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節(jié)日的初二學生作文600字,希望大家喜歡!
節(jié)日的初二學生作文600字1
又是一年到。一輪皎潔的明月掛在天空,圓圓的,像個潔白的玉盤,又像個大大的月餅,月亮靜靜地看著我,散發(fā)著淡淡的光芒。天空沒有一絲的烏云。
中秋節(jié)又稱團圓節(jié),是每家每戶團圓的節(jié)日,每到那天晚上,親朋好友就要聚到一起吃團圓飯,晚飯在團圓節(jié)里就是團圓飯。如果有人在外地打工,回不來吃團圓飯,那么那個人一定很傷心。使我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我雖然不是故鄉(xiāng),但我想念我的父母。
看到這樣圓的月亮,我不禁的想起了嫦娥奔月。于是我們說起了嫦娥奔月。
相傳,天上有10個太陽,后羿求得神弓,把9個太陽射下來了,王母娘娘為了獎勵他,獎勵他到昆侖上去2枚長生不老丹,最后,后羿取得2枚仙丹,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藥后,飛到月宮。后羿在家中日日思念嫦娥,最終了王母娘娘,讓他們是又到了一起。
看著月亮我仿佛的看到了父母在對我著點頭。
我不禁的想起了在遠方的親人在為我的學費和生活費而努力的打工的父母。這個節(jié)日是親人團圓的節(jié)日,而我只能在離父母幾千里而獨自的過著這個中秋節(jié)。
父母你們在外地為我而努力奮斗,而我只能用我的學習成績來回報你們。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努力學習,這樣等到我長大才可以回報你們。
節(jié)日的初二學生作文600字2
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都是我的家鄉(xiāng)里最熱鬧的日子。
相比春節(jié)時我們每家每戶關起門來的熱鬧,端午節(jié)的熱鬧是大家一起的熱鬧,是包粽子吃粽子的熱鬧,也是賽龍舟劃龍船的熱鬧,哪怕這一天需要祭奠屈原,端午節(jié)還是熱鬧的。
印象中的端午節(jié),我都是跟著爸爸媽媽先去到屈子廟去祭奠屈原老先生的。我的爸爸媽媽告訴我,屈原是為了我們的國家而犧牲的,他是高潔的詩人,他不愿意同流合污,這才有了他的投江,才有了關于端午節(jié)的種種傳說。我不是很懂得屈原老先生的想法,卻能夠明白他的犧牲是值得我們紀念的,我們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里,理應祭奠他老人家。
祭奠完了屈原,我會跟著我的爸爸媽媽去江邊看賽龍舟。每年端午節(jié),江邊就會匯聚五湖四海的人來此地以賽龍舟的方式祭奠先神。整整齊齊的十支龍舟隊伍在江面上一字排開,我們都等著那一聲令下,等著比賽開始那一刻的到來。一旦裁判發(fā)令,那我們也就有好戲看了。這十支龍舟隊伍都是經(jīng)過了專門訓練的隊伍,在我們大家的搖旗吶喊聲中,發(fā)現(xiàn)不了他們有什么區(qū)別,直到龍舟進入了最后的決勝區(qū)域,我們才能注意到許多隊伍因為先前的使勁兒,現(xiàn)在已經(jīng)幾近停住了,而那支走到最后的隊伍,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和歡呼聲。
賽完龍舟,正好是我們快要吃端午午飯的時間,媽媽早已把粽子包好煮好,我們只需回到家熱一熱,再炒上媽媽為端午節(jié)準備的美食,我們也就在家正式過端午了。有時候家里過端午節(jié)的人多,有時候家里過端午節(jié)的人就我們仨,但不管是多還是少,粽子才是端午節(jié)的主角。
節(jié)日的初二學生作文600字3
龍舟鼓聲漸近,艾葉清香微揚。千年前屈原投江的漣漪仍未散盡,千年后的端午已溢滿粽香。
早些時候,每逢端午,家家戶戶的門框上都要掛幾片艾葉,撒幾滴雄黃酒,以此祛災辟邪。
江南,水鄉(xiāng)也。大小河道里穿梭的龍舟,是端午獨有的風景。劃龍舟的人們嘿呦嘿呦喊著號子,船槳整齊劃一地劃出一道道優(yōu)美的弧線,層層漣漪向岸邊蕩開。
鼓手佇立船頭,風輕掀衣角,手腕微動,敲出一串清亮的鼓聲,悠長而綿密,蕩漾在大街小巷里。
人們過橋頭時,總要駐足片刻,看一只或幾只龍舟從橋下掠過,掀起片片水花。小孩子歡呼起來,伸手試圖捧起蕩漾著的水。
輕嗅,空氣中似乎流動著縷縷香氣。循香尋去,一長串粽子映入眼簾。老家的粽子總一串串掛在低矮的房梁下,散發(fā)出綿長的香氣,聲聲呼喚漂泊在外的游子歸家。
剪斷綁粽子的繩,撥開裹粽子的葉,晶亮飽滿的糯米蹦出來,每粒都似胖乎乎的娃娃,擠成一團。咬一口,金黃的蛋黃探出了腦袋,酥酥的,味咸而香。再咬一口,松脆的豬肉冒了出來,韌而有嚼勁。除去蛋黃肉餡,蜜棗餡也頗受歡迎。暗紅的蜜棗似流著蜜,每一口都甜入骨髓里。
吃了粽子,盤里往往剩幾枚鴨蛋,這是為撞蛋準備的。每人挑一枚鴨蛋,有經(jīng)驗者會用關節(jié)輕扣鴨蛋,聲沉悶的殼厚,不易破。
比賽隨著觀眾們的歡笑拉開了帷幕。對戰(zhàn)兩方將鴨蛋小頭相對,猛向前一頂。
啪!
兩個蛋撞在一起。誰的鴨蛋被撞碎了便得將蛋吃下。無論輸了還是贏了,都能收獲同樣的快樂。
撞蛋之后,盤里仍會留下幾枚鴨蛋。別急,心靈手巧的孩子們會為它們尋個好去處。一條條絲線纏繞著,編織出一個個蛋袋,繽紛的色彩,細密而均勻的孔眼,內(nèi)裝一枚枚秀麗的鴨蛋。有的小朋友太心急,編出的蛋袋孔眼太大,鴨蛋一放進去便吱溜滑到了地上,裂開了。正咧開嘴要哭,大人往他手里塞一只精美的蛋袋,便立即破涕為笑了,眼角還掛著幾顆晶瑩的淚珠。
龍舟漸漸遠去,留下一串串漣漪。端午攜著粽香,翩然而去……
節(jié)日的初二學生作文600字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又過年了……除夕之夜,好熱鬧啊!人們忙得不亦樂乎,貼了對聯(lián)又掛年畫;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就像在鍋里炒芝麻似的接連不斷;“啪啪啪”的焰火聲就像天安門舉行盛大的慶祝會似的。它們穿過了大街小巷,穿過了高樓大廈,把漆黑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晝,到處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景象。盼呀盼,重要把春節(jié)給盼到了。那么春節(jié)有什么習俗呢?
趕緊去找一找吧!“哇,好香啊!”我剛想走出去,卻被香味吸引了回來。一瞧,原來是奶奶在煮餛飩,我趕緊跑進廚房,問道:“奶奶。今天我們?yōu)槭裁匆责Q飩?”奶奶說:“在除夕夜10點的時候都要吃餛飩,就叫“餃子”(交子)。慶祝新舊交替,子時來臨!還有,就是餛飩和“餛囤”諧音。浴室五谷豐登!”哦,我知道了,找到了一個習俗——“吃餃子”!走出家門,我看見了一條金龍在不斷翻滾,原來是舞龍大拜年呀!瞧,金色的巨龍在舞龍隊員手中不斷變換造型:滾龍、盤龍,龍身隨著龍頭起伏,搖頭擺尾漂亮極了!呵呵,這么重要的習俗,怎么能忘記?又找到一個習俗——“舞龍”。捏糖人兒是民間傳統(tǒng)的絕技,已很少見了。這玩意兒不僅好看好玩,玩完后還能吃,一般小朋友見了都喜歡,因為平時見不到,一旦見著了就不肯走了,不是纏著大人買就是跑回去要錢,實在沒有錢了就眼巴巴的圍在一邊,手指含在嘴里,盯著這糖人是怎么變出來的。這時捏糖人的師傅用一個小鏟取出一點糖稀,放在沾滿滑石粉的手上揉搓,迅速捏出要做的人物大體形態(tài),然后放在涂有滑石粉的木模里,再用力一吹,稍過一會兒打開木模,所要的糖人就出來了。
晚上,原本寂靜的天空一下子明亮熱鬧了起來。一道道托尾巴的火光沖上了天空,轟鳴的響聲中,一朵朵絢麗、迷人的花兒盛開在夜幕中。四下里鞭炮聲此起彼伏、龍騰虎躍,令人興奮。一家人團聚在桌子旁吃著豐盛的晚餐。我們心中都蕩出一份溫暖、甜美。在這紅紅火火的大年中,我們很開心的吃著、玩著、樂著。
節(jié)日的初二學生作文600字5
想起今年的端午節(jié),真是令人難忘。
一大早,媽媽就帶我到菜市場去選購粽子的材料,豬肉、糯米、粽葉、香腸、咸蛋黃……回到家,媽媽先把粽葉洗干凈,用開水泡一下,我問媽媽:“為什么要用開水泡一下?!眿寢屨f:“泡了以后,粽葉就軟了,包的時候不會壞掉?!苯又?,媽媽把米洗干凈,倒在面盆內(nèi),放一點鹽,又到一點醬油,然后把拌拌均勻。
一切準備好了。我看媽媽包粽子時,真的也好想學一學,可是媽媽說我還太小,拿不住粽子,唉!我只好在旁邊看媽媽包粽子。只見媽媽取出三張粽葉,把它連起來,就變成一張大粽葉了,再把它卷成一個喇叭,一頭尖尖的,米放進去不會漏出來,另一頭是一個大口,然后放一點米,一塊香腸,再放一點米放一個蛋黃,再放點米,然后用粽葉卷一下,把大口封住留一個小口,再放一塊肉,放一點米用大拇指把米塞緊,另外再加一張粽葉八口封住。最后用繩子把它扎緊,一只粽子就包好了。媽媽說:“這是小腳粽子?!蔽夷迷谑掷锟?。嘿!還真像一只小腳。
粽子包好了,媽媽用高壓鍋燒粽子,家里到處飄溢著粽葉的`清香味。我們一邊品嘗著美味可口的粽子,一邊聽爸爸給我們講端午節(jié)的由來:在戰(zhàn)國時代,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學問淵博,受到楚王德重用。可是,有些奸臣嫉妒他的才能,故意在楚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懷王死后,屈原就被放逐到長江以南。他眼見國家日益衰敗,各希望全體國民振作起來,就抱石跳進汨羅江自盡,一死相諫,那天正是農(nóng)歷的五月五日。
聽完故事后,我感慨萬分,難怪屈原如此受后人的景仰,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不但品嘗了好吃的粽子,更高興的是還了解了愛國詩人屈原,這真是一個意義非凡、令人難忘的端午節(jié)。
初二學生周記精選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下一篇:初二笑對生活話題學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