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在挫折中成長,就在一次次失敗中也逐漸明白,前面的路途將會更加的堅難,等著自己的將會是各種的困難與挫折,要想不被它們打倒,那只有打倒它們。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積極向上勵志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文章1:真正努力的人,沒時間感動自己
1
微信里永遠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都特別忙,喜歡在朋友圈發(fā)“你見過凌晨四點的北京嗎?”“你必須要特別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p>
他們熬夜學習,卻是教室里最痛苦的那群人,付出了很多努力卻月月墊底;他們周周加班,卻沒有成為年薪百萬的CEO,經常連末班車都趕不上;他們天天跑健身房,卻只是稀里糊涂地買了很多私課,沒有馬甲線,還是水桶腰。
他們雖然整天熬夜學習,一刷朋友圈的點贊和評論,數他最多;總是熬夜加班,卻是白天瞎忙沒效率;有些天天跑健身房的人,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拍朋友圈秀努力的素材。
比起那些自我放棄的人,他們真的是勵志標桿。然而,如果只是沒有效率的瞎忙,還是走不出失敗人生的怪圈。
2
大學同寢室有個女生,永遠都特別忙,是公認的“拼命三娘”。她每天6點起床埋頭讀書、做題,熬夜是家常便飯,朋友圈里經常能刷出她凌晨3點時發(fā)的“加油”狀態(tài),底下稱贊她“努力”、“正能量”的評論總是不斷。
但她的付出與回報卻不對等,不但獎學金拿不到,還掛了好幾科。這個困惑一直到我們約定一起考研,才得到解答。
原來,她每天坐在書桌前,翻一會兒書,就忍不住拿起手機玩一會兒;因為起太早,容易犯困,所以經常在圖書館補覺;熬夜時隨手發(fā)一條勵志朋友圈,之后的時間和注意力都用來回復大家的評論和點贊。
后來,她考研失敗,我并不意外。
上天不會虧待努力的人,也不會同情假勤奮的人。
3
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中,安迪沒把工作做好,被“女魔頭”訓哭后跑到奈杰爾那里訴苦,卻反被教訓了一頓:
“如果覺得累,辭職好了。我可以在五分鐘內找到一個很想要這份工作的女孩頂替你。你根本沒有努力!你在抱怨!你希望我對你說什么?要我說‘真可憐,馬林達又欺負你了,真可憐,可憐的安迪’?她只是在做她的工作,而你還抱怨她為什么不親吻你的額頭,每天都給你的作業(yè)批個金色五角星。醒醒吧,親愛的!”
這種不聰明的努力方式就像旋渦,會把你的所有生活都吸進去,你在這樣的壓迫下只能一刻不停地往前跑。
剛開始,你還安慰自己很勵志,后來才知道,其實一出發(fā)就跑錯了方向。
真正的努力,需要方向。
4
這個世界,很多時候是結果導向的,沒人在乎你付出了多少,沒人關心你為此受過多少磨難,他們只在意,你有沒有把事情做好。
無印良品的社長松井忠三曾說:“面對工作,若只像少年棒球隊的孩子一樣,籠統(tǒng)地抱持著我要努力的心態(tài),是最糟糕的。業(yè)余的世界還能容忍這樣的心態(tài),但在專業(yè)的世界里,如果努力過后沒有成果,只會被大家認為你能力不足?!?/p>
努力,是成功者的謙詞,卻是失敗者的慰藉。
那些看起來很忙的人,往往更容易把身體搞垮,此后越混越差。而那些看起來毫不費力的聰明人,不是他們瘋狂熬夜加班去努力,他們懂得把忙碌的表皮剝開,發(fā)現工作的本質,找到成功的“捷徑”。他們知道真正的努力是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在努力之前進行過理性思考和預算規(guī)劃,是一種目標明確、全情投入的自控力,而非內心焦慮不安、表面廢寢忘食的努力。
那些花大量時間看起來很努力的人,最常說的話就是“我沒時間啊”,這些人最后總是被生活操控,還自我感動。而真正努力的人,沒時間感動自己,因為他們一直在專心做一件事,用心堅持,決不放棄。
過多地炫耀自己的努力,不過是因為沒底氣。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績,才只能通過“勤奮”標榜自己。瞎忙只會讓你努力到最后也配不上你的野心,還辜負了你所受的苦累。
所以,別讓你的努力,變得毫無意義。
勵志文章2:越是難熬的日子,越要讓自己有事可做
1
前些天,朋友在感情問題上出了點狀況,給我打電話時,整個人幾乎處于崩潰的狀態(tài)。
傾聽,勸慰,一聲聲地表示理解,盡可能讓他舒服一些。臨掛電話時,猛然想起點什么,趕忙叫住他:等會兒,我還有幾句想囑咐你。
“這階段,你會特別難熬,會有這樣的一段日子,很正常。你會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躺著。你見人會不想說話,更懶得微笑。你對一切都興致不高,幾乎是萬念俱灰,周圍的空氣都很憋悶,有窒息的體驗。
但無論怎么樣,一定要記得提醒自己:能干點兒什么,就正常去干點兒什么,別讓自己徹底冰凍起來。哪怕是做做運動,整理一下屋子,或者同事喊你的時候,能盡量正常地回一嘴,就回一嘴……總之,別讓自己徹底停轉?!?/p>
他有點不太理解,我知道他想問:有這個必要嗎?我都經歷這么大的事兒了,何不給自己一個頹唐的機會,一陣子就行,什么都徹底放掉不干,我過了這個坎兒再振作起來唄……
我是經歷過這種體驗的,于是,我說:嗯,有這個必要。
2
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家里買了第一輛自行車。新奇,激動,特別想學。
一般孩子學騎車,都有父親在后座的位置把著,扶著,以免孩子中途驚慌,摔個膝蓋破皮。當時在鄉(xiāng)間的崎嶇小路上學車的時候,我的父親也在身后,但只是叮囑了一些方法,就不怎么管我了。
父親說:待會兒騎上去,倆腳要記得蹬腳蹬子,什么都能忘,就這個別忘。車頭歪了,倆腳要繼續(xù)蹬;心里害怕了,倆腳還是要繼續(xù)蹬;顛簸了,不穩(wěn)了,倆腳還是要蹬??偠灾?,甭管出現啥情況,腦子一片空白,倆腳也要蹬蹬蹬,千萬不能停。
坦白講,父親上面所說的各種狀況,我一個沒落,全中了。屁股剛往車座上一拱,車把就開始不聽使喚,像倔強的黃牛吃了。我?guī)缀蹙鸵Э?,想跳下來重來,只聽父親在身后一聲暴喊:蹬!
一咬牙一閉眼,卯足了勁兒一發(fā)力,我和車蕩出去好遠,上路了……
短短的幾百米,很慢,手臂是僵的,腦子是空的,車把又搖晃了幾次,拐彎的時候尤其棘手,顛簸得眼珠子都要射出來,心臟跳到嗓子眼兒……但甭管怎樣,我就認準了一個死理兒:只要車還沒有徹底倒下,腳就要再蹬幾下。
大約二十分鐘后,我學會了騎自行車。
大約二十年后,我明白了一個詞兒:動態(tài)平衡。
3
任何時候都別忘記,給自己留下一股子向前的力。這是我在那次“速度與激情”的體驗中,學到最寶貴的東西。
生活會有許多讓你很不舒服的時刻,甚至是階段。那種狀態(tài)下的感覺很復雜,摻雜著恐懼、慌亂、無力感,會讓你感到窒息、不確定、想放棄。
然后,會有個很沉悶的聲音在你腦子里響起:把你的勇氣交上來吧。
你聽話了,把勇氣給交了上去。
它又說:那留著熱情和希望也沒用了,也交給我吧。
你想了想,還是遞了上去。
最后,它叫囂著:來,就剩個無關緊要的自行車了,寶貝聽話,下來吧,所有的一切都沒了……
不行!
哪怕你暫時失去了勇氣和熱情,自行車也不能交,你還是要蹬,哪怕很慢也要蹬,哪怕想哭也要邊蹬邊哭。因為它是讓你甩掉黑暗唯一靠得住的東西。不蹬,你就倒了,倒了,再想起來就費勁了。
4
你越往前走,就越會感受到各種各樣的苦楚與煎熬。它們必然存在,且不會自己從你身上邁過去,而是只等著你去邁。
邁的時候,步伐沉重,肌肉酸疼,沒人安慰。無數可愛的人兒在終點等著你,但在那之前,你只有自己陪自己。
苦楚與煎熬,它們的可怕之處并不在于摧毀你的情緒,而是一點點蠶食你的行動力。它們催眠、談判、威脅,窮盡各種手段,就為套走你最后的也是最有用、最珍貴的,那一點點向前蹬的力。
別讓它們輕易得逞。哪怕在你最沮喪的時候,你也仍然能夠做出許多小小的但仍有意義的事情。
失戀的時候,再怎么難受,同事給你打電話說,謝謝你前幾天幫ta整理文件,你仍可以豪爽地回一句:不客氣!
失業(yè)的時候,再怎么絕望,你也可以左手拿著五塊錢一個的餡兒餅,右手操縱鼠標,一點點地完善簡歷。
當那些大大小小的不開心的事情干擾到你,你要記住,怎么頹都行,就是手腳不能停。
跑啊,跑啊。跑著跑著,就會看見光亮。
勵志文章3:難走的,通常是上坡路
1.
大學的時候,我進報社實習了將近兩年的時間。那個時候,最喜歡采訪的是各路創(chuàng)業(yè)者,開餐飲的、開補習班的、開服裝店的,總之,只要是自己白手起家創(chuàng)立起來的,我都非常感興趣。
我不好奇他們有多少財富、有多少掙錢之道,我只是非常想知道,他們是如何熬過那段艱苦日子的。
第一個接受我采訪的,是我們學校對面的一家計算機培訓機構的創(chuàng)始人,李老師。
和大多數創(chuàng)業(yè)者一樣,他也是以自己的專業(yè)起家的。大學主修計算機專業(yè)的他,畢業(yè)后從湖北到廣州打拼。他敏銳地感覺到電腦發(fā)展的前景,就有了開辦電腦學習班的念頭。一年后,他回到家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那一年,他26歲。起初,只是在家里開設簡單的電腦培訓業(yè)務,靠著十來臺電腦,輔導熟人介紹來的幾個學生。沒多久,他就不滿足了,開始尋找場地,籌備建立一個較大的培訓中心。
那段時間,就是他最艱苦的時刻。首先是資金,由于是白手起家,沒有殷實的家底,李老師果敢地選擇貸款,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冒風險的事情。弄得不好,隨時都有可能傾家蕩產。
籌備好之后,招到的第一批學生還不到三十人,他急得團團轉,開始玩命地工作,忙起來連飯都沒有時間吃,還常常熬夜備課到次日凌晨三四點鐘。
他告訴我,那是他這十年創(chuàng)業(yè)生涯中最難熬的時光,覺得路真難走,且走得十分吃力,大汗淋漓。
由于異常焦慮,本來已經夠辛苦了,他還失眠,整夜整夜睡不著覺。很多次,他的家人看不下去,勸他放手,以他的條件,去學校里任教不是難事。只有他自己明白,一旦選擇踏上這條路,便無路可退,或者說,是自己不允許有后退的念頭。
靠著這樣的決心,他艱難前行。如今,他的培訓機構已經是全城規(guī)模最大、載譽最多的計算機培訓中心,一整棟樓都是他的。
直到現在,他才覺得,原來那是一次從谷底向上爬行的日子,因為是上坡路,所以走得才艱難。若非前路的堅持,也絕不會攀登到這一步。也正是前路的堅持,才成就了現在的登頂。
2.
還有一個采訪對象,是開漢堡店的大學生小陳。
畢業(yè)后,家里給他安排了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收入可觀,清閑自在。小陳去上了一個月的班,就決定辭職。他告訴我,不想就這么一眼看完自己的一生。
于是,不甘平淡的他開始搗鼓創(chuàng)業(yè)。他笑稱,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完完全全是折騰出來的。
創(chuàng)業(yè)前,他考察過當地市場,覺得洋快餐在當地比較流行,但普遍消費較高。于是,他決定自創(chuàng)一家洋快餐小店,做大眾喜愛又都消費得起的食品。
揣著幾千塊錢,他只身跑去武漢學習制作漢堡的成套技術。由于經驗不足,誤入一家假冒技術培訓公司,交了學費,學到的卻是假技術,加之不包吃住,帶去的錢很快就所剩無幾了。
請求家里支援是不可能的,因為辭掉工作的事情已經惹怒了雙親,他不再問家里要一分錢。小陳找大學同學借來幾百塊錢,這才不至于流落街頭。
回憶當時的情景,他說,那時的他簡直就是流離顛沛,有時候站在江灘邊,覺得唯有那安穩(wěn)的橋洞才是最好的棲身地。
后來學到了技術,漢堡店開張了,但由于自己的技術不過關,小陳做出來的漢堡口味不正宗,得不到認同,有時店里一連幾天沒有顧客。
“從來沒有覺得生活有這么難過,我每天都在擔心自己會不會第二天就餓死?!边@是他對我說的話。那個時候,他過著每天為生計發(fā)愁的日子,即使這樣,他也沒有放棄。
靠著打不死的決心和慢慢積累起來的客戶,小陳的漢堡店終于開始盈利。經過幾年的經營,現在已經開到第五家分店了。
“年輕人,就是要拿出那股子風風火火的勁來,敢做敢闖!”這就是小陳的決心與干勁,多難的日子,都不放棄。
3.
可不是,越艱難的,才是越向前的;越難走的,才是越向上的。倘若我們一直行走得十分輕松,那一定是在做平行運動,沒有坡度,也就不會上升。而如果走得毫不費力,甚至是不需要付出力氣,那一定是被慣性推著下滑了,降職、掛科、失敗,將接踵而至。
人生是段漫長的征途,有人選擇毫不費力甚至倒退的生活,然后越來越窮困,越來越潦倒。有人選擇輕松行走,遇到上坡路段就繞道而行,這樣的人,永遠站不到更高的位置。
而只有那些選擇艱難爬坡的人,雙手布滿荊棘卻仍舊咬牙往上爬的人,才可能站到高處,望到其他人所望不到的風景。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沒有事情是可以徒勞而獲的,一切都是御風而行。你若想獲得想要的東西,必須通過一段勤奮努力的歲月。而等你終于得到,一回頭,你會發(fā)現,原來難走的,都是上坡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