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推出的文化情感類節(jié)目,由董卿擔任主持人和制作人?!独首x者》包括:《朗讀者第一季》《朗讀者第二季》《朗讀者第三季》。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央視節(jié)目朗讀者個人觀后感500字,希望能幫到各位。
央視節(jié)目朗讀者個人觀后感500字1
在老師的強烈要求下,我迫于無奈地觀看了一檔我毫無興趣的節(jié)目——《朗讀者》。
所為一個寧可躺著無所事事,也絕不愿意在課外手沾書籍的”厭學者“,我本實在不懂得,一檔只有朗讀的節(jié)目,會有什么精彩的看點,哪些地方,會惹人眼球。而當我真正走入它的時候,好不夸張的說,我徹底被它吸引了。
周六晚8點,我打開電視,觀看《朗讀者》,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讀者》第一次”遇見“。
就像董卿阿姨在節(jié)目開始的時候說的那樣,有時候就算遇見也沒有什么印象,有的”遇見“卻會從此改變我們的生命。這改變生命的”遇見“,濮存晰就經歷過。他小時候是一個殘疾的孩子,被同學們嫌棄,體育課上跑步的時候,也沒有人愿意和他一組。同學們甚至還給他取了個綽號——”濮瘸子“。我想,那時候他心中肯定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幸運的是,他遇見了榮國戚榮大夫,榮大夫為他做了整形手術,那是他生命的轉折點,他從此可以跟正常孩子一樣了!可以跑,可以跳了!這對榮大夫來說,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手術,是他做的許許多度手術中的一個,也許他對此毫無印象。但是對濮存晰來說,這是他生命中最美的”遇見“,他朗誦了老舍散文《宗月大師》節(jié)選,內容講的是老舍對曾經將自己領進血統(tǒng)的劉大叔的感恩之情。我想,我也會對幫助過我的人心存感激。
還有蔣勵,他和他的三個同事都曾擔任過”無國界醫(yī)生“,在戰(zhàn)亂和災難中救死扶傷,平均每天接受四十個新生嬰兒,在工作中,他們隨時”遇見“生死?!洞鸢冈陲L中飄揚》讓我們明白平靜的生活多么值得我們珍惜。柳傳志”遇見“失敗,許淵沖”遇見“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
遇見,是多么美好,愿我們一生中,都擁有無數次美好的”遇見“。
央視節(jié)目朗讀者個人觀后感500字2
朗讀是一件人人都會做的平凡事,對于小學生來說朗讀恨不得天天必做,對朗讀無比反感,但今天我在《朗讀者》節(jié)目聽到這段朗讀時潸然淚下。
朗讀者是斯琴高娃,她扮演的孝莊太后已是家喻戶曉。她讀的是賈平凹獻給母親的一篇散文,聲情并茂,句句動人心弦,微微顫抖的聲音卻堅強有力,當我聽到“我在地上,她在地下?!币痪湫撵`一震,想起了那一幕。
那時我還小,那天的事已很模糊,記得是我做錯了事,母親罰我面壁思過。我不高興,一心想著玩兒,便開始鬧。踢壞了小板凳,弄翻了花瓶,踩臟了沙發(fā)……躲在衛(wèi)生間里大哭大鬧,突然我聽見了幾聲抽泣—是母親在哭,我不知怎的,心痛了,一下沖出來,緊緊的摟著她,莫名的樂了……記憶的長河中這段已是記不清了,也很少回憶它,如今竟因看一個節(jié)目,聽一段朗讀,喚起了那段兒時的記憶?,F在撥開母親的黑發(fā),那一根根銀絲閃爍的歲月光芒,有幾根是那時添的呢!去問那已逝的光陰吧,我也猜不到啦!時間啊,慢下你的腳步,讓我再多看幾眼母親那年輕的容顏;記憶啊,慢下你的流逝,讓我再多回想一下母親那燦爛的笑臉…………淚花在我心頭綻放。那是一朵堅強的花,一朵充滿愛的花,一朵永不枯萎的花。
晶瑩的淚花里有多少講不完的故事呢?母親坐在陽臺上讀著海子的詩,讓她靜靜地讀下去吧!我愿做她永遠的聽眾。
央視節(jié)目朗讀者個人觀后感500字3
陪伴,一個簡單的詞語。父母陪伴孩子,子女陪伴父母......如果沒有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義。
這一期《朗讀者》的主題就是陪伴。首先登場的是著名的“童話大王”——鄭淵潔,他講述了自己小時候被退學,父親用不同的方式去鼓勵他,讓他有了現在的成就的故事。他們父子共同朗讀了自己所寫的童話;接下來是楊乃斌與他的母親,向我們展現了那陪伴的真實含義;蔣雯麗女士是一位預防艾滋病的宣傳員;還有一名野生動物園的唯一一個飼養(yǎng)員林兆銘;為一千多部電影配音的喬榛老師和他的妻子唐國妹老師......
這幾位朗讀者都令我十分感動,尤其是楊乃斌與他的母親。在楊乃斌八個月大的時候,因為一次高燒而導致耳膜出血,造成耳鳴。他的母親不想讓她的孩子沒有傾訴權利和生活在無聲的世界中,于是就堅持讓他讓普通學校,自己便成為了兒子十六年的同班同學。但是誰也不知到,她為了讓兒子上學求了多少次校長。
她朗讀了一篇冰心先生的《不為什么》,如此神情、感人的語言,讓我不禁想起了母親,全天下的母親,也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
陪伴是美好的,有了陪伴,證明雙方把最美好最珍貴的的東西給了你,那就是時間。
看了這一期后,我也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的父母以及那些曾經或現在陪伴我的人。陪伴雖只有十八畫兩個字,但它是沉重而美好的。
我們應當學會陪伴,陪伴父母,陪伴每一個值得陪伴的人。讓這時間全部種滿愛。
陪伴,高于一切,讓這世間,更美好!
央視節(jié)目朗讀者個人觀后感500字4
“你有多久沒有朗讀了?很久了吧!因為很多人都覺得朗讀那是學生時代的事情或者說它只屬于一小部分人。不,朗讀屬于每一個人。”
這段作為《朗讀者》的開場白,擊在了每位觀眾的心里。
“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將值得尊敬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這是這檔節(jié)目的自白,也是出彩之處。重點放在挖掘人的百態(tài)——每位嘉賓帶來的不是干巴巴的選取片段,而是自身的真實寫照,自己的人生感悟。
既然名為“朗讀者”,那讓誰來朗誦就顯得尤為重要。節(jié)目的嘉賓設置沒有一味地追求大牌,而是采用“明星+素人”這樣葷素搭配的巧妙結合。在2月18日第一期節(jié)目中,明星陣容包括表演藝術家濮存昕、世界小姐張梓琳、聯(lián)想創(chuàng)始人柳傳志、著名翻譯大師許淵沖,還有鮮花夫婦周小林殷潔,無國界醫(yī)生志愿者蔣勵這樣的普通人。
在節(jié)目設置中,更是看出了節(jié)目組的獨具匠心。每一期設置一個主題,配上的闡釋,再選擇相關聯(lián)的嘉賓和朗讀的作品。第一期的主題定為“遇見”,每位嘉賓都結合自己的故事選取最觸動自己的一段文字進行朗讀。還設置了開場曲的演奏和結尾的彈唱。此番用心在綜藝節(jié)目中實在是少見。
央視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筆。
央視節(jié)目朗讀者個人觀后感500字5
幾乎所有優(yōu)秀的作品,都是從當下社會現狀以及情緒的投射。這是個追求“快快快”的信息爆炸社會,精神繃得夠緊,壓力總是很大,時間過得太快。文化類節(jié)目的悄然回暖,呼應著國民價值觀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升級,滿足了大眾對于知識、審美、情感的多重高階需求,緩解了在信息碎片化時代的“文化焦慮”。
《朗讀者》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后的價值,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生故事。作為一檔用文字承載情感的節(jié)目,《朗讀者》的氛圍相對安靜,節(jié)奏更為舒緩,和追求刺激、熱鬧的“快消內容”截然不同,恰恰會滿足受眾在疲憊的忙碌之后回歸內心寧靜的欲望,感受朗讀傳達的力量。
《朗讀者》不是一檔讀書節(jié)目,而是用文字抵達情感,從每個人真摯的人生故事出發(fā),分享親情、友情、愛情。這些人世間共通的情感,會幫助觀眾去了解和理解朗誦文字背后蘊含的寬度、厚度、濃度,遍嘗人生百味。
節(jié)目每期以一個充滿寓意的主題詞作為核心線索,有關“遇見”,有關“選擇”,有關“陪伴”,有關“眼淚”……名人和素人同臺,分別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它可以是一篇散文、一首詩、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電影戲劇劇本。聆聽一段安靜的訴說,就仿佛路過一段人生。這些故事看似關于別人,其實映照著最為普世的情感。
一整季串聯(lián)起不同的人生關鍵詞?!独首x者》還原著電視人的初心,希望節(jié)目帶來的觸動能溪流汩汩地從觀眾心靈流淌開來,在沉淀的甜美和安寧中,找尋自我。
央視節(jié)目朗讀者個人觀后感500字6
最近電視節(jié)目《朗讀者》人氣十分火熱,我們一起看了第一期節(jié)目,它的主題詞是“遇見”。
一些人, 一些事,一些不經意中的遇見,可能會改變我們的人生道路。古往今來,有太多太多的文人墨客,用筆,描繪了一場又一場遇見。
這一期中,使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只要你是一個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業(yè)。你都是我的好孩子。
就是這句話,激勵著聯(lián)想的老板柳傳志。他原來可以成為飛行員的,但因為他的一個舅舅是右派,因此,他當飛行員的夢想破滅了。就在這個時候,他爸爸對他說了這句話,他豁然開朗,最終成為了聯(lián)想的總裁。
是啊,我們?yōu)槭裁丛谟鲆姶煺蹠r不樂觀面對呢?人最重要的就是品行好。只要品行好,不管你身居何位,是老板,是平民,是乞丐,只要懷有一顆正直的心,努力奮斗,一定會成功的。
在生活中,我們時刻要注意自已的品行,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并且堅持下去。長大以后才會成功。我們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要抱著一顆正直的心,看見負能量要及時制止,這樣下去,我們的心就永遠是正的,就一定會成就一番事業(yè)。
有關禮儀個人觀后感500字范文
下一篇:電影上甘嶺個人觀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