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在挫折中成長,就在一次次失敗中也逐漸明白,前面的路途將會更加的堅難,等著自己的將會是各種的困難與挫折,要想不被它們打倒,那只有打倒它們。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使人進步勵志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文章1:生活不會一直難熬下去,我們都別輕易放棄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也不會像你想的那么糟糕,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余秋雨說人生是一場苦旅。年少時我常想,為什么生活中明明也有幸福和快樂的經歷,可偏偏卻說人生是苦的。后來我才漸漸明白,不是因為幸福和快樂太少太短暫,而是苦痛太煎熬,它在我們的記憶里太深刻。
這種苦痛可能是你失去了心里最愛的人,可能是你的付出和收獲達不到正比,可能是你成長變好的速度趕不上父母衰老離去的速度。
有時候以為自己很脆弱,根本不可能一個人去堅強的熬過這些痛苦的時光,可是,有一天回頭看的時候,卻發(fā)現自己已經咬著牙走了很長的一段路。
1
有讀者跟我說,她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工作,工作很不順心,有很多委屈不知道跟誰說,只能下班了一個人躲在被窩里哭,可是第二天還要微笑地去面對客戶,解決工作上的問題。她一直告訴自己,雖然是女人,但是也要堅強。
還有讀者跟我說,他父親最近查出來肝癌晚期,他一個大男人在病房外捂著嘴哭得撕心裂肺,他說他工作還沒有實習轉正,還沒有賺很多錢好好孝順爸爸,怎么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可是他沒有在爸爸面前沒有表現一絲難過,始終很堅強得微笑著,和媽媽一起安慰爸爸沒有什么大問題,吃了藥很快就會好的。
我不知道說什么樣的話可以很好的去安慰他們,太多寬慰的話在孤獨和無助面前顯得蒼白無力。我對他們說:
你知道嗎?在美國的最北邊有一個巴羅小鎮(zhèn),北極圈以內,530公里的北冰洋岸邊,有時候大街上都可以看到北極熊的出沒,每年有那么幾個月的時間,太陽都不會落到地平線下面,那里的午夜都有陽光。
2
生活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不容易,可比起哭泣和放棄,我們大多的人都選擇了咬牙去堅持。
只要我們不摒棄對生活的信仰,在一個人的風雨里始終足夠堅強,午夜也能夠看見陽光。眼前的風雨和陰霾是不能夠遮住太陽的,而那些,也終將讓你變得更加強大。
親愛的你,如果你也正在忍受煎熬,那么我希望我能夠給你一些鼓勵和陪伴。愿每個獨自走過風雨的你,都足夠堅強。
勵志文章2:樂觀的人,更容易幸福
1
小喬的婚姻,終于走進了死胡同。
老公拿著一紙離婚協議書,黑著臉來找她簽字。小喬內心經歷了從失望到絕望,但她面色平靜地閱讀了一遍所有條款,極力控制著自己顫抖的手,迅速在紙上簽了名。
閨蜜們替小喬抱不平:“江山是你們倆一起打下的,現在他要離婚,你干嘛這么輕易答應?起訴到法院,你能得到更多補償?!?/p>
小喬搖頭:“夫妻一場,何必耗著雙方的時間和精力。不愛了,早點分得干干凈凈,不想再跟他有任何瓜葛。我也有我的將來,何必成為彼此路上的絆腳石?!?/p>
她傷心了幾天,就調整好了自己,照樣工作,照樣打扮。她堅信,沒有他,自己可以活得更好。而跟她離婚,是老公的損失,因為他永遠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一個曾經多么愛他的人。
自信的小喬,現在重新走進了一段幸福的婚姻。我們夸小喬樂觀,她說,這是她們家的“優(yōu)良傳統”。
小喬的爸爸,80年代第一次參加高考,以一分之差落榜。復讀一年,倒是考上了大學,又因急性闌尾炎不得不去手術,休學一年。大學畢業(yè),他被分配到省物資局上班。入職剛幾個月,又在一次出差中遭遇車禍,右側胳膊被截肢。
小喬說,爸爸每每講起這些過往,總是開玩笑地講: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講到車禍,他總說自己幸運,舍棄了一只胳膊,保住了一條命,“大難不死,必有后?!?。
雖然小喬爸爸并沒有什么特別耀眼的成就,但他夫妻和睦,女兒孝順,也算是一個幸福的人了。
2
是啊,除了生死,世間哪有什么大事。不悲觀抑郁,生活就會幸福很多。
小孩子總是比大人更開心。他們上一秒還哭得傷心欲絕,下一秒就會在一塊方糖面前破涕為笑。因為孩子通常比大人更加樂觀,他們很少去放大痛苦,更容易忘記剛剛發(fā)生的事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后天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樂觀,變得非常重要。
有人統計了美國近20年來獲得巨額彩票獎金的得主們,許多人最后竟然破產,有些甚至一貧如洗,連住房都沒有。這些曾經的億萬富翁破產后,許多抑郁、自殺。但是其中有一個中年婦女,得獎前在一家超市工作,破產后又重新回到超市,快樂地“重操舊業(yè)”。
記者采訪她時,她說,“得獎就好像做了一場大夢,現在既然夢醒了,那就過回普通人的生活,也沒什么不可以?!?/p>
那些自殺的、抑郁的大獎得主們,無非是少了這位中年女人的樂觀,無法從自己奢靡的生活里走出來,過回以前的平凡日子罷了。
我又想到法國當代知名的哲學家、美學家阿蘭在《幸福散論》里的一句話:“如果人們不把一種不可戰(zhàn)勝的樂觀主義作為第一行動準則,那么最悲觀的想法立即會得到證實?!?/p>
3
億萬富翁、慈善家湯姆•亨特爵士曾說:“我的生活經歷告訴我,對生活持積極態(tài)度的人更幸福,事業(yè)更有成?!?/p>
湯姆天生積極樂觀。在他還沒有成功之前,他堅信努力就會有收獲。幾年后,他賣掉他的第一個公司,收入2.6億英鎊。這時候,他決定集中精力去做慈善。因為他覺得,這一生,已經衣食無憂。
后來由于信貸緊縮,湯姆不得不復出,重新投資做生意。這一段時間,他過得十分辛苦,沒有時間陪家人。這時他意識到,與家人一起的溫馨時光、和從小長大的小伙伴周日晚上在薯條店里縱情大笑,才是最值得珍惜的。與親情和友情相比,金錢似乎并不是那么重要。
湯姆從此不再為賺錢而焦慮,再苦再累,一想到家中親人和周圍的朋友,他總會感到平靜——自己已經擁有了這么多美好的事物,一點身外之物又算得了什么呢?
正如一位詩人所說:當生活像一首歌那樣輕快流暢時,笑顏常開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時仍能微笑的人,是真正的樂觀。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我們要善于調節(jié)自己的心境。不要因為一點委屈,就“長戚戚”,要樂觀、開朗、寬容,不要總是抱怨不休。
有一些人張口就是不滿意、閉口就是不順心,好像滿天下的人都欠著他的錢,欠著他的情,眼前的事沒有一件隨心的。持這種心態(tài)的人,怎么可能幸福?
要知道,樂觀,本身就是幸福的一道光環(huán)啊。
勵志文章3:事情要快快做,生活要慢慢過
1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作者談到自己是如何利用時間的。他說,某一天,在看50分鐘電視新聞的同時,他還完成了另外幾件事:燒咖啡、寫了一封信、發(fā)出去5篇稿子、看了全球股票市場,還發(fā)了一封傳真。
他的觀點是,在這個飛速進步的時代,每個人都會被逼得分秒必爭,只有懂得利用時間,才能跑在最前面。
這種想法在當今社會頗受推崇,也有越來越多人主張“一心二用”。因為現代人生活節(jié)奏快,時間寶貴,同時做多件事,是效率高的表現。
但,這是真的嗎?
2
快節(jié)奏的生活給現代人帶來便利和物質享受的同時,也帶來了明顯的副作用:焦慮的心理、疲憊的精神和每況愈下的健康。
只追求速度和效率,意味著你每天都在追趕時間的腳步,總是在擔心時間流逝了,而自己卻一無所成。事實上,這種誠惶誠恐的生活方式,很可能讓你的擔心最后變成現實。
我對這種生活方式深有體會。多年前,我剛到一家媒體工作時,每天典型的工作方式是這樣的:一大早開完例會后,當務之急就是先打開電腦寫稿子。但在寫文章的同時,我一邊查閱電子郵件,一邊還偷偷開著QQ,時不時瞄上兩眼,生怕錯過群里的只言片語。與此同時,也不能忘了應答桌上此起彼伏的電話聲,同時準備好迎接主管的命令。
總之,那時的我仿佛長著三頭六臂,不論何時何地,你都能找到我,而我也一直在忙碌著。
可這種狀態(tài)下的工作效果并不理想。我一心多用,寫出的文章達不到質量要求,和朋友們的聊天三心二意,就連應答主管們的問題也不夠專注。于是,焦慮、疲憊、壞脾氣由此而生。
反省之后,我調整了工作方式,將每天的工作,根據輕重緩急,先理清先后順序,然后再一件事一件事依照順序完成。效率和效果都大大改善。
想要一心多用追求高效率的人,大多太過急于求成,將自己幻想成智能機器人,可以在多命令下,同時完成多任務。但人畢竟不是機器。人的專注力有限,若想高質量完成當前任務,就得給予它最高程度的關注。如果無視這個事實,一心求快貪多,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3
我的奶奶是一位傳統的舊式家庭婦女,沒受過什么正式教育,但卻用她樸實的人生哲學,快樂生活了一輩子。無論是經歷戰(zhàn)亂還是饑荒,她總能將整個大家族上下幾十口人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
奶奶以前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事情要快快做,生活要慢慢過。
我小時候不懂這句話的真實含義,如今生活閱歷豐富了,才逐漸體會清楚。
事情快快做:就是要有能力分辨,什么是重要事情和緊急事情,依據輕重緩急,必須做的事情不要拖延;
生活慢慢過:就是要學會享受生活,跟著生活原本的節(jié)奏,該放慢腳步時,就不要再急著奔跑,才不會錯過生命中最本真的美好。
每天都在忙碌的你,已經有多久,沒有抬頭看看頭頂的藍天白云?有多久,沒有認真地讀完一本書?有多久,沒有回到家中,關掉微信,和爸爸媽媽聊聊天?又有多久,干脆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就是一個人喝杯茶發(fā)發(fā)呆呢?
4
有個故事說,神要教訓一個浮躁的人,于是就讓那人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蝸牛走得太慢了,那人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但是,蝸牛依然如故。那個人只好跟在蝸牛后面,順著它觸角所指的方向看去,哇,竟是一片絢麗的美景!
人的生命旅程應該是平衡的。有松也有緊,有忙也有閑。忙時就專心地忙,為以后積累多一點的閑暇時光;而閑下來時,也要一心一意地閑,享受當下,才能有力氣迎接下一刻更積極地忙。
法國詩人呂凱特說過:“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于度過?!?/p>
人生最踏實珍貴的幸福,就在日?,嵥榈纳钪小B聛?,享受生活中小小的幸福,就是在為未來儲備力量。只有這樣,我們的人生之路,才能在張弛有度的平衡中,在一點一滴的慢時光中,走得更穩(wěn)更快更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