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總結(jié)呢?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白x《羚羊木雕》感想”,以供大家參考!
讀《羚羊木雕》感想1
當那個悲傷的小男孩拿著一把漂亮的小到走去他的好朋友家時,他必須感慨萬千。為什么他不能把自己心愛的東西送給別人呢?為什么爸爸媽媽都不理解我的情緒呢?為什么?為什么?他迷茫的在雪地里走著。他和萬方只隔了了一百多米,可他卻走了很久……事情還要從頭說起:天上下著雪,吃過晚飯,媽媽問我羚羊木雕去哪了,我不敢隱瞞,只好告訴媽媽送給萬方了。沒想到媽媽不聽我說,卻硬要我把木雕拿回來,還說這么貴重的物品怎樣能隨便送人呢!我很生氣,但還是向萬方家走去。
當我告訴萬方了這事后,萬方很氣憤??伤膵寢寘s勸萬方把木雕還給了我,我在雪地里走著,情緒十分沉重。正當我要消失在這房子的拐彎口時,只見萬方氣喘吁吁地向我飛奔而來,把小刀和自己為木雕做的玻璃罩子硬塞到我手里,雪白的花兒飄落在了他的頭上。他笑著說出了我永遠難忘的話語——拿著,沒有禮物,咱倆也是好朋友!我哭了,雪花和淚水一齊落在了木雕上……
當我讀完了這篇文章時,不禁慶幸我的身邊還有一些關(guān)心我的朋友。但我不禁又有了一些顧慮,此刻的社會中還有多少令人感動得真摯友誼,全都是一些用錢做買賣的生意而已。此刻誰還會有一顆赤誠的心去交朋友,不都是為名為利的嗎?我不禁為事態(tài)的凄涼而感慨萬千。但我更為文中的那個萬方大度、真情而贊嘆不已,我會為有這樣一個朋友而高興。
當然,我更期望天下所有的好朋友都能快樂、幸福到永遠!~
讀《羚羊木雕》感想2
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但只要及時改正這些不足之處,我們就可以變得完美。《在樓梯拐角》《靜靜的石竹花》這兩個故事就真真切切的詮釋了這個真理。
星期天早上,楠楠正準備騎著好不容易向媽媽借到的自行車去頤和園,卻意外發(fā)現(xiàn)車子的氣門芯被拔。情急之下他懷著緊張的心情拔下了一輛老自行車的氣門芯并按在了自己的自行車上使用。最后,出于愧疚之心,他悄悄的將兩角錢買氣門芯錢和兩個氣門芯還給了車主。
“我”畫的那幅題為《靜靜的石竹花》的油畫,被選入了全市職工美術(shù)作品展覽。開幕式時,因為電視臺要拍電視,所以讓一個嘴歪的女孩先回避一下或者帶上口罩。那女孩很難過。后來聽說她回了老家,“我”很激動,以為見不到她了。回到少年宮,竟聽說她在找“我”。頓時,內(nèi)疚,后悔,惆悵的情緒涌上心頭。
車子的氣門芯沒了就去拔別人的氣門芯的行為是不對的。現(xiàn)在的社會上,有些人為了一己私利去偷去搶別人辛辛苦苦掙的血汗錢,從而為自己獲得了牢獄之災(zāi)??煞噶隋e不要緊,最重要的是去了解它并改正它,這樣才能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長相是我們無法決定的事。這個世界不應(yīng)該是一個以貌取人的世界,我們不能因為外在而產(chǎn)生歧視。觀人先觀心,我們應(yīng)從一個人的心靈,一個人的內(nèi)在看起。我們要明白:只有內(nèi)在美,才是一個人真正的魅力。
我們要努力,從自己做起,從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讓我們的社會變成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讀《羚羊木雕》感想3
愛因斯坦說過:“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必敻毁I不來朋友,因為朋友就是最最大的一種財富。
有這么一本書,它歷經(jīng)歲月的洗煉,它溫暖了你我的心靈。對,這本書就是——《羚羊木雕》。一本清淡質(zhì)樸,感情真實流露,歌頌友誼的書。
今天,再次捧起《羚羊木雕》這本書,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那天,天上下著雪,吃過晚飯,媽媽問我羚羊木雕呢?我膽怯地說,羚羊木雕給了萬方。媽媽沒有聽我說完我的原因,硬要我把羚羊木雕拿回來。我心里,既無奈,又生氣,這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呀。
我無奈地走到了萬方家,萬方聽了我的話,很生氣,他一定沒有想到我是這樣一個人。可是他媽媽卻讓萬方把羚羊木雕還給我。我捧著羚羊木雕,走在雪地里,心情十分沉重。而當我快要消失在這房子的拐彎處時,萬方氣喘吁吁地向我跑來,把他的小刀和為羚羊木雕做的玻璃盒子塞在我的手里。潔白的雪花飄落在我們身上。他笑著對我說:“拿著,沒有禮物,咱倆也是好朋友!”我哭了,雪花和淚水一起落在了羚羊木雕上……
為什么,大人總是不理解我們?也許,在他們眼里,我和萬方的友誼,遠遠比不上那個珍貴的羚羊木雕。但是,對于我來說,我和萬方之間的友誼大于一切!
如果,因為一個羚羊木雕,使我和萬方之間的友誼消失,那么這個羚羊木雕還有什么意義呢?盡管后來我和萬方和好了,可是,父母的態(tài)度會在我幼小的心靈上劃下一筆永遠抹不去的傷疤。我覺得,這世界上的友誼遠遠比金錢珍貴。
我很開心,我的身邊有那么多關(guān)心我的朋友。在我傷心的時候,是他們安慰我;在我百口莫辯的時候,是他們挺身而出,為我辯解;在我措手不及的時候,是他們教會我坦坦蕩蕩的面對……真好,想必這是我在六年小學(xué)生活中,和學(xué)習(xí)收獲一樣大的收獲吧。
還記得莎士比亞說:“友誼是珍貴的,若失去友誼,就像失去陽光,永遠得不到溫暖。”讓我們用一顆真誠的心去交朋友吧。
讀《羚羊木雕》感想4
本文說的是,“我”把羚羊木雕送給了最要好的朋友萬芳,父母發(fā)覺了,逼“我”去要回來,“我”被逼無奈,只得硬著頭皮開口,讓萬芳把羚羊還“我”。“我”對朋友這樣反悔,傷心極了。
子女的行為遭到父母反對,父母有父母的理由,子女有子女的理由,子女處于弱勢地位,當然只得被迫服從,但是子女的心理受了傷害,子女與父母的感情多少要受點影響。
論是非,父母心目中珍視的是羚羊木雕,“我”心目中珍視的是友情,由此而起沖突。應(yīng)該說,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彼此都做得周到一點,就不至于發(fā)生這樣不愉快的事情了。
子女靠父母培養(yǎng)。父母是主導(dǎo)的方面。子女的缺點也是父母的缺點,與其怪孩子自作主張,不如怪自己事前沒有講清楚。作者的傾向主要是批評父母的。若從“我”這一面去看,也有教訓(xùn)可以吸取。小時候畢竟幼稚,做什么事情跟大人商量商量是十分必要的。
讀《羚羊木雕》感想5
閑暇之余,隨手捧起妹妹放在桌角的一本語文書,一下子就翻到了《羚羊木雕》這一課。細細讀來,發(fā)現(xiàn)眼前一亮,這是一篇多么好的寫事文章啊!不禁幻想:要是我的學(xué)生也能寫出這樣生動的、具體的,故事曲折的文章該多好。
仔細品讀,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有很多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之處。首先說題目,看似寫物,實際上是圍繞著這件物來寫事。簡潔,明了,卻能吸引讀者眼球,乍一看來,讀者可能會想:這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啊,什么顏色,什么形狀,怎樣制作,有沒有插圖啊等等。通過讀文,才知道作者是寫童年時期的一件往事。相信我的同學(xué)們身邊也會發(fā)生這樣的小事:小孩子們經(jīng)常會為一個小物品“奪”來“奪”去,關(guān)系好的時候送給別人,關(guān)系不好的時候就要回來。而文中的小主人公卻是一個講義氣、講信用的孩子。單說課文中的這件事,我相信如果我們同學(xué)來寫,肯定不會想到用物品名稱來做題目,題目大概會想到《難忘的一件事》、《傷心的一件事》、《對不起,某某》,相比而言,本文的題目就更能吸引讀者,盡管文章中并沒有談及木雕的樣子,頂多用了一個詞“珍貴”來形容它。
其次,說說布局。這篇課文采用倒敘的寫法,先說木雕不見了,引起媽媽的責(zé)問,然后寫和好朋友之間的友誼,接著寫木雕被當作禮品送給好朋友小芳,最后寫被逼無奈硬著頭皮去要回來,卻得到了小芳媽媽的諒解,歸還了木雕。故事情節(jié)可謂一波三折,木雕不見———媽媽責(zé)罵——送木雕——要回木雕。在課文開頭,一句媽媽責(zé)問的話“那只羚羊木雕哪兒去啦?”就設(shè)置了懸念,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接著,課文中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對話,直到小主人公傷心地說“送人了”,引起媽媽的責(zé)罵“這么貴重的東西,怎么能隨便送人?”接下來插敘一段小主人公和小芳的深厚情誼:小芳曾經(jīng)在上體育課時,給他調(diào)換劃破的褲子從而避免了媽媽的責(zé)罵,幫助他躲過一劫,后來又送了小刀給他。看到這么仗義,友好的朋友,作為禮尚往來,他毫不猶豫地送出了自己家的木雕。但最后,因為媽媽的執(zhí)意要求,他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小芳家要回自己的木雕,并帶去了小芳送給自己的小刀。不料小芳媽媽發(fā)現(xiàn)了原委,狠狠的批評了小芳。小芳也迅速還了木雕,并馬上跑開,留下了小主人公一個人傷心流淚。
最后,談?wù)勥@篇文章中的人情味。誰說小孩子就不懂人情啊。本來形影不離,非常要好的一對好朋友,卻因一根木雕引起了波折,友誼的小船瞬間被掀翻。如果不是大人的一句“這么貴重的物品,怎么能隨隨便便送人了”?小主人公也不會被逼無奈,傷心地拿著朋友送的小刀,去到小芳的家里要回自己已經(jīng)送出去的木雕。小芳也不會無緣無故地遭到了媽媽的責(zé)罵,我相信孩童的內(nèi)心也是極其脆弱和敏感的。本來這件事就跟他們無關(guān),在孩子的眼中,哪有貴重不貴重之說,有的只是純潔的友誼。不過文章最后,小芳還是把之前送出去的小刀又送給小主人公,展現(xiàn)出人性的光輝。小主人公也在最后仰天長嘆一句:可是,這能全怪我嗎?是的,我認為這件事不能責(zé)怪孩子,盡管最后由于小芳的大度他們又重歸于好,但文中的小主人公卻感到了深深的自責(zé)。兩個家庭,兩個孩子,兩位母親,今后該怎樣交往了?留給我們讀者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