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1915年袁世凱與日本定下密約二十一條并且更改國體,自封為中華帝國皇帝,自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這里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觀建黨偉業(yè)有感文章,分享給大家。
觀建黨偉業(yè)有感1
一個政黨的建立,是多么艱難;一個民族的復興,是多么坎坷;一個國家的崛起,是多么頗富傳奇。建黨偉業(yè),講述的不僅僅是一段傳奇的歷史,更是一段情感的歷程。
每一個人物,每一個角色,都敷上了歷史的色彩,每一段傳奇,每一段故事,都飽含了情感的記憶,那一張張黑白的相片,那一段段灰色的影像,撩動了我的心弦。
歷史是一面鏡子,是的,我總能在這部影片中看到一種歷史特有的風采,那是情感的輪回,愛的循環(huán),那是對國家的熱愛,那是對叛國者的仇恨,那是那個時代的人獨有的倔強與執(zhí)著。那個時代,那些年頭,那些人,那些事,都是紅色的,都是熾熱的,乃至我在影院的空調(diào)下也感到熱血澎湃,心情激昂。
建黨偉業(yè)給我的,不僅僅是一部獻禮片的震撼,更是那四萬萬中國人心中無法釋懷的感情,更是那個嬌弱的女大學生跪在門前手持“冤”旗的執(zhí)著,更是北大青年們用自己的語言與老師們“詭辯”的勇氣,更是每一個在前線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戰(zhàn)士們至死不渝的信念,因為,僅僅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是同胞,我們無法容忍那些骯臟的為了權勢背叛的叛國者,僅僅因為,我們要革命,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為無產(chǎn)階級,為十月革命畫上光輝的一筆,我們,要自由,要博愛,要平等,要共和!這,不是口號!
短短的文字,卻凝聚了我對國家,對共產(chǎn)主義的全部理解,作為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女兒,在看完這部影片之后,我更感覺到自己肩上的名號不僅僅是榮譽,更是責任,我不是青年,或許再也不能為我們的共產(chǎn)黨做些像大學生那樣宏偉的事情,我想,也許我能做的就是做一個安分守己的好公民,不辜負幾十年前為了革命而付出青春,付出熱血的戰(zhàn)士們,不辜負他們?yōu)槲覀兇蛳碌拿篮蒙?,為我們今天的發(fā)展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有人說,你們是奠基石,我卻矢口否認,你們的身軀,絕對不是踩在腳下的石頭,你們是一種精神的引領,你們是我們頭上一抹最明亮的晨曦,是我們迷茫時最清晰的花開。
建黨偉業(yè),怎一個偉字了得,這一段歷史,是民族共同的歷史,這一段感情,是國家共同的感情!
圍城中的倔強,災難中的堅強,這,便是建黨偉業(yè)的偉大之處!
我,會永遠記得,那紅船上的仲夏奇葩!
觀建黨偉業(yè)有感2
曾經(jīng)有過和80后同齡人一樣的困惑和憤懣,困惑輿論說我們是“垮掉的一代”,憤懣這個時代給80后生存空間的諸多壓力,譬如考學、工作、成家立業(yè)等等。但看過慶祝建黨__周年獻禮大片《建黨偉業(yè)》后,我突然對自身及周遭的一切有了新的審視和感悟,我不禁捫心自問:這個時代真的虧待我們了嗎?我們又真正從中索取了多少,付出了多少?
我們大多習慣了身處和平年代,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追求更加多姿多彩的多元化生活,去朝著五彩斑斕的夢想去努力奮斗。相比那個備受列強欺凌、戰(zhàn)火紛飛民不聊生的年代,我們不用提心吊膽的輾轉流亡、饑寒交迫,至少我們還有和平的生活,追求夢想的權利和實現(xiàn)夢想的可能,所以我們還是幸福的。
當然,我們在通往夢想和成功的路上也會有失敗和遭遇不公,但和那些革命先驅(qū)者的鮮血和生命比起來,顯得渺小和不值一提,因為我們還有更多再來一次的機會,直至獲得成功的喜悅。而革命先烈們有的只是前赴后繼的堅定信仰,以及將這種信仰托付給同志繼續(xù)傳遞的信任,他們甚至大多還沒見到過成功的曙光,和他們比起來,我們還是幸福的。
現(xiàn)在有很多人把幸福指數(shù)時常掛在嘴邊,或抱怨自己的幸福感差,或抱怨國家整體幸福指數(shù)不如一些發(fā)達國家。孰不知如美國、英國、荷蘭、日本這些發(fā)達國家,也才是近年來才開始的幸福指數(shù)的研究。相比連活下來都不容易的舊社會,我們今天還能座而論是否夠幸福,這本身難道不就是一種幸福嗎?更何況我們的黨和國家歷來都把民生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目標,并在大力實踐之中,而幸福指數(shù)也漸漸成為了各地政府在改善民生道路上的新追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改革開放30年來,國人體驗的更多的是來自于西方物質(zhì)文化的浸染,對比解放前,大家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沒有變,但為之奮斗和付出的精神信仰有所缺失。我們往往會身在福中不知福,會更多的患得患失,會感覺迷茫沒有目標,而忽略了我為這個社會貢獻了什么?;蛟S是如古詩中所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或許是因為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處在轉型期,從上到下都會感到陣痛,會暫時降低對幸福的感覺,但從這一刻覺醒還不算晚,我們還有用雙手去創(chuàng)造美好幸福未來的大好時光。
《建黨偉業(yè)》讓我重溫了革命先輩們的純凈信仰,那股為實現(xiàn)理想不惜犧牲一切的強大精神力量,再一次的凈化了我的心靈。為了前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生活,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為了后人更加美好的未來,我們沒有理由不幸福的活著。就讓我們一起從現(xiàn)在開始,擔起歷史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用最初的平實心態(tài),去攜手創(chuàng)造和諧幸福的美好家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
觀建黨偉業(yè)有感3
颯颯秋風拂過桂花樹,沙沙作響,溢出醉人的花香。夕陽依舊在天空中不留余力地散發(fā)耀眼的光芒,給整個世界鋪上一層金色的光輝。剛剛看完《建黨偉業(yè)》的我久久不能平復激動的心情,思緒仿佛回到了那個動蕩的年代。
在蔡鍔攻打棉花坡時,戰(zhàn)火紛飛,炮聲震耳欲聾,硝煙彌漫在原本淳樸的空氣中,讓我不得不替生活在那民不聊生的年代的廣大人民群眾感到可悲,一條生命是多么的渺小,人們在死神的面前是如此微弱卻無能為力。
傅儀復位時,一顆導彈就使得整個大清王朝的重要官員嚇得魂飛魄散。試問,這樣的王朝如何能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而不倒塌?大清王朝是如此的腐敗,位高權重的人只會欺壓無辜的百姓,而當列強侵略,他們并沒有散盡家財引領人民抵抗,卻是投誠,甘愿成為遺臭萬年的走狗!
巴黎和談失敗因為章宗祥做了賣國求榮的漢奸,可是法國又有何權利將中國的領土永久地送給日本?而當匡互生帶領要為祖國洗刷恥辱的同學們沖入章宗祥家中,卻有那么多同樣背負國恥的中國人替他看家護院。最后,匡互生等32位愛國學生居然被同為中華同胞的人逮捕,他們是在為受到屈辱的祖國反抗,是不愿做在列強侵略祖國瓜分中國疆土而不聞不問只顧自己安逸享樂的冷漠之人,他們,何錯之有?要被關入那陰暗潮濕、困著許多愛國人但困不住愛國之心的牢籠?吳世昌所做的這一切難道不是在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嗎?
從1911年到1921年,從辛亥革命到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這一樁樁一件件不都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艱辛和不易嗎?
我們?nèi)缃裥腋C罎M、國富民強的生活不都是偉大的革命先輩用鮮血和汗水所鋪就的嗎?作為新興一代的我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應該懷著堅毅的決心好好學習、報效祖國,成為國家之棟梁,讓“東亞病夫”永久消失在中國的字典中,要讓世界諸國以崇敬的目光仰望著中國!
“少年強則國強”,再輝煌、再恥辱的曾經(jīng)也已經(jīng)成為了過去,但是,現(xiàn)在,讓我們繼承革命先輩愛國、無私奉獻的精神,為祖國更美好的明天付出辛勤的汗水,譜寫出更華美的未來!
觀建黨偉業(yè)有感4
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之際,以電影的形式,回顧那段風雨如晦的歲月,撥開云霧看那紛繁的歷史,無論對中國共產(chǎn)黨人而言,還是對普通的中國人來說,都是一次深刻的歷史教育課。我昨日看了這部電影,感受很深。
影片的歷史維度很廣,從1911年到1921年這十年,正是中國社會發(fā)生著深刻變革的歷史關頭。這十年里,中國發(fā)生了很多的事情,影片一一回顧:辛亥革命、清帝退位、袁世凱稱帝、護法運動、張勛復辟、護國運動、新文化運動、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以至早期共產(chǎn)黨人的活動、中共一大召開。
在這部影片中,雖以《建黨偉業(yè)》為名,但是故事的重點不是共產(chǎn)黨。影片的主線并是不共產(chǎn)黨的建立,而是中國仁人志士的救國探索。影片告訴我們:中國共產(chǎn)黨的建立是歷史的選擇!從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統(tǒng)治,建立民國,但是最終還是沒有成功,“平等被無視,自由被蹂躪,博愛精神蕩然無存”。從1912年民國建立到影片敘至的1921年,中國大地戰(zhàn)爭不斷,內(nèi)憂外患,軍閥割據(jù)混戰(zhàn)。面對這樣的境況,有的人是乘機撈好處,有的人是不斷求索國家存亡之道,更多的人則是渾渾噩噩。每個時代,都有機會主義者、理想主義者。今天我們看來,當時那些被斥之為稚嫩的學生、那些“坐而論道”的教師,他們是有理想的,他們在思考著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這邊是民族的希望!
這段時間,一直在看徐百柯的《民國那些人》,真的感覺到,那個時代遠離我們而去了。也可以說,是我們已經(jīng)拋棄了這樣的氛圍。我們這個社會,現(xiàn)在是機會主義者多、功利主義者多,理想主義者少??纯从捌?,北大那些學生和教師,都是有思想的人。我常感慨:那真可謂是星光熠熠啊!然而,這些人的結局多不算很好,因為他們“知識越多越反動”。事實上,的確是如此的。這個道理一直都是這樣的,幾千年前老子就有這樣的思想了。例如,我們看到影片中的辜鴻銘,他的思想就是與李大釗、陳獨秀等人的思想,與新文化運動是相左的。
今天,我們拋開意識形態(tài)層面的東西,回看這些人物,我們都應該佩服他們,都不禁為其傾心。陳獨秀當時對胡適說:(辜鴻銘)難掩其才華。辜先生雖然是翻譯家,但是在我看來,辜先生并不是將外語翻譯成中文,而是將中國文化翻譯為外語。辜先生骨子里是傳統(tǒng)的。
影片中,對辜先生是公允的。對一些“反動”學者是公允的。
除了這些文化人,還有一些政治上相對立的人物,影片也是開明的。例如中共一大代表張國燾、陳公博。在我們的黨的歷史上,的確出現(xiàn)過叛徒,尤其是在剛剛起步的階段,一些信仰不是很堅定的人進入了黨組織。這本是規(guī)律,不可能誕生一個政黨,她就是完美的。而一些人,即使最后是離開了黨,但是他在黨內(nèi)所做的事情,不應該被抹殺。真實的歷史才顯大氣!
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年了,如果是人的話,他已然是耆宿。然而對一個政黨而言,尤其是對一個致力于民族復興、人類解放的政黨而言,中共才逐步走向成熟。建黨__周年之際,全國掀起讀黨史的熱潮。既然讀史,就應該多一份成熟,多一份大氣。
中國共產(chǎn)黨不是古代那些主張愚民的統(tǒng)治階級,中國面臨的形勢也不是封建時代的形勢。中國共產(chǎn)黨的建立便是無數(shù)仁人志士不斷探索的結果,中共走向成熟,中國走向強大,依然需要中國的志士仁人。
觀建黨偉業(yè)有感5
觀看了電影《建黨偉業(yè)》,感慨頗深。影片采取了三條主線敘事的方法,178位知名演員,生動的在現(xiàn)了從辛亥革命到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這十年間的歷史。
印象最深的是我被影片中北大“新文化與舊文化”的激辯場景所感染,被“五四運動”的宏大場面深深震撼,甚至熱血沸騰當學生們涌上街頭,振臂高喊“外爭國權,內(nèi)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的口號,咬破手指血書“還我青島”,青年一代擔起山河重任的激情撲面而來,看得人熱血沸騰?!拔逅倪\動”也被稱為全片的“淚點”,火燒趙家樓、血書“還我青島”以及女學生滴血喊冤跪在地上拿著一塊寫著冤字的大布,為四萬萬同胞喊冤。還有影片結尾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終于如期在嘉興南湖的一條小般上圓滿結束。看著那12名中國共產(chǎn)黨的先鋒戰(zhàn)士激昴地讀著《共產(chǎn)黨宣言》,高唱國際歌,我不禁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中國人民從此有了一個真正為人民謀利益的領導核心——那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
《建黨偉業(yè)》讓我重溫了那段波瀾壯闊的崢嶸歲月,革命先輩們不怕犧牲、用于肩負歷史使命的強大精神力量,再一次震顫了我的心靈。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它染滿了革命先輩的愛國熱血,今天的中國能屹立與世界民族之林,軍事、科技、教育、文化突飛猛進,另外國人吃驚感慨,是和千千萬萬革命戰(zhàn)士的犧牲、不斷探索分不開的。在這個和平年代,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為了給子孫后代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向前,擔起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用最初的平實心態(tài),共同創(chuàng)造和諧幸福的264大隊。
觀《忠誠與背叛》有感精選范文5篇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觀建黨偉業(yè)有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