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里的《都江堰》,他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解析了都江堰的始末,運用淵博的歷史知識和深厚的文學修養(yǎng)向我們詳細剖析了它的人文底蘊和政治意義。文章讀罷,我被余大師靈活的思維和獨到的理解所深深折服。隨即想到了我們現(xiàn)今的工程、現(xiàn)今的社會,感觸頗深。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都江堰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都江堰讀后感1
兩千多年前,一個水利工程建成了;兩千多年后,它卻沒有成為西風殘照下的廢墟。如今,它依舊掌握著億萬人的生計,且注定成為一個永久性的工程。它,就是都江堰。
都江堰,一個不大的工程。與世人皆知的萬里長城相比算不了什么,但其實細細想來,它比萬里長城更激動人心。秦始皇筑長城時的指令,雄壯、蠻嚇、殘忍,而李冰筑堰時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萬里長城,曾經(jīng)不知讓多少個孟姜女哭倒,然而,如今它卻早已頹廢。都江堰卻不同,它在地面和地下鑄造了另一座萬里長城,它細細深潤,節(jié)節(jié)延伸,也未必比萬里長城短。用余秋雨的一句話來說就是:“長城是死的,只愣愣地站在那,被風沙吹塌了,人們再重新修起。而都江堰不是,它驕傲地在風沙中矗立了兩千多年,堅固的如同中國的歷史。”
都江堰的建筑者李冰原先并不太懂水利,他只知道他要做的事,是浚理,是消災,是滋潤,是灌溉。李冰因官位成為了一名實踐科學家。在實踐中總結(jié)出了治水三字經(jīng)和八字真言。最終,在他的努力下都江堰建成了,成就了他的名垂青史,同時也造就了四川成都天府之國的美名。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李冰在他踏實的心態(tài)、務實的做法和誠實的作風下建造了都江堰,我們本應傳承李冰他那些優(yōu)良的精神,可如今,豆腐渣工程接連曝光,現(xiàn)在社會物質(zhì)和精神都有極大的進步,可結(jié)果卻令人失望。數(shù)千年后的今天,難道建造不出比以前更好的建筑嗎?這些事件的本質(zhì)就是負責人偷工減料,追求政績。如今貪污事件接連出水,我們所傳承先輩的踏實、務實、誠實的作風去哪兒了?這就是我們所繼承的精神嗎?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先人為我們,栽了一棵大樹,當我們也將成為先人時,我們會為后人留下什么呢?難道是一些反復修整過的道路嗎?建設者應該像李冰一樣為人民著想,把實事辦實,擺正心態(tài)。
都江堰中的石像被歲月的淤泥掩埋,但它所寄托的精神卻永遠不會被埋沒?!皼]淤泥而藹然含笑,斷頸項而長鍤在握”。轟鳴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遺言。
都江堰讀后感2
讀罷《都江堰》,有一種被這一巨大,歷史悠久的水利工程震撼的感覺,心情有些激動,仿佛萬馬奔騰的壯觀景象就呈現(xiàn)在眼前,有機會一定要親眼一睹它的風采,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作者的寫作功底。
首先《都江堰》中,從宏觀和微觀都運用對比,文章開篇就用長城做標桿,與都江堰相比,長城只是悲壯,而都江堰至今還具有不可替代的實用價值,例如文章說:“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都江堰卻哺育了中華民族。
在對比中,又夾雜著時間的順序,都江堰的建造先于長城,文章寫得非常詳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shù)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經(jīng)完成一項了不起的工程(都江堰)”這種對比,這種時間坐標,更顯示出都江堰的智慧,或者說,長城這項偉大的工程,其建筑技術(shù)可能在都江堰中汲取,顯示出都江堰人類建筑鼻祖的地位,觸動讀者的心靈。
《都江堰》寫法細致入微,長城建筑偉大,占據(jù)遼闊的空間,細處寫到了孟姜女的眼淚,由勁厲的寒風,寫人的身心、感覺,又如在描寫都江堰的水時,用的詞有“細細浸潤,節(jié)節(jié)延伸”,這種細節(jié)描寫使都江堰全面地展現(xiàn)給讀者,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加了解都江堰,令人對它神往。
在寫作上,《都江堰》中大量使用比喻、擬人。運用準確,例如寫水:“股股疊疊都精神煥發(fā),奔著奔著,直竄出去,水對自己的馴服惱怒了,撒起野來”,這樣作者把水寫活了,把水寫動了,都江堰之水沸騰了,四處躥,而它們又按照設計的意圖去流動,這樣突顯了都江堰設計巧妙,突顯都江堰的不簡單,決不是簡單的一堤一壩,而是設計者的精心策劃,這樣就給都江堰寫神了,寫出它蘊含著科學道理。
《都江堰》的寫作,處處能撞擊你的心靈,讓你邊讀邊感嘆都江堰的神奇,例如:“已經(jīng)咆哮到讓人心魄俱奪”,“水在這里,吃夠了苦頭也出足了風頭”,“一查履歷,長城還是后輩,它,就是都江堰”,只有這樣確切生動的描述,才讓讀者心顫,才能使讀者產(chǎn)生對都江堰的遐想。
以上就是我對《都江堰》的讀后感,總的說來,那就是,對比,時間順序,空間位置,細節(jié)描寫,比喻,擬人,有機的結(jié)合在一起,把都江堰的樣子描繪出來。《都江堰》寫得妙,寫得絕,別人應無話可說,只因“余秋雨”作文在上頭。
都江堰讀后感3
秦代四川郡守李冰督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了四川天府之國的美名,使用了兩千多年,至今仍在造福一方百姓。余秋雨先生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解析了都江堰的始末,運用淵博的歷史知識和深厚的文學修養(yǎng)向我們詳細剖析了它的人文底蘊和政治意義。掩卷長嘆,令人在追思李冰父子的同時,聯(lián)系我們的實際,心靈不由得產(chǎn)生了絲絲共鳴。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李冰建造都江堰的本意,也是他的座右銘,這和我們黨“領導干部要甘做人民公仆”的從政準則是相似的。李冰憑著踏實的心態(tài)、務實的做法和誠實的作風率領當?shù)匕傩諝v盡千辛萬苦終于建造了都江堰,造福當?shù)匕傩?一座都江堰,成就了他名垂青史,也成為后來為官者的一個路標。我們的領導干部則以“群眾利益無小事”為準繩,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保一方平安、興一方經(jīng)濟、富一方群眾、建一方文明,扎實體現(xiàn)了“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宗旨。但現(xiàn)在的工程牽涉到方方面面,僅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是不夠的,還需要尊重客觀實際、科學事實和專家論證。
都江堰之所以持續(xù)兩千多年仍在為人類服務,關(guān)鍵在于一直遵守“深掏灘。低作堰”和“遇彎截角,逢正抽心”這科學結(jié)論,這結(jié)論來之不易,是李冰深入工程一線,通過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和請教百姓得來的。正是李冰尊重事實,科學取證和不懈努力才留下這偉大的工程。反觀我們身邊,決策者好心辦壞事的事件并不少見,如市政工程前面鋪路后面挖坑,招商項目重復建設等等。遠在非洲,也發(fā)生過大事,尼羅河上的阿斯旺大水庫,建好后卻導致海水倒灌,下游地下水全部咸化,不能飲用,代價慘重啊!這些不尊重客觀事實,未經(jīng)細致周到科學論證而導致的后果已屢見不鮮。究其原因,還是當權(quán)者急功近利心態(tài)在作祟,為搞政績,惘顧事實!不愿意做些為百姓有利但短期內(nèi)又無法體現(xiàn)政績的實事!
這就不得不提到政策的連續(xù)性,現(xiàn)在我們現(xiàn)行干部政策不可能出現(xiàn)類似李冰幾十年在原崗位上持續(xù)執(zhí)政的情況,這樣就有一個矛盾,一方面執(zhí)政者希望做些切實對百姓有利的事情,卻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另一方面短期內(nèi)如果做不出像樣的“政績”,又不能持續(xù)的在崗位上堅持下去。這就有一個為與不為的選擇矛盾,矛盾的原因其實還是急功近利,沒有擺正心態(tài),不以百姓滿意為評判標準而是以領導滿意為準則!我想如果當權(quán)者如果始終能以“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為準則,堅持不動搖,政府和社會提供相對寬裕的氛圍,就能更好的保證政策的連續(xù)性。因為不可避免的人事變動,導致原有已經(jīng)過論證的實施項目中斷,這是另種意義上的資源浪費!保證政策的連續(xù)性,要求繼任者擺正心態(tài),把實事辦實、好事辦好,更好地體現(xiàn)人民要求,以實實在在的政績?nèi)⌒庞诿瘛?/p>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先賢李冰用都江堰為后人樹立了一道豐碑,栽了一顆大樹,我們這些后來者得以在這顆大樹下乘涼。那么相對我們的后來人,我們也是先人,是否也應該踏踏實實地為后人栽樹呢?
都江堰讀后感4
上一次讀余先生的《都江堰》應該是12年前,那時余先生憑著《文化苦旅》和《千年一嘆》兩本書在華人圈里有了很大的影響力。當時,互聯(lián)網(wǎng)剛剛興起,手機的王者還是2G諾基亞,鳳凰衛(wèi)視還被人當成是時代先鋒熱烈追捧著。相比現(xiàn)在的信息爆炸,人們還能靜下來讀一讀散文。余先生的散文把一個個地理的位置編織到了歷史的長河中,給了一個普通的讀者許多所領會不到的角度去體會一個個熟悉的地名。我在大三的時候去過一次都江堰,那時的閱歷太淺薄,根本就沒有心境去理解都江堰的神奇和創(chuàng)造者李冰的偉大。只記得當時岷江邊的二王廟香火很旺。后來讀了余先生的《都江堰》才體會了這是多么偉大的一個人與自然的和諧工程。余先生確實是一個文化大家,幾筆粗粗的描寫就把長城,都江堰,秦始皇,李冰,抗日,人民,儺戲 串聯(lián)了起來。長城和都江堰的比較非常獨特,一般讀者從來也想不到年代上都江堰建成竟然更早,一般也更想不出長城在歷史上通常和戰(zhàn)爭,統(tǒng)治,苦難,笨拙,悲痛和名揚海外聯(lián)系,對比下,都江堰原來是滋潤,豐收,巧妙,默默無聞的一個精巧工程。余先生的文筆是跳躍的,一會兒論史,一會兒又回到現(xiàn)實中,也只有他這樣大家的文字才能駕馭。12年后再讀,依然覺得余先生《文化苦旅》類的文章是當時的一個特例,在悲憫中孕育了對祖國歷史和山河深深的感情。
這次因為上胡老師的課,預讀教材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胡海鷗推薦的參考書有自己的著作。在兩次上課間隙的一周里上網(wǎng)一口氣買了四本。網(wǎng)上顯示還有一本證券相關(guān)的書,由于我沒有在中國股市投資興趣就沒有購買。書拿到手就覺得超值,不僅有涵蓋我們教材深入內(nèi)容兩本書以外,還有《人民幣發(fā)行方式轉(zhuǎn)軌研究》,又一次驗證了怎么才叫真正的叫吃透和開創(chuàng)一個學科的領域。還有就是這一本《上帝,笑了》隨筆集。在第二周末上課前,我就讀了《都江堰》當時就在腦海里突然顯現(xiàn)出了余秋雨的名字。胡老師的文字帶著散文家的輕靈在敘事和抒情中來回變換,但作為經(jīng)濟學人思路和邏輯上要更流暢。文中兩個段落里的兩個小節(jié)就把都江堰的工作原理庖丁解牛一樣給讀者展示了出來。三次分洪機制的清晰介紹頓時讓我想馬上訂了行程再去蜀地拜訪都江堰。胡老師的引申也點出了都江堰的神奇之處,李氏父子的設計了一個自我調(diào)節(jié)的水利工程,“乘勢利導、因時制宜”,“順乎自然,取法自然”。就像老師的《中國宏觀經(jīng)濟分析》課講的一樣,水和其它的很多東西都是相同的,人民幣的發(fā)行,政府的治理,人心向背。首先要有對天地自然的敬畏,這樣才不會虎頭蛇尾,粗制濫造,第二要有真正的工匠精神,干一行就吃透一行,讓自己是真的懂而且能應用,第三,一個好的系統(tǒng)不只是維護的成本低而且它能像具有人工智能一樣,和諧地和身邊更大的系統(tǒng)結(jié)合起來。這兩天河北省邢臺市郊的一個村鎮(zhèn)剛剛遭受了水災,損失慘重?,F(xiàn)代人雖然擁有了先人沒有的科技和工具,但是沒有把先人的智慧真正領會貫通。誠如老師所建議,制度的改變需要所有人一起改善才能發(fā)揮最大的作用。中國社會問題很多,但是更不缺智慧,認真的吃透它們,一定能撥云見日。
都江堰讀后感5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里有一篇《都江堰》,文章不長,但余先生追古思今、旁征博引,把一個死死的水利工程寫的有血有肉,生靈活現(xiàn)的,十分精彩。文章讀罷,掩卷長思,不覺已為先生靈活的思維和獨到的理解所深深折服。
作家開篇先將被眾多國人視為民族象征的長城和都江堰相比,一句“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辈挥傻媚悴粚⑽恼伦x下去,因為在多數(shù)人心里,長城才是我們民族的象征,我們文化的精髓。你想一個苦難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間修了一條萬里屏障,這是怎樣的一個民族,怎樣一段厚重的歷史呀。但余先生卻指出“都江堰的規(guī)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注定要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卦旄G?。”“它的水流不像萬里長城那樣突兀在外,而是細細浸潤、節(jié)節(jié)延伸,延伸的距離并不比長城短。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卻卑處一隅,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xiāng)間母親,只知貢獻?!边@里余先生用形象的文字指出長城是死的,只愣愣地站在那兒,被風沙吹塌了,等待人們再重修起來。而都江堰卻不是,它驕傲地在風浪中矗立了兩千多年,堅固得如同中國的歷史,都江堰那充滿靈性的形象便躍然紙上。透過這鮮活靈動的都江堰,我們不得不為李冰父子所感動。
余秋雨先生認為“此后中國千年官場的慣例,是把一批批有所執(zhí)持的學者遴選為無所專攻的官僚,而李冰,卻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實踐科學家。這里明顯地出現(xiàn)了兩種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來,政治的.含義是浚理,是消災,是滋潤,是濡養(yǎng),它要實施的事兒,既具體又質(zhì)樸。他領受了一個連孩童都能領悟的簡單道理: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擾是旱澇,那么四川的統(tǒng)治者必須成為水利學家?!憋@然作家所倡導的政治理想“是浚理,是消災,是滋潤,是濡養(yǎng),”像李冰那樣“以田間老農(nóng)的思維,進入了最澄徹的人類學的思考”。因此稱贊“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痹谧骷铱磥黼m然“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資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壩一座,讓人們?nèi)ゲ孪?。”比起聲名顯赫的秦皇漢武,他算不上英雄,但他卻分明比秦皇漢武更長久地留在人們心中。對此,作家這樣寫到“人們到這兒一次次納悶:這是誰呢?死于兩千年前,卻明明還在指揮水流。站在江心的崗亭前,‘你走這邊,他走那邊’的吆喝聲、勸誡聲、慰撫聲,聲聲入耳。沒有一個人能活得這樣長壽?!?/p>
是呀,我們在嘆服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嘆服他們對工程設計的巧妙的同時,又怎能不為他們那種“沒淤泥而藹然含笑,斷頸項而長鍤在握”的精神所感動,不正是有了這種精神,中華民族才能在一次次災難面前站起來嗎?就像余秋雨先生說的那樣:“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會消散,李冰的兒子會代代繁衍?!?/p>
余秋雨都江堰讀后感800字相關(guān)文章:
★ 2020余秋雨散文讀后感范文800字
★ 2020余秋雨散文讀后感范例800字
★ 余秋雨散文集讀后感作文800字5篇
★ 文化苦旅高三讀后感800字5篇
★ 語文文章讀后感800字五篇
★ 散文語文讀后感800字五篇
★ 散文讀后感800字讀書筆記
★ 2019初三精選讀后感作文800字5篇
★ 2019初三優(yōu)秀讀后感作文800字5篇
★ 追憶似水年華讀后感800字5篇
余秋雨散文讀后感800字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余秋雨都江堰讀后感800字
下一篇:愚公移山讀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