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端午節(jié)仍是民間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jié)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難過的端午節(jié)作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難過的端午節(jié)作文400字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jié)。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懸艾葉、我最喜歡看賽龍舟的比賽了,這比賽并不是為了爭誰第一水第二,是為了在觀眾面前展示他們嫻熟的技能與美好的姿態(tài)。
我先來說說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綠色的蘆葉包裹著糯米和棗子。煮熟后,剝開蘆葉,只見米團里仿佛鑲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極了,蘆葉散發(fā)著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
粽子還有一個悠久的故事。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采納。后來君王淪喪,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民還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當做獻給詩人的祭品?!@就是粽子的由來。是的,每逢端午節(jié),人們怎么會忘記偉大的詩人屈原呢?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jié),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nèi)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huán)、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qū)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它所產(chǎn)生的奇特芳香,可驅(qū)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y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jié)也是自古相傳的“衛(wèi)生節(jié)”,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端午節(jié)上山采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我們中國真是當之無愧的文明古國,一個端午節(jié)都有如此深厚的意義。
難過的端午節(jié)作文400字2
我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等等。而今天,我要向大家說說的是端午節(jié)。
每年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年節(jié),那一天,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吃粽子,還會去看賽龍舟呢,十分熱鬧!
傳說端午節(jié)包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國的一位大詩人屈原。人們會將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是為了以防魚吃掉屈原的尸體;賽龍舟也是為了驅(qū)趕魚類。
午飯過后,媽媽、婆婆、阿姨一起搬著幾個凳子到外面,還搬了一大盆糯米和各色各樣的餡兒,有豆沙餡兒、紅豆餡、蜜棗餡等。說是包好了給鄰居家的老奶奶,老爺爺吃幾個,再分幾個給親朋好友吃,剩下的就自己吃。也是呢,懂得分享才會更快樂!
“加油,加油!”這震耳欲聾的聲音到底是從哪里傳出來的呢?原來啊,浦陽江上在賽龍舟啊。共有五支龍舟,參賽選手們緊張地準備著,只聽著一聲號令,這五支龍舟如離弦般地飛出去,槳手們都個個都身強力壯,并有節(jié)奏地劃著般,當船槳接觸水面的一瞬間,江面就濺起了白色的浪花;鼓手站在船頭,用盡全身力氣敲著鼓,控制著船速度;舵手,站在船尾掌控著船的方向。江岸兩邊的觀眾人山人海,屏息凝神地關(guān)注著這場比賽,有些人還大聲吆喝起來:“加油!加油!要追上來了!”還有些小孩子都圍著江邊跑來跑去,別提有多高興了。因為看到了如此熱鬧的賽龍舟比賽,老人家的臉上也露出燦爛的笑容。
端午節(jié),實在太有趣了,對了,我還得回家吃香噴噴的肉粽呢!
難過的端午節(jié)作文400字3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早上來到了姥姥家,剛剛進去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讓我陶醉。我走進廚房,看到鍋里煮著許多粽子,我已經(jīng)快控制不住想吃掉它們的欲望了。
我從鍋里拿出了一個粽子,咬了一口,很甜,我從中細細的品嘗,我覺得我姥姥可以去當一個廚師了。
我吃完粽子,走出家門,爬上了一座山,我本以為山上沒有什么人,但我一登上去,人還不少呢。我想自己清靜清靜,就沒和那些人一起上去。
過了一會兒,我開始向上爬了,在路上,我邊走邊看四周的美景,有時遇到好看的景色我還會拿手機拍上一兩張的照片。我學往上爬,兩邊的樹越茂盛,我已經(jīng)不能用語言表達我當時愉快的心情了。
爬到半山腰的時候,我已經(jīng)滿頭大汗了,但我一點也不覺得累。因為在陽光的映稱下,山上的松樹顯得格外茂盛。突然過來一陣風,風中帶著泥土和花的味道,讓我的心情更加愉快。
這里的景色讓我想起了桃源仙谷,只是這里沒有流水,如果有的話,一定會更加美麗。
我在林中大喊了一聲,抒發(fā)我當時的心情,但沒想到驚起了一些鳥,看樣子我打擾到它們休息了,它們唧唧喳喳的叫著,在別人的眼中這叫聲只是噪音,而在我眼中這聲音就是一段美麗的音樂!
太陽已經(jīng)到了我的正上方,我也要回去了,我下了山,在山腳下有一次的看了一下山的景色:真是令人陶醉呀!
難過的端午節(jié)作文400字4
端午節(jié)到了,媽媽照例買回來幾個粽子,笑著說:“我們要吃粽子了。”
媽媽去煮粽子了,又問我:“知道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由來嗎?”我脫口而出:“我當然知道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因為屈原被他的楚國皇帝趕到了秦國,他在秦國聽說了楚國滅亡的消息,便悲痛欲絕,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入汨羅江,自殺了。楚國的百姓知道后,怕魚兒咬他,便包了粽子丟入江中。從此,百姓們就養(yǎng)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眿寢屄犃宋业闹v述,連連點贊,“不錯!不錯!”。
媽媽端出煮好的粽子,我的手剛碰到粽葉,就趕緊縮了回來,只覺得手火辣辣的疼。媽媽笑話我:“粽子剛出鍋時,是很燙的,不能隨便碰。”說著,媽媽抓住包粽子的線頭,一拉,線掉了下來,再抓住粽葉一角,一抖,粽子就在碗里翻起了跟斗,粽子出來了!我開始拆第二個,這回,我吸取了教訓,學媽媽的樣子,一個白胖胖的粽子到了我的碗里。我開始風卷殘云般吃起了粽子,邊吃邊問媽媽,“粽子怎么做出來的?”媽媽跟我講,包粽子,先要找好材料,糯米,紅棗,粽葉,細繩,用粽葉包好糯米紅棗,細繩扎好,粽子就完成了。媽媽說得那么簡單,我才不信呢!包粽子是一種技術(shù),肯定也要多多練習才能熟能生巧的。
粽子真好吃啊!我們中國人有這樣一個傳統(tǒng)美食,哪能不自豪!
難過的端午節(jié)作文400字5
“五月五,是端陽”。每逢端午節(jié),我便能見到艾草,聞到艾香,那香氣飄散得很遠很遠,讓我想起了我的爺爺。
每年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都高高興興地回老家和爺爺奶奶團聚。一走進奶奶家的窯洞,一陣清涼撲面而來,身上的每一個毛孔都舒張開來。再向炕上望去,大棗江米紅紅白白一青瓷盆,粽葉葦草顏色一深一淺一白瓷盆,各式各樣我愛吃的小吃堆滿了炕,讓人倍感溫暖。奶奶高興地忙碌著,和大家一起包粽子,做團圓飯。我這個小饞貓,總是趁人不備,把用來調(diào)味的紅糖水一口氣喝掉,小臉紅撲撲的,又跑出去玩了。站在家門口向遠處望去,田野里,有個小黑點在緩緩移動,“那應(yīng)該就是爺爺吧”,我心里想著。
我的爺爺是一位農(nóng)民,辛勤勞作一生。爺爺不善言辭,更不茍言笑。在我的記憶中,爺爺總是披著一件大褂,踏著布鞋,扛著大鋤頭或鐮刀,天還沒亮就出去勞動了,也不知道爺爺在哪塊田里勞作,只是每到吃飯的時候,家人就派我去叫爺爺吃飯。我站在高高的檐臺上,憋紅了臉,扯直了嗓子大聲喊道:“爺爺……吃飯嘍……”話音剛一落,便聽到遠處傳來一聲悠長地回應(yīng)“噢……”這聲音仿佛從很遠的地方傳來,有些虛無縹緲,可我卻聽得格外清晰,同時也知道,自己的任務(wù)完成了,該回去吃飯了。
端午節(jié)一到,到處彌漫著艾草的香味,這綠色的香氣氤氤地籠罩著整個村莊,我也喜聞這香氣,老人們都說,把艾草點燃熏一熏,蚊子就不會來咬你了,于是我日夜渴慕著早一些得到艾草。家中只有爺爺愿意幫我實現(xiàn)這個小小的愿望。爺爺出去割艾草時,我就跟著去,裝模作樣地背上小籮筐,當一回小農(nóng)民。到了山坡上,一片綠色擠滿了我的眼,參差不齊的各色花草緊緊挨著,花草的莖葉上面偶爾還伏著正在熟睡的小蟲。爺爺迅速抽出鐮刀,一手抓著草,一手揮鐮刀,比著草根一割,一聽噌的一聲,一把草齊刷刷地被割了下來。爺爺干活十分麻利,不一會,籮筐里便裝滿了艾草。我也學著爺爺?shù)臉幼?,在四下里搜尋著,費勁地拽下小小的一束“艾草”,驕傲地拿給爺爺看,爺爺瞇著眼笑了起來。那笑聲里滿是憐愛。爺爺隨手拔起一棵艾草,讓我仔細地看了一回,然后對我說:“孩子呀,你揪下的這一把草是蒿草,它和艾草長得很像,但卻沒有艾草的香味,你聞?!蔽乙宦?,果然是一種濃烈的青草味兒,還有些刺鼻,我渾身一顫,禁不住打起噴嚏來,我扔掉蒿草,拿起爺爺?shù)溺牭?,去割爺爺指給我的艾草,我用力一割,咦!這草為什么割不下來?我細細觀察了一下鐮刀,刀片厚重且有許多的小缺口,這刀并不鋒利,在我看來,它已割不動任何東西,刀片上斑斑銹跡,印證著一個老農(nóng)民所走過的滄桑歲月,證明了爺爺?shù)那趧谂c艱辛,也見證了爺爺經(jīng)歷的磨難與坎坷……我心頭一震。此刻,爺爺還在不停地提醒我用鐮刀時一定要小心……
我至今都不能理解當時為何會有如此大的震撼,是在為爺爺技藝高超而贊嘆,還是為一位勞動者的辛勤而敬佩,也許二者兼而有之,但我知道,那是不可褪去的震蕩,鐮刀上不可消散的艾草香,時刻提醒我去尊重每一位勞動者。久違的艾草香,熏下了我兩行熱淚……
描寫端午節(jié)優(yōu)秀作文
下一篇:三年級的作文是端午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