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立秋了,意味著夏季快要結束了,秋天很快就要來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挠嘘P立秋要怎么過?_立秋的傳說和民俗,希望大家喜歡。
立秋要怎么過?
立秋的俗中有個“啃秋”。這詞,容易讓人想起小時候,去理發(fā)館,給二把刀給料理一番,鄉(xiāng)間管沒出徒的叫二把刀。
頂上,左一片,右一片,沒個齊整?;仡^讓老娘給罵個狗血噴頭:“你這狗啃了似的,快回去,讓重理一下。
”其實,真狗啃了倒好。我記得狗啃骨頭,那才叫個干干凈凈。以后再去理發(fā)館,寧愿死等,也不愿二把刀摸頭。
抑或是拿一玉米棒子湊毛驢嘴皮子跟前,懶得跟你磨蹭,一口就拽過去,三下五除二,就嚼光粒。
唾煙屁股般將棒子唾一邊,瞅著傻呵呵的你,“唔呵呵”一陣怪笑。大約自己也知道沒什意思,低頭啃臼里的草料去了。
尾巴一掃一掃,似乎不耐煩,“有什好看,滾遠?!比裟氵€不動,便調(diào)過屁股來,準備,“后蹬蹄”。趕緊著,跑遠,這牲口可不知好賴。
其實,我們自己啃東西,也不比毛驢強多少。
甭跟我說啃骨頭。那年頭,只過年時有啃骨頭的機會。立秋不大可能。豬才剛長齊,是個好農(nóng)家,都不會這會兒捅刀子、剃毛。
都養(yǎng)到大冬兒,膘得長厚厚了,差不多年跟底不能再年跟底了,才肯放血。所以只過年時,才有點啃。
羊也一樣。雞不大一樣。母雞要下蛋,立秋時,正下得歡。公雞原本就沒養(yǎng)幾只。一般一個人家,最多養(yǎng)三只公雞。平時吃了,過年吃屁?所以,也不殺。
當然,也不是那么絕對,有幾種情況,還是得殺一殺的。譬如需要燉老母雞來補補;需要辦紅白事宴,那是沒辦法的事,不殺也得殺。
還有一種情況是,給人偷雞摸狗了去。雞被偷時候多些。不一定是人,有時候是畜生,比如黃妖,就是黃鼠狼,喜歡在夜里趴墻頭上假寐,待人和雞真寐了,它就去掏雞窩。
不是掏一只就走,而不閑住地,挨個兒啃雞脖子。最后,天亮了,人起來一看,沒法了,都讓抹脖子了。只好拎院里,一只一只褪毛,燉了吃、蒸了吃、鹵了吃。
有一年,離過年還早。鄉(xiāng)里一大人,突兀地送來八只鹵雞。把爹媽郁悶壞了,心說,“這人,平素都是貪小便宜,不吃虧的主,給這么多雞,指不定黃鼠狼給雞拜啥年呢?”
這八只鹵雞,一只吃到過完年。終于,兩人坐不住了,回村問個究竟,非要那位大人把話挑明了,不然這擔心吊膽的,還讓不讓人活了。
結果呢,啊啊,雞。不知怎么得罪了山上的黃妖精,大仙說,得把被作害的雞遠遠送走。不然,還會再來作害。
遠能有多遠,這一脈親戚,住得最遠的就是六十里外縣城里的我們。所以就把“作害”送來了。
什么事啊。果然,黃妖再沒拜訪他家。
這當然是特殊。不管怎么說,為個立秋,還輪不著啃雞,連雞屁股也摸不著。這邊鄉(xiāng),立秋能啃的其實很多。最多的,當屬玉米棒子。
過去有首歌,叫《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我們那會兒,經(jīng)常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干嗎?捉螞蚱。
立秋前后,螞蚱,那才叫個肥膽。一個個指兒粗細,挺著大肝腩,沒個不肥的。捉來干嗎,除了喂雞,就是喂人。
隨便找個空地兒,拽幾把干草枝,引著個火,拿個鋼盔帽,架火上烤,將螞蚱丟里邊,一會兒,燙熟了。
最喜歡螞蚱腿,有勁道??型晡涷仆雀蓡?隨便到哪家的地里,折根玉米棒子,扒皮,啃芯,跟甘蔗味道差不離兒。我們叫“山西甘蔗”。有股子清香、淡甜,甭害怕血糖高。
順便再掰根玉米棒子。啊啊,不是玉米稈了,另一種棒子,你知道的?;仡^讓老媽煮了,也啃著吃??胁粌?,還會挨老媽罵,“一米怎長成,不知道辛苦?”
趕緊著,三口兩口啃完了事。剩下的棒子丟柴火棚,到冬上,點火,生爐子,壘旺火。
還啃瓜。不是西瓜,是香瓜。不是說不啃西瓜,而是西瓜不如香瓜多,不如香瓜沙瓤,脆,好吃。
這片鄉(xiāng),是香瓜產(chǎn)地。隨便一塊田野,摟眼一眊,總能看到瓜地。甭說專門種,就是野生起來的也多,胡同里、畦里、垃圾堆上,隨處都可見。
開黃花。結金瓜錘般的果。立秋這兩天,基本都熟了。那滋味,就好像駱一禾《美神》里的,“只需輕輕一擊就甜得粉脆,粉脆地甜。讓人忍不住地啃啊啃,肚子溜圓。
經(jīng)常有附近的瓜農(nóng)用馬車拉著沿街叫賣。
大人們買。我們沒錢,偷。大中午,跑瓜地,看瓜棚里有沒人。一般都睡著,一個個匍匐著,鬼子偷地雷般,過去摸個就走。
也有膽大的,還拿起來聞屁股,哪個屁股香摘哪個。都擱兜里。兜里放不下,拿背心兜著走。不過,經(jīng)常兜不走。
讓假寐的看瓜人逮?。汉苌儆腥姼矝]的。一般都是被逮住一兩個,然后,全部被叛徒供了出來。
到大隊,高桿上的喇叭便喊起來,“誰誰誰家的住院到大隊領人來?!比缓?,大人都灰眉皺眼地來,交罰款,罵孩子,說好話。亂成一團。
除了香瓜,毛豆也是我們熱衷地對象,還有一種叫金剛豆。到立秋時分,好青春。不過,不必去偷,鄉(xiāng)里的親戚這會兒一般會連稈兒一塊割來讓“啃秋”。
回頭,小孩便多了營生,蹲在那里,將毛豆從稈上摘下。若是湊巧看到蟲洞,丟一旁。晚上老媽便熬了鹽水,放了花椒、大料,滿滿煮一盆,端上桌。
這人家,一個個,那才叫個真啃,連皮也不放過,只剩筋和嚼不爛的莢。不知道,這種啃秋是不是襲了《臨安歲時記》里,宋人“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钡娘L俗。
嫩花生是后來的事。那會兒,實在稀罕。
還有一種被啃的,燒山藥蛋。立秋前后的新山藥。下午兩節(jié)課后,我們成群結伙從學校后墻跳出來,拿手從地里刨出來。
地很沙壤,很容易的。一般都是在野地里架上硬柴點燃,直接丟火里,然后找個木棍翻動。直到外皮全焦黑了。
然后扒拉出來,乘熱啃,焦皮也啃,一個個嘴都描了黑,臉上也打滿了墨。到了課堂上,老師實在忍不住,拿教鞭個個胖揍,說,“我叫你們這么舞文弄墨?!?/p>
鄉(xiāng)里的山藥蛋,很沙,很踏實,真正的人間美味?,F(xiàn)在遠離了鄉(xiāng)野,再也嘗不到了。
立秋節(jié)氣的故事
秋季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個節(jié)氣,是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jié)。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立秋節(jié)氣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立秋的故事1:一葉知秋
《五燈會元》里記載說:“世尊于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狈鹱嬗谑菍⒁吕弬鹘o了迦葉。小桃核牽連著的是大瘟疫,見一葉落而知天下秋。摩訶迦葉能從佛祖拈起的一朵金婆羅花中悟到普遍宇宙、包含萬有的佛法。以小明大、見微知著是一種大智慧。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立秋的故事2:秋神蓐收
遠古傳說中的秋神名叫蓐收。蓐收左耳上盤著一條蛇,右肩上扛著一柄巨斧。《山海經(jīng)》上說他住在能看到日落的泑山。蓐收耳朵上的蛇寓意著繁衍后代,生生不息?!对娊?jīng)·斯干》里說:“維虺維蛇,女子之祥?!比绻麎舻缴?,會生一個漂亮女兒。
蓐收肩上的巨斧,表明他還是一位刑罰之神。古時處決犯人,都是在立秋之后,叫秋后問斬。秋天有殺氣?!氨涨镏疄闅庖?,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彼暂晔盏絹淼臅r候,總帶有一股涼意。
立秋后就是真正的秋天嗎?
中國民間傳統(tǒng)認為立秋后就是進入真正的秋天。但我們發(fā)現(xiàn)立秋后一段時間天氣并不是秋高氣爽。甚至依然十分炎熱,其實立秋后還有一伏,所以民間又有一句話“秋后一伏賽老虎,”可見天氣并不比夏天舒服哪去。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xiàn)在我們把秋天的劃分更加科學了,須滿足兩個條件:
一、進入立秋節(jié)氣
雖然進入立秋節(jié)氣但天氣依然炎熱,且還有一伏。甚至比夏天有過之,故從某種意義上說不能算秋天。
二、連續(xù)5天氣溫在22度以下
進入立秋后為了區(qū)分秋天與夏天的炎熱,現(xiàn)在氣象學家們又加了一個秋天的條件:“立秋后連續(xù)五天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22度以下,”這才算進正式入了秋季,低于10度時秋季結束。
立秋要怎么過?相關文章:
★ 立秋節(jié)氣是怎么來的 立秋風俗習慣又有哪些
★ 二十四節(jié)氣立秋是什么意思 立秋后如何養(yǎng)生
★ 2019立秋節(jié)氣民俗匯總,立秋的8種習俗
★ 立秋之后怎么養(yǎng)生
★ 2019立秋養(yǎng)生,立秋節(jié)氣應該如何養(yǎng)生
★ 2019立秋節(jié)氣應該如何養(yǎng)生 立秋養(yǎng)生有什么禁忌
★ 2019立秋后吃什么好 2019立秋后怎么養(yǎng)生
★ 2019立秋如何預防感冒?要怎么預防感冒?
★ 立秋節(jié)氣養(yǎng)生食物有哪些
★ 2019立秋如何預防感冒?立秋怎么預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