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對館藏物品分類管理,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筑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參觀博物館觀后感800字精選筆記,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參觀博物館觀后感800字精選筆記1
在今天,我們通過家委會的牽線搭橋,我們來到了首都博物館來進行這次的參觀和進行為期一個小時的志愿活動,而這次活動,讓我感受頗豐。
在下午,我們乘著剛剛進入真正冬天的凜冽的冬風來到了首都博物館,而冬風刮起,并不能阻礙我們對于參觀和進行志愿的熱情,回首望去首都博物館,外面好似“冰激凌脆皮”的放映廳在首都博物館的外圍格外顯眼,也是首都博物館的標志之一,而首都博物館的四周用玻璃來做成的玻璃幕墻,在清一色的現(xiàn)代建筑中格外顯眼,而玻璃幕墻上面透露出,剛剛從烏云中出來的夕陽。
我們剛剛進入展廳,展廳里面很大,地板是瓷磚制成的,非常的精美,而我們剛剛開始,我們被帶到了一個地方,我們在這里,我們理解到了我們作為志愿者,應該做的一些事情,還有我們一會兒要去參觀的時候我們要注意的事項,并且在講解過后,依次給我們這些“小志愿者”們,頒發(fā)了綬帶“首都文明小先鋒”這個綬帶代表著我們就是首都的榜樣,是我們五十七中的榜樣,也是中國的文明榜樣,隨后,我們便去參觀了古都北京的發(fā)展歷史,我們看到的第一個頭蓋骨,到人民們開始紡織,然后到了五四運動,最后見證著開國大典的到來,都濃縮在這一條長廊里面,品味起來,回味無窮……好似五谷雜陳一般。
參觀結束后,我們便開始帶上了神圣的綬帶,開始做了志愿者,我與其他三位同學組成一組,在滾梯的入口和出口處提醒游客們注意腳下安全,不要看這個工作簡單,其實很有難度,對于你的聲音的要求,還有對于你的語句的安排,你的態(tài)度的要求,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剛剛開始,和我的搭檔配合還不是很好,我們還是說的很生疏,我們連主語“您”都沒有,我還甚至有一些結巴,在這個工作久了,我們便有了分工,我的搭檔說上半句,我來說下半句“腳下安全”經過我們對幾位實驗后,發(fā)現(xiàn)效果還不錯,我們在工作崗位上面需要找到方法,沒有方法就是無頭蒼蠅,而剛剛分好工,我們剛剛站了30分鐘,我的腰便開始疼了,況且我們還要最后的“黑暗15分鐘”我還是堅持到了最后結束,回到家之后的腰就已經酸的不行,這才讓我明白了以后找工作是有多么不容易了,工作不容易,我們要珍惜我們現(xiàn)在的青春時光。
行·志愿有感。
參觀博物館觀后感800字精選筆記2
去安陽參觀了殷墟歷史博物館有感殷墟是我國奴隸社會商朝后期的都城遺址,位于河南省安陽市區(qū)西北小屯村一帶,距今巳有三千三百多年歷史。因其出土超多的甲骨文和青銅器而馳名中外。
殷墟博物館于2005年3月動工,9.25日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的建成彌補了殷墟一向以來都沒有展示真品的缺憾!整個博物館分為5個展廳向我們展示殷商文化:1.大亦商廳2.青銅廳3.玉器廳4.文字廳5.個性展廳-司母戊鼎真品展示!整個博物館只有兩件是復原品,其余都是真品!
這次去安陽,看到了博物館里的各種出土文物,使我開闊了眼界,歷史悠久的古文化遺產,給后人留下了珍貴的實物去研究,參觀
后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遺憾,一是殷墟文化具有世界性影響,精美的殷商文物征服了不同國家的收藏家和美術愛好者;二是提醒參觀者,這些流失到異國他鄉(xiāng)的殷墟文物,仍需國人掛懷這件展品很遺憾的是只看到了底,沒看到蓋。安陽,駐足殷墟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看著那些文物,似乎觸到了他們的脈搏,聽到了他們的呼吸。
真為祖國,有這么璀璨的文化而驕傲,更為有幸親眼目睹而自豪此次殷墟之行,我們的收獲都是超長的頻多.當我們置身于殷墟博物館時,看到的不只是精美藏品,還有歷史塵埃,聽到的不只是專業(yè)講解,還有心潮起伏。設計者們用獨特的心去感悟歷史,感悟藝術,作為游客的我們則聽到了來自先人的呼喚,內心不可抑制的思古幽情襲上心頭,讓人咀嚼得百味叢生.歷史與藝術的結合終究是一種絕世的驚艷,此刻,我們感覺同三千年前那個謎一樣的時代貼得很近,很近,這便是殷墟博物館最大的魅力所在!
這次旅游,我也跟著你們再一次領略了殷墟的博大魅力,用心感受了三千年前的帝都歷史。
參觀博物館觀后感800字精選筆記3
剛來到海南博物館大門的時候,情緒十分激動;高興。遠遠看去一棟莊嚴宏偉的大樓豎立在我們的面前,我深呼吸,聞到了一股濃厚又古老的氣息,仿佛又回到了古代。這些氣息不是來自里面的國寶嗎?我?guī)М惓<忧榫w進入了博物館的展廳,剛進到展廳,我嚇了一跳,展廳里文物一件件安安靜靜的躺在那里,在展廳里沒有人喧嘩;打鬧,只有照相機和安靜的人們在慢慢的觀賞它們的秀麗,雖然它們常年沉睡于土里,但他們的色澤和光華是泥土掩埋不了的。要不然它們不會被我們發(fā)現(xiàn),更不會出此刻展廳里。
海南省博物館能讓參觀者穿越時空隧道,領略海南島的歷史奇觀、古代禮貌及海南島人的精神。
博物館分為5個參觀區(qū).
第1個是介紹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海南省各族人民時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和文化空間。包括民間文學、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傳統(tǒng)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制品,還有定期舉行的傳統(tǒng)文化活動或集中展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的場所,如歌圩、廟會、傳統(tǒng)節(jié)日慶典等。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突出特點是有傳承性、民眾性,是一種“活態(tài)”的文化。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等方面的價值。本館所展示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傳統(tǒng)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節(jié)慶、傳統(tǒng)手工技藝等。
第2個是介紹三件文物都是國家珍貴文物,其中亓北古劍為國寶,三件文物都夠得上重器之稱。
三件珍貴文物重在于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科研價值,代表了古代中華民族的工藝水平;閃耀著歷史之光、民族靈魂之光、先民智慧之光、中華文化底蘊之光。本廳展示的三件文物,為海南省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
第3個是介紹海南先民自各個時期移民而并未繁衍發(fā)展,用自己的智慧創(chuàng)造了絢麗多彩的海島移民文化。漢代開始,隨著中央封建統(tǒng)治不斷加強,或有將士揮師南下。開疆拓土;或有逐客萬里披荒,開啟禮貌;更有海南名士巍然崛起,彪炳古今,創(chuàng)造了瑰麗奇特的海南人文歷史。近代以來,海南得風氣之先,濃郁的海洋氣息和異域風情彌漫在海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瓊崖革命23年紅旗不倒的英雄主義精神更是激勵海南人民奮斗的動力。
第4個是介紹在中華民族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海南先民用自己的智慧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古代禮貌,在這片熱土上留下了較為豐富的文物寶藏。近年來,隨著我省文博事業(yè)的長足發(fā)展,全省各級博物館的藏品也不斷增加。本展館薈萃了海南全省博物館館藏精品文物近百件,有渾厚凝重的銅器、絢麗奪目的陶瓷器、筆墨精妙的書畫等。這些文物是海南歷史和文化的重要見證。它們濃縮地再現(xiàn)了海南古代禮貌的發(fā)展軌跡,展示其同祖國大陸源遠流長的密切聯(lián)系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我離開博物館后最大的感觸是:我國的國寶不能掉入任何人手里,因為這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繁榮富強的見證,也是中華人民的財富,是中國的魂。
參觀博物館觀后感800字精選筆記4
今天是第四十一個世界地球日,為了讓我們可以更好的學習科普知識,了解古生物和地質結構,能夠更加的熱愛和珍惜我們的地球,老師帶我們參觀了南京地質博物館。
我們首先來到了地質博物館新館,新館有四層樓,每層樓都有各自不同的主題。
走進一樓,這里是一度電展區(qū),用很多模型和圖片向我們介紹了許多綠色的發(fā)電知識,還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實驗機會,同學們你爭我搶的積極參與,非常有趣。
來到二樓展廳,大家更加興奮,這里不愧稱為恐龍世界,只見山下,樹旁,草地上,瀑布邊,到處都是一頭頭巨大的恐龍。有鸚鵡嘴龍,有翼龍,有近蜥龍…。,最讓我們驚嘆的是一頭巨大的`大夏龍,它真是太大了,有8米高,28米長,據(jù)說是亞洲最大的恐龍,我們站在它的面前,顯得非常渺小,就連那些原本看起來很大的恐龍和它一比,也都統(tǒng)統(tǒng)變成小弟弟了。只見他四肢粗壯,身體龐大,尤其是長長的脖子,幾乎有身體的一半那么長,真是太神奇了,但是和它的身體比起來,它的頭太小了,我不知道它那小小的嘴巴每天要吃進去多少東西才能填飽那大大的肚皮呀,我猜肯定是不停的走哪吃哪。徜徉在這美妙的遠古畫面中,看著遠古的風景,看著這一具具古老的化石,我仿佛看到了許許多多的恐龍在我面前嬉戲玩耍,那么的真實,那么的生動。
離開了了恐龍世界,我們來到了三樓,這里是行星與地球的展廳,通過許多實物,標本,模型和圖片為我們揭示了宇宙的起源,太陽系的形成,地球的誕生,斗轉星移的行星運動,運動不息的地球系統(tǒng)和雄偉壯麗的自然奇觀,使我們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在四樓,我們通過許多模擬場景展示、演化長廊表,了解了生命由水生到陸生,由簡單到復雜的曲折演化過程,學到了許多生命進化的知識。
參觀完新館,我們又參觀了地質館老館
在回家的路上,我的眼前又出現(xiàn)了一幅幅恐龍化石的圖像,可惜的是,那些曾經的地球霸主已經徹底的從地球上消失了,他們曾經是那么強大,那么不可一世,而毀滅的原因是地球變暖。如今,我們的地球又在逐漸變暖了,所以,我們要趕快行動起來,同心協(xié)力,保護環(huán)境,提倡低碳生活,好好的呵護我們唯一的地球,讓我們可以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永遠快樂的生活下去…
我喜歡南京地質博物館。
參觀博物館觀后感800字精選筆記5
余姚素有“文獻名邦”之稱,文物古跡舉世聞名。尤其是河姆渡遺址,這是我們祖先創(chuàng)造光輝燦爛的河姆渡文化的搖籃,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了。
漫步在博物館廣場,首先印入眼簾的是“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這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這還是江澤民爺爺親筆題的呢!
去發(fā)掘現(xiàn)場會使你大開眼界,河姆渡古文化遺址是當?shù)卮迕裨?973年夏天興修水利時發(fā)現(xiàn)的,先后兩期共發(fā)掘2800平方米,經專家們的分析研究和放射性碳14的科學測定,確認河姆渡早期文化遺存,距今已有六千九百多年的歷史,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是屬于我國早期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之一。經兩次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它由四個互相疊壓,又有內在聯(lián)系的文化層組成。第一、第二層距今5000至5500年,屬母系氏族公社末期;第三、四層距今約六七千年,屬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每個文化層里,都有大量的文物、遺跡。
更使人驚嘆的是,在河姆渡遺址的第三、四文化層中,發(fā)現(xiàn)了大片木構建筑遺跡,經古建筑家鑒定,河姆渡先民的住房是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干欄式”建筑。這種已經成熟地使用榫卯的木結構建筑,設計之科學,規(guī)模之宏大,不僅是我國所罕見,亦是人類建筑史上最早的杰作。如果說發(fā)掘現(xiàn)場使人大開眼界,那么文物展覽廳會使你嘆為觀止。一跨進博物館大門,展現(xiàn)在眼前就是第一展廳,這里陳列著遺址中出土的大量動物骨骼,有鳥類、爬行類和類等,展示了昔日河姆渡是古木參天,水草茂密,虎吟象吼,魚躍雁飛,一派生機盎然的動物世界。
走過通道,來到第二展廳,這里展示的是“稻作經濟”,形象地反映了稻作農業(yè)及漁獵采集活動,令人稱奇的是展出的一些7000年前人工栽培的稻谷芒刺清晰,顆粒飽滿。同時展出的還有骨耜、木杵和石磨盤等全套耕作、加工工具,以及帶炭化飯粒的陶片和以夾炭黑陶為主的缽、釜、盆、罐等容器,不僅充分證明了我國是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而且說明早在7000年前我們東方民族的飲食習慣已基本形成,飲食文化已很豐富了。
轉彎進入第三展廳,讓我們領略了創(chuàng)造了許許多多奇跡的河姆渡人精湛的雕刻工藝,生動逼真的陶塑,優(yōu)美的刻畫裝飾與絢麗的繪畫,展現(xiàn)了河姆渡先民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在展出的眾多藝術品中,以象牙雕刻件最為珍貴,作為遺址標志的“雙鳥朝陽”碟形器最為醒目。徜徉在遺址公園,目睹著河姆渡人各類生活、生產場景,面對著這些河姆渡人創(chuàng)造的原始文明,耳邊仿佛傳來了河姆渡人用骨哨吹奏的悠揚的曲調,在向你傾訴著那段歷史,不由得使人思緒綿綿。
河姆渡先民以其勤勞的雙手、非凡的智慧,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原始文明。身為河姆渡人的子孫,應該知道光輝燦爛的河姆渡文化值得我們驕傲,也值得我們去更深入地研究。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刻苦學習,長大了,為祖國,為家鄉(xiāng)創(chuàng)造出更偉大、更輝煌的奇跡。這樣,我們才不愧為河姆渡人的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