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En attendant Godot),又譯做《等待果陀》,是愛爾蘭現(xiàn)代主義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的兩幕悲喜劇,1953年首演。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觀看《等待戈多》優(yōu)秀觀后感700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觀看《等待戈多》優(yōu)秀觀后感700字1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等待,是花兒的綻放;等待,是夢想的啟航。但很多時候,等待卻是一種迷茫。”
不明白大家是否記得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貝克特,他曾寫過一部趣味且無厘頭的荒誕劇《等待戈多》。
劇中描述了兩個人在等待戈多的過程中做出各種趣味的動作來打發(fā)無聊時光,時間一天天過去,直到劇的結(jié)尾,他們要等待的戈多也沒有來。那么戈多是誰?為什么要等待他?這部荒誕離奇的戲劇起初并不被人所理解。但之后,人們慢慢領(lǐng)會到這部看似離奇、不知所云的戲劇主旨之一便是對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無謂等待而進(jìn)行的辛辣諷刺。
初讀此文時,我甚至懷疑評選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評審們是不是一個個腦袋發(fā)熱,不開竅所至的呢!漸漸地,發(fā)現(xiàn)好像并不是這么一回事。沒有明確地披露戈多的身份恰巧是貝克特的高明之處!可是一向都有人在探尋著戈多究竟是誰…為此,貝克特給了一個解釋:“我們?nèi)绻靼赘甓嗍钦l,那早就在劇本中寫出來了?!?/p>
而今,越來越多的人讀懂了《等待戈多》,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等待戈多》。
的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正是因為耽于無聊的等待而錯了許多寶貴的機會。要明白,命運給予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但幸運女神往往只眷顧那些有充分準(zhǔn)備的人,只是坐著靜靜等待而不去進(jìn)取爭取的人能輕易成功嗎?簡直就是天方夜潭!
“毛遂自薦”的故事是老調(diào)重彈。它之所以能得以流傳千古,必有其予以世人某種程度的影響。眾所周知,毛遂不僅僅是一個有膽識、有才華的人,他還是一個善于抓住機遇、勇于進(jìn)取的人。試想,如果毛遂只是一昧消極地等待,而不去進(jìn)取地推薦自我,縱然他滿腹才華,也不會得到平原君的重用,哪能為國家出力?哪還會有“毛遂自薦”的美名流芳百世?
再者,如果趙匡胤在黃袍加身后稍做等待,必將以篡君謀權(quán)之罪而被誅殺;如果李世民在玄武門前稍做等待,恐怕“貞觀之治”也就成了水月鏡花……做事并非不需要耐心的等待,但無謂的盲目的等待卻是一種消極頹廢的態(tài)度,不免會讓人錯失良機,導(dǎo)致失敗。
說到那里,如果你正為自我不見起色的學(xué)習(xí)成績而懊惱,請不要等待,立刻拿起書本,奮發(fā)苦讀,因為青春經(jīng)不起等待;如果你為自我即將畢業(yè)卻無從就業(yè)而茫然,請不要等待,立刻帶上簡歷,整裝出發(fā),因為年輕經(jīng)得起失敗!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迸笥褌?,你我如果是那靜臥馬廄的千里馬,與其等待伯樂的賞識,不如勇敢地馳騁賽馬場,讓人們驚嘆你的英姿,讓自我勇敢地對伯樂說:“伯樂,我們無需等待!”
觀看《等待戈多》優(yōu)秀觀后感700字2
無盡地等待一個未知。在其過程中,做著毫無意義的事情,遇見形形色色的人,見證各種各樣的變故,欺凌壓迫,溜須拍馬,模仿扮演,爭吵辯解,愛慕崇拜,日復(fù)一日,周而復(fù)始。這便是人生。
他們說,等待戈多寫的是戰(zhàn)爭時期人們的心境。哪里。戰(zhàn)不戰(zhàn)爭,人心都是亂的。有了欲望便有了等待,即使不知道等待的是什么,也會執(zhí)著地等待。
劇中人物的思想始終混沌著,不知道時間,不知道彼此。我們呢?我們做計劃寫安排恨不得日程本能精細(xì)到秒,但實際上,沒有人知道時間到底意味著什么。我們又知道別人是誰嗎?根本不。以為知道了他的名字,他的過去就是知道了,那,就錯了。
他們所言所行荒誕不經(jīng)。事實上,你我又何嘗不是?我們看似秩序井然、目的明確的行為與生活,置于廣袤的宇宙中,同樣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嘲笑他們的時候,忘了自己根本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作為一部文學(xué)作品,我認(rèn)為這部劇的重點并不在文字本身。毋庸置疑,這部劇的每行臺詞和每個動作都是精心設(shè)計的',這些都需要更細(xì)致的閱讀和思考。之所以說臺詞不是重點,也只是從一個宏觀理解的角度看——本來就只是兩個茫然的人在茫然地等待中所說的一些茫然的話。比起臺詞來說,更能引人深思的是它所營造的那種氛圍,和其展現(xiàn)的生活狀態(tài)——一直在等待,然而卻不知道到底在等什么。每個人都有過這種狀態(tài),每個人都曾等待,等待著自己的未來能帶來一個戈多。至于戈多是什么,連作者都不知道。但其實這并不難理解——戈多有可能是所謂成功,所謂幸福,所謂夢想,所謂完滿,一切的一切,大到人生意義小到晚飯菜單,你說戈多是什么,戈多就是什么。
等等等,到底等來了什么呢?不過一片荒蕪,而已。
觀看《等待戈多》優(yōu)秀觀后感700字3
等待著明天,因為明天才有新的希望:等待成長,因為有成長才會懂得更多的人情世故:等待成功,因為有成功才能體會到經(jīng)歷失敗后的成功的喜悅。
等待是一種很好的處世態(tài)度,等待青春,等待時間,等待機遇,等……無論等待什么,都有一個等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人開心,有人悲傷,有人寂寞。愛斯特拉岡與弗拉季米爾是寂寞的。寂寞于那個黃昏的大樹下,寂寞于那種苦苦的等待,而這種等待的結(jié)果卻是個未知。所以愛斯特拉岡與弗拉季米爾應(yīng)該悲傷。因為戈多的不來而悲傷,因為饑餓而悲傷,以為寂寞而悲傷。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也應(yīng)該開心的,因為有彼此的陪伴,因為有彼此的相知,因為友誼呵護(hù)善良的光輝。
幸運兒是悲傷的?;蛟S它不懂得悲傷,不敢悲傷,更或許它已經(jīng)沒有了悲傷這一情感。但讓人悲傷于它的麻木,悲傷于它自己的無奈。它麻木得不知疼痛、不知饑餓、不知自尊,讓人覺得可憐中帶點悲憤。
波卓,一個偽善者,一個更應(yīng)該悲傷的人。豬——是他對幸運兒的稱呼;鞭打——是他對幸運兒最友好的方式。他雙眼失明后,卻未把老爺?shù)纳矸莘畔拢さ沽?,不是自己起來,而是用錢買來一個“扶我起來”!一個資本家勢力的丑陋面孔。他是最孤獨的。
等待是無言的,把那等待者心跳聲無情的放大。
等待是靜止,唯獨那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
堅持對于等待,正如輪子對于杠桿,那是支點的更新。夕陽西下,把等待者的人影拉得冗長,延伸到遠(yuǎn)方,而戈多真沿著影子走來!
觀看《等待戈多》優(yōu)秀觀后感700字4
夏日的午后,泛著白光的柏油路上只有難耐的燥熱。路旁的一棵大樹下,兩個流浪漢焦急地眺望著遠(yuǎn)方,他們在等待戈多的到來,因為,他們得知,戈多會告訴他們該怎么去面對未來,該怎樣去改變現(xiàn)在的生活,不再去走糟糕的乞丐。然而,他們等了很久很久,卻一直不見戈多的身影,他們并沒有氣餒,確信戈多一定會來。第二天,戈多沒來,第三天,還是沒有來……
戈多最后到底會不會來,誰都不知道,連《等待的戈多》的作者也可能不知道。不過,我們可以想象,如果這兩位流浪漢就認(rèn)定這個死理,永遠(yuǎn)去等待想象中的戈多,而不去自想辦法擺脫困境,那么,他們將永遠(yuǎn)是流浪漢。
這讓我們想起了現(xiàn)實中的許多人,在人生不如意時,往往不是自己主動去想辦法改變現(xiàn)狀,而總是懷著一種期待著他人的力量來救贖自己,只相信所謂的“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味相信困難會自行消除,生活終歸平靜美好。這樣的人,不就像炎炎夏日里的那兩個無聊的流浪漢一樣嗎?
《論語》有云:“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币馑际乔笕瞬蝗缜蠹?。這可是古今往來的至理名言??墒牵说囊蕾囆?,不因這樣的名言而絕跡。
過分的依賴他人,可能會讓自己養(yǎng)成一種消極的惰性,甚至,有的依賴,不但不能幫助自己,反會對自己有所傷害。有一個小男孩看見一只飛蛾從它的繭中艱難的想要爬出來,于是找來一把剪刀幫這只飛蛾剪開緊緊束縛的厚繭。飛蛾倒是很輕松的從繭中出來了,可它卻飛不起來了。因為,它沒有經(jīng)過自己破繭而出的歷練,翅膀缺少足夠的力量。這是一個好心造成的悲劇,也是對那些長期有依賴思想者的警告。這也讓我們懂得了,為什么袋鼠媽媽在孩子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就會無情的將孩子趕出那溫暖的育兒袋的原因了。
無論戈多有多大的神力,等他太渺茫了。與其像兩個流浪漢那樣毫無希望的等待下去,不如將等待的時間用來好好規(guī)劃一下自己的未來。
人應(yīng)該有美好的期待。但是,應(yīng)該把對期待渴望化為行動,使自己一步步的走向期待的目標(biāo),而不能像流浪漢那樣,只知道毫無希望的企圖讓期待走向自己。
觀看《等待戈多》優(yōu)秀觀后感700字5
沒有什么事發(fā)生,沒有人來,沒有人去,真可怕。
懷著一顆好奇的心,我讀完了這本愛爾蘭作家貝克特的這本曾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等待戈多》,閉上眼,腦中一片混亂。整個劇情用上面那句話來概括再恰當(dāng)不過,就是這樣一部看似重復(fù)和無聊之極的戲劇,卻是貝克特荒誕派戲劇的經(jīng)典之作。
貝克特通過他的.方式向人們呈現(xiàn)人們自己親身經(jīng)歷著的生活狀態(tài)本身,只是將它荒誕化了,他將這荒誕的感覺拉長了也縮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復(fù)又粘貼起來,讓我們看清楚它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弗拉基米爾和埃斯特拉岡,在一棵不知名的大樹下,兩個老人呆呆的坐著,偶爾傳來毫無意義的對白,卻仍是等待著,沒有思緒的等待,知道天黑離去,口中還念念不忘,明天,戈多會來的。
戈多是誰呢?有人說戈多指的是上帝,有人說戈多代表著希望,也有人說戈多是你夢想?yún)s得不到的東西。不論戈多是什么,戈多真的會來么?兩個老流浪漢只要一直等就可以了么?
戲劇結(jié)尾的時候
埃斯特拉岡說:“嗯,咱們走不走?”
弗拉基米爾說:“好,咱們走吧?!?/p>
他們坐著不動。
我清楚的記得,戲劇中,他們有好幾次說他們要走了,但他們?nèi)匀蛔粍?。等待戈多,永遠(yuǎn)只有等待,等來的是一個奴隸主和他的奴隸,等來的是戈多說明天再來的通知。其實他們都知道也許明天戈多也不會來,也許他們根本就不是在等待戈多,而是在等待中消磨他們所剩無多的生命。就好像我們重復(fù)著日復(fù)一日的工作,單調(diào)著日復(fù)一日的生活,如同《等待戈多》中的兩個流浪漢一樣披著等待的外衣逃避著什么。
戈多也許就是我們的理想,人們期盼著自己的理想,卻在生活中被打磨掉了棱角,只是等待著理想能夠來到我們面前。我想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生活一定是充滿激情,我會付出我的努力和汗水,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去,去擁抱幸福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