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德?它包含很多方面。比如誠實、勤奮、恭敬、節(jié)約、端莊、愛心、準(zhǔn)時、寬容、饒恕、和藹等。它指高尚的道德行為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zhì)。不同時代和社會有不同的具體內(nèi)容。古希臘奴隸主把智慧、勇敢、節(jié)制與正義這四種美德作為主要美德。中世紀---提倡信仰、希望和仁愛三種美德。中國古代儒家提出孝、悌、忠、信四種美德。這里為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以美德為話題的作文,希望能幫助大家!
以美德為話題的作文1
誠實守信、勤儉節(jié)約、寬宏大量、勇敢堅強……都是中華美德,這些優(yōu)良品質(zhì)都體現(xiàn)在我們的的生活中。我們仔細觀察,處處都有愛心……在《感動中國》當(dāng)中的一幕,至今讓人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大霧彌漫的早晨,眼前什么也看不清。有兩個以拾破爛為生的人,開著一輛小卡車,正從九江大橋上通過。因為霧大,他們開得很慢,有幾個性急的車輛闖了過去,車燈閃了一下就不見了。他們很奇怪,下車一看,不遠處,橋面已斷裂開了一個巨大的口子,前面沒有路了。原來在這之前,一艘輪船撞在了九江大橋的橋墩上,九江大橋像根折斷的筷子,橋面被撞斷了,已經(jīng)有幾輛車掉了下去。這兩位近六十的老人于是站在附近(離橋斷面僅5米遠),不停地使來的車輛揮著手,那兩雙蒼老的、長滿老繭的、又黑又硬的手,終于攔住了十幾輛車,把幾十個生命攔在了生死線?5米外,那些人又趕緊報了警。
警察來了,他們卻不見了,也許為了生計,還有許多活要做。后來,當(dāng)人們找到他們時,他們說,他們當(dāng)時一點也不害怕,只想不讓更多的人掉下去。政府給他們的獎勵,他們?nèi)坑糜诟纳?所小學(xué)的校舍等條件,讓孩子們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內(nèi)上課。聽說村民他們在這之前做生意賠本欠了4000多元外,沒有為自己的利益而占有這個獎勵。這件事非常讓人感動,它體現(xiàn)了我們中華民族不怕犧牲、團結(jié)友愛互助的精神風(fēng)貌,是中華美德在我們?nèi)粘I钪袩o時不在的生動事例。
這個世界有各種各樣的人,----人們的心靈稟賦都不一樣,但我們都應(yīng)該擁有社會道德。每一種美德都代表了一種美好而高尚的力量,中華美德有著巨大而神奇的力量,讓我們把中華美德一代代傳承下去,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發(fā)揚光大。
以美德為話題的作文2
節(jié)儉就是勤勞和儉樸,指厲行節(jié)儉、反對浪費,珍惜勞動成果,用錢有節(jié)制,不鋪張浪費,自己動手制造勞動財富。諸葛亮曾說過:“靜以修身,儉以美德。”這不正體現(xiàn)出節(jié)儉對于提高自身道德的修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
我們不難看出,自古以來凡是品德高尚的人,大都是具備勤儉節(jié)約這一美德。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學(xué)者范仲淹小時候家里很貧苦,但是他堅持刻苦讀書,為了節(jié)省糧食和節(jié)約時間,他每天早上熬了一小鍋粥,等冷下來結(jié)成塊,他就帶到學(xué)校去當(dāng)干糧。到吃飯時用刀劃平,上午吃兩塊,下午吃兩塊。雖然現(xiàn)在他的做法我們不可取,但是他的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不正是我們所要學(xué)習(xí)的嗎?
明代清官海瑞死后,人們清點他的家產(chǎn)不過只有“俸金八兩,葛布一段,舊衣數(shù)件?!彼?jié)儉的美德,是值得我們贊嘆的。
而今,我們的周恩來總理以“簡樸”為座右銘,成為令人民敬佩的領(lǐng)袖。由此可見,節(jié)儉對于我們修身養(yǎng)德是大有益處的。
節(jié)儉這一美德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而隨之發(fā)展。
南京路上的好八連,不正是體現(xiàn)了這個觀念?他們以前的“三件寶”:草鞋、紙糊信封、針線包。現(xiàn)在已被學(xué)習(xí)包、貯存各種資料的U盤、幫助官兵消費的陽光卡的“新三寶”所代替。可見社會的進步,節(jié)儉這一美德也隨之而發(fā)展。
如今,處在21世紀的我們又該如何發(fā)揚節(jié)儉這一美德呢?似乎在這幸福和平的社會中,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淡忘了節(jié)儉這一美德。衣服舊了換新的、飯吃剩了就倒掉……節(jié)儉在被奢侈多代替嗎,而我們是否即將要遺失節(jié)儉這一美德呢?
不,我們要肩負起發(fā)揚這一美德的使命!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從今天開始,使節(jié)儉這一美德深入人心!
以美德為話題的作文3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景背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痹谝患闼氐氖虑橹?,我發(fā)現(xiàn)了它比寶石的美還寶貴。
從我記事開始,爸爸媽媽就教我要做個誠實的人,撿到別人得東西要還給別人……
記得有一回,我在放學(xué)的路上,走著走著,突然,一個錢包映入眼簾,我連忙把它撿起來,在手上翻來覆去,打開一看,幾張紙幣安穩(wěn)的躺在里面。我驚喜若狂,心里想:太好了,可以買零食吃了!我拿著錢包,來到了學(xué)校對面的小店,拿了一包“薯我脆”,剛要付款時,突然,腦海里浮現(xiàn)了爸爸媽媽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撿到了別人的錢包,一定要交給警察叔叔,不能花掉或者隱瞞爸爸媽媽。“天哪,看看我在做些什么!我簡直沒救了!”我感到無比的愧疚,這時,我看見路邊有一個治安在維持秩序“不!我還有救!”,于是,我拿著錢包,向治安飛奔過去,把錢包交給了他,他用手接過了錢包,還夸我拾金不昧。我聽了,慚愧的笑了笑,就背著書包走了。
雖然我沒有留住零食,但是,我留住了美德。明代大學(xué)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蔽覀兛诳诼暵曊f要做有美德的人,自己卻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么不同之處呢!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美德,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讓美德伴我成長!關(guān)于寫美德的作文 第七篇:孝還是笑?
我想到的是孝,尤其是那句“百善以孝為先”。
許慎認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體,和“子”字組合而成,可以見得”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但是現(xiàn)實卻與道德相反。
南宋《三字經(jīng)》中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說明人一出身就擁有著好的本性,但是為何時間長了這本性就慢慢的褪去?說到這里思想就向例子慢慢靠近。
春秋時的曾子,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子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焙髞砭陀辛恕皣е竿葱摹?,此類事情在幾千年前是層出不窮,有晉代郭巨“埋兒奉母”,王祥“窩冰求鯉”,等等,他們每個人都記得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心中都還記得真正的道德規(guī)范,就是有了他們的行為與心德,所以才有了孝子的美名,就是因為他們依然保存著“性本善”的品性,所以有了孝道,這一美德流傳了上千年,直到今天我看到的卻是冷漠的眼神,聽到的卻是“老不死的”之類的話語。
大人們總說“你還是個小孩子,你不懂”但是我不明白為什么許多事情大人卻遠遠不如小孩,就比如孝道,在小孩子眼中父母是自己的一切,自己的最信任的人,所以無論父母怎么樣教育,他們都會接受,看著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的爺爺奶奶打罵,他們無能為力,懂事的會為爺爺奶奶辯護一段時間,但是時間久了,他們會覺得自己的父母是對的,所以就這樣又一個不孝子被教育出來了,這也應(yīng)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到那些“犯罪者”老時,他們就會感受到自己父母的心情了,那是無奈與痛心吧。
我不明白為什么有的人在父母在世時不知道珍惜,待到雙親駕鶴西歸后才會留下兩行眼淚,或許這兩行眼淚會為他帶來孝子的美名,與至高的權(quán)利吧!我常常在想他們難道不內(nèi)疚么?或許有“野心的人”字典里沒有內(nèi)疚兩個字吧,農(nóng)村里的人說:“誰家的人死了,那么那家的豬狗就會哭,”我有些失望,難道那些人連牲畜都不如?我想這或許就是傳說中的“豬狗不如”吧!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孝道最為突出,這一美德讓多少人完善人品,但是在今天我看到的卻是“拿刀殺父母”“官員將母親拋之街頭”我有些心痛這一美德流傳了千百年后成了這樣,如今的孝道可能不再讓人感到孝了,可能更多的是笑吧!
由古至今有很多孝與不孝的列子,但是我在這個年代看到的不孝卻比古時多許多,曾經(jīng)我將這些罪過全怪在社會上,但是現(xiàn)在我覺得這一切還有自己的原因,父母的原因,教育的原因,面對這些錯,我在笑,在嘲笑,在嘲笑哪些所謂的“潮流”,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還有那校訓(xùn)上的,“尊重父母,孝敬父母”或許在有一個千百年后,這個被埋沒的美德會被挖掘出來,但是有誰還記得,在那之前,有多少人被傷害?
《三字經(jīng)》中那句“人之初,性本善”是對的,但是在這之后更需要的是“持善性”。中國人的美德是“孝道”,而不是“笑道”。
以美德為話題的作文4
人先學(xué)到的,多是缺點,然后改掉。改正缺點,如同參加跑步競賽的人犯規(guī)后退回起點重跑。抱著缺點不改,如同白跑。人生因此而顯得漫長。
美德之巢如燕口銜泥筑巢,是一點點積累筑成的,是需要用時間與用心的。
美德不光是對別人施惠,還是對自己開恩。
開恩的意思是,一個人在遇到一件困難之前,他提前儲備了解決困難的基礎(chǔ)條件。包括意志力、習(xí)慣和體力,也許把體力當(dāng)作美德讓人奇怪,但事實上能拯救自己的常常是體力,這是經(jīng)過磨練養(yǎng)成的生存儲備,能拯救自己的不是美德又是什么呢?
在競爭激烈的時代,知識和技能被推到無以復(fù)加的高度,似乎它們就是美德。但能力和知識都不是美德,無論對別人或?qū)ψ约?,它們乃身外之物?/p>
世上無論有多少所大學(xué),無論這個大學(xué)有多么的大,只是傳授知識之地而非鍛造美德的場所。美德只能自己慢慢養(yǎng)成。
美德是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一切良善之事的.總和。
人希望別人身上有美德,比如仁慈、慷慨和包容,同時不具備節(jié)制、勤奮、整治和守紀律的習(xí)慣,那么,擺在他面前的困難會比別人多。
美德是把一些困難早早化解。
美德是高附加值。
美德不僅是讓別人占便宜,自己也是贏家。
美德和貧富沒有關(guān)系。窮人不一定一生保持美德,富人不一定一生都背離美德。
美德沒有年齡上限,即使到了80歲,還可以保留或增加美德。
美德是任何人想修煉都能得到的尋常之物,它不親近沒有耐力和沒有良知的人。
美德像土壤一樣普通,但沒有任何一位科學(xué)家能制造美德的土壤。
美德之巢,住在人的心里。
什么是美德?它包含很多方面。比如誠實、勤奮、恭敬、節(jié)約、端莊、愛心、準(zhǔn)時、寬容、饒恕、和藹等。它指高尚的道德行為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zhì)。不同時代和社會有不同的具體內(nèi)容。古希臘奴隸主把智慧、勇敢、節(jié)制與正義這四種美德作為主要美德。中世紀---提倡信仰、希望和仁愛三種美德。中國古代儒家提出孝、悌、忠、信四種美德。但真的僅僅只有這些嗎?“美德”兩字看似短小擔(dān)做到卻又是那么的不容易,可有時它卻又是那么的簡單。是在工交車上。
一天,他和公車去圖書館買書。上車時公車上已經(jīng)擠滿了人,還有人在車上吸煙。外面的太陽火辣辣地曬著地面,曬進車廂,仿佛要將人烤出油來似的。這時無論是誰都憋的快受不了了,他又何嘗不想找個座位呢?正在這時,他后面坐著的一位阿姨對他說:“小朋友坐吧,我一會就下車?!边^了一會兒,公交車到了站,他們下車時,卻看見阿姨并沒有下車,而是站到車廂前面去了``````看了這個故事,你或許會想這算什么啊!其實,美德并不是要做一件驚天動地地大事。但這如此渺小的舉動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啊!一開始我也不以為然,直到那件事,才讓我近距離接觸了美德。
每天上學(xué)、放學(xué)的時候,我總看到一位收廢品的老人默默地蹲在垃圾箱旁,用鉤子一點兒一點兒往外掏東西。他還不嫌臟,遇到廢紙團總要打開看看。每當(dāng)我看到他時,一個想法總在我眼前閃過:這個老頭,真是個大財迷。一天,我正在家津津有味地看電視,忽然聽見了有人在敲門。打開一看,原來是收廢品的老頭。我不解的問:“有什么事嗎?”“你家姓張嗎?”他喃喃的說。“不姓張,神經(jīng)病!”我厭煩地說。“那可就怪了,這信上明明寫著``````”他自言自語起來。我“砰”地一下把門關(guān)上了,回到客廳繼續(xù)看電視。黃昏,我們剛要吃飯,又有人敲門。媽媽打開門一看,原來是他,忙把他請進了屋里坐??衫先藚s急切的問:“您家原來有姓張的嗎?”媽媽爽快地說:“孩子她奶奶姓張,不過已經(jīng)過世了。”那老人笑了笑,說:“這就對了?!闭f著,從內(nèi)衣兜里取出一個破舊的信封,媽媽接過了手從里面拿出了一個發(fā)霉的錢包,打開一看,愣住了,是張一萬元的存折,那上面還寫著奶奶的姓名和住址呢!媽媽呆呆地說:“當(dāng)時奶奶糊涂了,從來沒有提起這件事,多虧了您,太感謝您了?!蹦抢先藫u搖頭,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臉上綻出微笑,說:“這算什么呢?我每次掏垃圾,看見廢紙團總要打開看看,惟恐有人把有用的東西扔掉了。這就算為粗心得人操點心吧?!卑?多么好的爺爺啊!
每一種美德各自成章,這些美德無疑是人類作為一個種群得以衍續(xù)和發(fā)脹的重要精神遺產(chǎn)。不要唾棄那些不起眼的人,或許他們才是最偉大的。試著去擁抱美德吧!讓自己成為一朵美德之花。生活中處處有美德。寬容亦是一種美德,擁有一顆寬容、忍讓的心,凡事以寬敞胸懷去坦然面隊,包容別人的失誤,改正自己的錯誤,生活才會更輕松。同情是一種美德,同情可能會讓我們上當(dāng),因而我們不會同情,也不會愛了。可是,沒有同情,就沒有善良和愛。那就是我們自己死亡,當(dāng)有一天,你也需要同情,你也需要被同情時,你會這樣想嗎?
美德是一種修養(yǎng),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后天的學(xué)習(xí)和感悟。在獲取友誼,播撒情愛過程中,美德總是閃爍一種奇特靚麗的光芒。珍珠來自于沙礫,就像黃金來自于礦石一樣。浪子回頭,生命就能創(chuàng)造奇跡,美德一旦受到污染,但如清水洗塵,美德依然光彩照人!
以美德為話題的作文5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yǎng)的民族,一種執(zhí)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微笑都能融匯成美德贊頌曲上,一個個動人心弦的音符。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fēng)傳承至今,因此我國向來就有“文明古國”之稱。一個素質(zhì)高、有教養(yǎng)的現(xiàn)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禮儀文明。文明禮儀處處可見,這些利益就常常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
其實,文明禮儀是從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現(xiàn)出來的。下課時主動向老師問好;進老師辦公室前先敲門;坐公交車時主動給老人讓座;不亂扔垃圾……
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yǎng),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xiàn)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缺少的。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集中體現(xiàn),但是,公共文明是建立在我們每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之上,所以,個人文明才是根本。魯迅曾說過:“中國欲存爭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舉?!彼允紫纫晟苽€人修養(yǎng),人的文明修養(yǎng)斌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后天不斷完善的。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前進的路已經(jīng)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中學(xué)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xí)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xí)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fā)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jié)伴同行!
喜迎建黨101周年紅色故事主題征文優(yōu)秀作文十篇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以美德為話題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