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場艱苦的斗爭,永遠不能休息一下,要不然,你一寸一尺苦苦掙來的,就可能在一剎那間前功盡棄。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人生勵志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文章1:你為什么總是害怕改變呢?
01
上周末和閨蜜去逛了街,回她住處的時候總是記不得路,她一個勁的說的是路癡,怎么這么笨,來了這么多次了還是記不住,真想不通一個人出去玩的時候怎么沒有丟?
“那是因為有你在,我不用刻意的去記路,若是我一個人出去玩,我就必須得記住路線呀!”
我們在一個不變的環(huán)境呆久了,整個人都會變得慵懶起來,因為熟悉,所以我們沒有危機感。
我喜歡一個人旅行,這時候很考驗一個人的能力,比如安全意識,路線規(guī)劃,面對陌生的勇氣等等。
我需要放開身上的每一個細胞,去傾聽周圍的聲音,感受周圍的一切,我也必須提高警惕,保證自己的安全。
我給一個朋友談起此事,她說“我也想如你一樣去外面看看,可是我沒有一個人出去的勇氣。”
曾經我也害怕一個人出行,而今覺得一個人出行就是讓自己去感知和認識這個世界。
很多人在舒適區(qū)呆久了,就連讓他去看看外面的風景他都不愿意,即使現(xiàn)在有船有車還有飛機。
02
其實每個人都是害怕改變的,我們害怕的不是改變本身,而是害怕改變之后我們不能承擔的后果。
前幾日與一個讀者聊天,他說他已經35歲了,現(xiàn)在從事會計工作,每天都是重復,他不想再這樣過下去了,他想改變,他想學習,想努力,讓我給他推薦一些課程學習。
那天我找了一些自己學過的課程發(fā)給他,結果就在當天下午,他給我發(fā)了一張對話截圖,內容是他與另一個人的聊天,對方給他說,像他這樣的年紀,要轉行太難了,基本沒有成功的可能。
于是他放棄了,我想我給他發(fā)的課程他也沒有看吧,最后他給我說“年輕人,多努力吧,別到時候像我一樣?!?/p>
其實很多人都是如他一樣的狀態(tài),想要改變,又害怕改變,因為害怕改變帶來的“不成功”,所以也就讓自己依然在每天重復同樣工作的崗位一復一日。
在《未來工作》這本書里就講了一個故事,從事會計的馬克斯,覺得自己從事輕松的工作,每個月能夠領到足夠的薪水,就安于現(xiàn)狀,而當領到安排其他人取代他職位的時候,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除了會以前重復的工作,其他的都不會。
如果自身沒有任何競爭力,遲早也會被社會淘汰。
03
為什么很多人愿意安于現(xiàn)狀呢?
我在第一家公司工作近兩年的時候,打算辭職,卻一直沒有做出實際行動,因為當時的工作太穩(wěn)定了,每天固定的上班時間,每個周期固定的工作內容,每天固定的路線走路回家,除了簡單的重復就是重復,包括客戶都是一層不變的。
我想要離開,但是卻害怕,因為我不知道自己在這家公司呆了兩年之后自己出去能夠找什么樣的工作,我也不知道換的工作環(huán)境會不會喜歡,我也不知道新工作的薪資水平會怎樣……所有的不確定一直在大腦里打轉。
可是內心深處一直有一個聲音在告訴我,如果我再不做出改變,沉默成本就越大,后期的機會越少。
我最終還是辭職了,當我勇敢的跨出這一步的時候,我就發(fā)現(xiàn)其實我不再害怕了。
我有機會去迎接最好的,也可以去擁抱所以的未知,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全新的自己。
正是因為當初的勇于改變,才讓你們看到了現(xiàn)在的我,看到了現(xiàn)在我寫下的這些文字,正是因為這樣,我才遇到了更多機會,認識了更多的人。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如果你不改變,總有一天會被這個世界改變。
世界變化太快了,若是永遠呆在一個環(huán)境里,遲早就會被淘汰。
04
若是一個人想要改變,這個世界都沒辦法阻止你,若是你不想改變,你定會給自己編造成千上萬個理由。
有個朋友兩年前說辭職,一直吐槽公司的領導勢利,客戶奇葩,同事難處,到現(xiàn)在了還是依然呆在那家公司,因為他說他害怕辭職后找不到更合適的公司。
還有一個朋友,他畢業(yè)一年后覺得自己不適合做機械設計,毅然轉行,零基礎學習了IT,現(xiàn)如今工作兩年的他,只身一人勇敢的去了一個陌生的城市上海,無論是薪資待遇還是所學知識,都已經上了另一個臺階。
我不能說所有的改變都是好的,但是如果你不做出改變,你永遠不知道改變將給你帶來什么。
這個世界更新迭代太快,若是自己不跟上時代的步伐,或許早已被時代拋下。
我用最開放的心態(tài)去擁抱新事物,去接納這個世界的不同,去欣賞不同的風景,也去聆聽不同的聲音。
我也永遠在路上,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希望你也一樣。
勵志文章2:打破束縛,從“馬上做”行動起來
01
最近幾天生病,病愈后,才發(fā)現(xiàn),短短幾天,堆積了很多事情。
這幾天并非沒有精力和時間去完成這些事情,但最終擱淺的原因也很簡單:拖延。
采訪稿不想寫,放到明天吧,畢竟今天我去了醫(yī)院,抽了血,我需要靜養(yǎng),哪怕檢查結果沒有任何問題,胃口極好。
單詞不想背,下周再說吧,等我嗓子不痛了就可以了。
鍛煉不想繼續(xù),怎么說我也是個病人,鍛煉的話反而不太適合。
......
幾天下來,事情越堆越多,拖延癥越來越嚴重。
到最后,病好了,也有了精神,但仍舊不想做事,這便是拖延的后遺癥:習慣性拖延。
事情多的不想做,也無從下手,會讓我越來越煩躁,更加惡性循環(huán)。
02
和我有著類似經歷的人,不在少數(shù)。
在后臺,經常會收到各種朋友的問題,其中拖延癥的話題占據(jù)很大的篇幅。
大家都有著相同的困擾:我很想完成一件事,但想的總是很美好,做起來就不行了。會為自己尋找各種逃避的理由,最后不了了之。
但看著別人的進步和成長,自己又十分羨慕,想做卻又完不成。
這便是典型的拖延癥。
拖延癥并非個例,它普遍存在于很多人的身上,學生、職場人、家庭主婦等等。
上大學的時候,沒有了中學時期的那種家庭作業(yè),每天必須完成什么事項。到了大學,很多事情,全憑自覺。
尤其是老師需要布置一項課題任務,需要小組配合完成。
我學習的是市場營銷專業(yè),經常需要外出調研,做方案,執(zhí)行活動。
這樣的任務,需要小組成員分工明確。你負責調研數(shù)據(jù)的收集,他需要制定策劃方案,他負責線上宣傳等等。
這樣的分工看似很合理,但存在著一個重大隱患。那便是只要一個環(huán)節(jié)沒有跟進,那么整個活動就會擱置,甚至出現(xiàn)問題。
但這樣的隱患卻時常發(fā)生,負責調研的同學,經常會拖延數(shù)據(jù)整理。理由百出,太忙、太累、任務多,時間緊等等。
總之,到了規(guī)定時間,無法獲得相應的環(huán)節(jié)匯總,便無法進行下一步。
到了這個時候,大家會責怪那個拖延的人,是他的懶惰耽誤了大家的進度。
這個例子,是相對于團隊合作時,拖延癥的后果。
但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是我們單槍匹馬地行動和做事。如果拖延癥發(fā)生,久而久之,會影響到個人成長,也會讓領導和周圍的人,產生不悅的感受。
拖延癥帶來的后果不僅如此。
我們會對自己的行動力產生質疑,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是否欠缺。無法達成既定目標。
我們會認為自己太懶惰,無藥可救,喪失信心,更加劇行動的遲緩。
更重要的是,我們會一直停留在原地,沒有進步,也沒有成長。
03
很喜歡《非暴力溝通》中的一句話: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應該”怎么樣,在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我們也就封閉了自我。因為“應該”意味著我們別無選擇。這使我們感到無奈和沮喪。同時,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我們之所以喜歡拖延,根本原因是我們總喜歡為自己尋找退路,在既定的環(huán)境下,束縛了自身的行動力。
設定一個目標,或者需要完成某一個事項,我們會為自己計劃許多希望和達到的高度??偸窍氲奶啵龅奶佟?/p>
反之,如果很多的事情的目標值我們可以既定,但并不把它當作唯一目的,會很好地克服拖延癥。
打破拖延,或許我們只需要一個方法,就是從“馬上做”開始。
我們總會有所顧慮,做一件事的成本和結果,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回報。
如果權衡太多,我們會失去繼續(xù)行動的念頭。
與其想太多,不如從開始做入手。只有當你開始做了,才會有希望實現(xiàn)你所期待的目標值。
在這其中,可以總結出幾種小方法,來對抗拖延癥。
第一,萬事開頭難,只要解決了最開始的懶惰問題,會給心理上形成輕松的狀態(tài)。
比如寫作問題。很多人會在寫作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搜集素材、列寫作大綱等等。但當開始寫的時候,卻又不知從何下筆。
其實,所有的準備工作是可行的,但卻不是必要的。真正需要做的是,打開電腦,調整好姿勢,開始敲下第一段。
無論是否語句通順,是否適合放在開頭,先寫下來。當你開始動筆寫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思路會慢慢打開,寫的也會越來越順。好文章是需要改的,初稿無所謂完美,寫完才是重點。
所以說,先下手,才是克服拖延的第一步。不行動,再多的前提條件也不過是紙上談兵。
第二,解決核心任務,等于完成了一大半的事情。
當我們有了開始做的行動力后,會遇到一種現(xiàn)象。有些事情,并不是先做了就可以完成,中間會遇到很多的困難,無法跨越。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還是先做,不過不是無目的。遇到有些難度的目標時,我們先要抓住主要點。比如,領導布置你明天下班之前完成方案的PPT制作。
大多數(shù)的人,會開始做一些周邊活動。選擇一些好看的模板,搜集相關資料,制定順序等等。但當所有的工作準備就緒后,還是不知道該怎么做好。
這時候,我們需要調轉方向,其實PPT中最重要的不是這些,而是其中最困難的部分。就是思路,要怎樣去完成,分為哪些環(huán)節(jié)和步驟。先解決這些,制定好框架,按照框架去填寫、搜集,會發(fā)現(xiàn),這個任務已經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工作就是填補和完善工作。
第三,時間管理輔助工具的運用。
如果我們單憑自律的話,很多事情是無法完成的。因為人的自律性并不高,我們需要一些時間管理工具來幫助我們完成任務。
比如各種時間管理APP,也可以是自己列計劃,將每天完成的事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排列。切勿好高騖遠,最重要的是,將每一個清單后的具體實施步驟也寫下來。
這樣的一份計劃和時間管理,會讓我們更加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要怎么做。
04
拖延并非真正的“不治之癥”,尋對方式,按部就班,我們可以戰(zhàn)勝它,讓我們更好地成長。
幸好,這篇文章寫到了這里,沒有停下,從第一個字一直到最后一個標點符號。
從“馬上做”開始行動,打破束縛吧。
勵志文章3:愿你歷盡滄桑,仍能笑看世間塵埃
那一場大雨,白花花地下到地里去,到最后,相顧無言,唯有一笑。
01.
當我靜靜低頭繼續(xù)走上離途,忽然明白悲傷深處已然空無一物。
我離開故鄉(xiāng),探出頭回望故鄉(xiāng)的倩影,不斷回望,不斷告別,不知道來日能否再能相見,但知道這一生相聚的時光已然無多。
本想活得灑脫自由,一盞殘燈,一張白紙,一段旅程便是人生的追求,卻不曾想一直被世事牽絆,不停妥協(xié),不斷遺忘,那些美好的亦或是痛苦的回憶任其被時光抽絲剝繭,直至化為塵土。
我曾一直夢寐以求考上公務員,過著揚眉吐氣的生活,可越來越發(fā)現(xiàn),不論怎么過,生活還是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
我曾向往北上廣的生活,夢想著成為女強人,獨自漂泊和成長,到最后再一個人傻乎乎地分享著自己的成功史。
我更曾一路向往新疆的支教生活,買上車票、收拾行李都想去天山之南看一看.......
二十幾歲的年紀,一切都還來得及,但又看似來不及了,所有的青春和回憶都長著腳奔跑在歲月盡頭。
最后,我不得不在這個城市,這個小鎮(zhèn),妥協(xié)我的夢想和所有的野心,而那些曾異彩紛呈的夢也總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光臨。
那個時候,心如撕裂般疼痛........
02.
這段時間,工作、生活壓得我快喘不過氣來,寫文章的時間越來越少,但卻時刻沒有忘記這份早已融入生命中的愛好。
生日那天,本很想寫一封信給媽媽,把這么多年自己所承受的、遭遇的經歷通通說一遍給她。
我想對她說:“這些年,你過得可好,我知道你有了新家庭,有了孩子,現(xiàn)在的你還在中國東部沿海小鎮(zhèn)的工廠流水線上揮汗如雨。頭發(fā)白了很多,身材開始發(fā)福,夫妻關系不和諧,你很孤獨,也許會在無意間想起我……”
但這些話,我終究還是說給了自己聽,我不愿向任何人提起那些往事,母親這個詞,遠在我的童年,逐漸模糊、淡漠。
長大后,漸漸明白,人世間的很多感情經歷過時間的篡改都會變質,記憶不再真實,久而久之,都會淡了下去,孤單的旅途即使受盡委屈還是想一個人走。
打開手機通話記錄,看著那些空白和熟悉,我竟又是多么的無可奈何,蹲在地上哭得歇斯底里。任性的年紀過了,當一個人離開了曾集萬千寵愛的地方,來到一個沒有任何歸屬的城市,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一切都為零。
你的語言不再是昆明話,你的生活不再是和一群熟悉的朋友,你再也遇不到可以玩得很好的同事了,你也很難吃到家鄉(xiāng)的味道了..........
所有的人都很難聽懂你說話,有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就是個小丑,在別人的世界里扮演著丑角,期待別人的信任,但卻融入不了別人的心,沒朋友的感覺使人窒息。
為了不讓負面情緒影響工作,我突然收拾住了自己年少的心情,在當下立下一根分界線,遺忘過往和曾經,揮一揮手,妥協(xié)曾經執(zhí)著的驕傲,向當下的現(xiàn)實認輸。
03.
過去在記憶的年華里悄悄地遠去,站在時間深處,我抖落一身塵埃,悄悄地遺忘了過往紅塵。
看見曾經愛過的人會有遺憾,會想起曾經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光,無數(shù)次設想如果人生可以重來的話,一切是否都會不一樣了。
年少時不懂得惜愛,當真正懂得的時候那人那風已經走遠,烈日不憐憫我的悲傷,耀我致盲。彼時年少過于脆弱,我只知道蒙頭痛哭,在九月初秋,眼淚與秋風一樣豐沛而無恥。
生活的脆弱總是會讓我們迷茫,讓我們遺失了曾經的自己。
在愛與不愛間,我們總是左顧右盼、猶豫不決,到最后只能相顧無言。我時常問自己:為什么世間會有遇見和歡喜,更奇怪的是還有傷害和無奈,在愛情里放不下手,就只能甘愿成為愛情的奴隸,卑微如塵。
最近,滿腦子都是“家”“回家”這些個字眼,離家太遠了心中牽掛如影隨形,而我更知道,如果選擇了這樣的生活后,以后的日子可能還會比現(xiàn)在更糟糕,我要忍受著全世界的奚落,不止眼前還有從前,那么所有的東西堆積如山,我就會累。
到了一定年紀,終于相信那句話了:“人總該為自己的選擇而買單,無論錯的還是對的?!?/p>
這些年,一直壓迫我的無非就是:專業(yè)、考試、家庭,除了能夠考上,我似乎已找不到其他可以拯救我這個家庭的人了,不論在何方,和誰在一起,其實我們永遠都是一個人,即使?jié)M身疲憊也不能停下。
窗前的蜘蛛臺結滿了網,我輕輕地動了動手指,它們便四處魂飛魄散,不得不去尋找新的落腳點,人亦如此,只有經受過生活的威逼利誘,我們才能絕境重生,有向上的勇氣和決心。
只要活在世上的一天,那些滄桑和淚水都會存在,所有失敗的路上都有我們自己的哀嚎,我,我們或許都卑微如塵,卻也始終懷著“零落成泥碾作塵”的志氣。
眾生皆苦,我們單槍匹馬闖入這世間,只為活出屬于自己的可能,愿這一生既有隨處可棲的江湖,也有追風追夢的驍勇;
更愿這一生雖歷經滄桑,仍能笑看世間塵埃。
勵志文章4:努力前行,自有花香
我從來不說我日更了多少天,但我每一天都在寫。因為這實在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你更不更,寫不寫,又關別人多少事呢。
并不會因為別人說一句你真厲害,你立馬就厲害得無人能敵。并不會因為別人說一句你是我的偶像,你立馬就成了他的偶像。
有多少好聽的話是泡了水的,三天三夜也擰不干。有多少恭維是言不由衷的,臺面上鬧哄哄,轉過了身,背脊上就空寂地生出了無人理會的枯芽。有多少肥碩的泡沫,經不起一聲幽幽的嘆息。有多少明艷的鮮花,經不起屋檐冷雨的滴濺。
太平洋不會因為你大聲說寫了多少字而發(fā)生海嘯,北冰洋也不會因為你三天不動筆而冰層融化。南風不會因為你高聲說日更而向北方吹,冬天不會因為你寫了不說而只是漫漫長夜。
你寫與不寫,其實,都是你自己的事,變化的也只是你自己。你的努力不是吆喝出來的,你的堅守也不需要只是做做樣子。
很多成績的出現(xiàn),真的需要你沉寂一段時間。沉寂不是放棄,不是頹廢,不是無所事事的獨行,而是咬著牙,狠著心,默默的堅持。
先將喧鬧放在一邊,過后自然有別人為你喧鬧。先將喝采放在一邊,以后自然會收獲更大的喝采。先將一朵兩朵鮮花放開,以后迎接你的肯定會有鮮花之海。
向別人學,不一定需要別人知道。跟自己比,也不需要每天都讓別人看見。
我們渴望獲得別人的掌聲,但我們更要學會自己給自己打氣,自己獎勵自己堅持。
暫時的冷淡不可怕,暫時的寂寞不可怕,暫時的譏笑不可怕,可怕的是以后,我們站在熱鬧處,卻沒有熱鬧的資本。我們只能站在角落,仰起頭,羨慕著別人的光環(huán),被眾人裹挾著,言不由衷的鼓起了掌。
其實,堅守住自己的內心,樹立好目標,學會在靜寂中進步,即使被人遺忘,也要讓自己每天都成長,每天都發(fā)光。
當你自己強大起來時,有了可以拿得出手的成績,你大膽的擺出來,無需你怎么刻意的吆喝,自然會有人看得到,自然會有人欽佩你先前的努力,自然會有人真心的為你傾倒。
你成了一束光,你成了眾人追逐的方向,你還怕不喧鬧,無人喝彩么?
在我短短的人生閱歷中,有些詞我很喜歡,自律,自覺,有些詞我不太喜歡,自卑,自大。
“路”這個字是由足和各組成的,它仿佛告訴我們,路在腳下,各自有各自的路,就看我們怎樣走。
努力前行,自有花香。
我真的每天都在寫,哪怕是黑夜沉沉,哪怕是人歡馬叫,只要有空,我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珍惜這樣單調無味的時光,有了這些日子,我才有可能化繭成蝶,閃耀光芒,活成自己和你們羨慕的模樣。
寫吧,每天都摳出一些文字,說冠冕一些,為了夢想,說實際一些,為了不空想。
先將它們沉淀著,寄存著,無需炫耀,終歸有一天,它們會成為自己沖向天空的翅膀,在人多的地方飛翔。
勵志文章5:我努力,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01
去年,一位以第一名的優(yōu)異成績考入我們院的師姐,在求學和生子之間,她堅定地選擇了后者。
當時,頗為看重師姐的導師懷著失望和不滿的情緒,丟給師姐一句話:你們年輕人做事總是這么沖動,從來都不考慮后果。
導師說得沒錯,讀研期間結婚生子的確有沖動的成分,所以才會面臨兩難的抉擇,但既然做出了選擇,便只能硬著頭皮去做。
聽說師姐在家一邊帶娃一邊掙錢。開了一家手繪網店,空余時間接單寫稿子,周末孩子交給先生,自己則去一家設計公司做兼職供圖。
師姐一個月下來生活費綽綽有余,很多時候會存錢,照樣無需過伸手要錢的低自尊生活,并且那家設計公司跟師姐簽的是長期,未來師姐想轉正辦個手續(xù)就入職。
上次師姐回校參加同學會,有同學為她退學一事感到惋惜,師姐臉上沒有表露一絲后悔的情緒,她說:“如果在校求學,我會處處爭強好勝,但既然回家生子,我同樣不敢安逸如常?!?/p>
聽到師姐這么霸氣的回應,我知道自己聽說的那些事都是真實的,師姐生孩子后付出的那些努力,也都是真實的。從一個人對自己負責的態(tài)度,完全可以窺探出她生活的樣子。
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完美,只有不斷地作出選擇,不斷地得到與失去。但不論作出哪種選擇,對自己負責任的努力從來都是悄無聲息的,默默掙錢、悄悄變美、暗暗提升,盡力變得更好。
他們不說,我們不會知道。因為他們努力的成果從不炫耀給人看,而只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02
高中時代,有段時間校園里突然刮起一陣流行風,大家稱老師為“老板”。許是整日埋頭書堆的同學想為枯燥乏味的學習添點鮮、加點料,“老板”很快風靡校園。
隨之而來的月末總結班會上,班主任老師大動肝火,把全班同學狠狠地訓斥了一頓:“我再聽見誰喊老師為老板的,一律請家長!”
班主任老師說,老板是被雇傭者對雇傭者的稱呼,學生稱呼老師為老板簡直是侮辱、嘲諷,學生不是為老師打工,是為自己的前途奔命。
當年我沒有任何興致參與其中,因為學校重理輕文,我既要隨大流又要彌補天生愚鈍的腦袋瓜,所以的確是在拿命拼前途。
我的午餐時間只有五分鐘,每次飯菜到手先混合,接著囫圇吞棗咽下,然后跑回教室,所有動作一氣呵成;睡眠時間壓縮到四小時,每晚熬夜做題到凌晨,關掉昏暗的小臺燈,小心翼翼躺下,內心稍稍有些安慰。
可是,即便我不睡覺,二十四小時都拿來學習,成績依然沒有多大起色。身邊響起了兩種聲音,一種聲音說“成績差是因為還不夠努力”,另一種聲音說“再怎么努力也只是在做樣子”。
只有我自己清楚,當時我的身體已到達極限。我若聽從第一種聲音,勢必會令自己在默不作聲中崩潰;我若在意第二種聲音,勢必會繳械投降前功盡棄。所以,我只聽命于自己內心的聲音,絕不允許別人的觀點淹沒內心真實的想法。
我甘愿拼搏只是想對自己的學業(yè)有個交代,我甘嘗苦累只是想擁有一個看得見的未來,所以才一直保持努力的品質。雖然最終沒能從這場無硝煙的戰(zhàn)場上凱旋,但我收獲的遠遠勝過金榜題名。
學習是自己的事,所以才會想著處處爭強好勝;大學是自己的事,所以才不會跌跌撞撞喊迷茫;工作是自己的事,所以才會物盡其用人盡其能;感情是自己的事,所以才不會被弄得遍體鱗傷。
我盡力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妥帖,不出什么亂子,不出多大意外,只是想給自己一個還算滿意的交代,至少不會留太多遺憾、太過后悔。
03
大偉是個酷愛潛水的小伙,畢業(yè)那年有幸進入一家海洋館上班。我們羨慕他可以天天和可愛的動物打交道,但其實他的工作是在動物休息睡覺的時候,潛到水底處理動物的糞便,觀察記錄水質等情況。
平日里的潛水和工作時的潛水,感受截然不同,前者是娛樂性質自由自在,后者是帶著任務去做一件事,跟玩完全不相干,所以在水底會感到壓抑,我想那就是責任。
大偉說,很多第一天去上班的新人都感覺被“騙”,他們不學著調節(jié)自己的心態(tài),而是漸漸習慣了偷懶,甚至嘲諷那些勤快的同事,堅信能少干點就少干,反正不會被開除。
在工作中懷有“偷懶心態(tài)”的員工,不僅沒有晉升的空間和希望,而且很快會把自己滾成一根“發(fā)工資的時候喋喋不休,干活的時候斤斤計較”的老油條。
原來人都是這樣一步一步把自己打敗的呀!
很多時候你不愿意去盡力做好某件事,你以為自己是在害怕與眾不同,其實你只是不想對自己負責任。
因為掙錢是自己的事,所以老板交給你的工作任務也是你自己的事,并不是老板強加給你的壓力,覺得壓力大、扛不住只是因為能力還不夠。
歌德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闭且驗檫@種愛,你才能從你努力從事的某件事中獲得心靈的滿足,這才是人生的意義所在。
心不甘情不愿的東西,人們從來都不屑于爭取,只有自己看上的人、喜歡的事、心愛的物才舍得赴湯蹈火。所以,我們付出的每一分努力其實都是為了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好、接近圓滿、不留遺憾。
04
周國平說,在某種意義上,人世間各種其他的責任都是可以分擔或轉讓的,惟有對自己的人生的責任,每個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來承擔,一絲一毫依靠不了別人。
對自己的人生的責任,即是你的人生目標和生活信念,小到完成學業(yè)、工作掙錢、養(yǎng)活自己,大到買房買車、擇一佳偶、生兒育女,并且目標達成初心依舊。
很多時候我們有做事的能力,卻缺乏扛事的責任,或許說從來不去探究因果,總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別人。其實,生而為人我們都是在為自己而活,為自己茍且也為自己拼搏,為自己沉淪也為自己奮發(fā)。
戀愛是你的事,失戀自然也是你的事。你盡力忘掉前任忘掉過去,不是在祭奠你們逝去的愛情,而是還自己一個自由身。
就業(yè)是你的事,失業(yè)自然也是你的事。你辛苦奔走渴盼遇到貴人,不是別人賞你飯吃賜你機遇,而是你需要養(yǎng)活你自己。
得到是你的事,失去自然也是你的事。你拼命減少損失轉虧為盈,不是舍不得失去只想要得到,而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努力從來不是為了給別人看,而只是在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的努力,從來都是悄無聲息默默無聞,他們低調內斂不張揚、踏實謙遜不吹噓,總是讓人措手不及卻又令人驚喜連連。
這才是人生該有的態(tài)度,才是努力最正確的方向,你不是為了別的任何人,而是為了你自己。
2019年鼓勵當代青年人的勵志文章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下一篇:適合勉勵人的勵志文章分享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