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是由彼得·法雷利執(zhí)導(dǎo),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片,于2018年9月11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jié)首映。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觀看《綠皮書》的優(yōu)秀觀后感700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觀看《綠皮書》的優(yōu)秀觀后感700字1
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才華橫溢的黑人,構(gòu)造出一場尊嚴的、種族的捍衛(wèi)戰(zhàn)??缭胶诎椎那檎x,叫人傾倒。
——題記
這個周末,我和爸爸媽媽去看了一場電影,名叫《綠皮書》。
電影的名字說來便有趣。美國許多酒店對黑人十分不友好,出了一本小冊子,封皮寫著《THEGREENBOOK》,冊子里列出了美國所有黑人能去的酒店。
維果。莫滕森和馬赫沙拉。阿里,用他們最出色的演技,展現(xiàn)了一個白人小混混--托尼與一個高貴、出入上流社會的黑人--唐。雪利之間發(fā)生的一段黑人和白人之間的友誼,演繹出了一本綠皮書,建立起一座堅固的、跨越種族的友誼橋梁。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fā)生于1962年的美國。意大利裔、美國籍白人保鏢托尼,因生活所迫,陰差陽錯成了非裔、美國籍黑人鋼琴家唐。雪利的司機。
兩個不同世界的男人、兩段原本平行的人生,因此要共度長達幾個月的時間。托尼一開始也對唐有著強烈的種族歧視,連幫他提行李箱都唾棄,但后來慢慢被他的才華與上流的氣質(zhì)所折服。高貴古板的唐,也逐漸被不羈、幽默風(fēng)趣的托尼所影響。刻板沉默的他,也逐漸變得開朗活潑,好動起來。到最后,二人成為了知心的朋友,他們互相依靠,友誼持續(xù)了幾十年。彼此愛上了,不曾熟悉的另一半世界。
有一段十分令我動容:當車子損壞時,旁邊有一個大農(nóng)場,里面有許多黑奴正干著活。當他們看見一個白人為一個黑人修車,并扶他上車,幫他關(guān)車門,并尊稱他為先生時,一個個手中的活兒都停了下來。他們是有多么詫異呀。唐慢慢的搖上了車窗,車子發(fā)動了,唐的眼神十分復(fù)雜。他的心情一定也十分糾結(jié)。他好像說了什么?他在呼喚:“種族平等!平等!平等!”
當我看到最后托尼家過圣誕節(jié)時,開門看到唐,他們緊緊擁抱在一起,我也感動的熱淚盈眶。
因為我們是中國人,這個故事離我們很遙遠,但是,人與人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那跨越黑白的美好動人的情誼,令整個影院的觀眾為之傾倒。那本綠皮書,連著兩個知心朋友,連著兩個種族,跨越了一切障礙,讓世界變得美好。人與人之間本該如此呀!
這個電影回家后我還細細品味了很久,也和爸爸媽媽一起查閱了美國那個時刻無處不在的種族歧視的背景。才能了解,這個唐的舉動,是有多么偉大,托尼和他之間的友誼是有多珍貴。這個真實發(fā)生的故事真的打動了我,希望有機會你也能去看一看。
觀看《綠皮書》的優(yōu)秀觀后感700字2
《綠皮書》主要講了一個意裔美國人托尼,為黑人鋼琴師唐駕車巡演,最終從一開始的持有偏見,到最后的共進圣誕晚餐的故事,是兩個種族、階級的人碰撞后激起的種族火花,給人以思考、以反省。
劇中開篇,加入了兩個黑人工程師使用托尼家玻璃杯的畫面,又給扔進垃圾桶的玻璃杯一個特寫,這,無疑讓人嗅到了一股陳腐的種族歧視。
看過一篇白人辱華報道,其中一句話印象頗深:“在白人心里,白人大于黑人大于黃人。”可以在字里行間,讀出一股強烈的,白人至上的自負。
“Chink”、“Chinglish”,海外華僑們哪,聽到這些白人為我們“量身定做”的單詞,心底是否會涌起一陣心酸?
女媧造人時,嫌這個世界缺少色彩,給了我們白、黃、黑三種色彩,如今卻成了你們白人崇高身份的象征,你們白人凌駕于其他種族的基礎(chǔ)?
我不懂。
追根尋底,我們的祖先,都是蹦跳在枝叢葉間的猴類,或猿猴,或獼猴。其中最聰明的一族,進化為了此時行走在亞歐大陸上的人類,但卻因為地域的不同擁有不同的容貌,憑什么,你們以此為由,在歷史上到處布滿血腥的氣息?
黑人也是人,黃人也是人,我們的皮囊下,都有一顆心,一顆溫?zé)岬?、跳動的心。我們都有家族、事來,我們與白人有何區(qū)別?
我不懂。
在美國大街上,僅僅因為他是黑人,巡夜兵扣下扳機,一個年輕的、鮮活的生命,從此,墮落。
愛因斯坦曾說過:“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用的是什么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用的一定是石頭。”
白人哪你們可曾可見黑奴的訴若、猶太人的哭泣,又一條性命墜入地獄時,永不停息的吶喊聲!你們的手已為鮮血染紅,你們的身體已沾上無法退卻的血腥氣息。
白人哪,小心了,復(fù)活島的前車之鑒,憶為你們敲響了警鐘。
邁克爾.杰克遜,一位天才,一位太空步的天才,卻在漂白皮膚的醫(yī)療中疾終。
我身上淌流著炎黃血脈,我不懂。
奧巴馬當上了總統(tǒng),維護黑人尊嚴的文書出世,我似乎看見了太平盛世的曙光,可以揮手告別生靈涂炭的惶惶。
但歷史總是重復(fù),我們總能從高樓大廈投入的影子中,找尋到他時盛世。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盛世呀!多少大起大落,彼盛此衰。核武器的誕生,已響起了災(zāi)難的前奏,破壞開始,不受估計。千千萬萬個日日夜夜,呵!毀于一旦?
我們沒有能力改變白人,但我們能改變自己,我們可以告訴身邊的人,每個不同膚色的人,都有同樣的“title”;每個生命 ,都有同樣的權(quán)利!
觀看《綠皮書》的優(yōu)秀觀后感700字3
在周六,媽媽帶我看了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名叫《綠皮書》??赐晁屛腋惺芎苌?。
故事發(fā)生在一個“端著”的雇主:黑人爵士鋼琴家唐·雪利和一個有豐富工作經(jīng)驗和能及時處理麻煩的員工:托尼·利普之間。他們要去美國的南方著地演出,和唐·雪利一起演出的還有兩位提琴家。他們一行四人在這個演出之旅里面發(fā)生了不少的插曲和感人的故事。我最喜歡就是唐·雪利和兩位提琴家的演奏,他們的三重奏是我聽過最好聽的音樂了,簡直可以形容是我聽過的最頂級的音樂了。大家可以去網(wǎng)上查查看噢!在這部電影里讓我感到非常驚訝的事情就是當時社會嚴重的種族歧視,鋼琴家唐·雪利面對事情的體面和周到,細心,隱忍,無論當時白人怎么拒絕和歧視他,他都會隱忍下來,不會用粗暴的方法對待人。后來,他們的演出順利完成了,因為托尼·利普要趕回家里與家人共度圣誕節(jié),由于長途駕駛,他非常疲勞但他又著急。鋼琴家為了這位好朋友,親自駕車讓托尼在車里好好休息。鋼琴家雪利是獨自居住的,在大家都歡度圣誕時,他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托尼。唐·雪利拿著一瓶香檳來到托尼的家,這時我忍不住激動的淚水流了下來,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他能和好朋友的家人一起歡度圣誕節(jié)!太棒了!
下面我來講一下片中的趣事吧!托尼在陪伴鋼琴家出門前,托尼的妻子交代托尼要經(jīng)常給她寫信,于是,在途中每次早上出發(fā)前,托尼都會邊吃早餐邊寫信,餅干碎和飲料常掉到信紙上,人物特點與性格生動地呈現(xiàn)了出來。直到一個早晨唐·雪利看不下去了,便問他:“What are you writing?” “Letter”托尼答道。然后唐·雪利拿起他寫的信看了一下,一讀就說:“你寫的是流水賬啊!Dear寫成鹿的意思啦,來!讓我教你寫一些有詩情畫意的信吧!”當托尼妻子收到了這些信的時候,她開心得與家人分享她的快樂。最后在唐·雪利和托尼工作快結(jié)束的時候,一天托尼和往常一樣寫信,唐·雪利拿過托尼的信看了一下,什么都沒說,笑了。
在生活中,互相幫助也是我的習(xí)慣,有一次我在放學(xué)的路上碰到住在我家小區(qū)住的小東,他買了好多東西,看他提著重重的東西,我馬上跟他說:“我?guī)湍阋黄鹉冒??!彼_心地笑了。
這真是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它讓我們明白了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尊重,要平等,這樣大家都會有和諧的生活。
觀看《綠皮書》的優(yōu)秀觀后感700字4
《綠皮書》講的是一個白人司機,載著黑人音樂家去美國西部出演,在出演途中旅行的故事。
在途中他們路過一片農(nóng)田,農(nóng)田里全是干活的黑人,當黑人音樂家和白人司機路過時,那些干活的黑人眼睛齊刷刷地看向坐在車上的后面享受的黑人音樂家,然后再看向白人司機,直瞪著他們坐的這輛綠色的車子飛馳而過。
這一段我感受很深,當時我看出了坐在后排的黑人音樂家心中浮起的對種族歧視的憤怒,隱隱發(fā)出的不快,應(yīng)該那群當時在地里干活的黑人在想,憑什么剛才那位坐在車上的黑人可以享受白人的服務(wù)?這就是原因,因為這位黑人音樂家,是自己通過不懈的努力換來的成就,換來的地位,贏得的掌聲,但臺上和臺下又是兩回事了。
當黑人音樂家最后一個演出結(jié)束的時候,當時黑人音樂家一直在給白人演出,因為白人的身份地位比黑人高,所以餐廳規(guī)定黑人音樂家必須得到餐廳外面進餐,白人司機在這演出的過程中一直幫黑人音樂家解圍,所以很快白人司機與餐廳老板引發(fā)了矛盾,白人司機和黑人音樂家提出不讓黑人音樂家在餐廳進食,黑人音樂家就不表演。說這句話時,老板自然很著急,他花重金請黑人音樂家,并且當時在場有許多的貴賓,老板懇求黑人音樂家留下來,勉強在餐廳外進餐,可見對黑人的歧視,已經(jīng)深深的印在某些白人的心里。
這種歧視難道是對的嗎?這不過和中國的封建迷信是一類的,打消這種思想需要幾代人的過程。
老板寧愿讓黑人音樂家出去進餐,也不愿破壞這條“規(guī)定”。自然而然,黑人音樂家忍受不住帶著白人司機離開了。
說到這,難道不感覺到有些別扭嗎?為什么白人就“那么”對待黑人,就因為幾百年來的規(guī)定嗎?還是因為地位、權(quán)利?其實,有時候,我們有一顆人人平等、善良的心,對待誰就一樣。這有可能是個過程,歷史是慢慢演進的,那就一步一步的改變吧!
觀看《綠皮書》的優(yōu)秀觀后感700字5
綠皮書,還好我是看了影評才去看的——哇是一個不怕不怕被劇透的觀眾。因為是在一個特定時代背景下的故事,如果沒看影評,可能很多細節(jié)會看不太懂。
故事發(fā)生在一個“端著”的雇主和一個有豐富工作經(jīng)驗和能處理麻煩問題的員工四周的旅行,里邊很多小故事小插曲,都非常準確地說明了當時嚴重的種族歧視,另外我也看到一個家族家庭的融洽和諧的關(guān)系,雇主的體面和周到、細心,隱忍。員工的世故和他因折段旅行的改變。
讓我很感動的細節(jié)是,黑人雇主在雇傭墨西哥裔白人之前,親自打電話到他的家里,請他的老婆接電話,與她說明自己希望能借用他老公二個星期,請求她的同意。這讓我感覺美國的家庭觀念很強,家庭排位是第一的,而且每個階層都深諳其意義。另外從“得到”里聽吳軍老師說,美國人一旦結(jié)婚組成家庭,下班后基本不應(yīng)酬,都是回家和家人在一起,組織聚會也是家庭聚會——我很喜歡那樣的狀態(tài),欣賞那樣的家庭觀念。
他老婆同意了他這份雇傭,并交代她老公要常常給她寫信。一開始她老公寫的信就是流水賬,而且他一邊吃東西一邊寫信,餅屑和飲料時常掉在信紙上,人物的大辣辣不拘小節(jié)的性格呈現(xiàn)出來。然后黑人雇主提出可以指導(dǎo)他寫信,于是他寫的信開始詩情畫意,押韻有情調(diào),使得白人老婆收到信后可以大聲閱讀炫耀與人分享。旅途的最后一兩封信,黑人問到:“還需要我?guī)兔?”白人雇員答道:“no,I get it?!卑兹斯蛦T回到家后,他家族里的男性親戚大叫:“哦!我們的莎士比亞回來了!”最后讓我淚崩的是,黑人雇主拿著一瓶酒到他的雇員家過圣誕節(jié),他老婆上前擁抱他,感謝他:“感謝你幫他寫信?!薄堑模耸裁炊级?。
我很喜歡這類型就是通過具體事件去表達人和人之間關(guān)系和塑造人物性格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