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jié)日,清明節(jié)是傳統(tǒng)的重大春祭節(jié)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介紹清明節(jié)的風俗作文范文,歡迎借鑒學習。
介紹清明節(jié)的風俗作文1
清明節(jié)的風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jié)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jié)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jié)日。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按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舊時,北京人多在清明掃墓,但祭掃儀式并不在清明的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據(jù)說,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塋。
插柳:據(jù)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nóng)事祖師神農(nóng)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guī)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后,戴柳的風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jié),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yōu)榉乐构淼那謹_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
介紹清明節(jié)的風俗作文2
清明是農(nóng)歷三月的第一個節(jié)氣,正是大地回春,一片天清氣明的時候?!?/p>
清明節(jié)的風俗是掃墓,每到這個節(jié)日就要為死去的親人掃墓。
有一次清明節(jié)的時候,我跟爸爸和媽媽還有我姐姐……一起去幫爺爺掃墓。我們一起爬到山上去掃墓,我看到大人們在地上潑灑酒水等,還要除掉一旁的雜草,真辛苦呀!我們還摘花、摘蕨菜。我看見許多竹筍都在地下面呀!“我們吃的竹筍是怎么挖出來的呢?”我問道。媽媽回答說:“都是用鋤頭挖出來的的?!薄芭叮强隙ê芾鄣摹蔽艺f。媽媽又說:“是呀,所以才要珍惜糧食呀!”
清明的祭掃讓我看到了很多新奇的東西,知道了勞動的艱辛。因為紀念這個節(jié)日我才有了這些體驗。為此,我不由對這個節(jié)日的由來和目的很感興趣,我問了媽媽這個問題。媽媽回答我說:“清明節(jié)是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可以指導農(nóng)民伯伯開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同時,清明節(jié)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jié)日,傳統(tǒng)活動為掃墓,是對祖先的一種尊重和思念,20-年這個節(jié)日還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p>
清明節(jié)這是一個既有意義,又讓我懂了很多知識的節(jié)日。明年清明節(jié)我一定還來掃墓。
介紹清明節(jié)的風俗作文3
1、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jié)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fā)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yǎng)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2、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nèi)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jié)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fā)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3、踏青
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節(jié),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xiàn)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節(jié)踏青的習慣。
4、植樹
清明節(jié)前后,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節(jié)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jié)叫作“植樹節(jié)”。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guī)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jié)。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5、放風箏
也是清明節(jié)時節(jié)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節(jié)時節(jié),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wěn)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jù)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介紹清明節(jié)的風俗作文4
昨天,烈日當空,我們一家十個人一起去掃墓。
在路上,我們需要爬一座小山,小山的路十分狹窄,大約30厘米左右,還有很多樹枝擋路,很不好走。
上山時,我還差點摔了下去。一直走進去,還長著一些帶刺的草,我的褲子被粘得到處都是,后來爸爸用膠布把褲子上的刺粘掉了,在山上還有一些小洞,洞口用雜草掩蓋住。媽媽提醒我們這里有洞,不要掉進去!走著走著,我們已經(jīng)到祖先的.墓前了。
爸爸拿起鐵鏟把墓旁邊的雜草都鏟掉了,奶奶再拿起冥錢,把糊粘在墓上,然后把冥錢貼在上面,還有貼一些五彩紙錢,爺爺拿起他自己調配的紅墨汁,是用雞蛋青加上紅朱砂攪拌合成的,爺爺說:“這種墨汁描在墓碑上,可以保持色彩500年呢!”哈哈,爺爺?shù)呐Fた纱档谜娲笱?媽媽拿起香,用打火機把香點燃,再把香插在香爐里,放上祭品,每個人拜四拜,讓祖先保佑我們,最后,燒金紙,放鞭炮。便去下一個地方了。
那里有一條惡狗,兇惡無比,過去的時候,我一直躲在爸爸身后,一動不動,不敢離開半步。汪,汪汪……哎呀,狗還在惡狠狠得叫著。
太祖母的墳墓在山上的一個池塘邊,那里有許多的蚊子在我的頭上轉著,我們都被蚊子叮了幾下,弟弟還小,有點害怕那蚊子,我就上前照顧好弟弟,和他說不要怕,我和弟弟接著還是貼著冥錢,聽爸爸說:“紙錢貼得越多,太祖母在冥間就越富裕,”于是我和弟弟就使勁多貼點,讓太祖母在地下做個有錢人。
爺爺在除草,爸爸在描墓牌……各自都在忙乎著,不一會兒功夫,全搞定啦。
我們慢慢地走回家,我們的身影就在朦朧的夜霧中消失了!
介紹清明節(jié)的風俗作文5
我的家鄉(xiāng)在杭州,杭州是個世界聞名的游覽勝地。杭州西湖更是世界聞名的名勝古跡。那杭州的清明節(jié)又是怎么過的呢?讓我來給你介紹一下我是怎么過清明節(jié)的吧!
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山上采艾草。艾草香香的,有一股中藥的清香。艾草有驅毒、驅邪的作用。艾草要采多一些,這樣做出的清明團子才會更香。采來的艾草必須要與空氣隔離,用塑料袋裝好,注意不可放在冰箱里保存。
第二天,先把艾草在熱水里煮半小時。用漏勺撈出,再把艾草在大鐵碗里用搟面杖搗爛,注意是一點一點搗。大約一次搗2-3分鐘,直到搗爛為止。差不多的時候,把糯米粉一點一點慢慢揉進去,直到能揉成團,在中途不需要加一丁點兒水。
皮做好了,可以放餡了。餡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咸的,這就要看你的口味了。我用的是肉餡,咸的。在包的時候要做到:①皮要薄,肉要多;②皮成碗形;③要輕輕揉,把口子慢慢的封合。做到這幾點,清明團就既好吃又漂亮。
開始煮了,我用粽葉墊在底下,這樣清明團就不會粘牢了。煮的時間也要控制好,不然要么太爛了,要么太生了。時間要控制在10-15分鐘之間,做出來的清明團口感又好,外表也很美觀,還不生不爛,特別好吃。
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我愛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
介紹清明節(jié)的風俗作文6
俗話說得好:“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鼻迕魇莻€特別的日子,我們可以踏青還可以做清明果,下面我就來說說清明果是怎樣做的吧。
奶奶先把青剪回來,接著把青選二遍,過濾一遍,然后用100度的高溫水把青煮成糊狀。等它完全冷卻下來,再煮一下,就可以開始做清明果了。
想要做好清明果,首先當然是餡料豆沙和菜要好。菜是奶奶當天就剁好的,豆沙是要煮過,把它煮成泥一樣時在加糖,這豆沙是算成餡料了。材料都準備好了,“開始做清明果嘍!”我激動萬分地叫著。
爸爸拿來一個大大的盆子,盆子的表面銀光閃閃,足有兩個籃球那么大。爸爸吃力地把糊狀的青倒在盆子里,好像那一盆子有4斤重。
爸爸又倒了入許多面粉,那面粉,猶如天上的繁星那么多。接著,我用上了喝奶的勁把盆子壓住,爸爸用手反復揉捏清糊,清糊全黏在爸爸的手上。但一陣青草的香味撲鼻而來,爸爸把手往上一提,用力往下推,重復這種動作,那一開始淡淡的青草香,頓時便隨之而去,緊接著是一股春天的香味,那香味里交雜著花和草的香味,讓人沉浸在這美妙的世界里。
最后,就是包清明果了,我從青團上捏起一個小團,搓成一個圓,再把圓用大拇指從中間慢慢往下壓,邊壓下去還要往外慢慢延伸,最后成一個碗狀,就可以用來包餡料。我勺了一團豆沙放進里面,用手封住口,“不好”我大叫起來,“我的餡料漏出來了”怎么辦,媽媽對我說:“別小看做清明果,它是有方法的?!痹趮寢尩闹更c下我又試了一下,這次成功了。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媽媽把剛做好的清明果放進鍋里蒸,吃著自己包的清明果,我心里比吃蜜還甜。
介紹清明節(jié)的風俗作文7
清明節(jié)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我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jié)最重要的活動,當然是掃墓了。清明節(jié)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獻上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借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jīng)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仿佛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當然我們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更應該去瞻仰民族英雄,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如果沒有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就不會有我們的美好未來。我們用這種方式寄托我們的哀思,繼承先烈們的遺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學習中去。青山肅立,綠水長歌,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跡,繼承先烈的遺志,將來更好地為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機。故有“清明前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鞭r(nóng)民伯伯在清明前后種下自己的希望,期待秋天會有好收成。人們也會紛紛栽下了一株株小樹苗,美化自己的家園,使神州大地變得更加郁郁蔥蔥。
清明節(jié),又叫踏青節(jié)。春天把五彩繽紛的顏料四處潑灑,萬物復蘇,萬紫千紅。我們趁著這美好時光,帶著相機,去山上,田野踏青,尋找春天的足跡。
清明時節(jié),風箏也耐不住寂寞,凌空而飛,翩翩起舞,綻放于藍天,如魚得水,俯仰漫游。小朋友們手里拿著風箏,一個個歡呼雀躍,放飛了童心,放飛了快樂,放飛了希望。
這就是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我們用掃墓、踏青,放風箏等各種活動來度過這個美好的節(jié)日
介紹清明節(jié)的風俗作文8
今天,是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有祭祀祖先修墳掃墓的風俗習慣,可是我卻不一樣,我在家里做清明餅, 清明餅是一種令人風味的小吃,有家庭主婦們早早地割來嫩綠的田青,煮熟后并用石灰混合,以便去掉田青中的苦澀尾味,到時候和米粉中攪捏做成餅。
清明餅呈三角形,所以又叫三折(角)餅。
清明分青稞和白錁,青錁的餡多用芝麻紅塘,咬上一口又香又甜,白錁的餡多用咸菜豆腐,舔的吃膩了再吃上只咸的自然食欲大增。
開始做青明餅了,我燒了一鍋水,把采來洗盡的艾草到入鍋中,在滾燙的鍋中,身披白絨的艾草翻滾跳躍著,沒多久,它就搖身一變換上了碧綠的新裝。
撈出艾草,揉成小團,擠出水分,展碎后的同米粉混均,做成半干半濕的面團。
面團如青花瓷器的表面,艾草就是白色背景的綠色花紋。
準備餡料,甜的是紅塘,咸的是咸菜筍肉末。
最后一小部做青明餅了。
我看著奶奶把面團被分成一小塊一小塊,放在手中隨意一按,即刻變成薄圓餅,中間放上餡,手再一捏一按,一個青明餅下放上一片葉子就成了。
我也像奶奶做的過程一樣可是做好的薄園餅四方裂的裂,破的破,好不容易做好的一個青明餅結果是餅不像餅,而且有的地方破了一個小洞洞像被老鼠啃過的一樣,奶奶教給我把餡料弄下一點補到上面就行了,我照著我第一個做的,做了十幾個雖然很難看但是我覺的肯定很好吃,奶奶把青明餅蒸了幾十分鐘,剛剛出鍋,我就迫不及待地沖了上去,揭開一看,鍋內(nèi)一片蔥翠欲滴。
油光光的冒著熱氣,真讓人口饞,吃上一口味道美極了。
今年的清明節(jié)我過的十分愉快!
介紹清明節(jié)的風俗作文9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個節(jié)氣之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 4月4日至6日之間。
古人很重視這個節(jié)氣。作為節(jié)氣,清明時期正是我國大部地區(qū),萬木凋零的寒冬已經(jīng)過去,風和日麗,鶯飛草長,柳綠桃紅,生機勃勃故稱之為清明。
首先,這個節(jié)氣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密切的關系,農(nóng)諺說:“清明前后,點瓜種豆”, 正是春耕播種的大好季節(jié)。
其次,清明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唐代詩人杜牧的詩云:“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jié)的特殊氣氛。
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shù)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jié)掃墓。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xiàn)。
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
本周四,我懷著崇敬的心情, 到少年宮認真觀看了解了烈士事跡,為這些偉大的英雄獻上親手制作的千紙鶴。通過這次活動,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寶貴的生命與鮮血換來的,還要珍惜現(xiàn)在的大好時光,長大后報效祖國,成為祖國的棟梁!
介紹清明節(jié)的風俗作文10
清明節(jié)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又是踏青、除塵的好時節(jié),其名字也正是“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的意思。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于清明節(jié)的小詩。
祭奠親朋,在這個傳統(tǒng)的日子里年復一年。
又是一年的清明,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奶奶的墓前為奶奶掃墓。
在奶奶的墳前,獻上鮮花,希望奶奶能知道我們的思念,也希望能得到老人祝福。
也有許多人們?nèi)チ沂磕箞@祭奠瞻仰那些死去的烈士,以寄托對他們的敬仰和深深的懷念,以此勉勵自己的子女學習他們的精神。
還有許多人拿著鐵鍬帶著小樹苗,到指定的地點義務植樹,希望為自己的生活添枝加綠,更希望能為子孫營造出綠色的生活環(huán)境。
清明節(jié)其實并非簡單的掃墓,緬懷故人那么簡單,還有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生命的寓意。
清明的節(jié)日精神講究“生死并至”,就是說生與死同樣重要。
活著的人緬懷故人時,紀念并感恩;親近自然,在春意盎然的欣欣向榮之中汲取生命的力量。
清明節(jié)的風俗是豐富有趣有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打馬球、插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
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就是對逝去的親人最大的慰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