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公園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qū)永定門內(nèi)大街東側(cè)。占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游覽北京天壇的優(yōu)秀觀后感500字范文,希望能幫到各位。
游覽北京天壇的優(yōu)秀觀后感500字范文1
在我十一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去天壇。
一到天壇,果然氣派不凡。買了門票后,我們到了祈年殿,祈年殿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02),初名“大祀殿”,是一個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徑24。2米,里面分別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時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僅存的一列。祈年殿里面真是漂亮,可惜不能進去。
接著,我們到了回音壁,它是天庫的圓形圍墻。因墻體堅硬光滑,所以是聲波的良好反射體,又因圓周曲率精確,聲波可沿墻內(nèi)面連續(xù)反射,向前傳播。有了回音壁,你在里面說的話,我都能聽得見。再往前走就到了回音壁,回音壁是一個圓形的圍墻,在一邊貼著墻輕聲地說話在另一邊就能聽得一清二楚,根電話一樣,而且還非常的大,比我想像的大多了。我在回音壁里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三音石,一問是在皇穹宇殿外從右往左的第三塊石頭,我在上面拍了好幾下也沒聽見一聲回音,可能是因為人太多的緣故吧!
出了回音壁對面就是圜丘,圜丘是個多層圓形的`壇,它是古代每年皇帝用來祭天的地方,圜丘里的臺階每層都是九級的,頂層的地磚也都是九的倍數(shù),那是因為古代的皇帝以九為最大的數(shù),所以圜丘上的東西都跟九有關(guān)系。
時間過的飛快,轉(zhuǎn)眼間到了下午,我戀戀不舍的走出天壇。
游覽北京天壇的優(yōu)秀觀后感500字范文2
我的家鄉(xiāng)在偉大的首都-北京,北京有許多名勝古跡,如氣勢恢宏的故宮,風景如畫的頤和園,景色秀麗的香山等等,我最喜歡的要數(shù)天壇了。
我十分喜歡天壇,特別是他的一角——一片離東門很近的草地。那片草地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點點滴滴留下了我童年的美好時光。
春天來了的時候,草地上一片生機勃勃。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露出了綠油油的小手。各色各樣的野花星星點點的散落在草地上,有紅的、黃的、白的……五彩繽紛、嬌艷爭芳,偶爾有幾只小燕子在草地上空掠過,增添了許多春天的生機。
夏天悄悄地到來的時候,太陽將它的金光毫不吝嗇地灑向大地,這片草地上卻顯得格外涼爽。每到盛夏的時候,都會有很多的小朋友來這兒放風箏,草地上充滿了歡歌笑語,臨近正午,小伙伴們都散去了,他們說笑的聲音久久回蕩在草地上。
一轉(zhuǎn)眼就到了涼爽的秋天,一年一度的“菊花展”盛大開幕了,園藝師精心地將菊花裝扮成各種造型:有的擺成了一只可愛的小兔子;有的擺成了一只只美麗的蝴蝶;還有的擺成了一頭胖乎乎的小熊,伸開手臂,似乎要擁抱每一位南來北往的游人。
嗖!嗖!冬天相伴著刺骨的寒風而來,草地上一片雪白,有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在這里打雪仗、堆雪人。原本寂寞的草地一下子沸騰了起來!
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我愛天壇,更愛天壇那片撒滿我童年記憶的芳草地!
游覽北京天壇的優(yōu)秀觀后感500字范文3
上個周末,爸爸帶我去天壇公園游玩。天壇公園是北京“五壇”公園中最大的公園,有氣魄雄偉的祈年殿、神奇的回音壁以及 場面宏大的圜丘壇等主要景點。
我們進了北門,首先來到祈年殿。祈年殿是天壇的主體建筑,也稱為祈谷壇,原名大祈殿。祈年殿呈圓形,直徑32米,高38米,是一座有鎏金寶頂?shù)娜亻艿膱A形大殿,殿檐顏色深藍,是用藍色琉璃瓦鋪砌的,因為天是藍色的,以此來象征天。當游人跨出祈年殿的大門,往南望去,只見那條筆直的甬道—神道,一路上門廊重重,越遠越小,有一種從天上下來的感覺。
沿著神道向南,就來到了皇穹宇?;蜀酚钍枪┓钹髑饓漓肷裎坏膱鏊??;蜀酚顬轹探饘氻攩伍軘€尖頂建筑,用藍色琉璃瓦鋪設(shè)屋頂,象征青天?;匾舯诰褪腔蜀酚畹膰鷫?。只要兩個人分別站在東、西配殿后,貼墻而立,一個人靠墻向北說話,聲波就會沿著墻壁連續(xù)折
射前進,傳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對方會聽得清清楚楚,所以稱之為‘回音壁’。
皇穹宇以南是圜丘壇。圜丘壇是一座露天的三層圓形石壇,分上、中、下三層,圜丘壇上層的中心圓石叫天心石,圍繞天心石這一層共鋪9圈扇形石,每圈均為9的倍數(shù).三層臺面共有378個“九”,共用扇形石3402塊。九為極陽數(shù),用9的倍數(shù)遞增是強調(diào)天的崇高與神圣頂層中心的圓形石板叫做天心石。
天壇真好啊,我還會再來的。
游覽北京天壇的優(yōu)秀觀后感500字范文4
早聞天壇大名,今見之,感慨:果不其然!
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禱五谷豐登的地方。一進大門,我覺得自己猶如皇帝,坐在龍椅上,看著文武百官,愜意哉!
很快就看到了大城門,金碧輝煌,主色調(diào)是紅和黃,紅漆閃閃發(fā)亮,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光彩照人,仿佛一塊紅水晶。上有許多排金子似的鐵釘,跟奶奶家的門一樣,很親切。望著敞開的門,總覺得少了些什么,應(yīng)該是身披鎧甲,手持長矛,頭戴鐵盔的士兵吧。
前方的指示牌上寫著“牡丹園”,這令我萬分喜悅??蓩寢寘s說不去,我只好沉浸于幻想中了。春天的牡丹園,各色牡丹齊綻,粉的像霞,仿佛那么的輕,好像會飛起來似的;白的像雪,仿佛那么的涼,好像會融化似的……百花齊放,鳥兒們、蜜蜂們趕集似的四處飛。我忽然想起這是冬天,于是又有另一幅圖像來:白雪皚皚,枯枝敗葉,花早已謝,有些凄慘。
走著走著,來到了回音壁。這可真是一堵神奇的墻。在這頭輕輕說一句,那頭便聽到了話聲。這像現(xiàn)在的打電話——這該是古時的電話吧!可是現(xiàn)在,聲音微乎其微了,因為人聲鼎沸,吵嚷得使墻也有些破損。我不禁住了嘴,憐憫這墻,憐憫破壞這墻的人們。
祈年殿最為壯觀,琉璃建成,如一片浮云,給人很清爽的感覺,紅色和綠色,卻顯得意外的和諧。尖尖的頂,金色的,下面掛了一掛大匾,氣勢宏偉。
天壇之美,無法以言語描述。
游覽北京天壇的優(yōu)秀觀后感500字范文5
我們早上早早的起床,來到了古代皇帝祭天的大花園——天壇。
天壇占地273公頃,主要建筑只占整體面積的百分之一,而且各具各的特色,極富象征意義。
天壇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帝王祭天祈谷的圣壇,距離今天有五百九十余年。明永樂十八年,北京天壇按南京舊制建成,主體建筑為大祀殿,大祀殿西南方向建有齋宮。明嘉靖九年(1530年)實行天地分祀,在大祀殿南邊建圜丘,專用于祭天,圜丘的北邊建神版殿。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大祀殿被拆,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祀殿原址建起了大享殿。大享殿是圓形三重檐攢尖建筑,坐落在三層石臺之上。
大享殿同圜丘對應(yīng),形成天壇內(nèi)主體建筑均為圓形并南北兩壇對稱分布的格局,兩壇之間有圓形圍墻包圍著的重檐建筑,北高南低。長達360米的丹陛橋?qū)蓧B在一起。 嘉靖三十二年(1533年),北京南外城擴建,原來位于南郊的天壇被擴在了南城墻內(nèi)。北京城的中軸線南端為永定門,天壇位于永定門內(nèi)即北京城中軸線南端以東,軸線以西建有先農(nóng)壇。為壯觀瞻,使兩壇壇墻更加完善,同時也與整個北京城規(guī)劃相協(xié)調(diào),天壇增筑外壇墻,形成天壇、先農(nóng)壇兩壇夾天街對持格局,蔚為壯觀。
天壇外壇墻建成后,僅西向設(shè)門,壇域擴大為273余公頃。但連接南北兩壇的軸線不居中,而位于壇域偏東位置,打破了中國傳統(tǒng)的主要建筑位于中軸線上的做法。這與整個北京城西城略大,東城略小的特點相一致。軸線偏東也使由西向東進入天壇的人們更會覺得廣闊、闊大 清乾隆年間,天壇的建筑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擴建、改建及修繕。乾隆十四年間(1749年)擴建圜丘,改善宮殿,改大享殿為祈年殿,并將大大享殿三色瓦統(tǒng)一為青色瓦使得天壇建筑更加圣潔崇高,色彩愈加鮮明濃烈,象征寓意更加豐富。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天壇西門外之南增建了一座壇門,稱“圜丘門”,原來的西門叫做“祈谷門”。 今天真是開心的一天。
游覽北京天壇的優(yōu)秀觀后感500字范文6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來了到了北京,放下行李,洗把臉,我們們就迫不急待地去游覽天壇公園。
我一直想知道天壇是什么樣,是象天一樣大的壇子嗎?它的作用是什么?一進公園大門,我就急忙跑去看簡介:天壇公園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和祈谷大典的場所,始建于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以后歷經(jīng)改造,擴建,至清乾年間(1736—1795)建成。 令我自豪的是,天壇公園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祭天建筑,即使皇帝不能親自祭拜,也要派遣大臣替他行禮。 我們經(jīng)過一條長廊,慢慢走到祈年殿。
哇!真大呀!原來祈年殿是祈谷壇的主體建筑,它建于明朝永樂十八年,最初稱為大祈殿,1544年明世宗獎大祈殿拆掉,改為大亨殿,1645年順治帝改大亨為祈谷壇,1753乾隆皇帝改為祈年殿。啊!真是讓人驚訝,為了一座祈年殿,重建了那么多次,皇帝修建的這些大殿真壯觀呀! 在茂密的樹林里,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棵姿態(tài)怪異的老柏樹。后來我才知道,它的確是一棵奇特的柏樹,叫九龍柏。九龍柏有500多歲了,樹干挺拔粗壯,形象奇特,象九條龍盤旋騰飛,這不得不讓我稱贊自然界的神奇所在,以前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這樣的奇花異木,今天,我也一飽眼福啦!
走過了不可思議的回音壁,我們來到了天壇的又一大景點——天心石?!疤煨氖庇址Q“太極石”,據(jù)說那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專用位置,并且站在上面說話,站在天心石上面說話,聲音深厚有力,我不由得想去試一試。我走上圜丘,發(fā)現(xiàn)天心石周圍環(huán)砌著九塊石板,每增加一環(huán)就依次增加九塊石板,直至“九九”八十一塊,寓意“九重天”。我費了好大的勁才一只腳踩到“天心石”上,游人實在是太多了,別說聽聲音,連和媽媽對話都被嘈雜的人群淹沒了,讓我遺憾不已。
下次再到北京,我一定要去美麗的天壇公園圓我這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