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zhí)導,寧浩、徐崢共同監(jiān)制,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的劇情片 。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關于《我不是藥神》優(yōu)秀觀后感800字,希望能幫到各位。
關于《我不是藥神》優(yōu)秀觀后感800字1
“死亡”對于人類來說一直都是一個神秘的詞,人們既敬畏它,也對它充滿恐懼。死神的手掌反復之間就可以決定生死,所以在死亡的危險訊息來臨時,每個人都拼盡全力的活著,努力地抓住每一個能活下去的機會。
最近無論是網上,還是微信朋友圈,鋪天蓋地都是電影《我不是藥神》的各種信息,所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也去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確實很貼合現實生活,說的都是這萬千世界里的普通小民,那么的弱小,在疾病的面前那么的卑微,但每個人都在努力地想活著。
電影的主角程勇本身只是一個市井小民,每天過的渾渾噩噩,沒有什么本事,把自己的生活過得亂七八糟,搞得老婆都和他離婚了。最開始販賣假藥只是為了賺錢,后來在被別人用“販賣假藥”的威脅之下而轉讓了代理權,趕走了自己認識的患病朋友。其實看到這每個人雖然有微詞,卻也是理解的,畢竟他也是普通的人,他也害怕坐牢,更何況他不是白血病患者,沒有任何義務去承擔這種被抓的風險的。直到后來,患病朋友的妻子來求他,以及他親眼看見患病朋友所經歷的痛苦和折磨,可最后朋友還是死了,而他也因此重新開始販賣仿制藥。
此時的他賣藥不再是只為賺錢,而是一種責任,一種為了解救那些備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的責任,為了帶給他們繼續(xù)活著的希望。
這時警察的打擊力度已經很大了,而且還抓了一些購買假藥的患者,想從他們這里得到一些線索。其中一位老婆婆對警察說的一段話讓每個人都會紅了眼眶,她說”4萬塊1瓶的正版藥,我病了3年,吃了3年,為了買藥,房子沒了,家人也拖垮了,誰家還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這段話說進了每個人的心中,是啊,人生幾十年,誰能保證都是一帆風順,沒有任何波瀾的呢。特別是那句”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說出了多少患者的心聲,又狠狠地揪住了所有大眾的心。警察也被這話感動了,以至于去找局長請求,可是局長的話也讓我們震撼,他說”我也很為難,但是我們之執(zhí)法者”。
其實這部電影里有很多的矛盾與沖突,法律與人情,正版藥與仿制藥,生與死,正義與法律,誰都誰的立場,誰都誰的難處,誰都有誰的無奈。
后來在取海外運回來的藥的時候,被舉報了,黃毛為了保護程勇出車禍死了。當程勇在醫(yī)院質問警察的那句話,讓人瞬間潸然淚下。他說“他才二十歲,他只是想要活著,犯了什么罪”。是啊,想要活著有什么罪,可是一個簡單的“活著”,卻讓很多人拼盡全力。
電影的最后程勇送藥給病患,被警察包圍了,可是他用車擋住了警察,只為讓他們安全的把藥拿走。當他被狠狠摁在地上被逮捕時,他的那個眼神里寫滿了堅毅,可是看到病患又回來時眼里滿滿的驚訝,最后程勇還是是被抓了,判處五年的有期徒刑。這時可以說電影中最感人的部分來了,程勇坐上監(jiān)獄的車,道路兩旁都是來送他的病友,大家都默默地摘下了口罩,目送他的離去。他好像在人群也看見了黃毛和呂受益,他的眼中蓄滿了眼淚,但是嘴角還是微笑的的,這笑是欣慰的、是無悔的,畢竟他為這么多人帶去了藥,給了他們活著的希望。
其實這電影中還有一個細節(jié)也很感人,就是真正賣假藥的張教授被抓的時候,警察問他是誰在賣假藥,他一直都沒有供出程勇。我覺得一直以賣假藥牟的他那一刻也是善良的吧,他在維護生命的希望。而且他在影片中的那一句“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也是很扎心,說出了現實,道盡了生命的艱難。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是部好的片子,它寫盡了現實,寫出了在疾病面前人們的那種即使卑微也要活著的心理,說出了很多社會問題。最重要的是它貼合生活,扎進了人們的內心深處。它是“藝術源于生活”這句話的最好寫照,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這樣震撼心靈的電影出現吧。
關于《我不是藥神》優(yōu)秀觀后感800字2
活著,是一次殘忍的閱讀,余華不遺余力地展示誤導的命運如何摧毀人的生活,因摧殘而使多少人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活著本亦艱難,可又有許多人負重而活。當負重超過了他所能承受的,就會選擇那條不歸路?!捌鋵崳也⒉幌腚x開,我想繼續(xù)看這世間的美好,可是,我不愿意拖累他們。我不愿意……”
這是《我不是藥神》中老呂離開時的心情?;钪牖钪?,看著、等著他兒子的成長。他的那一歲孩子呀,那白白胖胖的臉,黝黑的眸子,他期待著那一聲“爸爸”!可現實呢?他沒有了錢,就沒有了一切。時間就是金錢,而時間就是生命,那么金錢就是不是生命呢?在他認知中,是的。
他沒有錢,買不起所謂的四萬一瓶的正版藥!“四萬一瓶的藥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意味著:房子沒了,家庭垮了,家里人都垮了。”這是一位才得了三年病的老太太所言。幾萬人呀,幾萬人都想要活下去,就是十幾歲的孩子,他還有大把的青春沒有揮霍。他們——妄想活著,即使他們背后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
病榻微臥,難有無神論者。這些家庭到處找藥,無論假藥是否,只要有希望他們即會追尋。就算幾千元的假藥,他們也愿意奉獻給騙子。所以當《我不是藥神》中的程勇出現時,他們奉他為救世主。雖然他賣的是走私的仿制藥,但價錢便宜,而藥效和真的一模一樣。
在程勇被送到監(jiān)獄時,路邊站滿了人,他們都是患者。他們病著,病得很不堪。但至少有一個叫程勇的人來過,幫過。全中國領土之上存活著幾萬患慢性白血病的病人。在2002年,這種病存活率僅僅百分之三十五。數以萬計的龐大數字,因窮病在我們身邊悄然逝去。多么令人心碎的事呀!但值得慶幸的是,2018年這種病的存活率提高到了百分之八十五!我們需要感謝我們的祖國,感謝他們及時發(fā)現了醫(yī)療漏洞,從而拯救了無數生命。
活著,不僅僅是我們自己唯一的訴求,我們還希求著祖國的強大。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活著!
關于《我不是藥神》優(yōu)秀觀后感800字3
暑假的一個下午,媽媽帶我去看電影——《我不是藥神》。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坐在電影院里,因為大家都說這部電影是神作,口碑票房都很好,所以我也非常期待,希望能一睹它的風采。電影院非?;鸨蠹叶荚谟懻摚核幧袷鞘裁?在我看來,藥神就是手上有大量的藥資源,效果好,還賣得比醫(yī)院便宜很多。
影片開始了,它主要講述的是:一位白血病患者找到一位賣印度神油的店老板,希望他到印度走私一些印度格列寧。走私是犯法的,而神油店老板程勇,因為老父親生病,需要高昂的手術費,迫不得已答應了這個要求。那位病人告訴程勇,雖然藥效相同,可價錢卻相差20倍。中國醫(yī)院賣的格列寧四萬塊一瓶,印度格列寧才兩千一瓶。程勇跑到印度,結果按五百塊一瓶的出廠價買了一百瓶。程勇和這位白血病人,及一位群主、一位神父開始了他們的賣藥之旅。
他們生意越做越大,當然錢也賺得數不過來,程勇本人也因為賣的藥效果好,價錢便宜,被病友們尊稱為“藥神”。
這時,另外一個賣假藥的人找到程勇,要以高昂的價錢買走程勇的進藥渠道。程勇因為害怕坐牢,所以把代理權拱手讓出,用拿到的錢開了一家紡織工廠。
時間過了沒多久,程勇身邊的朋友一個個離他而去,他感到內疚,又以出廠價重新販賣起藥來。這時,中國控告印度賣假藥,要想再買藥,必須按兩千一瓶。而程勇還是按原來的價格賣給病人,一個月虧損幾十萬。最終,警察找到了他,幾千名白血病人知道消息,為他送行……
我最喜歡里面的程勇,雖然他開始只是為了賺錢,可是他最終還是扛起了幾千人的生命。他知道這是犯法,被抓到會坐牢,可他還是沒有放棄。正應了這部電影的名稱,《我不是藥神》。是啊,他不是藥神,他沒有義務幫病人,可他還是做到了。這種精神難道不可貴嗎?如果換成我們,我們能做到嗎?
這個世界上并沒有藥神,有的只是善人。我們周圍有很多善良的人,他們默默地做著善事,只是有時我們沒有發(fā)現罷了。希望今后,我們人人都能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寬容,多一些善良,人人都做個善人。
關于《我不是藥神》優(yōu)秀觀后感800字4
首先,我要說我欠徐崢一張電影票,因為在騰訊開放播放之后我才看。我說我欠他一張電影票,不為別的,就為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無疑,我不是藥神的定位是喜劇,但是我想,沒有幾個人在看這部作品時是能真的笑的出來的,哪怕是幾個本來應該特別搞笑的鏡頭,也不能帶給觀眾笑容,反而有著一股濃濃的悲傷,讓人更加不自覺的潸然淚下。所以,其實我不是藥神作為一部喜劇來講,可能是失敗的,但是作為一部電影來講,它是極為成功的,因為極好的觸碰到了觀眾的神經,引動了觀眾最真實自然的感情。
老實講,于我個人而言,看電影電視,不會特別注重演技特效,只要不是特爛,我都能接受,但是我尤其注重劇情?,F在的電影大都是膚淺而沒有營養(yǎng),純粹只是為了賺錢而拍,找?guī)讉€長得好看的流量小生,美女花旦,找一些消費性高的,沒有多大意義的題材寫個劇本,例如無厘頭喜劇,愛情主題片,豪門商場劇,后宮爭寵戲,傳奇英雄故事等等。完全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喜好,為了謀利而誕生,于這個社會毫無營養(yǎng)。
其實生活中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所以正確和正義不一定能劃等號,但那也應該抱有一顆善良之心。隨著我不是藥神的劇情推進,一種讓人窒息的悲傷,從那一雙雙絕望的眼睛里擴散。他只是想活下去,他有什么罪?黃毛走的'時候,程勇這樣一句話不知道讓多少人潸然淚下。當然,法不容情,不過這無關對錯,只關于善惡,或者說人性。老奶奶在警察面前說的那番話,為了吃藥,吃沒了房子,吃垮了家庭,不知道又戳中了多少人淚點。“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藥就在那里,我卻買不起”,所以他們最大的錯,就是得了最難治的病:“窮病”。所以窮人就應該窮著,就應該等死;所以想活下去,想聽到孩子叫自己一聲爸爸,就成了十惡不赦的罪?所以遏制著別人的生命,去賺取暴利就成了理所當然,甚至是天大的好事?
我不是藥神,它直接將這些雖然大家都知道,但沒人說的,像是隱晦的一種規(guī)則似的東西,就那么明目張膽的曝光在了太陽底下。無疑,是膽大妄為的;無疑,是善良且正義的;無疑是極有營養(yǎng)價值的。我們對于“好電影”的定位是什么?應該是能夠為社會帶來一定積極影響與改變的,能夠喚起大家的一致共識的電影,這才叫好電影。
關于《我不是藥神》優(yōu)秀觀后感800字5
徐崢不愧為一代名導,他的喜劇總是這樣娛樂,這樣獨特,這樣高深,這樣奇妙,這樣誅心。尤其是今年的大作—《我不是藥神》,除了票房高賺之外,更是口碑上佳,直擊人心。
《我不是藥神》中徐導演繹了一個名為程勇的藥販,他從一個貧困潦倒的油店老板,在一個機緣巧合之下,一下子成為了一個名聲赫赫的“藥神”,賺取了豐厚的利潤,實現了人生的逆轉。程勇之所以成為大名鼎鼎的“藥神”,正是因為他一躍成為了一種印度仿制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而這種藥不但價格昂貴,更是有價無求,十分難得。可是,令人欣慰的是,叫人欽佩的是,程勇并沒有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丟失自己的本心,自己的善良,自己的良知,自己的人性。當他設身處地的進入白血病這一個群體之后,他真正成為了一個“藥神”,他開始為病人著想,為病人爭取機會,即便自己深陷牢獄之災,也在所不惜,在所不辭。
當然,程勇的蛻變叫人拍手叫絕,但是除了程勇之外,無論是正義的警察曹斌,還是重病患者劉思慧,都讓我們充分體會到了現實的殘酷,人生的不易,生活的辛酸,也讓我們從一個客觀的角度了解了什么是現實,什么是現狀。試問,這樣大膽反映社會的影片,這樣直接觸碰人性靈魂的佳作,怎不叫人產生共鳴呢?
徐導的作品就是這樣,讓我們在歡樂中感受辛酸,在不幸中體會痛苦,在絕望中感受希望,在跌宕中領會人生,在坎坷中得到升華,在心酸中得到啟迪。
但是,我知道,徐導想要傳遞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時的感慨,一陣的討論,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長久的反思,永遠的思考。為何印度的仿制藥這樣昂貴?為何走私的藥販這樣肆無忌憚?為何窮苦的人們這樣可悲可泣?為何悲哀的患者這樣可憐無措?再者,為了解決白血病人用藥的現狀,國家該制定什么樣的法律?政府該執(zhí)行什么樣的方針?醫(yī)院和藥販該保持什么樣的仁心?病患和家屬該秉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
總之,《我不是藥神》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歡樂,更多的是關于人性的思考和反思,但愿每一個人都能從這部影片中得到關于自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