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是由張楊執(zhí)導(dǎo),尼瑪扎堆、楊培、斯朗卓嘎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fā)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岡仁波齊朝圣的故事。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電影《崗仁波齊》觀后感范文400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電影《崗仁波齊》觀后感范文400字1
喜馬拉雅行禪里,“行禪”這個詞是禪宗所用的,在密乘的修煉中,習慣叫做轉(zhuǎn)山、轉(zhuǎn)塔、繞佛、朝圣,說的都是一個意思。轉(zhuǎn)山最重要的特征,是沒有所謂的目的地,所謂的終點,我們的起點就是我們的終點。我們的行走不為路上的風景,不是為了去往一個新奇陌生的地方,我們唯一要做的,竭盡全力要做的是回到我們的起點,就是我們回歸生命的修煉。
神山是象征,象征著某位佛或菩薩的智慧和慈悲。我們所行走的.不是一座山,而是我們內(nèi)心的清凈,在這個清凈的世界中,我們最后看到的不是外在的佛,而是我們每個人內(nèi)心本具圓滿的佛性。
現(xiàn)在這個時代,人走的時間越來越少,坐的時間越來越久,必然壓抑的情緒越來越多。行禪是一個力量,不管是有信仰還是沒有信仰的人,帶著覺察去感受身體,覺察自己,將心毫無修飾地放在自己的行動上,自己的行走上。當我們心理壓抑,情緒不佳,尤其是怒火和怨恨難以平息的時候,行禪是完美的化解之法。這種千年萬年所傳的古樸的修煉,如果用在生活里面,絕對是個力量的源泉。它不只是鍛煉身體,它產(chǎn)生的力量是我們生命內(nèi)在的力量。
電影《崗仁波齊》觀后感范文400字2
看這部電影真的需要一顆平靜的心靈……慚愧地說,我中間有一次睡著了一小會。
我旁邊的兩個人從頭到尾一直在講話……說實話看這種安靜的電影的時候還是很毀氣氛的……
關(guān)于電影,沒有劇本,一切都發(fā)生得很平靜,包括生與死。
導(dǎo)演不斷讓意外和障礙降臨,朝圣者只是平靜,甚至笨拙地悶頭排除萬難,有驚無險之后以為他們會歇一歇,然而次次出乎意料,各種災(zāi)難和麻煩之后是不變的長頭,不變的上路。這些人總是突然就開始投入地磕頭。剛生完孩子的次仁曲珍沒怎么休息,把襁褓中的丁孜登達放在物料車里,自己則繼續(xù)磕頭朝拜;車子被撞壞了,幾個男人在前面拉車,其他人繼續(xù)進行朝圣,拉過一段距離,這些拉車者又返回原點補齊那段沒有磕頭的路。
面對至高無上的神,自認渺小的教徒們往往通過苦行來表達虔誠。對于他們,朝圣不僅是儀式,更是肉體和靈魂的升華。藏民身上神圣的氣質(zhì)得天獨厚,與生俱來。遠離塵囂、祖?zhèn)鞯慕塘x、艱難的生存環(huán)境淬煉出信仰堅定,不怕吃苦,與自然和宗教融為一體的民族性格。
我在結(jié)尾的時候并沒有意識到是結(jié)尾。全片都彌漫著平淡的感動,特別是在看到老爺爺說朝圣是為了祈求眾生幸福的時候。
但更多的感覺還是,以前對于藏族的朝圣覺得非常崇高到無法觸及,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其實一切都是出人意料的樸實和平靜,這反而更加讓我感到不可思議……
電影《崗仁波齊》觀后感范文400字3
自從熱愛戶外活動以來,每到一地,除了欣賞那些絕世的風景,我還關(guān)注那些遺立世外,尤其是那些或被忽視或被遺忘的角落。
“我一步一步向山上走,雪一片一片往下落。在雪花與我約定好的地方,我想起了我的母親。我們都有同一個母親,但是命運卻不一樣。命好的那個做了喇嘛,命不好我走向遠方……”聽到朋友圈這首震撼內(nèi)心的歌曲,激起了我觀看電影《岡仁波齊》的欲望,當然也是想回放一下自駕西藏的經(jīng)歷。
“花開,花落;有生,有死;陽光、暴雪;眼淚、歡笑。不多的語言,平緩的節(jié)奏,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突然像斷弦的弓一樣,你雙手高高舉起,身體伸展開來,匍匐在地上,徹底被震撼……”看到朋友在微信上曬出電影《岡仁波齊》觀后感后,讓兒子在網(wǎng)上訂票,深夜去萬達觀看。
之前,網(wǎng)上對電影《岡仁波齊》的評論涇渭分明。而我,作為走過、熟悉這條路朝圣之路,在電影院一直犯困,對電影的感受就一個字:“悶”。對,是悶,不是克制。克制是底下有洶涌澎湃的情感力量,但堅決不讓這種力量流于表面,于是對觀眾產(chǎn)生了一個理解上的時間差。在理解力填補完這個時間差的瞬間,觀眾突然感受到了潛沉的力量。
直到片尾出來,我不知道這部電影究竟是什么?如果說它是紀錄片的話,《岡仁波齊》缺乏大量的堅實細節(jié),尤其是一路風景灰暗,完全沒有西藏藍的明快。倒是大量的現(xiàn)代交通工具對原始的朝圣帶來了視覺沖擊。如果說它的故事片的話,那就太乏味了。
后來想想,這也許是新生帶的表達方式,與我們早就存在代溝。于是問了兒子對電影的觀后觀,他說“純是為了陪你,讓你重溫西藏之夢,我快睡著了。”
還是重溫一下我在圣地看到的自然風光神情清爽,真正是眼睛上天堂、靈魂歸故里。
電影《崗仁波齊》觀后感范文400字4
看這部電影真的需要一顆平靜的心靈……慚愧地說,我中間有一次睡著了一小會。
我旁邊的兩個人從頭到尾一直在講話……說實話看這種安靜的電影的時候還是很毀氣氛的……
關(guān)于電影,沒有劇本,一切都發(fā)生得很平靜,包括生與死。
導(dǎo)演不斷讓意外和障礙降臨,朝圣者只是平靜,甚至笨拙地悶頭排除萬難,有驚無險之后以為他們會歇一歇,然而次次出乎意料,各種災(zāi)難和麻煩之后是不變的長頭,不變的上路。這些人總是突然就開始投入地磕頭。剛生完孩子的次仁曲珍沒怎么休息,把襁褓中的丁孜登達放在物料車里,自己則繼續(xù)磕頭朝拜;車子被撞壞了,幾個男人在前面拉車,其他人繼續(xù)進行朝圣,拉過一段距離,這些拉車者又返回原點補齊那段沒有磕頭的路。
面對至高無上的神,自認渺小的教徒們往往通過苦行來表達虔誠。對于他們,朝圣不僅是儀式,更是肉體和靈魂的升華。藏民身上神圣的氣質(zhì)得天獨厚,與生俱來。遠離塵囂、祖?zhèn)鞯慕塘x、艱難的生存環(huán)境淬煉出信仰堅定,不怕吃苦,與自然和宗教融為一體的民族性格。
我在結(jié)尾的時候并沒有意識到是結(jié)尾......全片都彌漫著平淡的感動,特別是在看到老爺爺說朝圣是為了祈求眾生幸福的時候。
但更多的感覺還是,以前對于藏族的朝圣覺得非常崇高到無法觸及,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其實一切都是出人意料的樸實和平靜,這反而更加讓我感到不可思議……
電影《崗仁波齊》觀后感范文400字5
張楊導(dǎo)演新作《岡仁波齊》已于近日在全國公映,這部長117分鐘的電影,只講了一個簡單到樸實的故事——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同村10個普通的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fā),翻山越嶺2500公里去神山岡仁波齊朝圣,此行歷經(jīng)生、歷經(jīng)死、歷經(jīng)震撼的西藏四季風光,歷經(jīng)災(zāi)難、變故、內(nèi)心的拷問、成長與蛻變,看似平靜至極,實則波瀾壯闊。上映首日,就有人說這是一部“今天不看,明天就看不到”的電影,可它卻在包括《變形金剛5》、《異形:契約》、《新木乃伊》、《神奇女俠》等眾多好萊塢大片前后夾擊下野蠻生長,突出重圍。
三日票房破600萬 七日票房破2000萬 上座率持續(xù)高
6月20日,《岡仁波齊》在上映首日以1.6%的排片量開畫,彼時多部好萊塢大片正在熱映,占據(jù)了超過60%的`排片,《岡仁波齊》卻以21%的超高上座率高居榜首,并于上映第三日(6月22日)票房突破六百萬。6月23日,面臨《變形金剛5》上映的巨大排片壓力,《岡仁波齊》排片量銳減至0.9%, 但依然沒有阻擋觀眾的觀影熱情,平均上坐率高達26%。在隨后周末兩天,《岡仁波齊》排片分別升至1.2%和1.9%,上座率更飆升達到43.8%及41.4%。
與低排片率伴隨的是影片超高的上座率及口碑,來自大眾和影院對影片的支持聲越來越多,終于在觀眾和影院的共同努力下,《岡仁波齊》在上映第七天(6月26日)排片達到3%以上,票房突破2000萬。
與此同時,在微信等社交媒體上《岡仁波齊》的討論熱度也在不斷增加,數(shù)據(jù)顯示,自6月20日影片上映以來,微信指數(shù)已突破350萬次,甚至超過正在上映的《異形:契約》。
這樣一部在眾人眼中只屬于小眾的影片,自公映以來日均排片不到2%,但是憑借一路飆升的上座率和口碑逐漸逆襲。行業(yè)人士一致認為這是近年來的罕見案例,尤其對于一部看起來不討好的藝術(shù)電影來說。
對于一部商業(yè)片來講,千萬票房不值一提,但是對于往往會被市場冷落的藝術(shù)電影,這樣的成績,讓大家看到了國內(nèi)電影市場的轉(zhuǎn)變,變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能夠給觀眾帶來更豐富的選擇。這些成績也讓大眾看到,我們的市場一直在低估自己的觀眾,藝術(shù)電影的觀眾遠非小眾。
電影《崗仁波齊》觀后感范文400字6
這一條朝圣路,他們走了一年。
遇上許多狀況。
有時,要頂風冒雪在霧茫茫中向前;有時,會途徑一大片爛漫的油菜花田;有時,會在鮮花盛開的河畔跳起鍋莊;有時,頭頂上山體滑坡滾落的石塊,會分分鐘要命;有時,車會壞在路旁;有時,人會受傷生病;有時,肚子里的孩子突然要出生;有時,會被追尾撞得稀巴爛;有時,路旁有人會招呼你們喝茶;有時,要送給其他朝圣者糌粑;有時旅費用盡,要暫時打零工賺錢;有時,老人時辰到了就去世……
他們走走停停。
因為知道自己終將要去向哪里,所以,心安理得面對發(fā)生的一切。
接受。面對。理解。放下。
然后,歇息片刻,繼續(xù)上路。
這一路,像極了人的一生。
它是一個隱喻。電影的英文名字,paths of the soul,意為靈魂的千條萬條道路。
這一路,你要把喜怒哀樂遍嘗,要把生老病死流轉(zhuǎn)。
跳舞有時,悲慟有時。
什么都會來,什么都會過去,什么都會回來。
電影最打動我的,是他們的“平常心”。好像,生活里發(fā)生什么,都是正常的。
孕婦想跟著一起去朝圣,好啊好啊。殘疾的少年想去,好啊好啊。醉醺醺的屠夫想去,好啊好啊。
接受下來就是了。
他們不抗拒“麻煩”,不拒絕“波折”,不害怕“無?!?。
發(fā)生什么,就面對就好了。
他們,沒在怕的。
春天,山上的雪水融化,漫過了路面。
站在水汪汪的路上,他們彼此詢問——怎么辦,要不要磕過去?
答案是,要。
于是,眾人歡快地脫掉身上的皮革圍裙,脫掉厚重的外套,笑嘻嘻地在撲向水里。
水花四濺,每一個人都像孩子玩水一樣歡暢。他們都在笑。
那個畫面,真好看。
來什么,接什么。
電影《崗仁波齊》觀后感范文400字7
電影《岡仁波齊》已經(jīng)公映很長一段時間了。網(wǎng)上看見俞敏洪先生帶領(lǐng)新東方員工一起看的報道后,就一直想看,時間總不合適,知道昨天下午才與老伴一道看完了該片。進影院感覺觀影人數(shù)遠超其他電影,開映到結(jié)束全場鴉雀無聲,連喝水都要考慮是否會錯過重要鏡頭片段。這類國產(chǎn)片似乎第一次看到,感觸頗多,主要如下。
一是該片通過佛教信徒對宗教圣殿布達拉宮大昭寺和神山岡仁波齊的虔誠向往,揭示人生必須有堅定的信仰。有了信仰,古稀老人、孕婦、天生殘疾的小女孩都會跟隨隊伍前進,即使前有萬水千山;有了信仰,酒鬼可以戒酒,屠夫可以祈求神靈保佑自己。目標明確,信仰堅定,沒有啥子困難克服不了的。值得一提的是,屠夫都知道自己過度殺生必須祈求神靈保佑自己求得心安,那些貪得無厭的腐敗分子老虎蒼蠅為何不知道收手呢!?
二是該片通過一行11人從藏東距離拉薩2100多千米的小地方,一路叩拜同行,相互關(guān)心照顧攜手前行,最終實現(xiàn)目標,揭示團結(jié)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的極端重要性,同時還宣揚慈悲為懷的佛教精神。影片沒有任何爭吵,只有遇到問題溝通協(xié)商解決。沿途隊伍遇到困難有人相助,見到他人有困難主動幫助他人。
三是一行11人,回來還是11人,只不過一新生兒降生,一老者完成一生夙愿長眠于岡仁波齊山腳下,反映人生生死輪回,新陳代謝是常態(tài),沒有啥子可以大驚小怪的,關(guān)鍵是要活得有滋味有意義。沒能回家的叔叔,一生沒有娶妻,但是他幫助早亡的哥哥養(yǎng)大了三個孩子,最后還完成了哥哥和自己一生的夙愿,朝圣圣殿布達拉宮大昭寺和神山岡仁波齊。
這個片子從頭到尾看到的是和平和安詳,靜靜地看完慢慢地回味。
《青鳥》的觀后感范文400字
下一篇:《黎明的河邊》觀后感范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