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自己的方向并為之奮斗,即使沒有實現(xiàn)夢想,也必能從中獲得意料之處的戰(zhàn)利品。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講給身邊人的勵志故事,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故事1:找到使自己強大的領(lǐng)域
小伙子大學畢業(yè)后,進了一家銀行工作。去銀行工作,在當時可是許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但這個小伙子半年后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辭去了那份工作,理由是自己對金融不感興趣。親朋好友知道這件事后,也都表示不理解,說他太沖動,太魯莽,遲早會后悔的。但小伙子誰的話也不聽,始終堅持自己的決定。
兩個月后,小伙子憑借自己的實力和才華,成功地在一家地方電視臺找到了工作,但由于他是新人,臺里只讓他主持一檔當時還 不被人看好的收視率很低的益智類節(jié)目——“爭分奪秒”。小伙子知道這是個沒人要的爛攤子,但他沒有挑剔和抱怨,欣然接受了。在與臺領(lǐng)導協(xié)商后,小伙子大膽地對原來的傳統(tǒng)風格進行了改革。他改變了以往直接進入節(jié)目主題的模式,在每集節(jié)目開頭都設(shè)計了一段精彩的開場白,內(nèi)容很廣泛,包括文學、哲學、藝術(shù)等各個方面乃至對日常生活中點滴小事的感悟。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節(jié)目經(jīng)過他的一番調(diào)整,一下子引起了廣泛而熱烈的反響,節(jié)目收視率屢創(chuàng)新高。更讓小伙子想不到的是許多觀眾都來信來電要求出版他在每集節(jié)目開頭所說的那段開場白。后來,書店里就有了一本名叫《螢窗小語》的書。而小伙子本人后來還 成了臺灣乃至全中國最受青年讀者歡迎的作家,他就是劉墉。
《螢窗小語》的廣受歡迎,使劉墉找到了新的努力方向——文學。他辭去了電視臺的工作。朋友說:“你現(xiàn)在主持的節(jié)目這么火,怎么能辭職呢?”劉墉回答說:“我覺得我在文學上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幾經(jīng)輾轉(zhuǎn),劉墉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天空,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
勵志故事2:在心靈的場地上練習
二戰(zhàn)期間,詹姆斯 少校在一次抗擊德寇的戰(zhàn)斗中被俘,被關(guān)進納粹集中營,這一關(guān)就是七年。七年間,他被關(guān)在一個只有四尺半高、五尺長的籠子里,見不到任何人,沒有人和他說話,更沒有任何體能活動。開始好幾個月,他什么也不做,度日如年,一心幻想出現(xiàn)奇跡趕快脫離牢籠。由于思慮過度,日漸憔悴。后來他冷靜思索,覺得應(yīng)該找到某種存活的目標或樂事,使之占據(jù)心靈,以免精神失常。于是,他選擇了平生最喜愛的高爾夫球。
每天,他都在冥想中的高爾夫球場打十八洞,憑著記憶,他體驗了一切的一切,包括任何微小的細節(jié)。他“看見”自己穿著高爾夫球服,“聞到”了綠樹的芬芳和青草的氣息。他“體驗、品味”不同的天氣和狀況:微風細雨的春天、昏暗冷冽的冬天和陽光普照的夏季的早晨。在他的想象中,球場、青草、樹木、歌唱的云雀、跳來跳去的松鼠,偶爾還 有扎著蝴蝶結(jié)的女孩那欣喜的驚叫,再有球場邊緣的池塘、田野、莊稼球場內(nèi)外的一切,都如身臨其境,歷歷在目。他感覺自己的手握著球桿,練習各種推桿與揮桿的技巧,他清楚地“看”到球落在修整過的草坪上,跳了幾下,滾到他所選擇的落點上一切都在他心靈的場地上發(fā)生。
在真實的世界中,他實在無處可走,他只有在冥想中,圍繞著小白球奔跑、跳躍、舉桿、揮手,不停來去,他體驗到他的身體真真實實地在打著高爾夫球,他甚至體會到每時每刻、每天每月的進步。他揮汗如雨,每個細節(jié)也不忽略,包括情緒上的沮喪與欣喜。他絕不錯過每一次左曲球、右曲球及推桿的機會。想象中,一周七天,一天四個小時、十八個洞,從未間斷過“訓練”,七年如一日。
在他獲得自由后,第一次踏上高爾夫球場時,他就打出令人驚訝的八十二桿——相當于他過去最好的成績,而他已有整整七年時間沒有碰球桿。
勵志故事3:性情取勝
他從小就是個安靜害羞的孩子,謙和低調(diào)。雖然他也有著和同齡孩子一樣的夢想,希望通過短跑競技來改變家庭貧窮的命運,但由于低調(diào)謙卑的個性,在外人看來他不可能在挑戰(zhàn)性的體育競技方面出類拔萃。
有一次,哥哥帶著他在田徑跑道上練習,看他表現(xiàn)一般,就勸他說:“弟弟,你跑得也太慢了,我看你真的不適合短跑,還 是考慮去做其他的事情吧。”
聽了哥哥的話后,他并沒有流露出失落的情緒,而是友善地笑了笑說:“哥哥,沒人知道一個人到底可以跑多快,我相信自己?!?/p>
雖然隨后的幾年里在短跑比賽上未取得過什么出色成績,但他仍然懷揣著夢想,每天一如既往地鍛煉。
一天,有人看見他遠遠地跑過來,就嘲笑他說:“哈哈,快看,世界短跑冠軍來了!世界短跑冠軍來了!”
面對人們?nèi)绱说某爸S和奚落,他并沒有像有些暴躁之人一樣,對他們吹胡子瞪眼睛,甚至大打出手。他平靜地向那些嘲諷者說:“謝謝各位夸獎啊!”并且小跑過去和那些嘲諷者一一握手。
后來,這位出生于加勒比海小國牙買加的窮小子,憑借坦然的心態(tài)和不屈的韌勁,在2005年6月舉行的國際田聯(lián)超級大獎賽上不僅獲得了冠軍,而且還 以9秒77的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成為男子百米世界飛人。他就是世界短跑名將阿薩法·鮑威爾。
鮑威爾回憶說:“我遇事低調(diào)、平靜的性格,不僅讓我在奮斗中充滿動力,而且還 幫助我度過無數(shù)艱難時光。記得小時候因一些外部條件,鄰居和家里人對我從事短跑運動并不看好,甚至橫加指責。我在那種惡劣的環(huán)境和氛圍中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是因為我始終能用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來控制自己狂躁不安的心情,以使自己不受環(huán)境的影響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我所追求的事業(yè)中去!”
勵志故事4:走向成功的捷徑“打不過就跑”
曾經(jīng)問一位企業(yè)家朋友,他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他毫不猶豫地告訴我,第一是堅持,第二是堅持,第三還是堅持。我心里暗笑。沒想到朋友又“狗尾續(xù)貂”了一句,“第四是放棄”。
放棄?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yè)家怎么可以輕言放棄?該放棄的時候就要放棄,朋友說,如果你確實努力再努力了,還不成功的話,那就不是你努力不夠的原因,恐怕是努力方向以及你的才能是否匹配的事情了。這時候最明智的選擇就是趕快放棄,及時調(diào)整,及時調(diào)頭,尋找新的努力方向,千萬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據(jù)說乾隆皇帝曾經(jīng)在殿試的時候給舉子們出了一個上聯(lián)“煙鎖池塘柳”,要求對下聯(lián)。一個舉子想了一下就直接回答說對不上來,另外的舉子們還都在苦思冥想時,乾隆就直接點了那個回答說對不上的舉子為狀元。因為這個上聯(lián)的五個字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為偏旁,幾乎可以說是絕對,第一個說放棄的考生肯定思維敏捷,很快就看出了其中的難度,而敢于說放棄,又說明他有自知之明,不愿意把時間浪費在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上。“童話大王”鄭淵潔曾經(jīng)說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才能區(qū),除非他是白癡,要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競爭,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這句看似“懦弱”的話說得很有道理。首先要“打”,打過了才知道自己的短處和長處,才知道自己是否是人家的對手,努力了之后在取勝無望的情況下作戰(zhàn)略性撤退,不作無謂的犧牲,是智者所為?!按虿贿^就跑”,是最容易走向成功的捷徑。
勵志故事5:成功,因為他看起來能成功
他出生于安徽省無為縣的一個普通農(nóng)民家庭。他曾擁有快樂純真的童年,但上初中后,家庭接連出現(xiàn)變故,疼愛他的父母都相繼離他而去。他變得沉默、深思、剛強、獨立。中學的老師說:“這孩子,看起來是有出息的樣子。”
1983年,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位于長沙的中南工業(yè)大學。四年后,21歲的他成為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的碩士研究生。他專注于電池研究,勤奮、堅韌,成績斐然。于是他被破格提拔為研究院301室副主任,許多人評價他:“年輕有為,看起來前程似錦。”
研究院要在深圳成立格力電池有限公司,不滿30歲、卻被公認為“年輕有為、前程錦繡”的他竟得到了成為該公司總經(jīng)理的機會。那時,一部普通的“大哥大”移動電話要三萬元,一塊電池也要上千元,國內(nèi)對移動電話電池的需求十分急迫。但身處國企的他受到諸多限制,苦干了三年沒得到發(fā)展。1995年,胸懷壯志的他想自己創(chuàng)業(yè),可創(chuàng)業(yè)資金從哪里來?他想到了做大生意的表哥,開口向表哥借錢??粗赜谐芍竦乃砀缦肓讼?,果斷決定借250萬元給他。表哥的理由是:“你看起來是一定會成功的。”
拿著借來的錢,他在深圳蓮塘的一個舊車間里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傳奇。他用了8年時間,使旗下企業(yè)的鎳鎘電池生產(chǎn)量列世界第一,鎳氫電池生產(chǎn)量列世界第二,鋰電池生產(chǎn)量列世界第三,并進軍汽車行業(yè)。他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電池大王”和“汽車之子”。其后,雄心萬丈的他又將眼光瞄向了世界高端,要利用自己在電池和汽車生產(chǎn)領(lǐng)域的核心技術(shù)打造世界領(lǐng)先的電動汽車品牌。這是連美國通用汽車都沒能做到的事,他能做到嗎?
他做到了!2009年6月30日,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在一次演講中說:“在電動汽車領(lǐng)域,中國同行已經(jīng)遠遠走在了美國前面……”奧巴馬所說的中國同行,指的就是他,比亞迪董事局主席王傳福。
早在2008年9月27日,“股神”巴菲特就看好王傳福的電動汽車項目,斥資18億港元入股比亞迪。巴菲特這樣向朋友解釋投資理由:“他(王傳福)可以像愛迪生那樣解決技術(shù)問題,同時又可以像韋爾奇那樣解決企業(yè)管理問題,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事兒。這家伙就像是愛迪生和韋爾奇的混合體,一定會成功的那種人?!?/p>
巴菲特與王傳福合作的巨大影響力,使比亞迪公司的股票飚升。2009年10月13日,在最新發(fā)布的“胡潤富豪榜”上,王傳福以350億元的個人財產(chǎn)成為中國大陸新首富;而此時的比亞迪,也成為擁有超過13萬名員工、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公司了。
從借錢創(chuàng)業(yè),到成為國內(nèi)新首富,短短十幾年間,王傳福創(chuàng)造了令人目眩的成功傳奇。他本是個不名一文的農(nóng)家子弟,但在他成功之路上的幾個關(guān)鍵點,在每一個關(guān)鍵時刻,他似乎總會遇到“貴人相助”,總能把握住關(guān)鍵的機會,這是為什么,難道僅僅是他運氣好嗎?
一切皆有原因,成功絕非偶然。就王傳福來說,“看起來是有出息的樣子”、“看起來前程似錦”、“看起來做生意一定會成功”、“就像是愛迪生和韋爾奇的混合體,一定會成功的那種人”,正是別人對他的這一系列看法,造就了他的成功。從他還是個中學生的時候起,他看起來就像是個能成功的人,所以“貴人”們才愿意幫他,機會才選擇了他。
他成功,是因為他看起來早就像能夠成功。如果研究其他的成功人士,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這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看上去能成功。
要成功,不妨先在性格、氣質(zhì)、學識、胸襟等各方面,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看起來能成功的人!
激勵大學生努力的勵志故事
上一篇:講給身邊人的勵志故事5則
下一篇:鼓舞學生奮發(fā)圖強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