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xí)俗是相同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端午驅(qū)蚊香包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驅(qū)蚊香包作文1
清粼荷上露珠凝,碧影簾下水艾亭。
清明曉雨伴風(fēng)鈴,久久彌彌苦艾情。
陽臺上至今還掛著一排風(fēng)鈴大小般的香囊,在那初夏的清晨,守一杯清茶,看彌彌霧氣融進窗外的蒙蒙細雨。這時艾香會漸漸漫出,淡淡的、澀澀的、暖暖的,它環(huán)繞著、低語著、陪伴著,仿佛在夢境中悵惘的地追憶……
每逢端午制香囊的習(xí)俗是姥姥從太祖母那里承來的,說來也平凡,實則寓意頗深。自我出生后,每年端午給小孩子配配香囊一事漸漸成了習(xí)慣,我是家中唯一的幼子——自然而然地對這香囊有著說不清說不盡的感情了。
提到香囊自然就不得不說到艾。姥姥家的院子里有一頂青瓷大缸,大的也頗像一個小水塘了。在春夏尤顯得勃勃生機,嫩綠的藻、油油的萍、清澈的綠水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這缸呢,年年只種艾葉。這艾也出奇,在姥姥的細心栽培下每年都長得很盛——并非是一片郁郁蔥蔥,而是每一束都挺拔,每一束都各有千秋。
第一次與姥姥一同去采艾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那是一年初夏,站在姥姥偌大的瓷缸前,看著艾葉,莫名有一種清新感撲面而來;滿眼的綠,讓年幼的我也興奮了起來。聯(lián)想到一位散文家的比喻實在恰當“艾是鄉(xiāng)村的女兒,淡淡妝,淺淺笑。”《詩經(jīng)》中的“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也略有此意。那時的我對這苦艾還是抵觸的,總是不耐煩地揮舞著手,胡亂著拔一陣,便丟下了姥姥,獨自一人去內(nèi)屋玩兒去了。
從那以后,年年都要去姥姥家過端午。我有幸完整的觀賞這整個制香囊的過程。那時的姥姥,雖已入耋耄之年,頭腦卻仍舊明晰和富于覺察力,情感也一直那樣豐富而又敏感,從來沒有衰退過,她總會微微笑著,給人以淡泊寧靜的美感。
姥姥會先挑幾片艾葉,用刀切成碎末兒,那一刀刀的響聲是清脆悅耳的——如夏日里的一縷清泉。一刀、兩刀……慢慢地,那苦艾的中藥味兒便溢出來了,愈來愈濃。繚繞在各個角落,將碎末倒入一個竹筐,放在日下曝曬上一晝夜。這時姥姥也不閑著,她會取一些薰衣草、陳皮、臘瓣兒等,掰成小塊兒混在一起。這種氣味是甜的,薰衣草薄薄的珊味兒飄在鼻腔上端,臘瓣兒沉沉的韻味兒壓在下端,陳皮的清新會刺激著鼻腔,混合在一起,好不如在仙境一般。
調(diào)好了香料便是包料了,姥姥會先洗凈手,身子也盡量坐的端正,一張不大卻很精致的絲綢巾平鋪在臺面上。手持一根鮮紅的、細細的絲線,兩角一對,那雙靈巧的手便開始勞作了,她的手法嫻熟,卻不雜亂無章,如輕盈的蝴蝶般翩翩起舞。那時,姥姥的神情會顯得頗為莊嚴。
包好的香囊頗像個小粽子,下面垂著絲帶,散發(fā)著淡淡的幽香。姥姥將它系在我的衣角,寓意“除五蟄,一年中平平安安?!?/p>
這艾香縈繞著的,是一個個靜謐的夜晚,那夢中的精靈;是一個個明媚的清晨,那搖曳的風(fēng)鈴;是一次次追憶的思慕中對故土的執(zhí)著留戀……
在端午的清晨,守一杯清茶。不必有窗外風(fēng)景的旖旎絢麗,不必有窗外的細雨蒙蒙,那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香囊隨微風(fēng)起舞,如姥姥的雙臂,溫暖的環(huán)繞在我肩頭;如姥姥的話語,輕柔的低語;如姥姥的淡泊寧靜、溫和素雅,熙然陪伴在左右。
姥姥的香囊——艾中愛。
永遠,永遠……
端午驅(qū)蚊香包作文2
端午節(jié)有許多習(xí)俗,如:吃“五黃”、吃綠豆糕、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做香囊等。
今天蕭山日報九樓會議廳里,小記者們在水晶老師和家長的帶領(lǐng)下,上了一節(jié)“端午防蚊香包制作”的手工課。
我第一次拿起針、線做手工,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調(diào)皮的線頭怎么都不肯乖乖地穿進針眼里,邊上的阿姨都替我著急了,她主動幫我穿好針,打好了結(jié)。動手縫的時候,我媽媽終于出現(xiàn)了,在她的指導(dǎo)下,我一上一下、一進一回地總算把這塊花布縫成了一個小布袋。接著水晶老師幫我在這個布袋口上打了8個洞,她教我們用穿鞋帶的方法綁好它,塞進棉花,這棉花里包有十二種中草藥,有石菖蒲、薄荷葉、艾葉、藿香、白芷、丁香、金銀花、蘇子、肉桂、紫蘇、香茅、冰片。最后打上蝴蝶結(jié),一個漂亮的香包就做好了,聞一聞,香氣撲鼻,防蚊效果一定很好。
端午節(jié)我不僅嘗到了很多美食,還學(xué)到了做香包的方法。它真是個豐富多彩的節(jié)日啊!
端午節(jié)做香囊作文 篇7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做香囊,過端午,戴在身上香四方。我哼著輕快的歌謠,一蹦一跳,像撒歡的小鹿一樣。
自古以來端午節(jié)就有佩戴香囊的習(xí)俗。媽媽說。今天我就要跟媽媽后面動手學(xué)做一個小香囊。
課桌上,擺放著媽媽已經(jīng)準備好的材料,一塊8×16厘米的長方形布、針、繩子,還有必不可少的艾葉,一應(yīng)俱全。做什么形狀的香囊呢?從哪步開始動手呢?媽媽見我一臉茫然的表情,打開手機里的視頻,放在我的面前。就做這個三角形的吧!其實吧,我也不太會,我們一起學(xué)著做吧!
我左手拿著針,右手拿著線,針眼好小,也非常難穿,我一邊捏緊線,一邊把線往針眼里塞,可線就像一個調(diào)皮的娃娃,在針眼兩邊竄來竄去,就是不聽我的指揮,來回試了幾次都沒有穿進去。我無奈放下針,看了一眼旁邊也在穿針線的媽媽。只見媽媽用剪刀把線頭的頂端一剪,對準針眼,一下子就穿進去了。我看著媽媽穿線的手法,心想穿針引線就是這樣啊!我也有模有樣地學(xué)著媽媽的穿針手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眼珠都不敢轉(zhuǎn)動一下,線終于被我穿進去了,我長長地松了口氣。
最難的環(huán)節(jié)到了折疊、縫制,對于這個,我更加一竊不通。媽媽對我說:不要心急,慢慢來。我們先把長方形布對折一下,變成了正方形,把繩子放進布最里面的一邊。然后再把布的兩條邊縫起來。接著媽媽示范了一遍給我看,我看得心癢癢,想要自己動手縫。趕緊讓媽媽把手里的布給我,哪知道我左右手不協(xié)調(diào),線一下子全亂了,真是應(yīng)了那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媽媽又耐心地教了一遍。我左手拿布,右手拿針,一針一線在我手中擺動著,一會兒鉆進去,一會兒鉆出去,布上也留下了許多歪歪扭扭的針腳。
縫完之后,媽媽教我把縫好的香囊袋翻個面,然后裝入艾葉,再把它凹進去一個邊,繼續(xù)縫合。最后一道工序比較復(fù)雜,因為它需要從里面縫,不然線頭在外面就不美觀。這個任務(wù)就只能教給媽媽完成了。不一會兒,經(jīng)過媽媽靈巧的雙手,一個鼓鼓、軟軟的三角形狀的香囊就大功告成了!最后,媽媽還在香囊上繡上了平安兩個字,寓意平平安安!
燈光下,一晚上的時光就在一針一線中慢慢過去了,房間里彌漫著艾草的清香。我把香囊掛在我的臺燈上,看著自己努力的成果,我內(nèi)心充滿激動,媽媽也露出甜美的笑容。這份濃濃的親情,帶著節(jié)日的祝福與溫暖,細細密密縫進香囊,成為最美的記憶。
端午驅(qū)蚊香包作文3
今天是端午節(jié),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關(guān)于它,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呢!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忠臣名叫屈原,很受楚懷王的尊敬,但有許多小人經(jīng)常在楚懷王面前詆毀屈原,于是楚懷王就漸漸疏遠了他。不久,秦國攻入了楚國,并叫楚懷王議和,屈原勸楚懷王不要上當,但楚懷王不聽,還把屈原趕出都城。楚懷王上了當,幾年后就死了,屈原悲痛萬分,自己投了倪羅江。人們?yōu)榱思o念他,便把五月初五定位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這天,大家都要劃龍舟、吃粽子、吃五黃,我們家也不例外。媽媽買了很多粽子,當我每次看見時,都會饞得流口水。外婆又煮了一大鍋的豌豆飯,有綠油油的豌豆、有奇形怪狀的肉丁、有黑不溜秋的香菇丁、還有紅紅的香腸丁,看起來誘人極了,我狼吞虎咽地吃了兩碗。
除此之外,我們家還要自己做香囊呢!媽媽買來一些繡著平安的小綢袋,共有4種顏色,又買來十味中藥磨成粉。準備好材料后,媽媽和我就開工了。首先把綢袋上的拉繩一個個剪斷,抽出,接著小心翼翼地把香粉用棉花包緊,裝入小綢袋中。然后,用彩色的線縫死袋口。最后,再在口子上縫上拉環(huán),再在香囊的下端穿上一顆珠子縫上一個流蘇,一個香囊就完工啦!我和媽媽在床頭、房門、柜子上都掛上了香囊,房間里充滿了淡淡的中藥的香味,有了它,既給房間添色不少,又可以防蚊蟲叮咬,真是一舉兩得啊!
端午驅(qū)蚊香包作文4
自古至今端午節(jié)都有制作小香囊的習(xí)慣,辟邪除濕,身體健康,里面裝艾葉可以驅(qū)蚊。媽媽對我說。我想象著我的小香囊美滋滋的。
我精心挑選了一塊布料,紫色的底布,一只白鶴映入眼簾,白鶴展開它那潔白無瑕的翅膀、穗、繩當然少不了艾葉,一應(yīng)俱全。我看著說明書,有許多形狀各異的香囊,我左挑右選,最后選了一個粽子形狀的香囊,點開視頻,我開始學(xué)了起來。
先把選的布從正面對折成正方形,反面朝上。捏住針,那個針的孔是真小,只有一、兩毫米。我一只眼睜,一只眼閉著,對準針眼穿線,線像一個淘氣的娃娃,不聽使喚,怎么都不肯穿進針眼里去,我急得滿頭大汗。只能向高手媽媽請教。媽媽熟練地捏著針,用剪刀剪掉一小段,小心地往里一戳,一次成功。媽媽又在尾巴邊打了一個結(jié)。
現(xiàn)在萬事俱備,開始縫了?;叵胫曨l的方法,是縫,但是怎么縫呢?我可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媽媽說:你個女孩子家家,怎么連針線活都不會?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把東西給了媽媽。媽媽捏住布的一角,用手拿住針,一正一反,動作很利索。我心中癢癢的,媽媽把針和布遞給我,我捏住布非常非常小心的把針戳進去,生怕扎到手,不知道為什么我縫織太疏了,不是很好。
我先把布囊反過來,把準備好的艾葉放進去,艾葉有一種濃濃的氣味,有點嗆鼻。我不是很喜歡,媽媽說這樣才能防蚊子!袋子好像只有一點點大,裝了一點艾葉就裝不下了,我感到有點惋惜。
“端午花,紅又紅;摘朵鮮花送金龍;端陽端陽,粽子粽;拿個粽子塞龍洞”依稀記得小時候嘴里含著一首童謠,這童謠不正配得上這次端午節(jié)嗎?但這次端午節(jié),我不是包粽子,而是做香囊。
媽媽拿來做香包的各種材料:花瓣、藥材、布、線、剪刀、飾品、繩子,一根針,材料準備就緒,接下來就可以開始制作了。
我先拿出花瓣晾干,做這一步時要注意千萬不能放陽光充足的地方暴曬,否則會曬得干裂。然后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用針把布縫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首先線穿針,這個對我來說是小菜一碟,我用剪刀在線球上剪一根線,穿過針孔就可以了,可是線一而再再而三地跟我作對,線兒一會兒穿到這邊,一會兒跳到那邊,好像在說:“哈哈,我就不進去,在針孔外面我還可以玩兒呢,如果我穿進去了,針孔那么小,那么你讓我還怎么玩兒?”“不要玩兒了唄,看我怎么把你弄進去!”我大眼一瞪小眼。我再次常試穿針,眼睛緊緊地盯著針孔,成功了,我高興得綻開了笑臉。我把穿好線的針打了個結(jié),戳在布的一個個小孔里,縫成了一個云朵的形狀。接著往云朵里放入晾干的花瓣、藥材。緊接著用一根七彩繩或者各種絲帶把口系起來。最后可加上各種飾品,如珍珠、小鈴鐺、閃片一個香囊就大功告成了。
把香包掛在脖子上,走起路來“叮鈴當啷”“叮鈴當啷”的,就像一首交響樂,好聽極了!
最后,我繡了一個福字,寓意有福氣。想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先用筆在香囊上寫出福,再拿出紅線穿進針孔里,接著往布里縫。每一針每一線都特別小心,生怕一不小心縫錯了??p著縫著,我有點累,于是看向窗外。仲夏的陽光,將大地撩撥得激情高漲,河邊的蘆葦像撥節(jié)的麥子一竄一寸,葉似韭菜的馬蓮草直指蒼穹,如端午的陽光一樣挺拔。我的眼睛休息了一會兒,又繼續(xù)縫了起來。當大功告成時,我迫不及待地將小香囊掛在身上,美美地轉(zhuǎn)了個圈,媽媽夸我是個心靈手巧的好姑娘。
端午節(jié),祝安康;女孩子、男孩子,所有的親人們、朋友們,祝幸福!
端午驅(qū)蚊香包作文5
“端午花,紅又紅;摘朵鮮花送金龍;端陽端陽,粽子粽;拿個粽子塞龍洞”依稀記得小時候嘴里含著一首童謠,這童謠不正配得上這次端午節(jié)嗎?但這次端午節(jié),我不是包粽子,而是做香囊。
媽媽拿來做香包的各種材料:花瓣、藥材、布、線、剪刀、飾品、繩子,一根針,材料準備就緒,接下來就可以開始制作了。
我先拿出花瓣晾干,做這一步時要注意千萬不能放陽光充足的地方暴曬,否則會曬得干裂。然后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用針把布縫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首先線穿針,這個對我來說是小菜一碟,我用剪刀在線球上剪一根線,穿過針孔就可以了,可是線一而再再而三地跟我作對,線兒一會兒穿到這邊,一會兒跳到那邊,好像在說:“哈哈,我就不進去,在針孔外面我還可以玩兒呢,如果我穿進去了,針孔那么小,那么你讓我還怎么玩兒?”“不要玩兒了唄,看我怎么把你弄進去!”我大眼一瞪小眼。我再次常試穿針,眼睛緊緊地盯著針孔,成功了,我高興得綻開了笑臉。我把穿好線的針打了個結(jié),戳在布的一個個小孔里,縫成了一個云朵的形狀。接著往云朵里放入晾干的花瓣、藥材。緊接著用一根七彩繩或者各種絲帶把口系起來。最后可加上各種飾品,如珍珠、小鈴鐺、閃片一個香囊就大功告成了。
把香包掛在脖子上,走起路來“叮鈴當啷”“叮鈴當啷”的,就像一首交響樂,好聽極了!
端午時節(jié)話屈原的作文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端午驅(qū)蚊香包作文
下一篇:端午粽子做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