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和重陽節(jié)。此外,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吃飽了,不要吃屈原的尸體。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奈液图胰说亩宋绻?jié)作文5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我和家人的端午節(jié)作文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每到這天大人總是大忙特忙,我覺得我長大了,應該為大人分擔一點了,因此要求媽媽讓我?guī)托┬∶Α?/p>
一大早媽媽就叫我起床了,我?guī)椭鴭寢屌莺门疵?、清洗完粽葉就開開心心的到街上購物了。街上的人可真多啊,你挨著我,我擠著你,我基本是被人流擠著走的,但是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悅。我和媽媽好不容易擠進了農(nóng)貿(mào)市場,琳瑯滿目的水果、蔬菜看得我眼花繚亂,媽媽挑了一些我們?nèi)胰讼矚g吃的東西,就和我大包小包的提著,隨著人流走出農(nóng)貿(mào)市場。接著我們又到了超市,這里的人也不少,看到超市里那些誘人的零食,我可按耐不住了,我和媽媽兵分兩路,我去買我的零食,媽媽買日用品,不一會我就收獲了很多美食,才和媽媽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回到家我們就為包粽子做準備工作了,媽媽首先把泡糯米的水瀝干,然后就手把手地教我包粽子了,首先把粽葉的根部卷成空心錐形,在里面放上糯米、壓實,接著把粽葉折下來,把錐形里的糯米包起來,把多余的粽葉隨著粽子裹起來,然后用線把粽子扎緊,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誕生了。包好很多粽子后,媽媽就把它們一個個放到鍋里煮起來了。這時媽媽問我:“你已經(jīng)會包粽子了,可是你知道它的來歷嗎?”這可難不著我,隨著鍋里粽子煮得“咕嚕、咕?!钡穆曇簦医o媽媽講起了這個古老的傳說。
相傳春秋時期,楚國有位愛國詩人屈原,整日為國操勞,楚王卻是位昏君。因為楚王的無能,楚國面臨著滅國,屈原不忍看著國家滅亡,便投汨羅江自殺了。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便用蘆葦葉包好粽子扔進汨羅江里,讓魚蝦吃飽,不去吃屈原的遺體,慢慢的,吃粽子的習俗和這個感人的故事就流傳了下來。媽媽聽我講完故事說:“你講的很好,我們要永遠記住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p>
粽子終于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剝了一個,粽葉剛一打開,一股清香隨著熱汽飄了出來,我連忙咬了一口,哇,可真香啊!吃著香香的粽子我又想起了那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這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端午節(jié),我不僅知道了端午節(jié)傳說,還學會了包粽子呢!
我和家人的端午節(jié)作文2
芭蕉綠了,櫻桃紅了,歲月如梭,眨眼之間又到了粽子飄香時。望著漫天星辰的夜空,我懷念起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來。
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是中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這個節(jié)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多年歷史。關(guān)于端午節(jié)有很多古老的習俗和傳說,而每個習俗又都是那么的溫馨,那么的讓人回味。真正讓我刻骨銘心的是“紀念楚國的大夫屈原”這個故事。據(jù)說那時屈原投江后,當?shù)匕傩章動崳R上都劃出自家的小船撈救,一直劃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尸體。當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場面甚是壯觀。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原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后來也就逐漸演變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喂魚。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賽、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那天,每家每戶一大清早是要插艾葉的。艾葉是一種普通植物,生長在野外的田間地頭,不需要呵護,卻長得郁郁蔥蔥,蓬蓬勃勃,很容易讓人想起夏日里瘋長的秋菊。趁著太陽還沒有升起,人們就把前一天傍晚采回來的的艾葉插在門頭,掛在窗口。且不說可以去瘟辟邪,僅那沁沁潤肺的馨香,就像是穿越田野的鄉(xiāng)風,讓老人孩子們都心生歡喜,正在戀愛的年輕人更是陶醉其中,倚在窗下舍不得離去。
我記得小時候在家鄉(xiāng),包粽子一般在端午節(jié)前兩天就開始包了。每年端午前,河岸兩邊到處都是背著小筐采摘粽子葉的人。那個季節(jié)的河岸邊,綠樹成蔭,青翠欲滴,風情萬千,采粽葉的人們邊是勞動了也是欣賞了大自然的美景。采回的粽子葉,要先在鍋里煮,然后放在水里泡,最后一片一片洗干凈。在洗粽子葉的同時,外婆也已經(jīng)將糯米和紅豆泡好。泡好的米放在一個大盆子里,盆子旁邊擺好一個木材質(zhì)的靠背椅,從椅背上垂下捆綁好的草來,以便能掛住包好的粽子。
外婆喜愛端午節(jié),大概是因為總能在這時候大顯身手吧。每每看見外婆包粽子我都是迫不及待的,趴在一旁觀賞一下午,看外婆的皺紋里都要溢出蜜,來偶爾還偷偷抓幾顆蜜棗塞進嘴里,樂得鼓起腮幫子使勁兒地嚼,不知有多甜!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就是這樣浸透著濃濃的鄉(xiāng)情、親情。如今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我又想起家鄉(xiāng)的艾葉,想起了外婆包的粽子。
我和家人的端午節(jié)作文3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來。
家鄉(xiāng)在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huán)繞,田野肥沃。在一片郁郁蔥蔥的枇杷樹邊,有著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xiāng)野村落,這就就是我的家鄉(xiāng),也就是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xiāng)。每年端午節(jié)來臨,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齊上山去采艾草,并配上石榴葉、枙子花等合為“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jù)說艾草會鎮(zhèn)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說就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著到山上來,采下大片的艾草,也采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據(jù)說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說我們總就是拿著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就是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就是吃。在端午節(jié)期間,我們除了能夠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就是端午的保留節(jié)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著,洗干凈碼好。粽子的餡一般就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后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后,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著蒸籠轉(zhuǎn),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念書才明白,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歷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guān)呢?據(jù)此時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后,群眾為了不讓水里的魚咬著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于就是,為了保護并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之后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里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xiàn):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shù)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艷隨風飄揚,小伙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著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fā),大家齊心協(xié)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我和家人的端午節(jié)作文4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至,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今年端午節(jié)正值上海世博會舉辦,又逢高考結(jié)束、南非世界杯開賽。所以可以說,今年的端午節(jié)較之往年是更加的出彩和好玩。
陰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兩千多年來,端午節(jié)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qū)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jié)。
端午節(jié)又名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據(jù)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陰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陰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媽媽說:“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zhàn)國的端午節(jié)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jié)日。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jié)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著,洗干凈碼好。粽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后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后,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著蒸籠轉(zhuǎn),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念書才知道,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歷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guān)呢?據(jù)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后,群眾為了不讓水里的魚咬著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于是,為了保護并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后來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里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xiàn):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shù)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艷隨風飄揚,小伙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著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fā),大家齊心協(xié)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我和家人的端午節(jié)作文5
端午節(jié)是我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中國人都很重視這個節(jié)日,我對端午節(jié)更是記憶猶新,因為我舅舅生日就在端午節(jié)那一天。
端午節(jié)是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關(guān)于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傳說呢。當時秦王邀請楚懷王到秦國商討國事,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趕快告訴楚懷王不可大意,可出人意料的是楚懷王不但不聽勸,還把屈原趕出自己的地盤郢城。結(jié)果楚懷王因為不聽屈原的話,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立,后來客死秦國。沒過多久秦軍攻占了郢城。流放在外的屈原聽到這個噩耗,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跳入滾滾激流的泊羅江。讓我想起:“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斑@首詩中的悲憤。
屈原投江自盡后,岸上的漁民和百姓們無比惋惜,立刻劃著小船去打撈屈原,可是沒有找到。百姓們紛紛拿來飯團,雞蛋等食物扔到河里,希望魚蝦水怪們不要吃屈原的身體,更有人往水里倒雄黃酒驅(qū)趕河獸。眾人劃船救屈原演變成現(xiàn)在的賽龍船。后來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葉賽龍舟這些習俗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jié)的這些習俗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包粽子,去年跟奶奶一起包粽子讓我回味無比。首先,奶奶已經(jīng)準備好粽葉和圓溜溜的糯米,奶奶說:“先挑兩片粽葉,把光滑的面朝上,在距離葉柄三分之一處用手將葉子凹成漏斗狀,漏斗下面一定要緊密,不然會漏米?!甭犕昴棠痰脑捨臆S躍欲試想做自己第一個粽子。我按奶奶的方法去做,先把粽葉做成漏斗的形狀,然后把糯米放進去,我學著奶奶的動作捏來捏去,可是,糯米像調(diào)皮的小孩一樣和我玩游戲,我捏左邊它往右邊,我捏右邊它又往左邊跑,真淘氣!最后綁繩子的時候,糯米居然從下面悄悄的溜走了,真掃興。我決定重新再做!我再次裝上糯米,這次我把小米粒們看得死死的,捏得緊緊的,再用繩子五花大綁的纏起來。哈哈~~~終于成功啦!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粽子的清香緩緩的從鍋里飄出來,聞到香味,饞的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粽子一出鍋,我就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個,撥開粽葉,露出白白胖胖的小粽子,我沾了一點白糖,咬了一口,美味極了!清香可口,甜而不膩。
我很喜歡端午節(jié),更喜歡和家人們一起包粽子。
初三我和家人的端午節(jié)作文
上一篇:我和家人的端午節(ji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