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三國演義》的結構宏偉而又嚴密、精巧,語言簡潔、生動,不僅是我國歷史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而且是我國古代小說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小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優(yōu)秀感悟10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優(yōu)秀感悟1
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書蟲,在暑假里我看了很多書:《西游記》、《我要做個還孩子》、《小兵張嘎》、《三國演義》等。在這些書中讓我最喜歡的就數《三國演義》了,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一篇又一篇耐人尋味的故事在我心中回蕩,讓我回味無窮。
第一篇映入我眼簾的就是這篇“桃園結義”。我很好奇以前怎會有如此的兄弟情義,非親兄弟卻更勝親兄弟?!安磺笸晖峦丈磺笸晖峦账馈?。我想只有在當時那種戰(zhàn)亂紛飛的年代才會有這種情同手足的兄弟情義吧!
劉備、張飛、關羽不同的行業(yè),他們三人的性格也是完全不同的。張飛是個賣豬肉的,他身長八尺、面貌兇悍、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是個名副其實的大英雄,可是他卻不懂各種道理。我想他小時候肯定是沒怎么讀書吧。關羽原來是個賣綠豆的,我們還叫他“關公”、“關夫子”等各種好聽的名字。他一身正氣、神勇無敵,現(xiàn)在在很多人家的門墻上都會看到貼著關羽的畫像,以借關公之威驅邪納吉,保一方平安。
劉備本是個賣鞋的,他是仁義寬厚、心胸廣闊、還善于收買人心。平時雖然寡言少語,但是他喜歡結交豪爽之士,就像張飛、關羽都要叫他大哥。我想就是因為劉備的這種性格才能使他最終成為了“漢昭烈帝”。
在《三國演義》中還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如“三請諸葛亮”、“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真是一幅幅宏偉的戰(zhàn)爭場面。
我愛看《三國演義》,我愛那書中栩栩如生、形形色色的人物,我更愛那一個個趣事連連,是蕩氣回腸的英雄故事。
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優(yōu)秀感悟2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的小說,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生動地記錄了那時蜀、魏、吳三個大國之間的斗爭。
這本書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zhàn)爭場面,成功刻畫了近四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關羽、張飛等等人物形象更是膾炙人口。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匯融于字里行間,真是很妙。
《三國演義》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人物名稱、地理名稱、主要事件。歷史演義小說大多是批古判今。《三國演義》既反映了真實的三國歷史,又根據明朝社會的實際情況對三國人物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給予我們一些啟發(fā),讓我們增長見識。它不但真實地反映了三國歷史的真實面貌,還反映了許多明朝社會內容。讓我們大開眼界,更好的了解歷史。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反映了三國時代的軍事斗爭以及社會矛盾。書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稱:“因為三國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樣紛亂;又不像楚漢那樣簡單;恰是不簡不繁,適于作小說。而且三國時代的英雄,智術武勇,非常動人,所以人都喜歡取來做小說底材料。”
書中刻畫了近四百個人物形象,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國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fā)明家、文學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xiāng)侯,死后追謚忠武侯。其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后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fā)明木牛流馬等,并改造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fā)。死于寶雞岐山五丈原。諸葛亮在后世受到極大的尊崇,成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他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機智,勇敢,忠誠。他幫助劉備解決了大大小小的問題,諸葛亮也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風亮節(jié),具有經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而當中的戰(zhàn)爭,手法多樣,往往使人感到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zhàn)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等戰(zhàn)爭的描寫也是波瀾起伏,使人讀來驚心動魄,將史書上所沒有的情節(jié)描寫得十分細致。不過,前33回寫了從桃園結義到曹操統(tǒng)一北方的24年,71回半寫了劉備三顧茅廬到諸葛亮死于五丈原的27年,而以后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場。可見作者多么“偏心”于諸葛亮。
讀完《三國演義》,讓人感覺驚心動魄、熱血沸騰。它讓我了解了三國時期的歷史,也讓我觀摩了各種大戰(zhàn)。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
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優(yōu)秀感悟3
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持續(xù)了近一百年。佩服羅貫中把這一百年的故事寫得面面俱到塑造了一大群鮮明生動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曹操陰險狡詐,心狠手辣。劉備大仁大義,禮賢下士,關羽威猛剛毅,義薄云天。諸葛亮料事如神,神機妙算……大小戰(zhàn)役描述了近上百場。其中有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夷陵之戰(zhàn)。
文武百官獻計獻策。三國紛爭你不服我,我也奈何不了你。
如果在三國中僅僅是欣賞英雄人物,觀看國與國之間勾心斗角的話那是大錯特錯,走馬觀花倒不如不看,三國被列為四大名著之一并不是沒有它的道理,看了它仿佛獲得一位良師益友讓我受益匪淺,在它的身上我看到了智勇,忠義,還有赤心報國。
魏蜀吳三國紛爭之所以能持續(xù)近一百年少不了文武百官的輔佐,武的勇猛無敵。文的獻計獻策。長坂坡趙云視曹操幾萬人馬如同草芥七進七出救了后主,呂布面對各路諸侯的討伐面無懼色殺的對方魂飛魄散,真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然而僅僅憑借匹夫之勇終不能成就大事,幾路諸侯討伐董卓空費人力資歷到頭來還是王允巧施連環(huán)計使董卓父子倆反目成仇終于借呂布之手鏟除漢賊,要說用兵如神詭計多端誰也不如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初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所以說一個人不光要有膽識有勇氣還要通曉古今,文武雙全才能成就大事。
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優(yōu)秀感悟4
讀完三國我痛恨董卓的殘暴,曹操的陰險,敬佩諸葛亮的計策,劉備的忍讓,欣賞趙云的膽氣,周瑜的雄姿英發(fā)。但是最讓我感動的是關羽的忠義,當他失守下邳不得已投靠曹操時,曹操對關羽倍加厚待為了籠絡人心贈送金銀珠寶無數,而且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甚至把赤兔馬都贈送給他。但是這絲毫沒有動搖關羽的忠心。等知道了劉備的下落,過關斬將不顧艱難險阻也要回到主公的身邊。三國英雄人物眾多,不單單只有關羽是忠義之士,諸葛亮六出祁山,只為劉備臨死前的囑托真可謂鞠躬盡瘁。姜維九伐中原,當蜀國滅亡之后還一心想著興復漢室。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北就刑,這事審配臨死前的一席話。這些忠義人士雖然沒有幫助主公完成大業(yè),但是他們的赤膽忠心不得不讓人敬佩。
吾祖宗世食漢祿,若不思心報國,與禽獸何異。這是曹操曾經對王允的,你一席話。三國之中英雄輩出。 先是剿滅了黃巾賊。后又討伐董卓。為國為民。在這些人中最受人們擁護的只有劉備了,雖然劉備早年東奔西走,寄人籬下。但是他心慈仁善,對人民倍加愛戴,對國家,赤膽忠心。盡管沒有興復漢室鏟除奸賊。但劉備始終是人們敬愛的劉皇叔。除此之外。王允,董承,穆順。馬騰等等。他們在巨大的權勢之下毫不畏懼。雖受奸人所害。但一心為了國家。這樣的人物流芳百世。永遠是后人贊嘆的對象。
三國演義有三絕。智絕(諸葛亮) 奸絕(曹操) 義絕(關羽) 我不喜歡奸絕。盡管曹操的奸詐不得不讓人佩服,但是赤心報國,光明磊落遠比陰險狡詐要強的多。
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優(yōu)秀感悟5
一部蕩氣回腸的英雄傳奇,一個個深入人心的英雄故事,一本家喻戶曉的文學名著,這就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這本書主要講了從東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軍起義開始到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晉統(tǒng)一期間近百年的歷史風云,里面的人物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例如:有聰明多疑的曹操、有少年持重的孫權、有愛惜人才的劉備,還有才華橫溢的諸葛亮和周瑜等等。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就是桃園三結義。故事講了在東漢末年,身為中山靖王之后的劉備身懷大志,但是他當時窮困潦倒。后來,他在街上碰到了身為逃犯的關羽和身為屠戶的張飛。三人一見如故,便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園林,結為異姓兄弟,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共同實現(xiàn)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像劉關張這三個桃園兄弟情深的故事還有很多,比方說:張飛挑梁虎牢關、關羽尋兄千里走單騎,劉備復仇寧肯錦繡江山都不要等等。兄弟三人都沒有違背誓言,做了一輩子的忠義之士。
記得有一次我答應和爸爸一起去爬山,但我卻又和朋友一起去玩了。我沒有告訴爸爸,讓他白白等了我一個下午,使我成了一個名正言順的失信人。后來爸爸對我說:“人無信不立”。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信守諾言、不虛偽欺詐。從那以后,我很慚愧。是的,我不能做“狼來了”中的那個孩子,而要做一個有誠信的人。正所謂“誠信既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民族、國家的生存之基”。
如果一個人把生活中最重要的誠信都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么呢?“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等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佳話,都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誠信是一個人永久的身份證,所以,讓我們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三國演義》真是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多讀經典,多寫感悟,一起成長。
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優(yōu)秀感悟6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暑假里,我看了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那里面描寫的一些氣勢磅礴的場景真是讓我回味無窮。
這些場景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溫酒斬華雄”了。
以袁紹作為盟主的十八路諸候云集說是討伐董卓,其實暗中比拼的的是兵強將廣,身世顯赫,誰不是心懷鬼胎,想亂世稱雄?只有劉、關、張三人三騎,竟也趕來會盟,他們憑的是一腔忠肝義膽。在一幫庸碌之徒眼里,當然是看不上這勢單力薄的區(qū)區(qū)無名之輩的,只有曹操對他們另眼相看。
英雄不問出處,是騾子是馬拉出來蹓蹓。果然,在眾諸候被董卓的先鋒華雄的氣勢所嚇倒,一個個驚恐慌亂、手足無措之際,關羽這個籍籍無名的馬弓手提刀請戰(zhàn),眾人不禁瞠目結舌,不以為然;袁紹生氣地說,“我們十八路諸侯大將幾百員,卻要派一個馬弓手出戰(zhàn),豈不讓華雄笑話?!标P羽大聲說:“我如果殺不了華雄,就請砍下我的腦袋。”曹操嘆服,倒了一杯熱酒給關羽,意在為其壯膽,關羽輕輕一笑說:“等我殺了華雄再回來再喝吧!”說完,提著大刀上馬去了。果然,藝高膽大的關羽,稍后即提著華雄的腦袋走進中軍帳來將那頭擲在各路諸候的腳下,而那杯酒依然還是熱的。
“只見曹操拿起一杯酒遞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放下,某去便來。說完便離開軍營,才過一刻,便聞鼓聲大震,只見關公提了華雄的頭來到營中。其酒尚溫。”我們的古典文言文文字簡潔,但是一樣描繪的形象入微,讓人仿佛身臨其中,我們文字真是魅力無窮。
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優(yōu)秀感悟7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仿佛進入了一種境界。
我印象最深的是孔明,因為他領蜀軍打過很多勝仗。其中最讓人稱奇的就是空城計。馬謖丟了街亭,諸葛亮聽說司馬懿領雄兵十五萬向西城殺來,但是諸葛亮卻泰然自若,在城上撫琴,司馬懿不敢前進,撤退。
諸葛亮有著很高的外交才能,劉備兵敗時,是他說服了孫權: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洲赤收眾江南,與曹操并爭天下。今操……愿將軍量力餓而處之!同時指出在這緊要關頭孫權"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孫權立刻反唇相譏:“茍如君言,劉豫洲何不事曹乎?”對孫權有意的諷刺,孔明采用激將法:“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洲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人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世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談吐之間就說服了孫權聯(lián)劉抗曹。
雖然諸葛亮很有才能,但是他也犯過兩個錯誤:第一個是在赤壁之戰(zhàn)后期,曹操連環(huán)船被火攻,大敗。曹操逃亡華容道,孔明卻派關羽去堵曹操.可是呢,關羽接受過曹操的恩惠,關羽念舊情,義放曹操。這對魏國滅蜀國創(chuàng)立了根。
第二個錯誤是司馬懿來取街亭,諸葛亮讓馬謖出戰(zhàn),可是馬謖只會生搬硬套,在街亭一戰(zhàn)中失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
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優(yōu)秀感悟8
《三國演義》記敘了東漢末年至西漢之間,以劉備、曹操、孫權為首的三個軍事集團,為了獨霸天下以至沙場廝殺的戰(zhàn)亂時期。其中有許多個性鮮明的英雄人物:獨霸一方、窺伺天下的亂世梟雄;解民倒懸、廣施仁政的一代義主;橫刀立馬、勇猛絕倫的威猛大將;運籌帷幄、足智多謀的軍師謀士……然而,在這個人才云集的時代里,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赤膽忠誠的諸葛亮。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諸葛亮的寫照;“受命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從此,他義無反顧地追隨劉備;面對東吳的`盛邀,他斷然拒絕;白帝托孤,他全心全意輔佐劉禪;他“六出祁山”,只是為了興復漢室;上表《出師表》,表達了他對蜀漢政權的赤膽忠誠。諸葛亮的忠誠深深打動了我,令我敬佩不已。
從古至今,忠誠一直受到人們的敬仰。屈原的投江自盡,以身殉國,是忠誠;荊軻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兮一去不復還”,是忠誠;趙子龍亂軍救主,一身膽也,是忠誠;魏征敢于直言,向李世民進諫兩百多次,是忠誠;岳飛的“精忠報國”,是忠誠;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忠誠……忠誠是一種美德,值得我們去學習它,歌頌它,傳揚它!
大家耳熟能詳的“兩彈”元勛——鄧稼先,因為忠誠,他先身士卒;因為忠誠,他不怕犧牲;因為忠誠,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因為忠誠,他把自己寶貴的生命獻給了國家!雖然只有平凡的工作,但他卻家喻戶曉,受到全國人民的敬仰,就是因為忠誠。有了對國家的忠誠,他才用盡一生精力研究‘‘兩彈’’,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梢姡艺\對人們成就一番事業(yè),也是十分重要的。
現(xiàn)在的社會,人們的物質享受多了,像金錢、權力、名譽等利益,深深誘惑著人們。有些人為了追求個人利益,從而不擇手段達到目的,違背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只要有利可圖,就將忠誠拋之腦后。這樣的人,往往只能享受一時的利益,最終的下場都是身敗名裂。
忠誠,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流逝的時光,社會改變,漸漸銷蝕了忠誠的光芒。青少年是民族的未來肩負著民族騰飛的的重任,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違背忠誠,要使忠誠永放光芒。
忠誠,是青春沖刺的諾言,是生命履行的責任,是安身立業(yè)的根本,更是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品質。讓我們做一個忠誠的人,一個忠于學業(yè)、事業(yè)的人,一個忠于社會和國家的人!
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優(yōu)秀感悟9
這本書是我以前看的,非常精彩,雖然說是以前看的,但里面的人物、內容在我腦海里還記憶猶新。后面我就講里面的內容和人物了。
先講人物。三國有三大角色,分別是劉備、曹操、孫權,劉備有五虎將:關羽、張飛、趙云、黃忠、馬超,個個身懷高強的武藝,關羽有著“美須公”的稱號。張飛性情魯莽,喜好喝酒。趙云有勇有謀,曾救了阿斗,黃忠箭術精妙,曾殺了夏候惇。馬超有“先呂布,后馬超?!钡拿雷u。
不用說,曹操的將領也非常棒,分別是張遼、夏侯惇、許褚、夏侯淵。張遼槍法精奇,深得曹操的器重。夏侯惇跟隨曹操多年,立了許多大功。許褚武藝超群,有勇無謀。夏侯淵跟夏侯惇是兄弟,屢建奇功。
孫權的將領也很不錯,有周瑜、魯肅、周泰、甘寧。周瑜足智多謀,有“周郎”的稱號。魯肅有卓越的領導才能。周泰武藝高超。甘寧勇猛異常。
內容有:赤壁之戰(zhàn),曹操敗走華容道,黃巾之戰(zhàn)等等。我就講曹操敗走華容道吧。曹操被逼到小路,小路由關羽守著,曹操讓關羽放了他,關羽說不可。曹操說:“當年我也救過你一命,還請你吃飯呢?!标P羽說:“斬顏良、文丑已經報答過你了。”曹操又說:“過關斬將你今天不用還了,但是你得讓路。關羽只好乖乖地讓路。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希望你們也去看。
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優(yōu)秀感悟10
從小學二年級起,我就特別喜歡看四大名著,尤其是《三國演義》。它講的是曹操、劉備、孫權三個英雄爭奪天下的故事。我看了這本書,真是受益匪淺。
我知道無論什么時候,智慧是最重要的。要是沒有智慧的力量,劉備就不會有強大的勢力,曹操在“青梅煮酒論英雄”時就會殺掉劉備。要是沒有智慧的力量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中也就難以少勝多……到現(xiàn)在,一個人如果沒有智慧,就會被社會淘汰,他就不可能在社會上立足。但是相反,一個人要是有智慧,就可事半功倍,而且可以掙很多的錢。
同時,我也認識了到嫉妒別人的危害。在《三國演義》中,周瑜十分嫉妒諸葛亮的才華。他在世時,曾說過:“既生瑜,何生亮!”結果被諸葛亮活活給氣死了,使得一個有用之才就這樣浪費了。在這個方面,我有一些親身體會,那是發(fā)生在上四年級的一件事。在一次考試中,一個同學的成績超過了我。我心中就有些嫉妒,和他的關系也漸漸疏遠了,結果我在班上的朋友也漸漸少了,成績也沒有多大進步。
自從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之后,我慢慢地改掉了這個壞毛病。從這以后,我在班上的朋友又多了起來,成績也進步了一些。還有一點,我意識到沒有一顆真誠的心和坦率的態(tài)度是難以交到很多朋友的。《三國演義》中,劉備正是有一顆坦率的心,才得到了關羽和張飛兩位大將,才能請諸葛亮幫他爭奪天下,正是有了這三位難得的人才,劉備怎會如此強大?一個人若有真誠的心和坦率的態(tài)度,就會有很多的朋友,就會進步。
智慧是重要的,嫉妒對別人是有害的。要有真誠的心和坦率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