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時是要勉強自己的。我們需要一種來自自身的強有力的能量推動自己闖出一個新的境界來。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2019年經典的勵志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文章1:當你覺得最壞時,美好可能已悄然而至
1
剛剛休產假那年,是我和先生覺得最困難的時候。
因為休產假,我只能拿基本工資,先生那時候剛參加工作不久,工資也不高。每個月還要還房貸,給孩子買奶粉,根本不夠用。
當時,先生報名參加項目經理認證考試,希望能夠通過學習提高薪資待遇。為了考試能順利通過,他用家里僅有的一點存款報了一個輔導班。每到周末,無論刮風下雨他都堅持坐4個小時的公交車往返上課。
雖然辛苦,但心中卻充滿希望。
沒想到,剛上了3個月的輔導課,先生的公司進行部門調整,整個部門被裁員。雖然拿到了1萬元的補償金,可是工作沒了,這點錢也撐不了幾天。
頓時,我覺得生活怎么這么難!為什么所有的壞情況都被我們趕上了!
先生一連投了兩個月簡歷才找到一份工作,不僅工資比以前低,離家也遠了很多。我不同意他去這個單位。先生說,先干著,能解決吃飯問題咱就能挺過去。
終于,否極泰來。經過大半年的努力,先生通過了考試,并成功跳槽到一家大公司擔任項目經理,我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古話說,陰之至極,陽之所生。一個事物發(fā)展到了極點,另一個相反的事物就會萌發(fā)。
當你覺得特別苦、特別難的時候,這或許就是人生要轉折的時候了。處于人生低谷的你,接下來要迎接的可能就是上坡路。
2
我的同事小芳,本來是個大專生。她覺得學歷是自己的短板,于是報考了中文專業(yè)的自學考試。用了幾年時間,完成了考試,拿到了本科畢業(yè)證和學位證書,大家都很佩服她的毅力。
小芳說,其實自己也曾動搖過,外語她是考了五次才考過。
第五次備考外語時,小芳正干著語文老師的工作,平時每天上兩節(jié)課就可以,沒想到后來她由科任老師變成了班主任,課時數也增加到每天六節(jié)。
每天,查體溫、做匯報、上課、備課、答疑,忙得焦頭爛額。下了班,小芳累得就想躺床上什么也不管了,一覺睡到大天亮。
有一天下班后,小芳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躺在床上,心里非常痛苦。
她想到,外語考試已經是最后一科了,如果自己堅持不下去的話,可能就拿不到畢業(yè)證和學位證,這些年無數挑燈夜戰(zhàn)的苦讀、無數頂風冒雨往返學習的努力就白費了。
想到這些,她又不甘心,于是打起精神,堅持爬起來翻開書本學習。后來,小芳終于考過了外語,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
有時候,所有難題會在猝不及防時撲來,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驚慌失措地應對。原有的一切計劃,也會被無故打亂或擱置。
可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然美好在前,又何必因為一點障礙而放棄?
咬牙堅持,才有看到勝利的可能。
3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種事情:
做好了攻略,驅車千里不辭辛苦去看美景,沒想到大雨滂沱,什么也沒看成,你沮喪至極;
精心準備了考前復習,卻因為發(fā)燒而考得一塌糊涂,你覺得失望無奈;
熬夜加班做出來的文案,卻因為堵車、遲到被別人占了先機,你覺得運氣簡直差到極點。
所有的問題,都像商量好了一樣,一起對你不客氣。
但這時,身處逆境的你,如果失去了仰望星空的勇氣,可能就會錯過更美好的生活。
最困難之時,可能就是離成功不遠之日。既然黑暗已經來臨,曙光一定就在眼前。與其嘆氣,不如努力。與其放棄,不如笑著打它個措手不及。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跨越,沒有一種困難可以成為羈絆。
只要不停留,繼續(xù)努力,一定可以看到春暖花開的美麗。當你覺得最壞時,可能,美好已悄然而至。
勵志文章2:生活的艱難,終將成為你的笑談
1
我的大學室友小羽,是一個從小被愛包圍,沒見過什么風浪的活潑女孩。
可以說,小羽是我們很多同學羨慕的對象,性格好,成績好,還有很多自己的愛好,生活多姿多彩,不像我們幾個,生活單調重復,毫無生氣。
可就在大一快要結束時,小羽的父親在去談生意的路上,出了車禍,盡管及時送進了醫(yī)院,卻還是成了植物人。
聽小羽說:從那以后,她家的生意很快便衰敗了,不到半年時間,她家就再也拿不出錢,來給她的父親看病。母親為了給她父親治病,整日里靠三輪車拉人為生,生活過得緊巴巴的。
有一次,從火車站去學校,剛好坐上小羽母親的車,小羽也在旁邊幫母親拉生意,從小羽母親滄桑的眼神就能看到,生活真的不容易。
原本以為,小羽會因為生活從云端跌入谷底的落差,變得一蹶不振。卻不曾想,她比我們任何人都堅強。
大學畢業(yè)之前,她就一直在學校餐廳打工,有時會擠出時間做家教,周末就接替母親用三輪車拉人賺錢養(yǎng)家,她依然會笑,可那笑容中多了一絲歷經滄桑后的苦澀。
前幾天,在和小羽聊天中,得知她自己開了一家設計公司,規(guī)模不算大,卻足以讓她的母親不再風里來雨里去,也能給她的父親相對較好的治療。
就像她曾在QQ空間里更新過的心情:我見過最難走的路,是人生路;我見過最溫暖的笑容,是母親的笑容。生活盡管如此艱難,我也要在艱難中,笑到最后。
人生的軌跡,有時候根本不受我們任何人控制,災難的來臨也不會提前打一聲招呼。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災難來臨前,不要驚慌失措,災難過去后不要頹廢不堪。
在艱難的生活里,可以哭,但哭過之后,揚起嘴角燦爛地笑,笑給自己,也笑給那些我們所面臨的種.種苦難。
2
記得我大學剛畢業(yè),便生了一場大病,年輕不經事,一度消沉了很久。
那個時候,我的身體時常出現(xiàn)各種問題,疼痛難忍,失眠成常態(tài),一直很穩(wěn)定的體重,在短短兩個月之間,瘦了十多斤。
在醫(yī)生的強烈要求下,我住進了醫(yī)院。
我常常坐在病床上,發(fā)呆到天亮,有時候還會捂在被窩里掉眼淚,只敢偷偷抹眼淚,不敢大聲哭泣,怕驚擾了臨床的病人。
當時,父母不在身邊,全靠我一個人撐著,當時太過年輕,覺得生活實在太苦了。整日渾渾噩噩,感慨生命無常。
鄰床是一位六七十歲的老奶奶,她看我不吃不喝總是在哭泣,就先開了口。
她說:年輕時,她也曾覺得生活對她太過殘忍,讓她失去唯一的兒子,還落得一身的病,常年靠藥物控制,丈夫因此離開了她,多年來,她一直靠自己做個小生意掙生活。
但后來在生活的磨礪中,她慢慢想通了,不管生活如何殘酷,心里的那盞燈不能滅,一旦心里那盞燈滅了,所有的希望便要落空了。
后來的幾天里,在和老奶奶的聊天中,我的心情漸漸地恢復了,敢于直面自己的病情,也開始配合醫(yī)生的治療。
直到病情穩(wěn)定,出院坐在回家的公交車上,看著車窗外形形色色、表情漠然的行人,我才意識到:生活嘛,不就是這樣,人來人往,誰都會有自己的不如意,總是先苦后甜的多。
3
前幾天,在逛街時,碰到我高中時的一個同桌。
她高中畢業(yè)之后,開了一家嬰幼兒服飾店,看著她的眉眼間,全是對生活的享受,不到三十歲的年齡,愛情事業(yè)雙豐收。
本以為她一路走來都是順風順水的,卻在聊天中得知,她這些年的生活,其實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么好。
她曾因為學歷問題,找工作屢屢受挫,沒有錢交房租,被房東阿姨多次羞辱,甚至最后連人帶行李拖出了門,她孤獨而絕望,撐不下去時,就坐路邊哭一場,然后擦干眼淚,繼續(xù)找出路。
吃盡了生活的苦,才使她悟出了生活的理,她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曾遭受過生活的磨礪,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夠一帆風順地過一生。當我們不再過分關注自己的苦與痛時,才能把眼光更多的放在生活的希望上,這樣,你所看到的又將是另外一番景象。
后來,她沒有再執(zhí)著于找工作,而是選擇自己創(chuàng)業(yè),就有了這一間店鋪。
如今,她已經開了三家分店,在嬰幼兒服飾方面也很有自己的見解,并培養(yǎng)了好幾個徒弟,帶他們一起創(chuàng)業(yè)。
的確,人在最難的時候,往往也是最易逆風翻盤的時候,你挺過了生活的艱難,才能觸摸到生活的精彩。
生活,或許殘酷無比,但從來不妨礙我們可以溫暖地活著。
我們總是會遇到更美好的事兒,更美好的人,我們還要去溫暖更多的人,讓他們也走出生活的困境,這才是我們活著最大的意義。
勵志文章3:人為什么要努力?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1
朋友圈里有一位姐姐,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生活,經營著一家花店。她每天把孩子送到學校,然后去花店,傍晚再去接孩子回家,煮飯燒菜,給孩子輔導功課,有點累但也很快樂。
她喜歡寫作,就報班學習,在班里還當班長。雖是一份兼職,但她做得格外認真,班里有掉隊的她會提醒,表現(xiàn)出色的她會表揚。她也喜歡跑馬拉松,一跑起來,就讓她覺得人生很有希望。她還拉著孩子一起跑,她說:“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啊,贏在起跑線并不代表就能贏在終點,讓孩子早點體驗是好事。”
她曾經歷的那些艱難,早已變成一滴滴汗水,被排出了體外。而她本身的筋骨,變得耐摔耐打,剛勁萬分。
很多時候我們會問自己,為什么要那么拼命,懶懶散散地過不也是生活嗎?可只要想到這個世界那么大,風景那么美,有趣的人那么多,你就會不甘心。
這就是我們努力的意義吧。向上的路,其實并不擁擠,因為許多人都選擇了安逸。
2
昨天同事在辦公室里高興地給父母打電話:“爸,給您和媽訂了機票,旅館也已經訂好了……”我忽然想起自己的爸媽,前幾年他倆還計劃著去爬山看海吃美食,活像一對沒有玩夠的孩子。
可是這幾年,已經聽不到他們想要出門的聲音了。每次打電話回家,他們只問我過得好不好,我突然很慚愧,沒能給他們一個更好的生活,反而讓他們一直為我擔心受怕。
離家之后才知道戀家,養(yǎng)兒之后才知父母之恩。
我其實特別想要成為他們的驕傲,讓他們生活得更好一些。想要他們不用再擔心我漂泊的境遇,要他們可以從容地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更想要他們永遠健康幸福。
這大概就是我們努力的意義吧。希望我們成長的速度,比父母老去的速度快一些。
我們都曾有過踮起腳走路的日子,天還沒亮就出門,將就著吃飯,常常熬夜加班,甚至休息日都不敢睡懶覺。那些看似艱難漫長的打拼,其實都像一顆一顆閃亮的星,說不清走到哪里就有一顆星照亮了前行的路。
3
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只要想到人生那么長,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我就想去看看。我的努力是想去體驗一個更大的世界,我不想停下我追求生命意義的腳步。
每一段前進的路都是一段上坡路,可能走得難一些,但收獲也才更加可貴。
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拼命努力的樣子。我也喜歡這樣努力的自己。
你呢,會不會也正在這么努力地生活著?會不會也在冬天的冷風里趕路,在乘地鐵時閉眼休息,在樓下的快餐廳買一份速食解決晚飯,在深夜里依舊不敢疲憊,努力守護著心中那抹光亮?
努力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是要把一生幾萬天的生活過得豐盛而獨特,而不是把一天重復了幾萬次;是要以不容置疑的身份站在我愛的人身邊,不論他富甲一方還是一無所有,我都能給他一個堅定的懷抱。他富有,我不是在高攀;他落魄,我能給他溫暖。
努力最壞的結果是失敗,但不嘗試的結果是無止境的懊悔、懷疑和平庸。
讓我們努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度過一個完整的生命吧。
勵志文章4: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后退力”
張泉靈去年在北大深研院的演講里,舉過一個例子讓我記憶深刻。
有一只雞,它想飛過在它面前很高的柵欄,可怎么撲騰也飛不過去,試了好多次,面紅耳赤,一地雞毛。但是有一次它往后退幾步,突然發(fā)現(xiàn)那個看起來很高的柵欄,其實只有一米寬,它是可以繞過去的……
所以,在我看來,跟你眼前最近的一個目標保持一點距離,就是有趣的開始。但是要退開一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很多人年輕時,經驗尚淺,遇見問題的時候,只懂得像這只雞一樣,本著“迎難而上”“越挫越勇”的精神,試圖超越它打敗它,結果卻輸得狼狽不堪。
有時候,往后退一步,沉淀一下,說不定會發(fā)現(xiàn)更便捷的辦法,能飛得更遠。
最近大火的短劇《在所有想見的地方》,請來了胡歌和湯唯擔任主演。
湯唯并不像某些女星那樣,一開始就順風順水,走著偶像、女神路線,有流量,有金錢。
考戲劇學院三年,大家都說她這樣的沒有人會看”。
直到2007年,湯唯出演了李安執(zhí)導的電影《色·戒》,該片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榮獲最佳影片“金獅獎”。
可是,很快《色·戒》就被“封殺”了,連帶著湯唯的演藝事業(yè)也降到冰點。
怎么辦?
換作是一般的明星,要么會瘋狂地刷存在感,甚至為搏出位而劍走偏鋒,又或者一蹶不振,自怨自艾,從此對這個圈子產生怨恨。
湯唯去英國充電學習,磨礪演技。后來還擠進了英國時尚圈,一度成為大名鼎鼎的服裝設計師加雷的御用模特。
到了2009年,湯唯接到與張學友合作電影《月滿軒尼詩》的片約,才算正式“解禁”。
之后的湯唯,演藝事業(yè)越發(fā)順暢。與玄彬主演的《晚秋》,讓她成為韓國電影史上第一位獲得最佳女主演的外國女演員;與吳秀波主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圖》也被譽為新時代的愛情經典。
現(xiàn)在看來,湯唯當初的后退,并不是無奈選擇,而是深思熟慮后的沉潛。
去年,我們公司業(yè)績飽和,遇到瓶頸,讓我很著急。
后來我就想,先這樣吧,不折騰了,放一段時間看看。
我主動撤離前線,推掉了很多應酬,同事們都說我“銷聲匿跡”了。
我開始看書,重拾了寫作,在個人公眾號定期更新原創(chuàng)文章,把所感所得分享到朋友圈。
這些看似與工作毫不相干的事情,卻給我?guī)砹艘馔獾捏@喜。
有個超級客戶的boss看到我的文章后,主動聯(lián)系我。
現(xiàn)在想想,我那時看似后退了,但實際上卻是在進步。
就如張泉靈所說的:
“這個人生當中,你們未來會碰到的絕大多數職場里的郁悶和感情生活里的挫折,不過是一米寬的柵欄。當我們面對柵欄的時候,不要急著拼命去跨越它,試著后退一點,或許會發(fā)現(xiàn)更好的方法?!?/p>
所以,后退,其實是為了更好地成長。
“后退力”,不是要埋沒你的才智,而是為下一次前進時儲備更大的力量。
“后退力”,不是讓你一蹶不振,而是借機不斷完善自我。
“后退力”,不是讓你逃避問題,而是給你多一種選擇的可能。
人生上半場,也許拼的是激情與執(zhí)著;人生下半場,拼的就是你后退的空間與能量。
勵志文章5:“學歷不重要”,是最可笑的謊言
前陣子,某博士明星的學霸人設崩塌了。
從他身上就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問題——學歷的重要性。
正因為此,才讓那些演技并不遜色的演員都想靠打造“學霸”人設,給自己鍍上一層金邊。
1
在如今,高學歷對一個人的發(fā)展究竟有多重要?
記得曾經看過一期《演說家》,考研輔導名師__的一段話令我印象深刻。
在嘉賓馬丁與他辯論,工作是否應該看重學歷時,馬丁說他的公司沒有一個是重點大學畢業(yè)的。
__老師怒懟:“所以說你不是世界企業(yè)500強。”
他再三強調,學歷的重要性:
你在今年的九十月份,到普通大學去看一看,看看什么樣的企業(yè)去那些學校招聘?
再到清華北大去看一看,看看什么樣的企業(yè)到清華北大招聘?
他們去什么樣的企業(yè)?他們給這個學生多少錢?一個月的工資,您去看一看,您就知道了!
那些說著“能力比學歷更重要”的公司,可能在最初篩選簡歷的時候,最低標準就是985、211高校。
而所謂的“能力比學歷更重要”,指的是在進入他們公司之后的打拼。
聽上去是不是很殘酷?可是這就是我們正在經歷的現(xiàn)實。
而這種殘酷你跑一次招聘會就全知道了。
微博上有一個二本的學生說,找工作時去參加一家名企的招聘會,沒想到發(fā)言人第一句話就是:
本次我們招聘的對象是985、211的學生,非985、211的學生可以離場了,不想耽誤大家的時間。
對方嫌棄的表情和揮手的動作,仿佛多看一眼簡歷,都是浪費表情。
你瞧,沒有高學歷,連入場通行證都沒有。
《嫌疑人X的獻身》里,數學老師石神面對不想參加考試的學生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現(xiàn)在教你們的,只不過夠你們站在數學這個世界的小小入口。
如果不知道哪里是入口,自然無法進入。
我之所以考試,只是想確認,你們是否知道入口在哪里。
學歷也是一樣,它就像一個入口,是我們進入社會的第一張名片,是別人了解你的第一途徑。
不要以為你只要有能力,學歷就不重要,直到面臨社會的洗禮,報考公務員、社會、校園招聘時……你才明白學歷是萬千人選在用人單位中的晉級通道。
畢竟大家都很忙,沒人有時間來慢慢發(fā)現(xiàn)你的能力,或者等著你到公司再學習技能。
2
直至今日,很多人還將學歷看作是一張沒用的紙,說讀書無用,學歷不重要。
那些人拿無知當個性,拿沒文化當真性情,自己沒成功就算了,還四處說“學歷不重要”,想拉更多人下水。
雖然讀書和學歷不是取得成功的唯一道路,但跟年輕人吹噓讀書無用的,非蠢即壞。
那些告訴你隔壁小區(qū)賣麻辣燙月入好幾萬、賣煎餅賣出了幾套房的人,如果這么容易成功,他們?yōu)槭裁床蛔约喝ィ€要跑來告訴你?
況且,這樣辛苦的“成功”你能復制嗎?如果你做不到,那么讀書或許才是最適合你的道路。
當然會有人出來反駁說:“北大畢業(yè)的不也是去賣豬肉了!”
是的,北大是走出了個賣豬肉的陸步軒,他曾是高考文科狀元,北大畢業(yè)的高材生,80年代的棟梁之才……諸多光環(huán)加身。
如果你認為這是學歷不重要的例子那就錯了。
在校友陳生的幫助下,兩人合作成立“屠夫學?!保囵B(yǎng)了一支有高質量的團隊,同時他也沒有放下手上的筆桿子,編寫了自己的書籍。
后來,他們開了幾百家連鎖店,豬肉銷量已經過十億,成了土豬肉第一品牌。
還有人喜歡拿名人舉例子:
你看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喬布斯輟學卻如此成功,一個創(chuàng)立微軟帝國,是世界首富,一個創(chuàng)建的臉書有大量用戶,一個創(chuàng)造了蘋果。
確實,這些成功人士都曾輟學,但他們的成功是因為學歷低?
那你給自己找的借口太大了。
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輟學的學校是哈佛大學,而喬布斯輟學的是博士畢業(yè)率排名全美第三的里德學院。
也就是說,在輟學之前,他們是能夠考上哈佛、里德學院等這樣世界最頂級名校的,這跟考不上的學歷低是有本質上區(qū)別的,那些人只是單純地考不上好大學。
比爾·蓋茨申請哈佛時的SAT分數是1590分(滿分1600)。
而扎克伯格從哈佛輟學13年后,拿到了哈佛的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喬布斯輟學是看不出學校必修課的價值所在,而且他輟學后并沒有離開學校,用更多的時間去選擇他感興趣的課程。
你敢說他們輟學是不重視學歷?
比爾·蓋茨說:
雖然我從大學輟學,然后幸運地在軟件行業(yè)有一番建樹,但是獲得學位是更可靠的成功之路。
大學畢業(yè)生更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獲得更高的收入,甚至,有跡象表明:大學畢業(yè)生比未獲得學位的人的生活更健康。
學歷最直接的作用,并非炫耀,而是擁有了生活的底氣和選擇的權利。
3
“學歷不重要”,是最荒謬的謊言。
之前電視劇《歡樂頌》就已經揭露出來了這一社會現(xiàn)實。
海歸的安迪身邊圍繞的都是大老板奇點、商界奇才老譚、集團小包總這樣的同種階級和氣場的精英。
反觀樊勝美、小蚯蚓和關關,只是為了生活奔波的普通上班族,像極了我們身邊的大多數人。
這是人脈的差異,你在什么位置,就會認識什么樣的人。
之前瘋傳的那張科技圈大佬烏鎮(zhèn)飯局的照片就是最好的佐證。
一場精英的聚會,開始最吸引人關注的當然是他們的身價,可他們的學歷一樣不容小覷。
馬化騰是深圳大學計算機系畢業(yè)的翹楚,雷軍是武漢大學計算機系的牛人……
幾乎都是重點大學!這群頂級精英,沒有一個是低學歷。
那些說學歷不重要的人,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并不會這么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你卻把話當了真。
不往遠了說,感受一下身邊名校畢業(yè)生一般都不會有多差。
而像馬云這樣逆襲的,少之又少。馬云雖然高考落榜、應聘屢屢被拒,但是后來還去讀了MBA。
你只看到了學歷低一樣活得很好的個別例子,卻忽視了大多數學歷高的人的努力。
個例代替不了整體,所有拿個例講道理的,都是耍流氓!
要知道,世上能有幾個馬云和韓寒?
4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至少有兩樣東西,只有擁有它的人才有資格說它不重要,一個是金錢,一個是學歷。
上過985、211或者讀研讀博的人都會認為學歷重要,因為他們知道學歷給他們帶來了什么。
沒上過的或許認為學歷不重要,因為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
以前有一個段子是這么說的:
985是軟臥,211是硬臥,雙非一本二本是硬座,三本是站票,??茢D廁所,其他的趴火車頂上,到了目的地,沒有人在乎你怎么來的……
但是既然有讓自己更快到達目的地的途徑,我們?yōu)槭裁床蝗幦∧?
威廉·德雷謝維奇在《優(yōu)秀的綿羊》里曾提起:
名校對孩子來講是必需品,不再是改變生活的一次機會,并且精英式的生活方式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徑。
有位知名作家也對孩子這么說過: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
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是啊,大家都在強調學習、學歷的重要性,你卻拿著少數人的成功在催眠自己,就是最大的笑話。
我希望,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能夠告訴他讀書的重要性,而不是讀書無用論或是學歷不重要,持續(xù)的學習力將是我們終身擁有的財富。
相關文章:
1.2019經典勵志文章
2.2019十大經典勵志美文
3.關于2019經典勵志的抒情散文精選
4.2019名人勵志文章5篇
5.2019我們都是追夢人的優(yōu)秀勵志范文精選3篇
6.2019年正能量勵志文章精選五篇
7.2019最新勵志文章
8.2019考研經典勵志文章
鼓勵人的正能量勵志文章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2019經典的勵志文章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