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單》改編自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名身在波蘭的德國人辛德勒,在二戰(zhàn)時雇用了1100多名猶太人在他的工廠工作,幫助他們逃過被屠殺的劫數(shù)。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著名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個人觀后感,希望能幫到各位。
著名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個人觀后感1
靜靜地,三個小時無聲無息、平靜地溜走了,我的內(nèi)心卻始終無法平靜。
起初看《辛德勒的名單》,不甚疑惑,93年拍的畫面怎么是黑白的,不僅要忍受緩慢沉重的敘事,還要忍受單調(diào)無趣的黑白。后來才明白黑代表黑暗,白代表陽光;黑代表絕望,白代表希望;黑代表罪惡,白代表善良。也或許只有這黑白才能象征那個時代。這部電影的背景是二戰(zhàn)時期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悲慘事件。辛德勒,一個奧地利商人,開始對他的印象并不好,貪財好色,利用德國戰(zhàn)爭時期,逼猶太商人投資,然后和猶太會計stern雇傭廉價的猶太人做搪瓷用具賣給,大賺了一筆錢。但后來當他目睹猶太人被集中慘殺,他開始重新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他以生產(chǎn)軍火需要大量勞力的名義,用戰(zhàn)爭期間賺來的金錢買下一個個必遭集中營厄運的猶太人。費佛堡、費雪……辛德勒的名單救下了1100多名猶太人。戰(zhàn)爭結(jié)束了,工人們獲得了生存的自由,辛德勒則破產(chǎn)了,并因“戰(zhàn)犯”罪名必須逃亡。但是他不曾后悔,而是遺憾自己未救出更多的人??吹竭@里,我不禁為自己先前的想法而感到慚愧。曾聽地理老師說過,猶太人聰明勤奮,在世界各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為世人矚目,甚至連他們的面容都十分美麗,女生那深邃的大眼睛里,總是閃爍著溫柔而智慧的光芒。猶太人在面對悲慘境遇里的所表現(xiàn)出的堅強與樂觀,和納粹軍官在殺戮中忘記自我的強烈對比令我不得不思考——究竟是什么,才能如此殘殺同類,而在處于軟弱處境的猶太人如何掙扎著渺小希望,目睹伸向他們的魔爪?死亡的恐懼漸漸被淡化,但被納粹軍官踐踏的人性和猶太人產(chǎn)生的絕望,反而令我更加深刻。通過這部電影,辛德勒無私的拯救行為,猶太人的頑強、樂觀的美好秉性,納粹軍官的殘忍都歷歷在目,好似回到了那段令人不忍目睹的黑暗年代。
引用萬千觀眾的一句話:這部電影的感人,并不在于情節(jié),而是在于可以喚起所有觀者心底的良知。
著名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個人觀后感2
在教室看了《辛德勒的名單》,對我的觸動很大,之后在寢室我又看了一次,這部長達三小時的電影有太多的東西是震憾到我的腦子里,骨子里。描述二戰(zhàn)的電影我們都看過很多,但是如果要我們在記憶里找出最經(jīng)典的,《辛德勒的名單》必在其數(shù)。這是一部磅礴偉大的電影,在這部電影里,我能強烈的感覺到生命的重量!救一個人就是救了全世界!
整部影片中,最令我觸目驚心的,不是焚尸場面的慘烈,也非毒氣室中的恐慌與絕望,而是一個相對平淡的早晨。這個早晨,一群可憐的猶太人正在一個德軍轄區(qū)的電網(wǎng)內(nèi)如牛馬般不堪重負地勞作。而該轄區(qū)的長官葛夫呢?他正光著上身站在臥室外的陽臺上欠背伸腰,悠閑地俯視著他統(tǒng)御的猶太人。在他背后的臥室里,他的女生睡得正香。舒展完筋骨之后,葛夫緩緩踱回屋內(nèi)拾出一條狙擊瞄準遠處勞作稍顯遲慢的猶太人,將他們一一擊斃。他歪著頭,嘴里叼著枝煙,表情平和。每一聲響,都驚擾到葛夫女生的睡眠。她使盡渾身解數(shù),想讓耳朵逃到聲之外,可她失敗了,因此她難受極了——響驚擾了她的睡眠,她難受極了。這決非突發(fā)事件,而是他們?nèi)粘I畹囊徊糠?。殺戮在他們的意念之中,已?jīng)不具有任何刺激性了,這種十分態(tài)的事件已被他們看作常態(tài)。這一點,我覺得比殺戮本身罪惡百倍。
有戰(zhàn)爭的地方就有英雄的存在。集中營的生命仿佛畜生一般廉價,被隨意的踐踏。猶太人的遭遇令人唏噓不已,戰(zhàn)爭的慘痛代價讓人不忍。人性在戰(zhàn)亂中迷茫,如辛德勒所說戰(zhàn)爭從來只會凸顯人性丑惡的一面,我們也看到納粹軍人對生命的漠視和肆意的殘殺無辜的波蘭猶太人。慶幸的是我們也看到戰(zhàn)爭的無情卻激發(fā)辛德勒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他以自己聰明的頭腦在戰(zhàn)爭中以低廉的勞動力獲取了巨額的收入,是冷血資本家的代表。然而他又是良知尚存的,一次次救了那些猶太人,把他們帶進了自己的避難所。
在影片的結(jié)尾,當收到幸存的猶太人送給他的金戒指,上有希伯來文: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一個世界,辛德勒先生情緒坍塌,一向以來以為自己已經(jīng)做的很好的正義勝利感也敗給了無力和沮喪,他指著自己的車,表示那能和歌德軍官換10個人,又指向自己的胸針,表示那能換2個人,甚至更多。他淚流滿面,抱怨自己的不夠發(fā)奮,沒能賺更多的錢,以至于他能拯救的猶太人才區(qū)區(qū)1100多人。那一幕,著實讓我動容。在傾家蕩產(chǎn)并且就要踏上流亡之路前,辛德勒先生最后徹底展示他偉大的一面,我肯定,他對于所有無辜的人類都有著宏大的愛。那一刻,居然好想哭。真正偉大的人從來不以自己的功績而自傲,卻還在檢討自己的不足引為罪孽。事實上,正如戒指上的箴言,辛德勒先生正是那段最黑暗歲月里的那道最亮的光。辛德勒的名單上的每個名字,則是生命的份量!
著名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個人觀后感3
在電影院觀看了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立意”是電影里面非常重要的元素,它的正確與否,往大了說,承載著導演的三觀;往小了說,決定著電影的品相。這一篇非標準影評,我打算拿出四部電影兩兩做比較,希望能夠像戴上VR眼鏡一樣,可以更直觀、更立體地體會這一點。
有些事情無須比較,因為越比較越煩惱,譬如財產(chǎn)。比你有錢的人多的是,一山比一山高,所以,絕大部分的人大概會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阿Q精神安慰自己。當然,有些事情必須比較才能夠得出結(jié)論,譬如演技。舉個例子,在電影《槍火》里面,吳鎮(zhèn)宇與呂頌賢之間的差距是孫悟空翻好幾個跟頭也抵達不了的。
先比較一下《辛德勒的名單》與《金陵十三釵》吧。前者出自美國導演斯皮爾伯格之手,后者出自中國導演張藝謀之手。兩者的“立意”基本雷同,圍繞的均是“殺戮中的庇護所”這一主題。涉及到生與死,我想,沒有人會一心求死而不向往茍且偷生。前者的“立意”沒有任何問題,辛德勒以一己之力將深陷“地獄”中的人一個個拉攏到“天堂”里面,最后,還為自己沒能救更多的人而懺悔,從而使電影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后者的“立意”相對而言就遜色很多,甚至容易產(chǎn)生歧義,一命抵一命這個選題并不高級。妓女的命就不值錢嗎?將人分成三、六、九等這個idea本身就很low。
再比較一下《拯救大兵瑞恩》與《集結(jié)號》。前者依然出自美國導演斯皮爾伯格之手,后者出自中國導演馮小剛之手。前者的“立意”非常單純,無非就是幾個人深入“虎穴”拯救一個人;后者則花了大量篇幅糾結(jié)于究竟吹沒吹集結(jié)號這個問題,這件事被過度渲染,甚至蓋過了戰(zhàn)爭本身。吹了怎樣?沒吹又怎樣?它有那么重要嗎?
再回到《辛德勒的名單》當中。這是一部時長超過三個小時的電影,而且畫面是黑白的,耐性不高的人估計無法靜下心看完,畢竟,這個時代如此的浮躁。電影中出現(xiàn)的唯一一抹亮色是一個穿著紅色衣服的小女孩。從辛德勒的視角看過去,一襲紅衣的小女孩正游刃有余地穿梭在一個又一個高大的士兵中間。在那個人人自危的時代,黑白畫面看似削弱了戰(zhàn)爭帶來的殘酷性,但當紅衣小女孩的尸體被擔架抬出來的一剎那,扎眼的紅色卻成倍地刺痛了觀眾的心。辛德勒也是看到這一幕之后才做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救人舉動的。人命就像商品一樣,可以用錢來換。他不惜傾家蕩產(chǎn),陸陸續(xù)續(xù)拯救了一千多條人命。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那么,救人千命勝造幾級浮屠?辛德勒的一生本可以過得很好,有身份,有地位,有金錢,有女人……然而,有所失必有所得,他最終受到了眾多猶太人的尊敬,這是花多少錢也買不來的榮譽。他們告訴辛德勒,在那些暗無天日的歲月里,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由簡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以此類推,好人想變成壞人很容易,壞人想變成好人則很難。在電影《無間道》里面,劉健明說,自己以前沒的選,現(xiàn)在,他想做一個好人。我相信他說的話
著名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個人觀后感4
對于國外的書和名著,說實話我是不大愛看的,可能是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吧,讀國外的書總感覺很難讀懂甚至還有點枯燥無趣。老師說讀不懂是很正常的,想要讀懂就要先讀懂國外的圣經(jīng),對此我只能投降。都說音樂是無國界的,我相信好的書籍也是,國外也有很多的名人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的。
還記得一年前,老師帶我們看了一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三個多小時的片子看完后,給了我深深的思考?,F(xiàn)在想起來都會覺得心痛,而且再也不想看第二遍。這是一部深刻揭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恐怖罪行的電影,影片以一種記錄片的黑白色的形式展示了二戰(zhàn)那段真實的歷史。對于我這樣的學生,多了對這種戰(zhàn)爭年代的體會,那就是戰(zhàn)爭能把人類最丑陋的一面抖落出來,但也能見到人閃亮希望的一面,天夠黑的時候,人就能看到星星,的確是真理。法西斯的瘋狂殺戮和辛特勒這個追逐利益的商人揮盡財產(chǎn)救下被迫害的猶太人形成整片的對比線索。整個影片讓我有哭的沖動是最后辛特勒在逃亡時悲慟的說:"我還可以救下更多的人……讓我很難理解的是,為何人類要分種族互相迫害,比殺動物還冷酷?
喜歡辛特勒對權力的定義:什么是權力?權力不是可以定人死罪,有能力赦免拯救必死的人,才算是權力!真的很感謝辛德勒,從辛德勒在揮舞棍棒、瘋狂掃射的沖鋒隊和被驅(qū)趕的猶太人之間看見了一個穿行于暴行和屠殺而幾乎未受到傷害的穿紅衣服的小女孩,而當小女孩再次出現(xiàn)時,她已經(jīng)是運尸車上的一具尸體。辛德勒的內(nèi)心受到極大的震動,我們同樣也是。不僅僅小女孩的穿著是本電影少有的彩色,更重要的是它讓我看到了有一種叫人性的光芒正在悄悄的燃燒,這也許是辛德勒為放棄利益救迫害的猶太人轉(zhuǎn)折點。
辛德勒的名單上的名字是生命,而不是亡靈。就像影片中所說的那樣:"這不是一份普通的名單,這名單是生命。每一個名字都是用巨額的金錢換來的,辛德勒舍棄了自己很多很多的東西,保護了一群生命,一個民族!
我在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曾設想如果我是辛德勒我是否會那么偉大,如果我是戈特,我是否會那樣殘暴,但由于人性的怯懦,我不曾也不敢設想如果我是當時的一名猶太人我會怎樣,我會怎樣生存,怎樣死去。我寧愿做任何人,而不愿意是他們,因為他們的慘烈因為我的懦弱。所以我在當時很可能也只是一個茫然無知的旁觀者。
這部電影最大的特點不是要教育我們什么,而是有一種讓人警惕的東西。它所警告的不是人的某些習慣,不是人的某些品行,而是人的人性。我也不想拿出電影中某一個猶太人的悲慘命運來博得人們的感嘆,從而同意我的說法,因為就某一個猶太人來說,沒有另一個無辜的人更應該被虐殺。
當面對焚尸爐、毒氣室、與猶太人驚懼疑問的眼睛的時候,你永遠不能無動于衷。
著名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個人觀后感5
故事的主任公辛德勒,本是一名納碎成員,他利用戰(zhàn)爭來發(fā)了戰(zhàn)爭財,而后由于納碎人員不顧世界的反對,以種族歧視為由,大量殘害猶太人民,使無數(shù)的猶太人面臨家破人亡的命運,而其中由于辛德勒的良心發(fā)現(xiàn)而使部分的猶太人免于于戰(zhàn)亂。
本文不斷寫辛德勒與納碎人員的對話和表情,來寫出納碎人員手段狠毒滅絕人性,為天理所不容,和辛德勒在此過程中以“戰(zhàn)爭財:來贖罪。在和納碎人員的對話中也體現(xiàn)的辛德勒的機智勇敢,也體現(xiàn)了罪惡的本原:經(jīng)濟,也就是金錢。
在納碎時代,猶太人受到了無可估計的損失,在納碎人員的眼中猶太人什么都不是,想殺就殺,想辱就辱,而文章通過辛德勒良心的覺醒來體現(xiàn)納碎時代即將結(jié)束。
也說明了納碎成員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惡魔兇手,他們只是受到了蒙騙而已。
作者以主人公辛德勒為名,一語雙關,從側(cè)面來諷刺西特勒的奸詐,喪心病狂。
最后,文章以猶太人的聯(lián)名上書來證明辛德勒的“無罪”還用他們僅有的金制品為主人公打造了枚戒指,來感謝他的救命之恩。體現(xiàn)了猶太人高尚的品格,和恩怨分明的精神。
作者想寫本文來警告世人,不要被一時的誘惑而沖昏了頭腦,不要昧著良心做事,如果已經(jīng)作錯了事要盡快迷途知返,盡自己的可能去彌補自己的過錯,而不要一錯再錯。每個人都會有做錯的時候,如果及時彌補那就還能寬恕,否則他的行為就是可恥的令人所不容的。
我們應該吸取歷史的教訓,為那些貧困,無助的人盡份力,為世界的和平繁榮而盡力。
觀看紅色電影的優(yōu)秀觀后感范文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下一篇:觀看《閃閃的紅星》紅色電影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