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龍舟節(jié)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jié)。端午節(jié)與春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 記潮州的端午節(jié)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記潮州的端午節(jié)作文1
馥馥艾葉香氣襲上心頭,千年前那朵浪花將整個華夏山川染成了青綠色。
——題記
臨近端午,奶奶早早地將片片艾葉掛在門頭前,我愣了愣,才知道原來是他來了,眼色不禁黯淡了下來,奶奶察覺到了我的變化,笑了笑,輕聲說:“怎么了?什么時候這么在意這個節(jié)日?”我恍若初醒,抬起頭說道:“沒……”簡簡單單地回應,表情淡然,而心中卻點起陣陣漣漪,欷歔惆悵,若有若失。
我知道,我聯(lián)想到了他,盡管光陰荏苒,但你那縱身汨羅江的身姿卻永不消逝。屈原吶!因為你心中有國,所以你不愿蒙受世俗的塵埃,以死明志;因為你心有有民,所以你悲憤交加,創(chuàng)作出令世人慨嘆的《離騷》!
在我不認識你之前,我眼前一片黑暗,在聽到那句“路漫漫求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猶如為我敞開了大門,翻開塵樸的書籍,引我而去。
我大吃一驚,那個“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大詩人、大忠臣,真可謂是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朝廷烏煙瘴氣,而他卻“出淤泥而不染”自比孤傲的鷙鳥!你明明可以學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也可以學“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李白,而你卻以身殉國,以死明志,使我們只能略悉你的文采,引來了多少年間的無聲欷歔……不過,就是如此,我們才能體會你的堅定執(zhí)著,體會到你飽含血淚的悲傷怨憤之歌!
香草零落,美人遲暮,到底是誰支撐著你?你又到底是為了誰“哀民生之多艱”?山河破碎,乘風破浪,縱橫馳騁,為誰指路?前方是波濤洶涌的汨羅江,身后是金樽清酒,玉盤珍羞直!世人皆濁唯他獨清,世人皆醉唯他獨醒!
啊!我還在猶豫什么?詩人為我指路,我要心無旁騖地走下去,吾將上下而求索!
記潮州的端午節(jié)作文2
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要做什么嗎?哈哈不知道吧!我來告訴你沒吧!端午節(jié)要包粽子,劃龍舟。再問一下你們,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誰呢?哎又不知道!當然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啦。不問了再問你就沒面子了。
我先來說說,我包粽子的情形吧!
我看到外婆和老媽在哪里包粽子,我便沖過去拿兩片粽葉,用些糯米亂包起來;包完后看了看外婆和老媽包的精致、可愛漂亮的粽子,再去看看我這個亂七八糟的粽子真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啊!老媽看到我那沮喪的臉便教我包粽子,我一下子欣喜諾狂,首先用兩片粽葉卷成一個頂角沒洞的圓柱,然后往里面塞糯米,塞玩后用筷子按緊,最后粽葉剩下的部分封口用粽葉子綁緊就做好了。我用著方法包了個精致、可愛、漂亮的粽子我高興極了。
說完包粽子,我們就來說說劃龍舟吧!
每到端午節(jié)的時候,人們都會劃龍舟,一個人在前面打鼓,其他人就在后面劃,還跟你們說一下啊!每當劃龍舟時,岸邊就人山人海,所以看一回劃龍舟很不容易。
你們想知道愛國詩人屈原為什么跳入汨羅江呢?好吧好吧!我現(xiàn)在來告訴你。簡要的哦!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叫屈原他不愿與國家的官員同流和,便跳入汨羅江。
從此,每次到端午節(jié),人們就賽龍舟,包粽子,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至今還這樣的風俗還沒變。
記潮州的端午節(jié)作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到了,家家戶戶開始買粽子、做粽子,都很忙。連我們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奶奶就開始教我們包粽子。我趕緊坐到奶奶旁邊,看奶奶包粽子:先用粽葉圍一個三角形的形狀,然后再放入糯米和紅棗,再用繩子圍起來,粽子就包好了。
我和妹妹還有奶奶包了滿滿一筐粽子,奶奶可高興了,直夸我和妹妹能干。我忽然聽見電視里傳來了“咚咚咚”的響聲,我連忙跑到電視機前,嗬,原來在松花江邊上賽龍舟呀。一條條龍舟上都有鱗形的花紋,還有那昂起的龍頭威武無比,那翹起的龍尾直指藍天。每條龍舟上都整齊地坐著兩排船手,他們各自穿著自己隊的隊服,信心十足地迎接比賽。最前面的幾條龍舟你追我趕,互不相讓,場面十分熱鬧。
我突然想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可是當時楚國的統(tǒng)治者昏庸無能、不思進取。當楚國國都被秦軍攻破的消息傳來時,五月初五這天,他絕望地跳入汨羅河殉國。人民們十分熱愛屈原,為了不讓魚兒破壞了屈原的尸體,他們將米放入竹筒投入江中喂魚,這樣魚兒吃飽了就不會破壞屈原的尸體了。
所以,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想到這里,我的眼淚都快流出來了。這時粽子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將粽子塞到了嘴里,真甜!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多么美好呀!
記潮州的端午節(jié)作文4
我和我的媽媽準備好糯米、粽葉和線等,開始包粽子。我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只見媽媽拿一張粽葉卷成漏斗型,再往里面加上參有紅豆的糯米,然后用粽葉包成三角形,最后用線把它拴好??粗鴭寢尠兆?,我不解地問媽媽:“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呢?”媽媽耐心地給我講到:“端午節(jié)是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當時,由一個著名的詩人叫屈原,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后來,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在陰歷5月5日這天,他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薄罢媸翘上Я?”聽完媽媽講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嘆息道。
媽媽繼續(xù)說道: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粽子?!眿寢屚O率种械幕睿ь^問我:“你看見過賽龍舟吧?!薄拔覀?nèi)ツ暝谛陆蚩匆娺^啊!”我不解地問?!捌鋵崳慅堉垡才c端午節(jié)有關(guān)。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薄芭?,是這樣的。想不到一個節(jié)日還有這么多的故事?!蔽一腥淮笪虻?,想不到我們經(jīng)常過的節(jié)日,竟然有這么多的文化。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深深感到:“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蔽野l(fā)誓要好好學習中國文化,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端午節(jié),又叫龍舟節(jié)、正陽節(jié),與新春佳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佳節(jié)構(gòu)成了中國四大傳統(tǒng)式節(jié)日。
每一年的陰歷五月初五便是端午節(jié),當日都是有許多的傳統(tǒng)式主題活動,如賽龍舟、掛艾草、吃粽子、洗草藥水、栓五色絲線驅(qū)邪等。
每到端午節(jié)前,大家全家人都是會繁忙起來。姥姥會先買好糯米、肉、糖、粽葉、線等各種各樣物件,我和媽媽則去買艾草來掛在門上。艾草剛買的情況下綠油油的,好像剛長出去的嫩草。聽媽媽說,艾葉除開驅(qū)蟲功效,也有個尤其作用,便是驅(qū)邪。因此 ,端午節(jié)也是大家與病癥、毒蟲做斗爭的節(jié)日。
直到食物都到位后,就到家人們各展身手的情況下了。最先,提早洗好粽葉、泡好糯米、調(diào)料分離放進預留碗中。然后,拿著兩到三張粽葉先卷成圓錐形,往里放糯米,不必放滿,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再依據(jù)口感不一樣,各自將糖、肉或是大棗放到糯米正中間壓好,隨后再添放一些糯米到上頭,這時候要留意不必超出粽葉最少的地區(qū),要不然包不了,小米粒就得滿地跑了。最終,再把粽子的“腦殼”蓋上,用線捆好。我的技術(shù)性還適用不上最后一步,每一次我全是讓姥姥幫助。
包好粽子后,大家將生粽子放上蒸鍋,用水蒸汽的能量煮熟他們,蒸著蒸著,粽子的味兒就飄出來,等熟了開啟蓋子,一個個飄香四溢,軟軟糯糯的粽子小寶寶就熱騰騰地公布啦!雪白的粽子,各種各樣口感的粽子小寶寶將要閃亮登場!有肉粽子、白粽子、糖粽子和大棗粽子,僅是想一想,口水都止不住了!話不多說,趕快開吃。
端午節(jié)也有個風俗習慣,你了解是啥嗎?沒有錯,是劃龍舟。盡管也沒有親眼看見過賽龍舟,可是好歹也在電視機里見過——前邊一位鼓手,用勁敲鼓以鼓舞士氣,平穩(wěn)節(jié)奏感,后邊有很多人,大伙兒一起用勁劃槳,讓龍舟盡可能快的向前跑。龍舟上每一個人穿的衣服褲子都不一樣,她們嘴中喊著分別團隊的宣傳口號,船手們盡管汗流浹背,但每一個人的目光里都充滿了堅定不移,每支團隊都為了勝利竭盡所能。
這一節(jié)日不但要我學習培訓到專業(yè)知識,還給我產(chǎn)生了吃粽子的幸福快樂。更關(guān)鍵的是,要我體會到中華文化文化藝術(shù)的源遠流長。
記潮州的端午節(jié)作文5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習俗,也是漢族在端午節(jié)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南方很流行,在北方也有劃旱龍舟的習慣。關(guān)于其起源,有多種說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龍神等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賽龍舟先后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是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龍舟競渡”是在戰(zhàn)國時代就已有的習俗。戰(zhàn)國時期,人們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此時的龍舟競渡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jié)目。在兩湖地區(qū),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guān)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當?shù)厝嗣褚苍没曛鬯推潇`魂歸葬,故有此俗。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賽龍舟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并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閩、臺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于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qū)。
賽龍舟前會舉行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一般都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nóng)業(yè)豐收、風調(diào)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劃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nèi)心良好的愿望
江西南昌端午節(jié)作文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記潮州的端午節(jié)作文
下一篇:江西端午節(jié)風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