,在那間最好的包房內(nèi),聽著優(yōu)美的鋼琴曲,慢慢地品味最精美的大餐?!彼辉冈僬勛约哼h大的抱負,順口說了一個近切的愿望。
“如果你愿意,你跟著我來,我現(xiàn)在就可以幫你實現(xiàn)這個夢想?!崩险咦隽艘粋€邀請的動作,帶著他朝飯店里走去。
他真的被領(lǐng)進了只有在電視上才見過的世界最高檔的餐廳,坐到了柔軟的皮椅上,聽到了最動聽的音樂,并被告知菜單上所有的菜肴,他都可以任意地點,最后由老者來付費。原來,那位老者正是這家飯店最大的股東亨利先生。
“謝謝您,我懂得自己該怎么做了……”他突然放下手中制作精美的菜單,朝老者深鞠一躬,急匆匆地離開了飯店。
10年后的一天,亨利突然接到在零售業(yè)界不斷制造奇跡的凱特的一個電話,說他要專程來拜謝亨利,感謝亨利曾幫助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亨利困惑不解:自己并不曾與凱特打過交道啊,又何談曾幫助過他呢?不會是凱特記錯對象了吧?
當一位風流倜儻的中年人站到亨利面前時,亨利不禁驚訝地喊道:“原來是你啊!”
凱特激動地點頭:“謝謝亨利先生,正是當年您把我領(lǐng)進飯店,讓我真切地觸摸到了夢想原來可以是那樣的實實在在,讓我在那一刻懂得了――別人固然能夠幫助自己實現(xiàn)夢想,但那只是短暫一瞬,我應(yīng)該把夢想握在自己的手里,像許多成功者那樣,去一點一點地頑強打拼……”
亨利翹起了拇指:“說得好,無論是高遠還 是近切的夢想,都應(yīng)該握在自己的手里,自己慢慢地去圓……”
講給孩子聽的很勵志的故事
上一篇:講給小學生聽的勵志的故事推薦
下一篇:2019積極向上勵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