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會對擁有的一切懷有感恩之心,最終你會得到更多。如果你總是對那些沒有得到的東西耿耿于懷,那么你永遠也不會滿足。想必,也不會快樂。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2019有哲理性的勵志故事,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故事1:知之深才能愛之切
佛招弟子,應(yīng)試者有3人:一個太監(jiān),一個嫖客,一個瘋子。
佛首先拷問太監(jiān):“諸色皆空,你知道么?”
太監(jiān)跪答:“知道。學生從不近女色。”
佛一擺手:“不近諸色,怎知色空了?”
佛又考問嫖客:“悟者不迷,你知道么?”
嫖客笑答:“知道。學生享盡天下女色,可對哪個都不迷戀?!?/p>
佛一皺眉:“沒有迷戀,哪來覺悟?”
最后輪到瘋子了。佛微睜慧眼,并不發(fā)問,只是慈祥地看著他。
瘋子捶胸頓足,凄聲哭喊:“我愛!我愛!”佛雙手合十:“善哉善哉”。
佛收留了瘋子做弟子,開啟他的佛性,終成正果。
【感悟】
人活著,若想悟透一件事情,必先了解它,然后迷戀它,苦心鉆研它,才能得其真性。執(zhí)迷不悟也許正是大徹大悟的前提條件,知之深,才能愛之切。
勵志故事2:通過眼睛所看到的
很久以前的一天,在美國北福吉尼亞州,一位老人站在河邊等候過河。當時天氣很冷,又沒有橋,他只好想辦法跟別人共騎一匹馬才能到達對岸。等待了一段時間,他終于看到一群騎馬的人來了。他讓第一個通過,然后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以及第五個也順利通過。最后,僅剩下一個騎馬的人了。這人來的時候,老人看看這人,并說:“先生,你能不能讓我跟你一起騎馬過河呢?”騎馬的人不假思索地說:“當然可以,請上來吧!”過河之后,老人就滑到地面站好。離去之前,這位騎馬人說:“先生,我注意到你讓其他騎馬的人通過,而沒有要求他們。但是當我來到你面前時,你立刻要求跟我一起騎馬。你為什么不要求他們卻要求我呢?”
老人平靜地回答道:“我看他們的眼睛就了解他們并沒有愛,而且我自己心中知道‘要求共騎一馬過河是沒有用的’??墒俏乙豢吹侥愕难凵?,就看到了同情、愛與樂于幫助。我知道你會愿意讓我跟你一起騎馬過河。”這位騎馬的人非常謙虛地說:“我非常感謝你說的話,非常感謝?!?/p>
這第五位騎馬者就是托馬斯·杰斐遜,后來入主白宮。
【感悟】
眼睛是靈魂的窗戶,心靈是容貌的底片。心里想的是什么,都會在容貌上表現(xiàn)出來。你的心靈瞞不過人,如果你的內(nèi)心是同情、愛與善良的,人們總會接受你。
勵志故事3:生命不能太負重
一個青年背著一個大包裹千里迢迢跑來找無際大師,他說:“大師,我是那樣的孤獨、痛苦和寂寞,長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極點;我的鞋子破了,荊棘割破雙腳;手也受傷了,流血不止;嗓子因為長久的呼喊而喑啞……為什么我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
大師問:“你的大包裹里裝的什么?”青年說:“它對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時的痛苦,每一次受傷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時的煩惱……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這兒來。”
于是,無際大師帶青年來到河邊,他們坐船過了河。上岸后,大師說:“你扛了船趕路吧!”“什么,扛了船趕路?”青年很驚訝,“它那么沉,我扛得動嗎?”“是的,孩子,你扛不動它。”大師微微一笑說,“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了河,我們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痛苦、孤獨、寂寞、災(zāi)難、眼淚,這些對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華,但須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負重。”
青年放下包袱,繼續(xù)趕路,他發(fā)覺自己的步子輕松而愉悅,比以前快得多。原來,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感悟】
痛苦、孤獨、寂寞、災(zāi)難、眼淚,這些對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在一定條件下使生命得到升華。但是如果不把它們放下,就會成為人生的包袱。畢竟,生命不能太負重。
勵志故事4:失去希望也就失去了一切
有一年,一支英國探險隊進入了撒哈拉沙漠地區(qū)。茫茫的沙海里,陽光下,漫天飛舞的風沙像燒紅的鐵砂一般,撲打著探險隊員的面孔。隊員們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喝光了。
這時,隊長拿出一個水壺,說:“這里還有最后一壺水。但是在走出沙漠以前,誰也不能喝?!?/p>
一壺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的源泉,成了隊員們求生的希望。水壺在隊員們的手中傳遞,那沉甸甸的感覺每每使隊員們?yōu)l臨絕望的時候,又顯露出堅定的神色。
終于,探險隊頑強地走出了沙漠,掙脫了死神的魔掌。大家喜極而泣,用顫抖的手擰開了那壺支撐他們精神和信念的水——
緩緩流出來的,卻是一壺滿滿的沙子。
【感悟】
人活得就是一種精神、一種希望。不斷地給自己以希望,就能克服任何困難,順利走出逆境。如果失去了希望,也就失去了一切。
勵志故事5:保持寧靜的心靈
老街上有一鐵匠鋪,鋪里住著一位老鐵匠。由于沒人再需要他打制的鐵器,現(xiàn)在他以賣拴狗鏈子為生。
他的經(jīng)營方式非常古老和傳統(tǒng)。人坐在門內(nèi),貨物擺在門外,不吆喝,不還價,晚上也不收攤。你無論什么時候從這兒經(jīng)過,都會看到他在竹椅上躺著,微閉著眼,手里拿著一只半導(dǎo)體,旁邊有一把紫砂壺。
他的生意也沒有好壞之說。每天的收入正夠他喝茶和吃飯。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東西,因此他非常滿足。
一天,一個文物商人從老街上經(jīng)過,偶然間看到老鐵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壺。那把壺古樸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壺名家戴振公的風格。
商人走過去,順手端起那把壺。壺嘴內(nèi)有一記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驚喜不已,因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據(jù)說他的作品現(xiàn)在僅存3件:一件在美國紐約州立博物館;一件在臺灣故宮博物院;還有一件在泰國某位華僑手里。
商人端著那把壺,想以10萬元的價格買下它,當他說出這個數(shù)字時,老鐵匠先是一驚后又拒絕了,因為這把壺是他爺爺留下的,他們祖孫三代打鐵時都喝這把壺里的水。
雖沒賣壺,但商人走后,老鐵匠有生以來第一次失眠了。這把壺他用了近60年,并且一直以為是把普普通通的壺,現(xiàn)在竟有人要以10萬元的價錢買下它,他轉(zhuǎn)不過神來。
過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閉著眼睛把壺放在小桌上,現(xiàn)在他總要坐起來再看一眼,這讓他非常不舒服。特別讓他不能容忍的是,當人們知道他有一把價值連城的茶壺后,擠破了他家的門,有的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寶貝,有的甚至開始向他借錢,更有甚者,晚上也推他的門。他的生活被徹底打亂了,他不知該怎樣處置這把壺。當那位商入帶著20萬現(xiàn)金,第二次登門的時候,老鐵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來了左右鄰居,然后拿起一把斧頭,當眾把那把紫砂壺砸了個粉碎。
后來,老鐵匠一直在賣拴小狗的鏈子,據(jù)說他活到了110多歲。
【感悟】
能在一切環(huán)境中保持寧靜心態(tài)的人,都有高貴的品格修養(yǎng)。我們要努力培養(yǎng)自己心理上的抗干擾能力,冷靜地應(yīng)對世間的千變?nèi)f化。
相關(guān)文章:
1.勵志人生哲理故事大全
2.經(jīng)典人生哲理勵志故事大全
3.很有哲理的5篇勵志故事(素材)
4.5個經(jīng)典人生哲理小故事
5.勵志故事及哲理
鼓勵人奮起直追的勵志故事
上一篇:2019有哲理性的勵志故事推薦
下一篇:2019初二新學期看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