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已經(jīng)悄悄離我們而去,迎接我們的,將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四月,一年一度的清明腳步已離我們不遠了,只有一步之差。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乃哪昙壡迕鞴?jié)的一天作文5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四年級清明節(jié)的一天作文1
清明節(jié)到了,我跟母親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云,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里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么樣的。老老的房子里,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shù)靥稍诠撞睦?。于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并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后,瞅著躺在棺材里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背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 , 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著一根發(fā)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里,我蜷在外婆 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并不清楚外婆講了什么,但是那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于是外婆就對我說:“ 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后,真的在飯桌上發(fā)現(xiàn)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犊厥┥峤o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盡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shù)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后又馬上爬起來。家里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于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就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shù)靥稍谀菑埶W奶梢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沖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無論我怎么去搖外婆那只發(fā)冷的手,也搖不醒她。于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jié),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jié)啊,清明節(jié),總是讓我們這么的思念親人!
四年級清明節(jié)的一天作文2
追溯起清明節(jié)的源頭,那就有些不得了了。據(jù)歷史,是因為清明節(jié)在寒食節(jié)的前一天,久而久之,人們便把兩個節(jié)日合二為一,索性直接過清明節(jié)了。而清明節(jié)主要活動便是祭祀,是由帝王將相家流傳下來的,民間紛紛模仿,形成了清明節(jié)的主要活動。在鄉(xiāng)下的過的清明節(jié)比起城里來,更為傳統(tǒng)。
最傳統(tǒng)的掃墓,是要親戚們都到墳前清掃,除去墳前雜草。而墳頭的雜草不可以拔,還得栽花花草草,鄉(xiāng)下有傳說稱誰的墳頭草長得旺,誰的子孫后代有福氣。許多農(nóng)戶將這一習俗看得十分重要,體現(xiàn)了中國人重孝道的精神,若是誰家墳前荒草多了,便會被別人取笑。除此之外,行祭祀禮還有個一直都在進行的活動,那便是“掛青”。在城里的公墓或許有些少見,但在鄉(xiāng)下幾乎是必有的活動。掛青便是在墳頭插上枝椏,在枝椏上掛三條白色的草紙,若是直系親屬,得掛五條。剛死去一年的還得掛彩色的,配上花圈立在墳頭兩邊。祭祀的時候家中必須留下一個女人洗碗,上墳的女人只準燒紙,不許燒香。有的對死者感情深厚的,還會燒包袱。便是把陽間的包袱燒掉,以為這樣便可以寄去陰間。這是因為封建迷信,直至今天,已沒有多少人家還燒包袱了??傊f起來這些禮節(jié)繁瑣至極,我也只歸得來一二條。等傍晚時候,農(nóng)戶基本上都掛完了青,這時候便可以看見誰家墳頭的白草紙多,預示著這個死去的人子孫后代多,且孝順。這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比賽了。但對于少部分的人來說,這是他們盡孝道的方式,也不可說這是什么虛榮的比賽。
說起美食的話,清明果是最為出名的,但在鄉(xiāng)下,他們稱作“清明團子”或“清明餅”,少數(shù)南方地區(qū)稱“清明粑”。都是用清明草混糯米粉做的,但并不是清明果。清明果外形似餃子,清明團子外形似饅頭。且清明果注重味道,清明團子注重一個“飽”字,吃一個基本上便可以飽腹了。因為在鄉(xiāng)下干活需要許多勞力,人們追求的往往不是味道了,是這些較實惠的食物。農(nóng)婦們做起來也省時,捏成團子便可,不用做花之類的,所以清明團子對于鄉(xiāng)下來說,要實際得多。如今,許多習俗在鋼筋水泥的城市里,已經(jīng)快要泯滅完了。于我來說,我更偏喜鄉(xiāng)下的節(jié)日,過得十分傳統(tǒng)。
言而總之,不過都是人們懷念先人的方式,雖各有不同,卻沒有相互影響。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應該是體現(xiàn)在這類傳統(tǒng)節(jié)日上吧。
四年級清明節(jié)的一天作文3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我們遠去的外婆,想著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xiāng),看到躺在床上的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著,干枯的手掌,指節(jié)發(fā)白。我與老媽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yī)院檢查時,已發(fā)現(xiàn)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臺上給學生上課,將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外婆,竟忍受著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巨額的醫(yī)藥費而經(jīng)濟窘迫,還盡可能地延續(xù)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盡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老媽、舅舅他們已經(jīng)阻止不了外婆病情的惡化,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墒?,外婆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愿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jīng)濟上的困境。甚至于,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著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fā)現(xiàn),外婆終于醒來的一剎那,我們懸著的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老媽摟著我哭了,她說:“該自責的是我們呀!你的外婆,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老媽陪著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說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舍地說: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后來她安詳?shù)厮ィ覀円詾閷⑹且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說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__”的'人一樣,感動著村里的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么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于多么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么深刻的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后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jié)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對外婆的思念。
四年級清明節(jié)的一天作文4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今年的清明節(jié)并沒有詩人杜甫所寫的“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而是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的好天氣。
我和媽媽沿著石子路往山上走去,路旁的草叢碧綠碧綠的,野花遍的都是: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星星。走啊走,我和媽媽走到了外公黑色的大理石墓前,一股莫名的哀痛涌上心頭,眼眶有點濕濕的。
回憶起兒時,最幸福的一幕是,我騎在外公的肩膀上,雙手拉扯著他的耳朵,吵著要外公給我去買鞭炮。七年前,外公的突然去世,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悲痛。
外公一生沒享過什么福,每天奔波在田里,皮膚被太陽曬得黝黑黝黑的,一雙粗糙的大手上布滿了繭子,外公很小的時候,他的爸爸就被抓到臺灣去了,所以外公過著非常清貧的生活,還跟著一個老人學唱“賀郎曲”。以前,村里人結婚,都要請外公去唱。我多么希望外公還活著讓我好好的去孝敬他,讓他享受天倫之樂。再讓我聽聽他唱“賀郎曲”,吃外公種上來的各種新鮮的蔬菜的蔬菜和水果。
媽媽把鮮花放在墳墓前,點上三支香,雙手合十,拜了又拜。無奈失去的親人已逝去,再也回不來了,我們一定要珍惜現(xiàn)在。等香燒完了一半,媽媽用打火機燒掉紙錢,愿外公在天上一切都好,有的吃,有的穿,有的喝……
清明,一個概念,永久的悲哀。掃墓,一個做法,永久的回憶。
四年級清明節(jié)的一天作文5
四月五日是清明節(jié),這天上午八時我和爸爸、媽媽乖坐公共汽車回老家,給祖公、祖母、奶奶掃墓。清明節(jié)那天,綿綿細雨,似千萬條銀絲,從天空中飄落下來,像蛛絲一樣輕,像針尖一樣細,像棉線一樣長。
早餐后,我隨著爸爸媽媽一同去掃墓。一路上,媽媽跟我說,清明節(jié)是一個后人祭奠先人的節(jié)日,而掃墓呢,就是拜祭祖宗的一種形式,把他們的墓地清理干凈,除去雜草雜物,代表我們對祖宗的懷念。
我們走小路,鄉(xiāng)間小路上下了雨后一片泥濘可是卻十分美。小雨滴打在我們的面頰上十分的涼爽,又好像在唱一首歌,我們邊走邊欣賞景色:小路上到處都開滿了五顏六色的小花,他們爭芳吐艷,一朵比一多好看。不久就道了。我們給老爺上墳,那有點高,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去,哪兒是土墳,又剛下過雨所以十分的滑,我差一點就摔倒了,幸好姐姐把我扶著。
我們給老爺先燒了點紙,然后放了一串鞭炮,表示驅邪。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后輩的孝心。最后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的口中還念念有詞呢,瞧,表哥念著:“祖先保佑,讓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
還有更有趣的事呢,祖先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筆就描,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原來這行字是留著給奶奶逝世后才能寫上的,我差點闖了禍,趕緊在祖先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大人們樂得哈哈大笑……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清明節(jié)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
清明節(jié)隨想的二年級作文
上一篇:四年級清明節(jié)的一天作文
下一篇:初一清明節(jié)的主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