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集大忠、大孝、大勇、大智于一身,為中國婦女樹立了一個新的典型,并說明了一個事實:婦女一樣能夠盡忠,一樣能夠為國家效力。小編特地準(zhǔn)備了花木蘭觀后感作文,歡迎借鑒學(xué)習(xí)!
花木蘭觀后感作文1
今天我在家里看了一部電影,名叫《花木蘭》,看完后我淚流滿面,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北魏時期,有個女孩叫花木蘭,與父親花弧相依為命,因為從小受父親影響練武功、私學(xué)陣法,所以武藝非常高強。在木蘭十八歲時少數(shù)民族柔然的軍隊突然來進攻,而國家的人手不夠要招兵,要求每家的男丁必須去。
而花木蘭家只有年邁的老父親,花木蘭不忍心讓老父親去受罪,就違抗軍令,男扮女裝去參軍。在戰(zhàn)場上花木蘭奮力拼搏、勇敢戰(zhàn)斗,擊退柔軍獲得勝利,被封為將軍的花木蘭帶領(lǐng)將士們打勝了一場又一場戰(zhàn)斗,但在戰(zhàn)爭中有的將士們也都一個接一個光榮戰(zhàn)死,而花木蘭也身受重傷。
當(dāng)時來了一場毒龍刮走了軍醫(yī)、干糧和水,但他們在逆境中毫不害怕,跟柔軍拼個你死我活??墒菙橙说谋κ撬麄兊?倍啊!他們被困山谷,有的戰(zhàn)士們也因缺少藥品,干糧而相繼死去。大將軍也不前來相助,使得兵力只剩下幾千人。
花木蘭沒有其它辦法,就只得化妝成柔軍混進敵營,等到最佳時機刺殺了柔王。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多么的不易啊!因此我覺得我們太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我們才能夠安寧,只有和平我們才能夠擁有美好的家園啊!但戰(zhàn)爭是殘酷的,我們別無選擇。我想說:“難道只有靠戰(zhàn)爭和犧牲這么多人為代價才能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嗎?”如果真是這樣,還不如兩國友好相處做友好之邦,可他們并不愿意。還好魏國有花木蘭這樣的將軍,這樣的女中豪杰,魏國才贏得了這場戰(zhàn)爭,保衛(wèi)了自己國家的安全。
花木蘭,我不得不再次的這樣說:你真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你的愛國、你的剛強、還有你的孝心都將讓我們銘記在心!
花木蘭觀后感作文2
看電影之前,我對《花木蘭》的期盼很矛盾。一方面,馬楚成這兩年的成績單實在讓我無法覺得他是個靠譜的導(dǎo)演,并且能夠駕馭好這個題材;另一方面,我真的、萬分的,期望花木蘭這個主角,能帶給趙薇一個公正而誠懇的評價。不管別人怎樣看,我始終認(rèn)為她是個被低估的演員;即使《畫皮》好評如潮,我也不覺得那是她最好的發(fā)揮。在我心里,《情人結(jié)》和《姨媽》才是她的水準(zhǔn)。
結(jié)果,在電影開始的那個鏡頭里,我的第一個矛盾就被解決了。vitas同學(xué)以和整個電影氛圍十分不搭調(diào)的氣質(zhì),一襲雪白站在西北荒漠上敬業(yè)的對著口型迎風(fēng)流淚滿嘴沙,然后鏡頭一轉(zhuǎn),這海豚音王子居然是傳說中的男寵……大哥,難道你也是沒錢了就跑到中國演演電影么!整個電影就這樣莫名奇妙的開場了,簡潔明快,開門見山,不到十分鐘,花木蘭已然“旦辭爺娘去”了(電影里沒娘)。
說實話,電影的前半段我看的要比后半段舒服,因為那是典型的“馬楚成作品”:節(jié)奏明快,劇情簡單,臺詞簡單,還有不少笑果。即使這個電影就這么進行下去,或許我也不會覺得有什么奇怪,無非是多一部《劍蝶》(當(dāng)然水平要高一點……),只是會遺憾趙薇對花木蘭投入的感情罷了。但是壞就壞在,所有人都明白這電影是必然要轉(zhuǎn)型的。幾次宣傳場合,馬楚成話里話外都是家國天下,怎樣可能讓花木蘭就只是和費小虎比比眼睛大小呢。
于是在急轉(zhuǎn)直下的半小時里,整個《木蘭辭》基本被還原了?!叭f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原先詩中關(guān)于花木蘭的軍旅生涯就這么二十個字,而電影里也沒費什么勁,幾仗打下來,花木蘭就成了將軍。
能想到么,看到那里我真的很失望?;咎m已經(jīng)走到了那里,那么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里,她還要有什么成長在看電影之前,我始終把它想象成一個女人的史詩,因為用腳趾頭想想也明白,這樣一個女人,她在軍隊里有多艱難,她在戰(zhàn)爭中有多么渺小和無助?;咎m之所以成為花木蘭,我覺得,不是因為她能夠在成千上萬的士兵面前發(fā)號施令,不是因為她能夠得道多助,而僅僅是因為她是一個女人,并且她有勇氣、毅力和氣魄,在那樣一個不屬于她的環(huán)境中生存下來。在我看來,這種渺小的生存才是最偉大的。
所以對于電影后半段的劇情,說實話我真的是不喜歡。我不喜歡太宏大的家國情懷,不喜歡那么多符號一樣的主題元素被堆積在電影中,也不喜歡那場潦草的高-潮戲?;蛘呤邱R楚成太鐘愛這個題材,也或者是他太不了解自己的特點??傊褪强吹牡綄?dǎo)演的努力,卻也看得到他的力不從心。大場面調(diào)度不好(估計也沒錢……),室內(nèi)戲又拍不出緊張激烈,倒是花木蘭殺了門獨后和文泰四目相對的時候,以及最后兩個人相忘于江湖的時候,隱約讓我想起了我每看必哭的《星愿》……
當(dāng)然我以上這些,并不是說《花木蘭》有多差。其實憑心而論,在最近的國產(chǎn)電影中,我想《花木蘭》即使算不上多優(yōu)秀,但也在平均水準(zhǔn)之上,何況還加入了導(dǎo)演演員那么多的心血和誠意,為此我也愿意鼓掌。其實有《木蘭辭》做基礎(chǔ),《花木蘭》怎樣也不會太差,只是如果要出彩,必定要在詩詞之外找到一個閃光點。而《花木蘭》令我失望的也正在于此,因為我實在不愿意看到這個“閃光點”居然是一段俗套而剩余的感情。誠然陳坤這一次確實演得很好,可我卻覺得,假如把這個主角去掉,這電影會更加好看,也更有力量。難道花木蘭就那么需要一段感情么,難道一個女人要成長要強大,必須需要一個男人告訴她這樣那樣嗎難道她真的需要在過盡千帆還要來一句,謝謝你文泰嗎花木蘭敢于代父從軍,已經(jīng)是超出常人的魄力,怎樣到了軍隊里,成長為一個統(tǒng)領(lǐng)千軍的將軍了,卻反而連應(yīng)對死亡的勇氣都沒有了呢即便真的要把花木蘭成長中的障礙設(shè)置為她作為女人的軟弱,那么我想,一個費小虎,足夠讓她長大和應(yīng)對一切了。
所以我只能說,電影存在的問題是出自編劇的蒼白和導(dǎo)演的力不從心。可能花木蘭這個人物千百年來被賦予了太多的美德和期望,每個人又都對她有某種情結(jié),于是她成了道德楷模或者圣女貞德。但在我心里,即使她在戰(zhàn)場上總是躲在最后,她依然是個英雄。其實編劇中有一點我很喜歡,就是對花木蘭她爹的改動,不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人,而是仍然留戀戰(zhàn)嘗期望保家衛(wèi)國的漢子。這一點對花木蘭的性格鋪墊很重要,讓這個女孩的舉動有了一脈相承的氣質(zhì)。
我想無論每個人對電影有什么評價,對趙薇的這一次表演,就應(yīng)都會有目共睹吧。以前我總吝嗇用贊美之詞評價她的表演,《畫皮》好評如潮我甚至還潑過冷水,但這一次我真是很激動的在看完之后就打電話傳播她演的有多讓我感動。當(dāng)然我不會用那么多類似于有層次、有感情之類的詞評價她,我只是真的在電影中,徹底的忘了她是趙薇……這對于我這樣一個后媽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其實最感動我的,是她和柔然公主對話那一段,雖然那句“對于你的(想不起來了,反正就是和平的愿望),我很尊重”讓我差點笑常那一段她不漂亮,也沒什么光彩,對手戲的那個貌似年紀(jì)還沒有我大的小姑娘一臉青春洋溢,眨著無辜的大眼睛努力表演這個公主的深明大義,卻不抵蓬頭垢面的趙薇,一句歷盡滄桑的“我也只是個女人”。
我也只是個女人吶?!痘咎m》我很欣慰的一點,就是沒有讓她多么刻意的去模仿男人的動作和神態(tài)。而電影雖然給了她女兒身,卻有意無意的還是讓她成為了一個“男人”。再矯情一點兒的話,聽到那句臺詞的時候,我腦子里想起的絕不是銀幕上那個主角的20年,而是那個替主角說話的演員的20年。其實她也只是個女人吶。一個女人的肩膀會有多寬闊呢,一個女人的內(nèi)心能夠有多強大呢。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導(dǎo)演不明白,但是趙薇明白……
花木蘭觀后感作文3
周五看的《花木蘭》的電影讓我更深入的了解了這個不平凡的女人。
木蘭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以女孩子的形象出現(xiàn)的。她騙她父親吃藥,這一幕讓我們班笑翻了,但這也是木蘭在熒屏上呈現(xiàn)給我們的第一個盡孝道的表現(xiàn)。接著,,“可汗大點兵”,點到“花弧”的名字時,花木蘭擔(dān)心焦慮的心情全都浮現(xiàn)在臉上。她是多么愛自己的父親。多病的父親怎么能去打仗呢?這一去肯定回不來呀!花木蘭深深地懂得這個道理。于是,木蘭第二天就帶上了父親的寶劍,穿上了父親的戰(zhàn)袍,騎上了父親的戰(zhàn)馬,這些曾經(jīng)伴隨花弧東征西站幾十年的東西,曾染上父親的血跡,如今飽含這木蘭對父親的愛,對家鄉(xiāng)的不舍,伴隨著木蘭去打仗,也帶著花弧對女兒的期待,在后來漫長的軍旅生活中給了木蘭信心、希望和堅定的信念。
父母給予我們的太多太多了,從我們出生那一天,父母就開始為我們而操勞著。比起代父從軍的木蘭來說,我們不應(yīng)該感到慚愧嗎?不應(yīng)該對木蘭感到敬佩之情嗎?不應(yīng)該對父母感到虧欠嗎?木蘭穿上軍裝的那一刻,我被深深震撼了,我們都被深深震撼了,那一套軍裝成為木蘭代父從軍最好的見證。
除了為父親,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為了國家。沒有了過,哪會有家?國家和平,百姓才會安寧;國家強盛,百姓才會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木蘭為了過,為了家,就這樣踏上了征途。
“沒有了國,何以為家?”文泰的這句話成為了木蘭一直沒有放棄,一直前進的動力。這何嘗不是一句真理呢?為了百姓不會流離失所,木蘭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前進,和那千千萬萬的戰(zhàn)士一齊,懷著一顆沸騰的愛國心,踏上了無邊無際的大漠。它們每一滴汗水,只會讓他們堅定地向前走去。
現(xiàn)在,我們的國家強盛起來了,我們的日子變得溫馨而快樂,沒有戰(zhàn)役發(fā)生。因此我們應(yīng)該珍惜今天,以自己的綿薄之力報答祖國。我們做不到像木蘭那樣過關(guān)斬將,也要為祖國做出貢獻,哪怕是參加公益活動,當(dāng)一名小小的志愿者;哪怕是參加募捐活動,獻出自己的心意……
在戰(zhàn)爭的時候,殺害別人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木蘭又必須去做,因為,那是她的責(zé)任,木蘭沒得選擇。文中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一句話便是“打仗的時候不應(yīng)該有感情”。我認(rèn)為這是錯誤的。正是因為國家,他們才會去打仗,這是愛國之情;正是因為父親,木蘭才會從軍,這是父女之情;正是因為戰(zhàn)友,他們唱出《人生百年》才會顯得那么慷慨激昂,悲壯豪邁,這是“同行十二年”的兄弟情啊!
感情、責(zé)任、國家迫使木蘭代父從軍。
“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dāng)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首木蘭詩不僅僅是一首要背的古詩文,而是對花木蘭這個擁有男人氣概的女子的真實寫照,也是她為國家,為百姓,為父親付出的最好的見證。
花木蘭觀后感作文4
這個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去觀看了電影《花木蘭》,看了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花木蘭是北魏的一個女孩,那時北方柔然部落南犯,到中原搶劫。北魏皇帝下令從每戶人家中抽一名男丁充軍,花木蘭家里只有父親一個男丁,為了不讓年老多病的父親上戰(zhàn)場,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征戰(zhàn)沙場。戰(zhàn)場上,花木蘭隱瞞身份和男兵一起出生入死,她不僅勇敢,而且肯動腦筋,是一個智勇雙全的好士兵,花木蘭屢建奇功。后來,在一次戰(zhàn)斗中受傷,人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花木蘭是女孩子……
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這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奇女子到現(xiàn)在都為人們所稱頌。誰說“女子不如男”?花木的故事告訴了世人:巾幗不讓須眉。
中國女性的吃苦耐勞是世界聞名的,但是她們的英雄事跡卻很少為世人所知。古有巾幗英雄穆桂英、梁紅玉、馮婉貞、秋瑾等,今有愛崗敬業(yè)、清正廉潔、公而忘私的任長霞、為人生注入真愛的樸今淑。在國難當(dāng)頭時,她們巾幗不讓須眉,指揮千軍萬馬,馳騁在刀光劍影的疆場,勇氣可欽可敬,事跡可歌可泣。正如近代革命志士、巾幗英雄秋瑾詩中所說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在和平年代,她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一曲曲巾幗英雄的贊歌。我常欽佩花木蘭,欽佩她遇到困難時毫不退縮勇敢面對的精神。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中,我們也會遇到許多困難,我們應(yīng)該向花木蘭學(xué)習(xí),克服困難,不氣餒、不放棄。長大以后也要向花木蘭一樣孝順父母,做一個有責(zé)任心、有愛心的人。我一定要好好學(xué)習(xí),做一個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
花木蘭觀后感作文5
《花木蘭》這個故事,因為花木蘭的付出,使之流傳千古,讓更多人記住了這個偉大的名字——花木蘭。
木蘭從小就是一個好動,調(diào)皮卻又機靈的孩子,身為女子的她卻是從不輸于男子,從小就有了遠(yuǎn)大抱負(fù)。敵國來襲,木蘭的父親被選征入伍,她便毅然代父從軍,獨自面對激烈殘酷的戰(zhàn)爭。即使知道將來要面對千難萬阻也從未退縮。
戰(zhàn)場是殘酷的,身為女子的木蘭在開始時并沒有那么遠(yuǎn)大的理想,只是想要活著回到家鄉(xiāng),回到父親身邊,就是因為有生的希望,在遇到困難時她以自己的聰明才智破關(guān)斬將,漸漸的她由一名無名小將變成了赫赫有名、有著卓越的戰(zhàn)績的平北大將軍,無不讓人佩服,正所謂是巾幗不讓須眉!
而反觀我們現(xiàn)在,雖然沒有那樣激烈的戰(zhàn)爭,但是花木蘭那般有著遠(yuǎn)大理想抱負(fù)的思想還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我們作為學(xué)生應(yīng)該早早為自己做好未來的打算,規(guī)劃自己未來想要走的路,向著自己的目標(biāo)前進。所以,有著良好的遠(yuǎn)大目標(biāo)是我們所必須的,它能使我們更好的前進,向著自己的理想前進,鼓足勇氣,堅定信念,堅持不懈,闊步向前方邁進沖破重重障礙,最終到達(dá)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