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創(chuàng)作于1935年,該劇以交際花陳白露為中心,描繪了日出之前高級旅館與下等妓院內黑暗的社會生活,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小編特地準備了話劇日出觀后感作文,歡迎借鑒學習!
話劇日出觀后感作文1
前兩天去看了話劇《日出》,深深地震撼。
在短短2個半小時內,體驗了徹底的絕望,又從人間地獄進入天堂。這是曹禺先生的魔力,也是演員和導演的魔力。
我沒看過之前版本的日出,只是非常喜歡這一版。
先說演員,最令人驚喜的是郭達,他扮演的富豪潘月亭是個很復雜的角色,剛開始,他看起來如笑面佛而且很懦弱,慢慢地真實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了,兇狠、狡詐、吃人不吐骨頭,就如黃省三的哀嘆:“都是人啊,人不能這么對人的!”郭達把這個兩面三刀的笑面虎演活了。
扮演陳白露的陳數(shù)是我很喜歡的演員,看過她演的《暗算》。之前上映時,有評論說她是演得最像陳白露的演員。陳白露外表光鮮亮麗,內心蒼白絕望,她曾經(jīng)被至愛的人背叛,所以再也不相信愛情,丟棄一切理想茍活在上海灘;她鄙視周圍的一幫寄生蟲和社會渣滓,卻不得不仰賴他們生存;她總是生活在黑暗中,卻熱愛看日出,但太陽終于出來時,她卻喃喃地說:“太陽不是我們的,我們要睡了?!比缓蠓幾员M。
“太陽出來了,但太陽不是我們的,我們要睡了?!边@是《日出》中最有名的一句臺詞,懂了這句話就明白了全劇的基調,地獄般的生活,慘絕人寰的人生。第一次讀這個劇本是在高三,那時候腦子里總會蹦出這句話來。
燈光和音樂也令人印象深刻。陳白露剛出場時,打的是五顏六色的霓虹燈,晃得人眼暈,象征著陳白露生活環(huán)境的光怪陸離、燈紅酒綠。除此以外,燈光總是壓抑的,朦朧的,因為這里永遠見不到陽光。當悲劇發(fā)生時,如黃省三毒死親生孩子,小東西被毒打時,燈光碎成一條條慘白的光柱,把人物也割成一條條的;小東西上吊時,在滿場的黑暗中,小東西的身旁燃起火一樣的燈光,令人想起地獄中的烈火,不寒而栗;陳白露出場時,總有一束燈光柔和地打在她的身上,烘托出她超越凡俗的美。
曹禺的這出劇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它活生生地展現(xiàn)了人間地獄,黑暗到徹底,絕望到徹底。他的《雷雨》、《原野》亦如是,讀他的劇本時曾因為那種徹頭徹尾的黑暗而讀不下去,作者寫劇本時又該是何種心情?他的心里為何能容下那么多痛苦?
不過,導演對結尾做了一些改變,加了一個光明的結尾,盡管是虛幻的。陳白露死去后,場景突然切換成森林,太陽的神輝籠罩大地,陳白露慢慢醒過來,她回憶起了自己十二、三歲的時候,那是她人生最美好的年紀,她內心的美好也蘇醒過來,她一步步向光線發(fā)出的地方——太陽,亦是天堂走過去,這時音樂變得優(yōu)美和抒情,在我的熱淚盈眶中,全劇結束了。
走出演播廳,門口有一座曹禺先生的半身像,我默默地凝視著先生的面容,向他道深深的感謝。
話劇日出觀后感作文2
曹禺先生的戲劇《日出》已經(jīng)誕生幾十年,但直至今天它仍經(jīng)常被搬上舞臺,并被改編成電影等各種藝術形式,足見其現(xiàn)實意義。
本劇主要講述上世紀30年代被投機銀行家潘月亭bao養(yǎng)在大旅館的高級ji女陳白露,及其周圍人的關系與行為。本劇內容厚重,主題深邃,立足于當時的歷史背景。也映射出今天的社會現(xiàn)實。既有作者對尸位素餐的“有余者”的揭露斥責,也有對被侮辱、被損害的“不足者”的同情和人文關懷。
高級ji女陳白露無疑是作者濃墨重彩刻畫的中心人物,她的言行也貫穿整部劇。她本來是一位接受“五四”思想的新女性,也過對未來有過短暫的憧憬和抱負,對這部分經(jīng)歷劇中沒有詳加描述。才貌俱佳的陳白露曾跟一位詩人有過短暫的婚姻,但大概是由于圍城中的瑣事終于沖散了兩個空想家的浪漫情懷,婚后不久便即分手,詩人繼續(xù)去追求心目中的理想國,而曾名“竹君”的陳白露也于此時改名,踏進光怪陸離的大上海。
來到這個冒險家的樂園后,陳白露并沒有堅守少年時的理想,而是在拜金的洪流中迷失了自我,她生性高傲,厭棄庸俗,容貌出眾,又有青春作為資本,但卻又長期放蕩,甘于接受bao養(yǎng),沒有尋找新生活的勇氣。她仍殘存著一些正義感,并且天性善良,可惜卻沒有目標,終于無法擺脫被社會扼殺的現(xiàn)實。
潘月亭是大上海真正的孩子,為人八面玲瓏,善于巴結頭面人物。作為一名投機銀行家,他精明強干,在上海灘翻云覆雨;銀行財務緊張時,他不顧外強中干的事實,耗巨資修建新大樓。他將賺錢視為第一要務,為情人一擲千金,對窮人卻極端吝嗇。但即便精明如潘月亭,也沒能逃脫破產的厄運,在得罪了不可一世的大亨金八之后,潘月亭縱使裁員、減薪也終難扭轉頹勢,查理·皮埃羅的下場在等著他。
潘月亭的秘書李石清是一個值得玩味的人物,他出身低微,靠自己的能力一步步爬到今天的地位。然而他卻絲毫不同情如從前自己一樣的貧苦人民。他苦心孤詣,只為爬得更高,紙醉金迷的花花世界早將他的價值觀扭曲,為了身居要職,他用自己的薪水陪上司下大注賭錢,甚至對生命垂危的兒子也不聞不問。他自作聰明的翻閱老板的文件,進而以此要挾,最終導致自己被解雇,而兒子喪命黃泉。他既幫黑暗的社會吃人,又被黑暗的社會吃掉,是一個可憐又可恨的悲劇。
方達生幾乎是本劇中唯一的亮色,他是陳白露早年的戀人,至今仍不忘舊情,他從鄉(xiāng)下來上海,只是為了接回陳白露。上海是個五光十色的大染缸,身處其中的人很難潔身自好,這一點只有他從一開始就十分清楚。但他空有同情心和正義感,卻缺乏社會經(jīng)驗,是以多次勸說陳白露均沒有結果,而尋找失蹤的小東西時也輕易被騙。最終沒能說服陳白露的他迎著日出走去,恰似吹開死水的一縷清風,給人帶來前方的希望。
除上述人物外,像飽食終日,俗不可耐的顧八奶奶;徒有其表,敗絮其中的拆白黨胡四;無依無靠,仍不甘墮落的小東西;老于世故又心地善良的ji女翠喜。這些人物雖然都著墨不多,但每個人均性格鮮明,掩卷深思,眾多形象依舊歷歷在目。
在編劇方面,本劇以大旅館客廳和三等劇院為窗口,采用橫斷面式的散文化結構,在這兩個場景中各色人物輪番登場,各顯其能,這樣做的好處是將所需的人物放在特定的戲劇情境中,不需完整交代各人的來龍去脈,不必追求情節(jié)的連貫性,使創(chuàng)作的自由度增加。
本劇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有余者”和“不足者”之間的矛盾,即潘月亭、金八等大人物與黃省三、小東西等小人物的矛盾。這一矛盾是全劇的主要矛盾?!坝杏嗾摺迸嗽峦ぴ谇槿松砩弦粩S千金,在賭桌上隨意輸錢,卻員工卻格外苛刻,一旦財政出現(xiàn)困難,便首先想到將為自己賣命多年的老員工解雇。出身貧賤的李石清也對和昔日自身相仿的黃省三等人毫無惻隱之心。本劇的另一方面矛盾是有錢、有權勢者內部的矛盾,即潘月亭與金八等人之間的矛盾。
本劇的導演手法也頗具特色,將現(xiàn)代意識融入有深刻歷史積淀的名著當中,將現(xiàn)實與歷史交匯,呈現(xiàn)出一種別具一格的美感。轉臺的使用令人稱到,在觀眾面前將舞臺進行180度旋轉,使老上海的三等妓院和冠蓋云集的現(xiàn)代賓館自然轉換。導演將本劇的一、二、四幕搬到了現(xiàn)代,將大旅館換成星級賓館,老上海呼風喚雨的名流清客,也改頭換面成了當代風流自賞的名士賢達,個中寓意不言自明。
此版舞臺劇在精神內核上是同原著一脈相承的,并且以現(xiàn)代人的視角對金錢給人性的扭曲和異化加以新的詮釋,直面商品化給人帶來的困惑。得益于時空的一致使對生活的剖析更加直接強烈。
另外幾位主演角不落匠氣的表演讓觀眾大有身臨其境之感,將人物的性格刻畫的入木三分,很容易引起觀眾愛憎上的共鳴。
最后來說一點我自己的想法,我認為本劇與巴爾扎克的《煙花女盛衰記》存在一些師承關系?!稛煛肥恰痘脺纭返逆⒚闷?,也是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結構最龐雜,人物出場最多的一部鴻篇巨著。我認為異曲同工之處多出于該書第二部分,即《老叟情愛幾何》(又譯《百萬富翁的愛情》)。講述的是年邁的銀行家紐沁根男爵迷戀煙花女愛絲苔·高布塞克的故事。
紐沁根是《人間喜劇》中多次出現(xiàn)的一位主要人物,在《煙》中已步入暮年,故謂之老叟。紐沁根和潘月亭,同樣是金融業(yè)的驕子,同樣是事業(yè)有成、人前顯貴的名流翹楚;只不過機關算盡,身敗名裂的潘經(jīng)理比之以三次假破產換來萬貫家財?shù)哪芯袈赃d一籌罷了。
引得猶太銀行家不思茶飯,甘心大把花錢的就是心地善良卻不幸淪落風塵的愛絲苔,愛絲苔一如陳白露,而兩人的棲身之處恰恰都是銀行家提供的公館。最終愛絲苔和愛人相守的夢想幻滅,以自盡明志,陳白露也在前途渺茫之際告別人世。
總之,《日出》是中國文學史上輝煌的一頁,影響力無數(shù)人,歷久彌新的魅力直到今天仍沒有一絲消減。
話劇日出觀后感作文3
我喜歡大自然,喜歡日月星辰的奇異變化:明月的皎潔,群星的閃耀,日出的柔和,日落的肅穆。我最喜歡日出,它是柔和的,它是壯觀的,它是充滿活力和希望的。
凌晨五點,當人們還在甜蜜的夢鄉(xiāng)時,我已坐在河堤上,靜靜的等待日出,大風,耳旁只有風的呼嘯聲,朝氣,眼前只是灰蒙蒙的一片,莫非我也要經(jīng)歷和徐霞客、劉白羽一樣的遭遇?
六點,天依舊是昏暗的,風和朝氣,依舊在肆虐逞兇作威作福。汾河河水不停地卷起一團團浪花拍打在我們腳下,一旁的小花小草不住地為我們搖頭,似乎是在為我們惋惜??磥斫裉焓莿e想看到日出了,我在心里默默的念叨。正當我懷著惋惜之情,轉身準備回家時,我看到了最美麗、最壯觀的日出景象。
東方一道紅光沖破了濃濃的云霧,像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像沖破云霄的火箭,映入人的眼簾。風和朝氣就像遇見克星似的紛紛散去了,而太陽,并不熾熱,帶著一種明亮而柔和的光芒,像一個好勝的小孩子“得寸進尺”地探出了小半個頭。突然,它跳躍了一下,太陽出來了,火一般鮮紅火一般強烈。就像徐志摩寫的:在看東方,海句力士已經(jīng)掃蕩了他的阻礙,雀屏似的金霞從無垠的肩上產生,展開在大地的邊沿。起……起……用力,用力,純焰的圓顱如一探再探的躍出了地平,翻登了云背,臨照在天空。
日出是美好的,它代表著新的一天的開始,它象征著新生命的誕生,但它的美麗卻付出了很多努力,它努力的跨出地平線,努力的沖破云霄,它這種堅持不懈努力奮斗的精神,不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嗎?讓我們從現(xiàn)在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學習它這種精神,努力學習,長大后做祖國的棟梁之材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自己的貢獻。
話劇日出觀后感作文4
在《日出》中,反復出現(xiàn)著這樣一句話:“太陽升起來了,黑暗留在了后面。但太陽不是我們的,我們要睡了?!辈唤屓擞X得無比的悲哀與無奈,在那個“損不足以奉有余”的世界里,無論是奢侈糜爛的資產階級,還是為生活苦苦掙扎的小人物,都在黑暗中生活忙碌,太陽照不進他們存在的陰暗角落,感受不到陽光的溫暖,展露出的或是人性的丑惡與扭曲,或是對不公世界的控訴和無可奈何。
陳白露,這個處于社會邊緣的青年女性,她的名字似乎就暗示了她的命運。她是黑夜里一顆晶瑩的露珠,彌漫的夜氣給她蒙上一層污垢,但她的內心是純潔的,透明的,盼望著日出,向往在陽光下一展清亮的光輝,可沒等太陽出來,就消失了。陳白露的性格中交織著錯綜復雜的矛盾,作為一個交際花,我們看到腐朽的生活給她的性格打上的烙印。她抽煙、打牌、喝酒、嘲弄著男人, 以至有人說她是“玩世不恭、自甘墮落的女人”。但有時她做事又是那么的認真,她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正在一步步地走向黑暗的深淵,但卻陷在物欲的享受中難以自拔。曹禺先生這樣評價陳白露:“她才二十三歲, 時而像是久經(jīng)風塵,時而又像單純的少女;時而玩世不恭,時而滿腔正義;時而放縱任性, 時而感傷厭世……” 她是出身在“書香門第”的“高才生”。在墮落風塵前,還是社交的明星。這一切條件造就了她自尊、自負的性格。她看不起潘月亭、顧八奶奶、胡四和喬治張那樣的人,明白“這些名譽的人物弄來的錢”并不名譽;但她又混跡于他們中間,享受著物質上的豐裕生活。她要尊嚴,又很驕傲。她的優(yōu)裕生活明明是像潘月亭那樣的人給她的,但她卻說:“我沒有把人家吃的飯硬搶到自己的碗里。”“我的生活是別人甘心愿意來維持的。”“這樣弄來的錢要比他們還名譽得多?!睂Υ嗽峦?、喬治張這一行人, 陳白露也并不像一般的交際花那樣曲意奉承、唯唯諾諾,反而可以說是不留情面。在潘月亭面前,她表現(xiàn)得十分任性,只是為了救小東西才第一次謝謝潘月亭、第一次說他是個“好人”。陳白露和那些喜歡她的男性之間,與其說是“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不如說是征服與被征服、利用與被利用的關系更為恰當。
陳白露也曾經(jīng)幻想過幸福而浪漫的愛情,就像許多“未經(jīng)世故的傻女孩子”一樣“羨慕著自由”、“憧憬著在情愛里偉大的犧牲”。但她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生活中意外的幸?;蚩鞓樊吘箍偸且馔猓接?、痛苦、死亡永不會放開人的”。應該說她的悲劇是必然的,因為她拒絕的不是愛情,不是自由,而是普通人的平淡生活。這是“解放”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女性的愛情追求,帶有幻想性,并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愛情。既又追求那種海市蜃樓般的愛情,又不懂得愛情的意義。所以, 婚后的“平淡、無聊、厭煩”,只能是個性思想解放給她帶來的精神悲劇。這位“夕陽天使”,在希望破滅之后,選擇用自殺的方式告別生命,她悲哀地發(fā)現(xiàn):“我救不了小東西,正像我救不了自己?!?/p>
劇中還有許多人物,像“ 老實、迂腐、怯懦無能”的黃省三,機敏狡詐又巧于逢迎,最終歷盡人生大喜大悲的李石清,相比于這些在黑暗中生活而混沌著掙扎的人,方達生則讓人看到了一絲天亮前的曙光,他用黑色的眼睛去尋找光明,“……太陽升起來了, 黑暗留在后面……而且太陽是我們的,我們正醒著。”在戲劇的最后,他竟然下定決心:“我只是想有許多事可做的。我們要一齊做點事,跟金八拼一拼……” 盡管可以料想的到這種反抗無疑于以卵擊石,但是我認為一切對時代黑暗的反抗都是從懵懂幼稚走向成熟清晰的,相對于陳白露的看透一切的厭世與諸多小人物的委曲求全,方達生不是更能給人一種精神上的安慰與鼓舞嗎?就如夯歌那“ 浩浩蕩蕩向前推進的呼聲”,呼喚新的世界,新的文明。
日出讓那些背棄陽光的人在黑暗中沉淪,讓追求陽光的人向著光明走去,這并非是空漠的幻想。作者用日出的萬道曙光來照亮世界,來給予人們希望與力量,這是對人性心靈的救贖,也是對整個民族,整個時代的疾呼與救贖。
話劇日出觀后感作文5
讀完曹禺先生的《日出》,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這種感覺,不是令人感到振奮鼓舞的,也不是令人感到歡欣愉悅的?;蛟S,戲劇《日出》給我?guī)淼母嗟氖菍≈腥宋镆约八麄兯帟r代的深刻反思?!度粘觥肥且耘f中國三十年代的大都市為背景的,塑造了在這個大背景下生活的各類人。它雖然只是一部話劇,但是卻讓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因為在讀《日出》時,我與劇中人物仿佛溝通了起來,與他們有共同的痛處。在這里,不得不說,這便是曹禺先生戲劇的一大魅力吧。
在《日出》的第一幕的第四段里,便有對劇中女主人公的一段描寫“她愛生活,她又厭惡‘生活’,她認定自己習慣的‘生活’方式,是殘酷的桎梏。她曾試著逃出去,但她像寓言中的金絲籠里的鳥,失掉在自由的天空里盤旋的能力,她不得不回到自己的丑惡的生活圈子里,卻又不甘心這樣活下去?!弊x完這部話劇后,便發(fā)現(xiàn)這段話對陳白露的描寫十分貼切。在她的從前的“朋友”方達生苦苦勸說下,讓她跟他回到鄉(xiāng)下,可是飽經(jīng)世故的白露不為所動。即使她的生活圈子再丑惡,她也要留下來,因為方達生口袋里并沒有幾個錢。在現(xiàn)實面前,她保持著清晰的頭腦,在物質上極力追求奢華的生活,但在精神上卻又是一種鄙夷的態(tài)度。她在留學生張喬治和大豐銀行經(jīng)理潘月亭等有錢人之間盤旋,因為傍著他們,她才可能在那個紙醉金迷的大都市活下去。后來,她從黑三手里救了小東西,但是不幸的是小東西還是沒能逃過黑三的魔抓,被黑三弄到了寶和下處當妓女。在三等妓院內,多虧老妓女翠喜的照應,小東西才減免了些許痛苦,可是最后小東西仍然免不了上吊自殺的命運??杀氖?,小東西最后低聲,咽出兩個字“爸爸!”每次讀到到這里,心中便如枯槁一樣。再后來,潘月亭做投機生意,栽倒在黑社會頭目金八爺手里破了產,陳白露的欠帳單也越積越厚。從小東西和翠喜身上,陳白露看到自己的影子,她麻痹痛苦的心靈在復蘇。她不愿再做上流社會的玩物,在茫茫的黑夜中,陳白露靜靜地吞下安眠藥,悄然離開了人世。
其實,《日出》中,不僅僅只刻畫了陳白露,小東西,翠喜的悲劇,還深深刻畫了黃省三的悲劇。黃省三是大豐銀行的小錄事,他在銀行沒做過一件錯事,總是天亮就去上班,夜晚才回來,他一天干到晚。可是,這樣一個安分守己的人,也免不了被下崗的命運。因為歸根結底,是他身后沒有人撐腰。在第二幕最后與李石清的對話中,他憤恨地說:“你們真是沒有良心哪,你們這樣對我,——是賊,是強盜,是鬼呀!你們的心簡直比禽獸還不如——”恐怕,這便是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里的小人物的集體不滿的一種發(fā)泄吧。
在戲劇《日出》里,金錢是至高無上的,換句話說,在三十年代里或者說在舊中國里,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是以錢為基礎的,有多少錢,便在社會上有多大的支配力?!度粘觥防锉愫莺莸亟衣读私疱X的可怕之處,它使人深陷其中,然后又讓人悲涼死去,所以,我認為,《日出》也喚起了人們對金錢的厭惡吧。
《日出》揭露了那個社會的黑暗面,喚醒了人們的良知,告知人們黑暗不會停留太久,太陽遲早會出來,給予了那個時代的人們極大的信心,讓他們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氣。這便是《日出》,一部極具現(xiàn)實意義的經(jīng)典話劇。
黃河大合唱觀后感600字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話劇日出觀后感作文
下一篇:虎門銷煙觀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