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大業(yè)》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失敗后,中國共產(chǎn)黨挽救革命,于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chuàng)建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看電影《建軍大業(yè)》的優(yōu)秀觀后感600字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建軍大業(yè)觀后感”相關文章推薦↓▼↓
★ 最新建軍大業(yè)觀后感范文
★ 建國大業(yè)觀后感范文五篇
★ 《建軍大業(yè)》電影觀后感范文5篇
★ 電影建軍大業(yè)觀后感范文600字
★ 電影《建國大業(yè)》觀后感5篇800字
看電影《建軍大業(yè)》的優(yōu)秀觀后感600字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重溫了《建軍大業(yè)》這部愛國影片,在這部電影里面眾星云集震撼人心。本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失敗后,中國共產(chǎn)黨挽救革命,于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chuàng)建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影片的開頭,國民黨反動派毫無人性的屠殺游行學生,天空下著大雨,頓時血流成河,學生的尸體堆積如山。
接下來是1927年8月1日,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領導人組成了第一支中國革命起義軍,開始對國民黨軍隊進行有力的反擊,就這樣打響革命的第一槍。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朱德同志率領的其中一只中國革命齊玉軍在三和被在意中以3000人成功的狙擊了國民軍隊3萬多人在在真的第三天,朱德司令為了掩護大部隊的撤離,決定留下200人死守陣地。當時他下令父子同軍者父親留下兄弟同軍者,兄長留下。大家都知道留下只存死路一條,但是大家都愿意留下。
看到這樣的場景,我非常感動。隨著一聲巨響,頓時火光映紅了整片天空。朱德和大部隊停下腳步,回過頭注視著濃煙滾滾的方向,兩行眼淚奪眶而出。他知道戰(zhàn)士們用生命挽救了大部隊。最后,朱德率領中國革命軍來到革命根據(jù)地井岡山,與毛澤東同志會合,毛澤東同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看完這部影片,我深深的感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多少英雄犧牲它們的生命換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我立志一定要好好學習,奮發(fā)圖強,長大后報效祖國。
看電影《建軍大業(yè)》的優(yōu)秀觀后感600字2
1927年,周恩來29歲,毛澤東33歲,粟裕19歲,林彪19歲,陳賡24歲,葉挺30歲,賀龍31歲,鄧小平22歲。這注定是一個屬于年輕人的時代。
“槍桿子里出政權”,這句話拉開了北伐戰(zhàn)爭剛剛取得重大成果之際,中國共產(chǎn)黨反抗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的序幕。
1927年4月12日,上海工人運動游行示威,“打倒反動軍閥,打倒軍人政府”的呼聲洪亮整齊,國民黨的軍隊卻用冷冰冰的槍口對準了人民大眾。當?shù)谝宦晿屄曧懫?,上海就亂了,中國就亂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右派發(fā)動了反對國民黨左派和共產(chǎn)黨的武裝政變。白色恐怖籠罩上海,屠殺遍地。在投降與反抗的抉擇下,陳獨秀與毛澤東分道揚鑣。為了挽救中國革命,中共中央停止了陳獨秀的機會主義領導政策,開始籌備發(fā)展自己的武裝力量,他們要反抗,要干一票大的——南昌起義。
脖子系上紅巾,胳膊纏著白布的戰(zhàn)士們,斗志昂揚,喊著口令:“山河統(tǒng)一”的雄心壯志。他們就要奔上戰(zhàn)場,直面流血與死亡的風險,不是不怕,不是不苦,只是為了更美好的明天,為了更多的人活下去,他們別無選擇?;蛟S,此去一別再無明天,可是他們無怨無悔,心若磐石。這是中共聯(lián)合國民黨左派打響的武裝反抗的第一槍,這一槍混著血與淚的相融,混著笑與泣的交合?!凹?zhàn)”,短短一個詞兩個字,寫出了多少人的一生。
八一南昌起義部隊主動撤離南昌,南下廣東。9月18日,部隊進抵廣東大浦縣城。9月20日,前委根據(jù)形勢發(fā)展做出了分兵部署:周恩來、賀龍等率領主力向潮州、汕頭進發(fā);第九軍副軍長朱德率領約3000人據(jù)守三河壩,掩護主力南下,三河壩戰(zhàn)役打響了。以3000軍力對敵三萬,守壩三日,非一般人可為。朱德做到了,代價是200人的傾力相互,他們之中多是兄弟、父子、親友,這200人一留便是永別。主力部隊沒有辜負他們,朱德的部隊終于在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
千難萬險,九死一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們所做的一切無上光榮。
看電影《建軍大業(yè)》的優(yōu)秀觀后感600字3
既然不能打星時寫評,就寫日志吧。
引用一段柚子的影評作為開篇:
“優(yōu)秀的戰(zhàn)爭片不會弱化對手來抬高自己,不會粉飾死亡,不會宣揚好戰(zhàn),主旋律電影做到這樣,應該贊美?!眰€人覺得這個說法很客觀。
戰(zhàn)爭之慘烈,血肉橫飛、殘肢斷臂、哭爹喊娘、家破人亡… …這是電影里的戰(zhàn)爭場面,沒有精致妝容、整齊發(fā)型、手撕敵人,只有灰頭土臉、垂頭喪氣、鮮血淋淋。
對手之強大,三千對三萬,大炮齊發(fā)、機槍掃射、前仆后繼… …這是電影里的對抗,沒有奇跡,沒有天降奇兵,只有負隅頑抗、浴血奮戰(zhàn)、千難萬險、九死一生。斷后隊伍全部犧牲,換取主力部隊撤退時間,然而爭取到了嗎?主力部隊贏了嗎?并沒有,輸?shù)母鼞K,讓人落淚的三河壩掩護部隊巨大犧牲換來的消息是粟裕帶著哭腔的那句“敵人太多了,我們的子彈全打完了”… …慘不忍睹。當年同是黃埔軍校的同窗,如今各為其主,不得不在戰(zhàn)場上生死對決,令人扼腕,雙方都會向對方倒下的英雄默哀致敬,這種敢于承認我方弱勢局限,敢于直面戰(zhàn)爭殘酷現(xiàn)實,敢于正視不斷失敗事實,悲天憫人,激勵吾輩,熱血沸騰的良心之作,強烈推薦。
記最喜歡的三個情節(jié)。
其中兩個都是來自歐豪版葉挺,第一段是騎馬進南昌城,那英氣逼人的騎馬姿勢,平靜慵懶的抬鞭回禮,被陳鋒詢問來意,平靜地甩出內容堪比炸彈的四個字“東征討蔣”,大哥,你跟國民黨的兵說,我來你家住著是為了去打你家老大,還真囂張啊。被索要命令,不生氣不發(fā)飆,大筆一揮寫“命令”懟回去,見對方還要繼續(xù)糾纏,索性吼一嗓子“立正”讓對方立刻閉嘴,趁對方還在蒙圈中,直接拍馬進城啊哈哈哈。一氣呵成的幾個點,戰(zhàn)神形象立刻生動起來,非常帥氣。
第二段是米粉攤上教訓賀龍手下的副營長趙福生,也是后來導致南昌起義不得不提前開始的內奸,寥寥幾語,啪啪幾下,治軍嚴明、維護下屬的形象也生動起來,私下里的歐豪,是那種笑起來小酒窩小虎牙一露,一臉傻憨憨的樣子,能駕馭這種將軍的氣場,看上去很自然不端著,應該是做足了功課的,點贊。
說起來第三個情節(jié)是比較搞笑的,就是張國燾在起義前夕開大會搗亂的時候,雙方劍拔弩張,賀龍破門而入胡攪蠻纏,場面一度很緊張,接下來一句經(jīng)典和稀泥的句式開頭,加一句出人意料的“把你干掉”,哈哈哈哈,笑了好久。
此片子對我來說最大的教育意義就是讓我感受到了小學寫演講征文時用過的一句話“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現(xiàn)在導演把一部分“拋頭顱灑熱血”的場景展現(xiàn)出來,讓人直觀感受到了革命的巨大代價和和平的來之不易。真是太慘了,太難了,關鍵那個時候,沒人能看清未來,老蔣輕蔑的那句“一個農(nóng)民、一個兵痞、一介書生,憑什么跟我斗… …”就說明了當時的局勢,然而就是那么希望渺茫的星星之火,卻有那么多人為之前仆后繼、視死如歸,這得多大的勇氣和執(zhí)著。
“千難萬險,九死一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看電影《建軍大業(yè)》的優(yōu)秀觀后感600字4
今天看了《建軍大業(yè)》,感觸頗多啊……
電影一開場就是工人學生游行,看著這些手無縛雞之力,手無寸鐵的工人學生們手挽著手向槍口上撞的時候,其實不僅是這部電影,老早之前在電視上看著學生工人們上街游行的時候,我為他們感到心痛,覺得他們好傻,是的,真的很傻,他們很勇敢,他們很堅強,他們無畏犧牲,可他們換來的是什么呢?是倒在反動派的槍口下,是更慘烈的殺戮,是更多的革命黨人的犧牲……以陳獨秀領導的革命先烈們借鑒著歐洲革命的經(jīng)歷,認為在城市發(fā)生暴動就是夠喚醒群眾們革命的心,但卻忽略了一件事,沒有槍,沒有軍隊,用著血肉之軀,用著兩雙手,用著宣傳口號,用著大量的宣傳單,如何革命,只會白白犧牲。
人是由靈魂和軀體組成的,沒有靈魂,人就是個活死人,沒有軀體,靈魂就是飄在天空的汽體,兩樣是相輔相臣的,就像革命,精神、思想就是靈魂,軍隊就是軀體,缺一不可。
歷代以來都是武將打天下,文臣守天下,毛主席也說過“槍桿子底下出政權”。什么是軍隊最基本的呢,那就是兵,是人,中國是農(nóng)業(yè)大國,而
不是歐洲那些工業(yè)大國,所以中國最多的是農(nóng)民……中國上下五千年,朝代換代更迭,哪一次換代不是從農(nóng)民起義開始呢?有人說農(nóng)民起義每次都是以失敗告終,可每一次的農(nóng)民起義都成功的開始啊!秦朝推翻漢朝建立起源于農(nóng)民起義,隋朝的滅亡起源也是農(nóng)民起義,更別提元末時的農(nóng)民起義了……
而以陳獨秀為首的這些革命先輩們卻忽略了中國最大最強的力量,甚至看不起農(nóng)民,他們這些文人認為靠筆桿子就能打天下,學生游行、工人游行,最終的結果就是被反動派利用,就是倒在反動派的槍口下,就是在做是無謂的犧牲。他們在游行的道路上喊著口號,想喚醒路人的革命的心,可是換來的往往是更大的殺戳、恐懼,毫無抵抗的學生工人倒在反動派的槍口下,他們年輕的生命,花一般的年紀永遠定格!
看電影《建軍大業(yè)》的優(yōu)秀觀后感600字5
白灼的燈光亮起,我驀地抬頭,看到周圍流動著的人群,才驚覺電影已經(jīng)結束??赡请娪袄锏囊荒荒灰廊辉谖夷X中不斷地盤旋,不斷地縈繞,揮之不去。
我忘不了毛澤東鏗鏘有力地誓言,忘不了戰(zhàn)士們沖鋒陷陣時的吶喊,忘不了國民黨對共產(chǎn)黨的的殘忍殺害,忘不了…
我更忘不了三河壩戰(zhàn)役,整整三天,以三千兵力對抗國民黨的三萬大軍,如此不可能的事,共產(chǎn)黨的軍隊做到了。
血水染紅了江河,腳下的土地成了鮮血的顏色,
猶記得在撤退的時候,朱德對僅剩的一千多戰(zhàn)士們說:“兩百人斷后,父子二人參軍,子走父留;兄弟同軍,弟去兄留。留下的是其他人撤出的希望,而去了的是國家未來的希望!”然而,沒有一個人愿意離開,一聲聲:“我要留下”接連響起,最后響徹云霄。我忍不住落淚,是感動,更是敬佩,這樣的大無畏精神,怎能不叫人為之動容?
強忍住淚水,忽然就想到了現(xiàn)在的生活:安穩(wěn),和平而又幸福。我不禁去想,如果沒有無數(shù)革命先烈的犧牲,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嗎?答案是否定的,是他們的鮮血,換來了我們的幸福。所以,我們更應該心懷感恩,珍惜當下。
短短一百三十四分鐘的影片,讓我懂得了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