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吃湯圓,看花燈,猜燈謎。湯圓又叫元宵。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脑娘L俗作文范文5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元宵的風俗作文范文1
一提到正月十五,很多人都明白這一天是元宵節(jié)。
早晨,鞭炮噼里啪啦,這是人們迎接元宵節(jié)的到來。外面白皚皚的一片,連雪花也來向我們慶祝元宵佳節(jié)的到來。
一轉眼到下午了,迎來了元宵節(jié)最熱鬧的時刻。
晚上,我們吃著香噴噴的元宵,爸爸說:"在元宵節(jié)吃元宵是中國的傳統(tǒng),代表全家團團圓圓,生活像元宵一樣甜蜜,元宵是在春節(jié)后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又稱元夕節(jié)"燈節(jié)”和“燈夕”。”
在元宵節(jié)的夜晚,我們在外散步,走在充滿喜氣的大街上,看見了一個人群,里面還傳出敲鑼打鼓聲,我趕緊擠進去一看:原先是一群老人們在扭秧歌,她們在腰間系了根紅色的絲綢帶,向左,右,前,后地扭著,她們雖是老年人,但她們很靈活,在扭秧歌的時候,猶如一只只美麗的蝴蝶,上下翻飛著,很有秩序,很整齊。看的人有的也不由自主地跟著節(jié)奏扭起來。
然后我們又去了商場,商場的燈各形各色,有玻璃的,塑料的,紙糊的……燈的種類也有很多如:走馬燈,宮燈,紙燈,還有紗燈。但燈的形狀大多是虎頭形的,燈上的圖案大多也是小豬。
當我們回家時,廣場上放起了煙花。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黑的夜空中頓時盛開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金花,又像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被迷住了,那一顆顆騰空而起的五彩的禮花炸開以后,一朵朵紙花飄落下來,帶著亮晶晶的東西,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的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提到道彩色的光環(huán),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
這就是熱鬧歡騰的元宵之夜!
元宵的風俗作文范文2
我喜歡的節(jié)日有很多,比如:開心的六一兒童節(jié)、吃月餅的中秋節(jié)、放假的國慶節(jié)……但我最喜歡的是有趣的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小正月、元夕或燈節(jié),為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jié)年俗中最后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
今天是元宵節(jié)又是報名的日子,本來說是回家過元宵節(jié)吃湯圓,可是媽媽說就在學校過,因為回了家明天又要送來學校太麻煩了?!昂冒伞保艺f。雖然心中滿是遺憾,但是想了想在學校過元宵節(jié)也不算是壞事,所以這個元宵節(jié)就安心在學校里過吧。
在學校里只能在班級里,不能出去。我心想:“早知道只能在班里,不管說什么我都想回家,”現(xiàn)在悔之晚矣。過了一會兒,叮咚叮咚,廣播說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晚上準備了猜燈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一樓白云廳。寫完答案和編號,有工作人員對答案。我想終于可以出去玩了,于是我快速的吃完飯去了白云廳。
在白云廳里,我和周銳一起猜燈謎。燈謎有很多種類:比如一個字、成語、動物生活用品……許許多多,都寫在紙上。紙的下方有編號,把編號寫下來,再寫答案。答對五個答案蓋一個章,五個章?lián)Q一個巧克力、十個章?lián)Q一個便利貼、20個章?lián)Q一個熒光筆……看見這么多琳瑯滿目的東西,我和周銳決定分工合作。周銳寫編號和答案,我就說編號和答案給他……我和周銳記了40多個答案。我們就排隊去對答案,可是馬上要到我們的時候就下課了,我們只好垂頭喪氣地回了教室。
元宵節(jié)那天,雖然沒有對到答案,但我的心中卻是歡喜,因為我們過了一個很有趣味的元宵節(jié)。
元宵的風俗作文范文3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是名符其實的“燈籠節(jié)”,或許是農(nóng)村人對吃不是太感興趣吧,吃元宵只是這一天的一個小插曲而已,正月十二開始,孩子便開始準備燈籠,有的家里有心靈手巧的大人,就用手工制作一個,買些彩紙,再準備些竹子或木棍一類,可以制作各種各樣的燈籠,如蓮花型,兔子型,鼓形等各種各樣的燈籠,最好的便是仿照宮燈制的轉燈,蠟燭一點,便可隨著煙旋轉起來。也有圖方便的在市場上購買燈籠,有紙糊的,多斗是點蠟燭,如西瓜燈籠、火罐燈籠,也有塑料的,輕巧耐用,多半可以安裝上電池。
城里的正月十五,主要是燈謎晚會,猜猜燈謎,而鄉(xiāng)里的正月十五便是村里的燈展,“正月十五雪打燈”,預示著今年肯定會有好收成,每年的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孩子們挑燈籠的時候,孩子們把燈籠選好,雀躍著等天黑,不到天黑孩子們便把燈籠提好,點上蠟燭或是打開燈籠開關,提著在村莊里轉悠,等孩子的燈籠都挑出來后,便自發(fā)的挑在一起,互相比比看看,看誰的形狀好看,誰的結實,也有搞怪的孩子,故意互相碰撞燈籠,有用紙糊的點蠟燭的孩子,不小心把燈籠碰著,便使勁的在地上摔,火熄了,可是燈籠沒了,便哭著跑回家再找一個燈籠。更有好事者,會因一個燈籠與伙伴們打起來,管你是什么輩份,是否親戚,這會燈籠是最體面最代表尊嚴的東西。村莊里隨處可見的是紅彤彤的燈籠,孩子的喧鬧聲、哭喊聲與喧嘩聲,村莊里不再安穩(wěn),因燈籠而紅火起來。
說起正月十五吃的東西,家鄉(xiāng)還有一種東西,便是“燈盞”,用蕎面做成的圓形食品,中間還可以點上蠟燭,有一種懷舊的感覺,吃了以后可以保平安健康之意吧?
元宵的風俗作文范文4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边@正是古時候著名詩人歐陽修用來贊美元宵節(jié)的詩句。每到正月十四時,大家都會吃羹、賞花燈、猜燈謎、看煙花……但最讓我念念不忘的,還是那一碗香噴噴的湯圓。
廚房里,母親正在包著湯圓,我立即趴在母親旁邊“賞析”她包湯圓的過程。只見母親先將一包糯米粉倒進一個大碗里,再加入一些水,將它揉成一個大面團,然后放在旁邊。她又把芝麻用攪拌機打碎,放在一口小碗里,往里面加入少許的白糖和少許的豬油,用筷子攪拌均勻后,把餡料搓成一個個圓滾滾的小球,再放入冰箱中冷藏,等到它們凝固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包湯圓了。在等待芝麻餡凝固的時候,母親拿出剛才放在旁邊的面團,找出搟面杖,把面團分成一個個小圓球,接著把它們用搟面杖搟成了一張張小巧玲瓏的湯圓皮,等到芝麻餡凝固時,就把它拿出來小心翼翼地包進湯圓皮里,由于假如不小心的話,湯圓皮就會破掉,“露了餡”的湯圓的口味就沒特別美味了。包好湯圓后,母親就把水燒開,讓討人喜歡的小湯圓們一個個排隊“泡溫泉”。
我站在旁邊,看著湯圓在鍋中時沉時浮,我想這應該就是它有一個別名叫作“沉浮子”是什么原因吧。湯圓在鍋里轉來轉去,活像一群又白又胖的孩子子在溫泉中翩翩起舞。不一會兒,它們就浮上水來對“觀眾鞠躬謝幕”。我連忙盛起一碗湯圓,低頭聞一聞,那撲鼻的香氣迎面而來,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皮非常薄,又非常Q彈,里面的芝麻餡一下子就流了出來,溢滿了口腔,甜甜的,美味極了!甜而不膩的味道在舌頭上打轉,真是一種美妙的享受!
今年的元宵過去了,可漂亮的煙花和五彩的花燈卻一次比一次漂亮。我不禁為祖國的快速進步感到驕傲!我期待下一次的花燈,下一次的湯圓!
元宵的風俗作文范文5
元宵節(jié)是我喜歡過的節(jié)日,我喜歡的不是看花燈,也不是吃元宵或者吃湯圓,我喜歡的是看我家的大姐和大哥爭論到底是吃元宵還是吃湯圓。他們這兩個一南一北去上學的大學生呀,一到元宵節(jié)就開始在家展開辯論了,讓我們這些家人們有了新的元宵大戲可看。
大姐是大姨的女兒,大哥是大姨的兒子,他倆是龍鳳胎,長得一個隨大姨夫一個隨大姨,性格卻還是都隨了大姨,越長大越看得出他們的伶牙俐齒來,時常惹得大人們說是“家里又得添倆主任了?!贝笠淌俏覀冞@邊的婦聯(lián)主任,那張嘴以前沒有誰說得過她,直到大哥大姐出去讀大學了,我們所有人才看出了大姨有對手了,不過奇怪的是他倆從來都不跟大姨斗嘴,就兩同胞兄妹自己斗嘴,最愛斗的就是吃元宵還是吃湯圓。
我們這邊以前一直是吃元宵的,每到元宵節(jié)的時候,超市門口就擺了各式各樣的元宵在賣,隨著時間的流逝,外來人口以及文化的涌入,我們元宵節(jié)買的也就不分元宵和湯圓了,煮出來,吃起來都好吃就行。大哥和大姐這倆大學生則不一樣,他倆因著他們所學的專業(yè),極力保護著傳統(tǒng)文化,生怕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忘記。可惜他倆還沒學完,按大姨夫的說法是他倆還未學成,鬧得笑話可以包容。
他倆一個堅持元宵節(jié)要吃元宵,這是去到北方上學的大哥的堅持,一個堅持元宵節(jié)要吃湯圓,這是去到更南的地方上學的大姐的堅持。他倆一到元宵節(jié)就各自去買回來一大袋我們該吃的元宵和湯圓,為難到底是煮元宵還是煮湯圓的大姨也被他們換了下來,他倆一人一鍋煮元宵和湯圓,我們這些不方便參與辯論的家人們則在這一天一邊看他倆的辯論一邊享受又吃元宵又吃湯圓的待遇。
我聽大人們說,他倆這是魔怔了,就不知道變通變通,想想我們這南方不也一樣吃元宵嘛,哪有什么南北方的差別,都是每家口味的不同而已,元宵湯圓也就是一個寓意,團團圓圓的就行了,還像他倆那么“吵架”,元宵又哪來的團圓呢。
元宵節(jié)的文化傳統(tǒng)作文600字范文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元宵的風俗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