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西游記》原本想要描繪的,就是師徒四人消滅自己心中的負面情緒后,才終于到達真正的心性境界的故事吧。人想要達到某個極致,首先得讓自己心靜。其實《西游記》中的妖魔鬼怪,都是師徒四人心中魔障的具象化,只有滅掉自己心中的負面情緒,才能有一顆平靜的心去追求極致。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西游記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游記讀后感1
當我還很小的時候,我就聽媽媽爸爸給我講《西游記》里的故事,我第一次聽到的故事好像是“大鬧天宮”,會七十二變的孫悟空,把神仙們個個都打得暈頭轉向,從此《西游記》就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扎下了根。后來我長大了一些了,媽媽給我買了拼音版的《西游記》,我就邊看電視版的《西游記》,一邊看。真是太神奇了!孫悟空能有七十二變 ,一會變成赤腳大仙,一會又變出瞌睡蟲迷倒妖怪,讓唐僧一次次死里逃生;好吃懶做的八戒雖然一路上嚷著分行李,回高老莊,但也會三十六變,跟隨孫悟空降妖除魔……在取經路上,沙和尚一次又一次的充當和事佬,吳承恩把每個人物都寫“活”了!電視版、動畫版以及原著版的西游記都是我的最愛。那時候,一聽到西游記的片頭曲就不免就興奮一陣,趕緊坐到電視機前看。
《西游記》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是由明朝的吳承恩所編寫的。吳承恩的家鄉(xiāng)流傳著許多神話故事,小時候的吳承恩特別喜歡聽這些神話故事,日積月累的,他對神話的感情也越來越濃了。除了小時候神話的熏陶,后來他的接連兩次落榜,對吳承恩的打擊是沉重的,孫悟空大鬧天宮的那一聲“玉帝不會用人”就是他對朝廷的一種吶喊,孫悟空就是吳承恩想象中的自己。如此種.種,一部千古流傳的名著——《西游記》就此誕生了。
《西游記》中還有許多深刻的道理。話說卷簾大將被貶下凡后,在流沙河為妖。脖子上有九個骷髏,這是九個取經人的骷髏,在這流沙河中只有這九個骷髏浮在水面。細細觀察,其實不難發(fā)現,作者想表達的意思是“久經”,這時就已經影射出后面的的內容,并告訴人們,唯有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經歷無數的風風雨雨方能修成正果,取得最終的成功。
這次讀完了《西游記》都感覺十分親切,仿佛自己也在那取經路上,雖然《西游記》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中最淺薄的一本,但它帶給我們的快樂卻是最多的。我從心底里喜歡《西游記》,它伴隨我度過我的童年,帶我遨游神話世界,讓我受益匪淺。
經典的東西往往能伴隨我們的成長,《西游記》伴隨了我爺爺奶奶一代,爸爸媽媽一代,現在又伴隨了我這一代?,F在許多時尚的東西可以討人一時的歡喜,但唯有經典經過了歲月的洗刷,才能永遠伴隨我們的成長。
西游記讀后感2
一提及《西游記》,耳邊就響起了那承載著無數人記憶的旋律,眼前仿佛浮現了六小齡童所飾演的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樣子。
偶然看了一集最古老那一版的《西游記》電視劇,喚醒的我對《西游記》原著的好奇:那倒底是一本怎樣的書呢?
于是我捧起書,
想要窺見兩百多年的思想、智慧,開始了同作者的心靈交談。
《西游記》講述了唐僧一行,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在西天取得真經而歸的故事。
說到這本書給我的印象,我立馬會想起一個“人”,他長得尖嘴猴腮,有一張標準的“雷公臉”,帶著一個漂亮的發(fā)箍,全身上下無一處不長毛,卻是一個地道的和尚,他手持金箍棒,煉就一雙火眼金睛。他可謂天不怕,地不怕,膽兒比天大。
他就是孫悟空,敖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士。
他是一只石猴,天地孕育而成。他又是一個山大王,性子野,不懂章法。你看,他在天界做個弼馬翁,因為嫌官小,直接炒了老板魷魚;這還不算,他又被請到天上做有官無祿的“齊天大圣”,因王母娘娘未請他參加藩桃盛會而大鬧天官。
為了將功贖罪,他加入了取經的隊伍,成為這支隊伍中較核心的人物。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那個最令人叫絕的片段: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在贊嘆孫悟空不畏艱險努力保護師父的同時,我也在疑惑:為什么孫悟空的好意在唐僧看來就是殺害無辜老百姓?后來我很快明白,那是因為他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
唐僧只是一個僧人,任何事以自己看到的為準;而孫悟空可是有著火眼金睛的人,他習慣以真相為主。既然看到真相,就應該與師父溝通,交流清楚了再做。但他是個急性子,往往還沒有說好就開始按自已的心意做。這使得師傅懲罰他回到老家好好反省了不少時間。
都說挫折能使堅強的人有所成長。孫悟空就是個極好的例子。在以后的取經路上,他果然成長了不少。做每一件事都經過了思考,做事有章法,遇到困難不放棄,成為了人人羨慕的斗勝戰(zhàn)佛。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一樣,不要一味地抱怨挫折,抱怨失敗,應該找到最關鍵的原因,成長起來。
西游記讀后感3
大詩人杜甫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蔽暮栏郀柣舱f過:“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書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打開智慧寶箱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我熱愛讀書,最近我讀完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后終于在西天取得真經,煉得真果。師徒四人取經圓滿后終于成佛,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斗戰(zhàn)勝佛,豬八戒被封為凈壇使者,沙悟凈被封為金身羅漢,白龍馬被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他們一路上經歷了風風雨雨,種.種磨難讓讀者能看清師徒四人的個性各異:唐僧心地善良,孫悟空桀驁不馴、愛打抱不平,豬八戒憨厚單純,沙悟凈任勞任怨、忠心不二。
在取經路上,唐僧師徒四人遇到的八十一難有大有小。我認為最考驗他們四人的是書中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這一章節(jié)里講述的遭遇紅孩兒。唐僧被紅孩兒捉走后,悟空想起在花果山時曾與牛魔王結拜兄弟,便帶著八戒去攀親,卻猝不及防被紅孩兒放火偷襲。八戒被燒傷,差點變成烤乳豬。沙悟凈建議用相克之法,找龍王來用水滅火。龍王來后,悟空引出紅孩兒,龍王用水噴火,誰想到紅孩兒放的是三昧真火,滅不了。悟空不及防備又被燒成重傷昏迷,幸虧八戒救醒了他。最終,他們尋找觀世音菩薩,降服了紅孩兒。
看到這個章節(jié),我便想起自己學豎笛的經歷。起初因為不會吹,我就索性放棄了學豎笛,把豎笛擱置一旁。直到這學期,音樂老師問:“班上有誰愿意學豎笛的?”我一聽,立即舉起了手。老師給我找了一位班上的豎笛高手教我吹豎笛。在操場上,我們頂著烈日,一人一根豎笛進行練習,她教我練,一起努力,一起同甘共苦。歷經了一堂課40分鐘的時間,我終于會完整地吹出一首曲子,迎來了第一片曙光。
我在以后的學習中,要學習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過程中的那份執(zhí)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西游記讀后感4
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單講西游記,以我目前的個人思維能力,僅能探索到冰山一角罷了。
第一面:
不可否認,西游記是一部著作,它用人們喜聞樂見的故事傳遞深刻含義,孫悟空出世便追求長生,而在以后的情節(jié)里,妖怪們大多為了吃唐僧肉長生不老,招惹師徒四人,以此為主線,延伸出“九九八十一難”。孫悟空的機靈活潑,機智勇敢;唐僧的善良無私,樂于助人;豬八戒吃苦耐勞,面對妖怪不屈服;沙和尚任勞任怨,淳樸憨實。在于妖怪斗智斗勇的過程中,他們也不斷蛻變成長,正如意氣風發(fā)的初二生一樣,我們度過了青澀的初一時期,開始慢慢地成長,“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蔽兆∵@柄利劍,我們向中考發(fā)起挑戰(zhàn)!
第二面:
既然有成長,那之前也必定有缺點。三打白骨精時,唐僧不能分辨人與妖,誤會孫悟空,他只看到事物的外表,沒有看其內在,顛倒是非。孫悟空大鬧龍王和閻王,才最終落得壓在五指山下的下場,雖然好強能夠督促人不斷進步,但如果好強過了頭,就如孫悟空大鬧天宮一樣,這就是反面例子了。觀音等人考驗他們師徒,豬八戒卻貪戀美色,被繩子捆住,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婪之心會使得人迷失自我,修行上應無欲無求。再有偷人參果一事,孫悟空居然偷得理直氣壯,事情敗露以后,他們非但不認錯,還將人參果樹打倒。這一篇是最令我氣憤的,如果孩子們看到其中一些負面能量的故事,卻因為盲目喜歡孫悟空而去模仿,豈不會毀了他的前途?
第三面:
唐僧嘮嘮叨叨顛倒是非的性格和我媽頗為相似,而我就是那個被緊箍咒束縛了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之事,是唐僧目光短淺,委屈的是孫悟空,而他們師徒二人初見時,孫悟空打死強盜,是因他當時初出五指山,性子浮躁,這件事是他的不對,所以和媽媽相處時,有些事的確是我的錯,媽媽嘮叨我也是一種關心,但我已經逐漸有了自我意識,有時我們會因為一點小事吵架,即使是我對了,也依然會受“緊箍咒”懲罰,媽媽,我多希望你能夠成為理解孫悟空的“嘮叨唐僧”啊。
西游記擁有正負能量,只是看我們怎么學習,怎么發(fā)掘,怎么利用,也許負面能量是用來諷刺社會中的某些人,但我們要善于從負能中提取正能,切身體會般得閱讀此類名著,探索最深處的含義,這,才是真正的閱讀。
西游記讀后感5
《西游記》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它著重講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文中曲折的情節(jié)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其中,我最欣賞孫悟空的勇敢機智,豬八戒的情感真切,沙僧的任勞任怨,唐僧的善良待人。
雖然平時在電視里我也全部收看了《西游記》的劇集,但還不是很過癮,對《西游記》里一些細微、豐富、深澳的東西還是不很理解,于是在四年級寒假里,我專門拜讀了《西游記》,感觸很深。
讀《西游記》給我最深的體會是,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要有團隊的精神,合作的精神,人心齊,泰山移,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只要我們團結,什么困難都不怕,什么困難都可以克服。《西游記》的團隊無疑是最完美和最成功的,他們在一個困難重重,險境隨時相伴的極度險要的環(huán)境里,戰(zhàn)勝困難和妖魔,無處不體現著“團隊精神”,師徒四個人分別代表了德、能、智、勞, 即要有德者的領導團隊,有能者的攻克難關,有智者的出謀求劃策,有勞者的執(zhí)行有力。唐長老是一個心智堅定,品行高尚,大慈大悲,目標明確的人,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強化了對徒弟的引導教育約束,防止了“八戒”的腐敗,凝聚了團隊的力量,是這支隊伍的“精神領袖”;孫悟空機智靈活,神通廣大,是這支隊伍的“智多星”;豬八戒雖然好吃懶做,但幽默風趣嘴巴甜,是這支隊伍的“開心果”;沙和尚吃苦耐勞,無怨無悔,是這支隊伍的“老黃牛”。四個人精誠合作,共患難,同生死,最終才戰(zhàn)勝妖魔鬼怪,取得真經。
《西游記》的團隊給我的啟發(fā)是,團隊的目標要統(tǒng)一并且堅定不移地執(zhí)行,團隊成員之間要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補臺,相互謙讓,優(yōu)勢互補,每個人都應有合適的位置,同時要在執(zhí)行目標中適時學習和改進,任何單個力量都能成氣候,只有彼此相容了,形成巨大的能量了,才能克服九九八十一難,完成西天取經的終結目標。
給我的收獲是,團隊的精神,1+1大于2。因為這其中的每個1都是充滿團隊精神的1,如果一個集體、一個組織、一個團隊,我們中的每一個分子都充滿團隊精神,那么,這個集體、這個組織、這個團隊就一定是個和諧的團隊。這樣的團隊工作起來就一定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
各位小伙伴們,團隊精神在我們的人生成長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影響著我們個人能力的發(fā)揮,個性的張揚,才智的迸發(fā),它的形成需要我們在學習、生活中不斷的積累、調整與修正,所有畢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讓我們大家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終生立志于學習團隊精神,為實現1+1大于2的理想而努力奮斗吧!
讀西游記有感高中范文800字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西游記高二讀后感范文800字
下一篇:把時間當做朋友讀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