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初一寫有關百年孤獨的讀后感800字,希望大家喜歡!
初一寫有關百年孤獨的讀后感800字1
我不知道孤獨象征著何物,也許是精神,也許是肉體。人類生而孤獨,死后靈魂也無法幸免。也許這個世界給予人類的的一生必須背負著的沉重的烙印,便是如影隨形的孤獨。從這一點上來看,無人不孤獨。肉體、外在與表面是停留在這個繁華熱鬧的世界,與無數(shù)人打著交道,生活在群體中。靈魂、內在、卻是活在獨自、只有的世界里,精神是獨立于肉體而存在的,思想能與外界分享、交流,可靈魂必須得到獨立的思考才能得以更高層次的深化。
有時候身邊的人越多,與外界的溝通越多,得到的信息與反饋越多,就越能體會到內在世界精神的與獨立。外表接受陽光,內心處以安靜、幽深的黑暗;外界流經時光歲月,內心的自我則得以一片凝固的永恒的時間。在此間隙,肉體與表面光滑無損,思想與靈魂歷千錘經百煉、在無數(shù)思考疑問中打磨淬火、最終到達片刻的成熟。
世間本無對錯,只有不同的理解與不同的見地。成熟與不成熟,界限非常模糊,無所謂何謂正確,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解釋獲得不同的支持。本無善惡,取人性命,報以惡果,若失去性命之人本就為罪大惡極之人?殺人者無心、有心;失手、蓄謀,各樣情況交錯,以何為標準、準則?有信仰與有無信仰的人,生活方式也翻天覆地之變化,若以對方為正確,豈不是殺人至于無形,否定了一個人的生命的的意義,倒比扼殺了這人的性命更加殘忍。學習有各種方法,以為融會貫通,并不需反復詢問知識深淺。分數(shù)可衡量某個時期的付出,卻得不出此人品行、智慧的豐富程度,為蟻群所用,多中取少之時,才為體現(xiàn)分數(shù)考試價值之時。知識永無止境,斷章取義、以小斷大、舍遠貪近、求分棄才需改進。
對待人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態(tài)度、人生觀與原則。
自認為,溫婉的細涓長流的為最愜意不過的生活方式。正是這種理想生活,簡單而又難得。書本,單人,細筆,空房獨處一下午。房外傾瀉陽光,房內靜聆閱書,感受文字的世界,享受獨處的快感。剎那間,能聽見平凡渺小的生命中,心靈的深處,身體里,靈魂在亙古持久的孤獨中永恒的巨大的轟鳴。
我的生活態(tài)度,也便是獨立且無時無刻不在思考,無論是面對過去,現(xiàn)在,或是未來。
初一寫有關百年孤獨的讀后感800字2
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chuàng)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xiàn)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困。
南美作家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留下了一個又一個未解的謎題。它們似乎沒有答案,卻又可以用二字來解答:宿命。
重復的名字,相仿的性格、吻合的經歷,時間推動這個家族的巨輪旋轉不止。布恩迪亞家男人的心里沒有看不穿的秘密,這個家族的歷史不過是一系列無可改變的重復。
數(shù)字,再精確不過的數(shù)字,是整部小說的特征,精確似乎有悖于現(xiàn)實魔幻小說的宗旨,但確實給予了做夠的震撼感。那種現(xiàn)實的存在與魔力的碰撞發(fā)出的陣陣清鳴,如同古寺中鐘聲。
這里不需要更多的人物。自始至終,百年家族有無數(shù)人出生,又有無數(shù)人死亡,可自始至終,又似乎只有兩個人的存在,阿爾卡帝奧,奧雷里亞諾,兩個自始至終的精神體,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無數(shù)次從馬孔多的家門中走出,又無數(shù)次會回到那個破敗而巨大的建筑,找到零星的家味道。
這里的居民不知時間的流逝,就似那場令人窒息的花雨。無論多久,奧雷里亞諾上校在他的房間里融煉小金魚,鑄好,再熔掉,再鑄好。于是技藝變成了信仰。
但,他們懂得友情,一句“老兄”承載多少奔涌的力量,即便是死囚與軍官。被刺死的人的鬼魂,在兇手的彌留歲月中一直陪伴。甚至在討論“在陰間辦斗雞場”的事。這也許是笑話,但那從心底流露出來的友情,令人不禁動容。超脫生死,在這個世界友情不滅。
戰(zhàn)爭,災難,魔法,紙牌,預言,輪回。
是的,這也許是一場大夢,百年沉醉不復醒,醒后,看見的仍是那個滿目瘡痍卻充斥激蕩著生命的美洲。這是一部洲際的作品,所以撕開書頁,我們看那片土地上瘋狂搏動的心臟。讓戰(zhàn)火燒遍所有雨林,拓出五十個不滅的城池。
初一寫有關百年孤獨的讀后感800字3
加西亞《百年孤獨》。哥倫比亞人馬爾克斯是唯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南美籍作家。
我想說實話,這本書看的時候好像對我的吸引力不是很大,以至于中間沒看什么好的。如果非要給自己一個安慰的話,我已經在這幾天的安靜氛圍中陶冶了。看來你得好好想想。除了啟發(fā)和思考,閱讀還有一種無形的影響。
夜里,我猛然驚醒,書中人物的精神世界以一種無形的形式在我腦海里來回回蕩。荷西?布恩迪亞天馬行空的思想終于死在了栗子樹下。烏蘇拉仍然隱藏他的失明,以顯示他晚年的活力。奧利里阿諾?巴比倫用羊皮紙破譯了家族命運密碼?!凹依锏谝粋€人被困在樹上,最后一個被螞蟻吃掉了?!眾W利里阿諾?布恩迪亞上校做了小金魚,雷美黛絲起飛了,最后一只幼豬尾被螞蟻吃掉了,荒涼的布恩迪亞家族徹底消失在世界上。當時通過對這些情況的歸納,我們對孤獨有了這樣的認識。孤獨似乎源于人們不能和別人說的秘密和羞于和別人說的秘密。但是這兩種狀態(tài)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你的行為,從而形成了一個難以溝通或者不屑與外界溝通的巨大落差。
布恩迪亞家族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孤獨。他們被內心折磨,獨自享受那種孤獨。孤獨是什么,可能是我心里最深的秘密。孤獨是這個世界上永遠無法根除的東西。它就像是靈魂中的黑洞,連它自己都很難看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孤獨,有那么一瞬間你不想把自己的痛苦告訴任何人,而是在折磨中忍受孤獨,你喜歡躲在無人的角落里,默默享受這份孤獨。
人一旦遇到傷心的心境就不需要有人出來安慰了,因為你感受不到他的孤獨,但是你的善意勸說刺痛了他的孤獨,讓他感到孤獨。適當?shù)碾x開也是一種默默的關心。也許他需要一首悲傷的曲子,也許他需要一段文字,他需要的只是表達孤獨的藝術,只有他自己懂。
孤獨希望與沉默和黑暗聯(lián)系在一起,但人要面對陽光,是否會在無限的孤獨中被黑洞吞噬。
初一寫有關百年孤獨的讀后感800字4
一開始讀這本書,是被它的名字吸引的,百年的孤獨,這到底闡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又表現(xiàn)了作者怎么樣的心情?我翻開書,慢慢閱讀后,卻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曲折離奇,令人眼花繚亂的世界。書中的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叫馬貢多的小鎮(zhèn),圍繞著布恩地亞這個家族發(fā)生了一系列奇奇怪怪的事情,從第一代布恩迪亞,到剛出生就死掉的第七代布恩迪亞,故事圍繞著這七代人慢慢展開。
老實說,剛開始讀這本書,我的思路是比較亂的,因為思維和外國人不同,我經常把書中的人物弄亂,因為感覺每個人的名字都差不多。盡管如此,我還是能興致勃勃地把書看下去,因為書中有很多神話而荒誕的情節(jié)。書最后的一部分我沒看完,而且?guī)啄赀^去了,書中很多內容我都忘了,所以我就圍繞著書中的第一個主要人物霍·阿·布恩地亞稍微聊一聊。
布恩地亞從一開始,就是個充滿好奇心,敢作敢為的小伙子。他要與表妹烏蘇拉近親結婚,而烏蘇拉擔心會像姨媽和姨父近親結婚那樣生出長豬尾巴的孩子而拒絕和他同床??吹竭@里,我突然笑了,這什么理由!感覺這本書從頭到尾都充斥著一種光怪陸離的氣息。諷刺的是,我參考了一些讀后感后發(fā)現(xiàn),最后他們的孩子當然是正常人,可是他們家族第七代的近親結婚生下的孩子,赫然就是一個長著豬尾巴的嬰兒,而他剛出生就死去了,這也代表了他們家族血脈的終結。
結婚后,由于殺了人,他們被迫逃到偏僻的小鎮(zhèn)馬貢多。而令我印象很深的是,小鎮(zhèn)經常有一些吉普賽人途徑,而布恩地亞徹底迷上了吉普賽人帶來的各種小玩意,經?;撕芏噱X去買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例如磁鐵什么的,為此他經常被老婆責罵,可他依然樂此不疲地去搞一些小發(fā)明,雖然總是失敗收場。從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充滿了好奇心和鉆研心的人,但總是因為一些原因而不被人理解。后來,他又異想天開,想打通外界與小鎮(zhèn)的聯(lián)系,修建一條鐵路,使外界的各種新奇事物和文明能夠進入到這個偏僻的地方。他帶領著一些年輕人,在小鎮(zhèn)周圍的灌木叢砍伐了七天七夜,最終仍然看不到盡頭,最終無奈地放棄了。布恩地亞甚至為此發(fā)瘋了,被家人綁在樹上,到死也沒解開過。
我讀到孤獨了,本書中每個人的孤獨都不一樣,這只是霍·阿·布恩地亞的孤獨,而他的孤獨感覺是比較好懂的了。他就跟很多人一樣,心里充滿了各種的奇思妙想和理想,卻不被別人所認可,也曾努力過,但正如那看不到盡頭的灌木叢一樣,看不到任何希望,最終惶惶無所作為地度過一生,這就是不被人理解,看不到希望的孤獨。
如何才能戰(zhàn)勝這種孤獨?我想到的只有:堅持。面對看不到邊際的灌木,七天七夜砍不完,那十天十夜呢?一個月呢?當然,堅持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毅力,需要我們窮其一生去培養(yǎng)和爭取。
初一寫有關百年孤獨的讀后感800字5
我讀完《百年孤獨》,掩卷冥思時,渾身涌起一股顫栗感,它并不是我所喜歡看的小說類型,故事中的情節(jié)讓人仿佛置身在一個發(fā)生了不可能事件的現(xiàn)實生活中,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讓人恐懼不已。
先說說情節(jié),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可能會有持續(xù)了四年多的雨,一個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會因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間但這一切都發(fā)生在了這個家族的身上。書中有一個很有象征意味的情節(jié),就是不眠癥的情節(jié),馬孔多鎮(zhèn)上的居民隨著何塞何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夫婦的養(yǎng)女雷貝卡的失眠而相繼患上不眠癥?;剂诉@種失眠癥,最可怕的不是睡不著覺,而是失眠癥必然演變成健忘癥。
開頭會忘掉童年時代的事兒,然后會忘記東西的名稱和用途,最后再也認不得別人,甚至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跟往日的一切聯(lián)系。為了生活,馬孔多的居民不得不在物品上貼上標簽,如給牲畜、家禽和植物標上名字:“?!薄ⅰ吧窖颉?、“豬”……看到這里我不禁想了想,如果哪一天我們連標簽上的字的含義都忘記了,那又該怎么辦?這些標簽上的字的含義,都是我們歷經幾千年的學習與探索才發(fā)明出來的歷史,如果我們忘記了歷史,存在也許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故事中布恩迪亞家族的讓我覺得壓抑,并不是因為家族氛圍有多么森嚴,而是這個家族人與人之間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家族七代人百年的坎坷歷程,這百年的蹉跎歲月中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終點回歸起點,社會的發(fā)展,家族的變遷,都在不斷重復圓周軌跡,到最后卻什么也沒有留下。
馬爾克斯用短短幾十頁勾勒出一個家族的興衰,這與中國的《紅樓夢》迥然不同,我們要用多少章節(jié)才能鋪墊一幕黛玉葬花。這個家族中的人總是不斷重復著名字:阿卡迪奧、奧雷良諾、阿瑪蘭塔……就像他們不斷重復在他們身上的輪回宿命。在任何一個時候都是一種禁忌,而小說中不止一次描寫了這種關系:因戀愛受挫的阿瑪蘭塔與自己的侄子戀愛、第三代阿卡迪奧瘋狂地愛戀母親以至差點鑄成大錯、第六代奧雷良諾不知不覺地愛上了姨母發(fā)生了關系生下了孩子……這都是因為孤獨所犯下的罪行。死亡各種各樣的陰霾纏繞著他們,讓他們痛苦不堪地離開這個世界。
孤獨,冷漠,已經是這個家族的人的共性,誠如小說中寫道:“布恩地亞家族每個人臉上都帶著一種一望可知的特有的孤獨神情,長大后,他們都試圖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獨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動總是歸于挫敗地沮喪,他們又以不同方式,一個個陷入更深沉的孤獨之中,對他們來說,孤獨仿佛一種神秘的命運難以抗拒?!闭沁@種孤獨才讓他們走上悲劇之路。
初一《百年孤獨》精彩讀后感800字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下一篇:初一《百年孤獨》讀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