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是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課程,作者是名健康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博士。該書為讀者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講述了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發(fā)生作用,以及為何自控力如此重要。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自控力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控力讀后感1
自控力其實對應的是我們的本能,它包含了“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三種力量。前面兩種力量可能很容易理解,比如說“我想要8塊腹肌”“我不要吃過多的晚飯”,而“我想要”則是一種更加高級的力量。它讓我們在漫漫人生路之中,在眾多目標的迷惑下,找到自己真的想要的東西——是東莞還是幸福?
在讀《自控力》的時候,我想大部分人會和我一樣,情不自禁的對比自己過去的行為,默默的自慚形穢。我們都是太平凡的人了,我想這種平凡除了智力上的正常之外,還包含了我們對于“持之以恒”“堅忍不拔”這樣品質(zhì)的擁有程度。
一本書,幾百頁最后能留在我們腦海中的有那么一兩個觀點,甚至改變了我們對一件事物的看法應該就足夠偉大了,從這個角度說《自控力》無疑是成功的。它給我的啟示應該至少有三點。
首先,自控力和肌肉一樣是需要鍛煉的。我們的一生中無數(shù)次的決定,無數(shù)次的面對誘惑,自控力和誘惑的斗爭中總是有勝有負,大部分時候勝負只是毫厘之間的事情。必須要說的是和自控力相關的研究給了我們兩個消息:第一,是個壞消息,自控力和肌肉一樣是有極限的。人的自控力其實是對于本能的一種壓抑,這種壓力是需要心理和生理上動員很多資源來完成的,但我們的這種資源不是源源不斷的,所以會出現(xiàn)我們一旦相信自己加班完成了工作,就會放縱自己去吃一頓大餐。但是第二個消息是令人欣慰的,那就是同樣和肌肉一樣的是,意志力也是可以被鍛煉的。你可以通過生理和心里的調(diào)節(jié)來獲得更多的自控力,比如更足夠的睡眠、更親近自然、更多的運動、每周5分鐘的冥想,這些都可以很好的鍛煉你的自控力。
其次,自控力可以傳染。你可以多大程度上避免人云亦云?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我們幾乎不可避免的比周圍人影響我們的決定,當然我說的是幾大比例的影響。這種影響就像高級的傳染一樣可以在人和人之間傳播,而且越是和你親近的人越會很容易傳染你——就像你的免疫力系統(tǒng)不會殺死身體內(nèi)的細胞,你的自控力系統(tǒng)也不會排斥你認為很親近的人的行為。有人說一個人其實就等于他身邊朋友的平均數(shù),其實是很有道理的。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從安逸的家鄉(xiāng)來到了遙遠的一線城市,除了更高的工資更多的機會,周圍人的高素質(zhì)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說到底我們都更希望自己身邊有更多有追求的人。
最后,進步是最重要的,完美不是。我們一直在為自己設定目標,自覺和不自覺的情況下。但是,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目標設定的太高,好像十年后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會完全不是一個人,他極具自控力,能夠很好的駕馭工作和生活的轉(zhuǎn)換,工作效率超級高,還能在工作之余很好的鍛煉身體,培養(yǎng)愛好,甚至還攢了很大一筆錢。其實,今天的你,就是明天的你。如果你為自己設立了和今天的自己截然不同的目標,你會很容易覺得這個目標太遠大了,等明天再去做吧。所以不要盯住目標,因為目標很多時候是幻覺,就像我們在海上的時候會看見一個被稱作“地平線”的東西,看著它你永遠覺得自己永遠沒有移動,但是問題是它真的存在嗎?就像本書的作者說的那樣,我們當然可以在兩天之內(nèi)看完這本書,但是其實更重要的是我們?nèi)嵺`它,改變自己,哪怕只有一點點。好的,從冥想,感覺自己的內(nèi)心開始吧。
自控力讀后感2
初讀這本書就被書里的一些科學實驗所吸引,科學實驗的結(jié)果往往和自己的原有觀念相反,也許正是這種別出心裁,才讓人饒有興致地往下讀。
本書的亮點不僅在于新穎的科學實驗,更是本書在每一章節(jié)都有總結(jié),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每一章的主旨,加深印象。本書所提到的提升自控力的一些方法和相關的建議,在這里分享給大家,與君共勉。
一、意志力訓練的方法:每天5分鐘大腦冥想訓練,在腦海中默念“呼”和“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當你開始走神的時候,重新集中注意力。當然每天的運動和充足睡眠必不可少,可以更好的促進意志力訓練。
二、影響意志力的因素:感覺到壓力時,試著放慢呼吸,增強抗壓能力。壓力和意志力相抗衡,所以要想提升意志力,必須釋放壓力;饑餓會降低意志力,餓的時候及時補充堅果類小零食,不讓自己長時間處在饑餓狀態(tài)。
三、高效工作法則:將重要的事情永遠放在第一位。
四、不為放縱行為作辯護,不盲目獎勵自己,盲目獎勵會讓人迷失方向,偏離目標和自我感動。放縱自己時想想自己的目標和努力的原因。
五、不向明天賒賬,從今天開始。誰也不能保障未來的你可以做得更好,不能把壓力都給未來的那個自己。可以給五年后、十年后的自己寫郵件,將對自己的期望等等都寫在郵件里,定時發(fā)送。
六、巧妙利用多巴胺,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變成想做的事。
七、遠離讓人產(chǎn)生恐懼的事物或者新聞,因為這些新聞會增加自己的恐懼,讓人不適,不利于實現(xiàn)目標。
八、面臨失敗時,自我同情比自我打擊有效得多。要學會原諒自己,過多的責備會讓人一蹶不振。
九、樂觀的悲觀主義更能成功。預測你什么時候、會怎樣受到誘惑和違背承諾,想象一個不讓自己放棄抗爭的具體方法。
十、面臨誘惑時,運用“10分鐘延遲法則”。
十一、公開自己的挑戰(zhàn),想象別人都在關注自己,這樣可以時刻激勵自己。
請一定要提升自控力,不斷努力,這樣馬斯諾所說的自我實現(xiàn)需求終有一天得到滿足。
自控力讀后感3
明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還是忍不住熬到深夜;明知道第二天要上班,依然拖到凌晨才睡;說好的減肥和馬甲線,在美食面前全部拋在腦后。
所以看了一遍《自控力》這本書,希望對自己能有所幫助。
先從為什么我們經(jīng)??刂撇蛔∽约洪_始說吧,總結(jié)了幾個原因:
一是“自控力”有限,意志力與肌肉一樣有極限,現(xiàn)代生活時刻需要自控,但這會榨干你的意志力,但堅持訓練能增強自控力。當你遇到重要的事情,比如計劃下班后去健身,遇到難纏的客戶時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毫無意志力。
研究表明,人們早晨的意志力最強,然后意志力會隨時間逐漸減弱。你的沖動與放縱并不說明你的`品德有問題,這就是意志力的天性。
二是自我感覺良好。它會給我們一種心理暗示,“我已經(jīng)這么好了,應該得到一點獎勵。”這種對補償?shù)目释3J刮覀儔櫬?,因為我們很容易認為,縱容自己就是對美德最好的獎勵。
如果你去鍛煉了就說自己很“好”,而沒去就說自己很“壞”,那么你可能今天去鍛煉了,明天就不去了。又比如很多減肥的人常常難以抵抗美食的誘惑,或無法堅持運動,就是因為“從明天再開始減肥”,“吃了這頓我就不吃了”這些誘導造成的。
三是自我感覺太糟糕。情緒低落或遭遇挫折時,人們會更傾向于從讓人感到安全的物品上尋找安全感。
我就是經(jīng)常自我感覺很糟糕的人,所以經(jīng)??刂撇蛔∽约骸?/p>
四是誘惑的傳染力。自控力受到社會認同的影響,使得意志力與誘惑都具有傳染力。
好的自制力行為也會傳染,和一個天天早起的室友住在一起,你早起的概率也會增加。在需要意志力時要想想意志力強的人會怎么做,給自己樹立一個榜樣。
那么怎樣才能抵抗住誘惑,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呢?
一是針對“自控力有限”,在你精力不足時,注意休息,睡眠和冥想都能有效地幫你的大腦回復活力,從而提高自控力,減少沖動。
二是去道德化,不給食物貼上正反好壞的標簽。比如工作一天后,補償一下自己,大吃一頓,就是潛意識里認為工作或鍛煉是一件負面,辛苦的事情。而去掉這些標簽,才可能避免獎勵或補償自己從而有理由放縱的想法。
三是調(diào)節(jié)沖動。面對沖動,三思而后行,先花一分鐘去思考它,感受與調(diào)節(jié),然后再做決策。比如你正在戒煙,在極其想抽煙前,嘗試先觀察煙盒兩分鐘,拿出煙再觀察兩分鐘,點燃香煙放到嘴里,停下來,再觀察兩分鐘,抽煙的沖動會減少不少,你會發(fā)現(xiàn)抽煙的欲望減低了不少。
四是樹立自豪感,榜樣感。生活中多喝自控力高的人做朋友,他們的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工作習慣都可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你。
每個年齡段,每個不同的環(huán)境下,讀這本書的感受應該都會有所改變,隔斷時間看看還會不會有其他感悟。
自控力讀后感4
最近讀了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教授的人氣新書《自控力》的中文版,略受啟發(fā),想寫點想法。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這沒什么特殊之處,最初感覺它和以前我讀過的一些勵志書和自我調(diào)整心態(tài)的書籍沒什么兩樣,大致上都是通過一些實驗研究作為例證,來得出一些關于人群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抽樣結(jié)論。
我一直對這類實驗或者結(jié)論都不怎么信服,畢竟現(xiàn)實是復雜的,不可能有那么理想的實驗條件,在現(xiàn)實條件下的人群是否會有實驗中所統(tǒng)計的行為取向分布,始終是個未知數(shù)。而且事實上我看過另一些書,也是有關于人性研究的專業(yè)書籍,其中明確提到,用特定實驗的方式研究人性或者心理問題,通常都是不可靠的,因為現(xiàn)實中最為重要的因素是隨機因素,各種突發(fā)事件都可能嚴重影響一個人的選擇或者決定,而且往往這種隨機因素的決定作用是顯著的,這種條件是實驗室不能制造的。但是,當看到本書內(nèi)容1/3的時候,我似乎了解了它為什么被稱為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程。它的實驗論據(jù)與其說是提高本書說服力,不如說是一種心理學上的巧妙手法,其目的是為了提高讀者對于本書的興趣,書中例舉的很多實驗其實都是理想實驗,在心理學研究上的可靠性并不高,但是這些實驗的設計都很有創(chuàng)意,趣味性強,容易抓住讀者的心,使讀者感興趣,而非為了讓他們信服(本書很好地保留了讀者質(zhì)疑的權(quán)利,這也是優(yōu)秀教材必有的特點,只有允許質(zhì)疑,才能讓學生學習時通過質(zhì)疑來產(chǎn)生交互,從而更加清楚地知道教材所書的內(nèi)容為什么有道理)。
本書與同類心理學書籍的.最大不同點在于,它不是古板的科學書籍,沒有充斥第三人稱的純科學性的論述(像法醫(yī)報告那樣),但它的理論架構(gòu)確實地表明它又不是表面想看起來那樣的一本通俗流行讀物,它是一本理論專著,用通俗讀物的模式來撰寫理論專著,雖然不是前無古人,但能夠?qū)⒗碚摌?gòu)架保持得如此完好,在同類作品中確實不多見。
下面總結(jié)一些我個人的收獲:
首先,這本書讓我耳目一新的是它提出了意志力損耗極限的理論,這個理論首先包含了損耗意志力的種.種條件的論述(其中包括外界誘因、自身心理因素、肌體營養(yǎng)條件,生物鐘的影響),然后論述了這些條件如何量化地影響意志力(例如從早到晚意志力是如何衰減的),進而提出了如何減少意志力損耗的理論(例如應該在意志力旺盛期處理繁雜事務,避免在意志力薄弱時處理這類事務大量浪費性損耗意志力,這也是關于如何高效利用我們有限的意志力的理論)。而同類專著通常只包含如何訓練意志力的理論,卻沒有考慮到意志力本身的損耗問題。這使得本書在構(gòu)建自控力訓練模式理論時,覆蓋面更加全面。許多人按照傳統(tǒng)的自控力訓練讀物去試圖訓練自己時,都沒有得到過避免意志力損耗這方面的指導,因此大部分人的結(jié)果都是以失敗告終,原因就是他們的意志力在訓練過程中,強化的量遠遠比不上損耗,尤其是本書所提到的“自我強制心理”對意志力是最大的損耗因素,這一點在同類書籍中都沒有得到明確論述和強調(diào)。
最后,本書不同于同類書籍的第三個亮點是,它指出善待自己的重要性,即很多時候不要強求。這極像愛好者常說的“不要越輸越賭”。本書指出,善待自己是給自己減壓,而很多時候,人們屈從于欲望往往是為了逃避壓力。只有行之有效地緩解壓力,才能使人們不再為了逃避壓力而被誘惑。這可以說是非常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人們意志力崩潰的最重要原因。而大多數(shù)同類書籍則要求我們反復提醒自己要自我約束,而幾乎不會教我們?nèi)绾稳ゾ徑鈮毫?。作者在本書的最后,介紹給我們一種健康的人生心態(tài):那就是要敢于面對挑戰(zhàn),這樣才能獲得主動的自由自在,而不是為了逃避挑戰(zhàn)去選擇慵懶,那只是暫時的愜意。這才是真正的自我放松。
作為人氣讀物,本書的座談式寫作風格,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通過近似與讀者談心的方式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結(jié)論,與讀者產(chǎn)生很好的互動,更加容易讓讀者融入到書中。
自控力讀后感5
自控力,顧名思義,即自我控制的能力。
而正如書中所說的一般,我們想要掌控自制力,就必須先要認知自控力。每個人的身體里都住著兩個自我的存在,正如天使與魔鬼并存般,常常讓我們失衡煎熬。
所以,我們必須先接受這樣的存在,然后認清自我的需求,沖動時候的需求和理智時候的需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利用自控力去幫助和解決自身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
更確切的來說,自控力就是意志力。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因為想睡懶覺而耗費整個周末上午時光的人、總是等到暑假最后一天才開始急著寫作業(yè)的人、領導一不在就放松懈怠的人……這些習以為常的“拖延癥”“借口”都是意志力不強在作祟。每當你要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仿佛有人在你耳邊說:“待會做也一樣,明天干吧,反正還有時間…”。諸如此類的內(nèi)心潛臺詞,讓你變得懈怠,而忘記意志力的本能其實是三思而后行。
這正是一開始所說的,我們需要認清自己的需求。這些讓你喪失意志力的“勸告”更多的時候是你沖動時候的需求。你要知道今天和明天毫無區(qū)別,而拖延癥則是惡循環(huán)的開始。我們應該試著減少行為的變化性,而不是某種行為。
生活中,當我們需要完成一件事或者持之以恒的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比如健身、比如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或者定期去充電去旅行,我們首先要知道當我們?nèi)ネ瓿蛇@些事情之后我們將獲得什么。健身,帶來好的體魄或者讓人羨慕的身材。閱讀,讓你的學識更廣,在職場或者交際中更有話題。而旅行,則是開拓你的眼界,甚至可以為未來成為一名自由職業(yè)者在做基礎準備。所有的事情,我們都要明確告知自己最后帶來的“好處”,這是自控力需要的第一步。
其次,我們將目標分解。比如健身,我們可以將最終想要達成的效果以月、以周、以天去做分解。比如你的計劃是2個月瘦10kg,那么我們就制定一個月5kg,半個月2.5kg。然后再劃分到每天上,對每天的行為和運動做控制。
任何事都是如此。不要輕易給自己放下負擔的借口,用結(jié)果告訴自己去達成后的期望。學會控制呼吸和情緒,我們決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需要三思,放棄一件事的時候同樣需要三思。
但世間萬物都有陰陽兩極,自控力也是如此。對自我要求太低的人,就談不上擁有自控力。但對自我要求太高的人,也未必是好事。自控力和壓力一樣,長期自控也不建議,我們要學會的是如何明智的使用意志力的力量。過低或者過高,都容易被吞噬。
而自控力同樣具有傳染性。在生活中我們常??梢娺@樣的現(xiàn)象。如果一個寢室有兩個同學想逃課,那么往往這一個寢室的人那天都容易不去早課。同樣的,如果參加拓展的時候,一個隊伍只有一個人落隊,在大家的鼓舞下,那個落隊的人還是會選擇繼續(xù)堅持。這就是自控力也就是意志力的感染的力量。因此,我們需要遠離那些自控力極弱的人,對那些讓你輕易放棄或者充滿負面情緒的人保持距離,不管是個人還是團隊,積極或者消極氛圍最終一定都會與你產(chǎn)生關聯(lián)。所以,我們需要認清自己的自控力,也同樣要具備認清別人自控力的能力。
最后,這個世界上所有事情都難以圓滿。而對于自控力,我們也要理性的.去面對它的失敗與成功。我們能做到的是,確保我們的初心和不找借口輕易放棄的能量,而對于結(jié)果,求仁得仁,僅此而已,足矣。
自控力讀后感800字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自控力讀后感800字5篇
下一篇:自由在高處讀后感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