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光都很亮,周圍的環(huán)境非常的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環(huán)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母呷值街星锕?jié)作文5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三又到中秋節(jié)作文1
今年的中秋節(jié)剛剛過去兩三天,但也沒有什么大事,甚至天公都不作美,一連刮了兩天臺風(fēng),月亮都沒有露面,只是偶爾從云縫中漏出一些朦朧的月光來。我們家照樣在陽臺上點上香燭,擺好瓜果、月餅、毛豆等。那蠟燭的火苗被風(fēng)吹得“撲撲”跳著,卻一直沒有滅,待蠟燭燒得差不多了,便在供桌前拜幾拜,每人吃個月餅,就算過完了,睡覺去了。至于那些瓜果菜品,是留著的,能吃好幾天。這對我興許是好事,因為我最愛吃的就是毛豆湯了。
我們過中秋雖不莊重,也是挺快樂的,大家一起“嘎訕胡”(上海話“聊天”),光是奶奶一個人就能說上許多,都是生活瑣事,卻有風(fēng)趣。月亮出來時,我們也是賞賞月,若是又亮又圓又大的月亮,爸爸一定會搬出三角架,咔嚓咔嚓地拍上一陣,媽媽和我便談關(guān)于月亮的故事,奶奶也興致勃勃地指給我看:“妹妹,那個影子是桂花樹,這個小的是嫦娥,那小點兒是那玉兔兒……”??晌以趺纯?,也看不出個所以然,只是幾團黑影罷了。我不由好笑又好氣地想:奶奶眼神那么差,怎么能看得出來,多半也是聽老一輩說的吧。頭天月亮,奶奶大概也就知道這些了,那些嫦娥奔月的故事、牛郎織女的神話,我都是從書上看來的。
我自己關(guān)于月亮的趣事,也只記得一個了,七八歲的時候,中秋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去商場回來。路上,我坐在車?yán)飳χ巴庖慌排诺穆窡?,夜空中一片片的輕云發(fā)呆。一會兒,月亮出來了,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似的,云朵慢慢移開了,可月亮還朦朦朧朧的,像罩著一層薄霧一樣。我看著看著,突然脫口而出:“那是嫦娥在洗澡吧!她怕羞,就躲到云做的浴簾里,洗完了,拉開浴簾,月亮上全是水霧了,所以我們看不清?!卑职謰寢屄犃耍蔡ь^看看月亮,然后笑起來,笑得前仰后合?!疤腥ち耍嬗邢胂窳?”“被你這么一說,我還真覺得挺像的呢!”爸爸媽媽都說。
我也笑了起來,明朗的笑聲充滿了整個車箱,不知不覺中我們已到家了。不知不覺中一年年的中秋過去了,一家人在一起團圓的歡樂卻永遠在我心中。
高三又到中秋節(jié)作文2
從一把小小的鐮刀,慢慢地長啊長,今晚的月亮又圓了起來,在茫茫的夜色中,這個美麗的銀盤散發(fā)著銀白色的光芒,好似黑布上的一顆珍珠,等待著有人把它摘下來。 說得沒錯,中秋節(jié)又到了,這天也正好是望子哥哥的生日,開開心心的吃完晚飯,大家便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地聊天,加加姐姐告訴我有關(guān)中秋的由來:“相傳嫦娥是后羿的妻子,王母娘娘呢,為了感謝后羿幫助人們?nèi)ド渚湃?,便賞了他兩顆仙丹,這一切,被后羿的朋友看見了······” 聽著聽著,我就陷入了幻想中—— 我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地方,這是一個小涼亭,上面的檀木雕刻得異常精細,亭子外是一棵粗壯的桂樹,桂樹上開滿了白色的小花,圍繞著亭子四周的是各色各樣的鮮花,我被香味深深的吸引住了,不知不覺的走到了涼亭,只見涼亭內(nèi)一位美麗的女子在翩翩起舞,身旁還有一只雪白的兔子,我定睛一看,這不是嫦娥嗎?
見到我,嫦娥笑著對我說:“歡迎來到美麗的月宮,”拉著我趕緊坐下,玉兔圍著我打著轉(zhuǎn)轉(zhuǎn),仔細的打量著我這不速之客,嫦娥為我端來美味的月餅,甘甜的美酒,我們一起唱著歌,跳著舞,賞著月,開心極了!
正當(dāng)我們玩得盡興時,一股濃濃的蛋黃味撲鼻而來,隨著一聲叫喊,“吃月餅咯,你還賞不賞月呀!”我猛地回過神來,原來,是彭理哥哥把一塊月餅放到我鼻子下呀! 我拿著月餅,和哥哥一起來到陽臺,哇!今天的月亮好美啊!
圓滾滾的月亮高高地貼在空中,銀灰色間帶著一點淡淡的鵝黃,上面有一些坑坑洼洼的小洞似的東西若隱若現(xiàn),好似玉盤上的花紋,簡單而美觀,“玉盤”的周圍閃著一圈光圈,是亮麗的銀白色,閃著金屬的光芒,就好像為玉盤加了一圈花邊,閃亮而高潔,圓月在黑暗的夜空中顯得格外的明亮,它托起了遠在異鄉(xiāng)的人的思念,它代表著一個圓滿的結(jié)束,又寓意著另一個完美的開始,月光在陽臺上散發(fā)出迷人的氣息。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伴隨著美妙的音樂,我在這落滿銀光的陽臺上睡去,月光投影在我身上,也許,有月亮的祝福,我的夢也會是格外的香甜、圓滿吧!
高三又到中秋節(jié)作文3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今宵又逢中秋夜,天涯共此賞月園.
晚飯過后,夕陽拖著晚霞華裙隆重地謝幕了,天空也支起一塊深藍色的幕布.十五的月亮此時把她秀美的身影從層疊的云霧中投映出來,好一輪銀盤!月到中秋,分外的清白而圓潤,掛在藍汪汪的遠天上,像廣寒仙子白皙柔美的臉龐.
這時,親朋好友三五成群,圍坐在散發(fā)著幽幽清香的桂花樹下,品酒賞月,暢談人心.
浩茫而澄清的月光下,奶奶與我坐在古老的青石階上,她用粗糙的大手撫摸著我的頭發(fā).一層薄薄的月光灑在奶奶銀白的發(fā)間,柔柔地閃爍著如水般的光亮.這時我總會囔著奶奶給我講故事,那沉睡在縷縷炊煙中的往事,便從奶奶的娓娓訴說里,裊裊地向我們走來.
奶奶說,孩童時的她最喜歡在月上枝頭時,一家人圍坐在寬敞的打谷場上喝一鍋香甜的紅薯粥.伴著皎潔的月光,奶奶的父親一邊喝著粥,一邊給孩子們講故事.老院的前面是一條環(huán)繞村子的小溪,夏蟲鳴唱,蛙鳴一聲接一聲.在這柔和的月光中,小村莊的人們都忘卻了心坎上清貧生活的負累,盡情地享受著鄉(xiāng)村的寧靜和美好.
奶奶還說,那時的生活貧窮,過節(jié)時沒有條件的人家就在中秋之夜,倚著桂花樹擺上一圈桌椅,左鄰右舍聚到一起,煎上幾鍋糯米糍粑,勻勻地撒上晶亮的桂花糖漿,伴著月亮,和著清風(fēng),暢快地品嘗,倒有一番獨特的滋味.爽朗的歡笑帶著桂花的清香,融進著濃濃的月色中,融進了農(nóng)家人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中.
聽著奶奶訴說那些遠去的舊時光,心里不禁感慨萬分,卻也十分羨慕.我在腦海中勾勒著一幅“中秋月下團圓圖”,心中默默念著一個詞語“歲月靜好”.
望天空皎月一黛如洗,傾瀉出素而明凈的月光,不禁想起那月中的廣寒仙子,因誤吞了不老藥而與夫君后羿生生分離.還有那癡癡守望的吳剛,此時是否放下了砍桂的斧戟?又逢中秋月明,恐怕連這天上之人也耐不住寂寞,心中的思念早已泛濫成災(zāi).可惜地上的凡人,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再抬首望天,那輕柔的銀盤伴著縷縷云霧輕輕裊繞,似海面上輕騰翻滾的浪花.我的思緒也穿過遠處的山巒,飄過大海的那邊,飛向漂泊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游子身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這中華傳統(tǒng)的中秋夜里,海外的華人華僑是否會舉頭望月,佳節(jié)倍思親?是否也會在千里之外睹物思情,品嘗有團圓之意的月餅?望著那清涼如水的月光,一股淡淡的離愁涌上心頭——好想好想,替那翹首企盼的家人問一句:遠方的人兒,你,何時回家?剎那之間,仿佛看見游子的縷縷思念跨越國界,穿過大洋,翻過山巒,化作一片格外清亮的月光照耀在祖國大地之上.
……
今夕中秋夜,月圓,餅園,人更圓.在這個夜晚,華夏子孫相聚一堂,用我們獨特的方式將古老的中秋節(jié)延續(xù),將中華民族的血統(tǒng)傳承.
又逢中秋月明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高三又到中秋節(jié)作文4
今天是中秋節(jié)啊!
怎么這么冷呀!
一點熱鬧的氣氛也不見,王維《憶山東兄弟》里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這個中秋的夜里,冰冷的空氣包圍著我,冰冰涼涼的感覺,令我狠狠的打了一個寒顫。說實在點兒吧!
在這美好的中秋佳節(jié)里,有誰不會思念親人呢?
我一個人獨自坐在家門口,手中緊緊握著電話,多么希望思念中的人兒能夠打一個電話來扶平我心中傷痛。忽然,屋里傳來了歌聲,是馬天宇唱的《只欠秋天》,又是冷的秋,又是涼的秋,心里藏的傷,如傷才能忘……這首歌讓我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甫的《望月》詩中的“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詩句。我心中的傷,真的不知怎么樣才能忘記。慢慢的、靜靜的夜晚,月亮卻悄悄地掛上了潔白的蚊帳,連大地也穿上了一件銀白色的紗衣。斜斜的秋風(fēng)“呼呼”地拂過,我不得不裹緊衣服,手中的月餅,天上的月亮,思念的人兒……,這一切,叫我如何那將那月餅咽下??谥械脑嘛?,是我思念的人,我不肯把她咽下。今年的月餅已經(jīng)不再像去年那么香甜。不再有過去的滋味。在這樣悲涼的節(jié)日里,我不禁想到:“可憐的八月十五夜,人人盡在相思中,誰又耐得住這份寂寞這份濃濃的相思之苦?”“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我今晚覺得未必都是這樣。
高三又到中秋節(jié)作文5
水岸花燈繁,月白青夜寒,露圓人兩半,清歌憫秋蟬。
——題記
月下花前是團圓,月下獨酌是遙念。酒別悲離愁,月是最相思。十五的月亮清輝皎潔,是合家歡聚的象征,可孤獨的人看著卻勾起了酸澀。自古以來,寂寞的文人總是倚樓望月,借著圓月表達內(nèi)心的空缺,聊以消愁。
月是鄉(xiāng)愁。朔風(fēng)蕭瑟,孤傲的明妃乘著顛簸的坐轎背井離鄉(xiāng),迎著朔漠。挑簾,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一去紫臺的思念,一曲琵琶的幽怨。居身異鄉(xiāng)的一縷孤魂,何年歸故園?又逢中秋佳節(jié),她舉目望月,雙照淚痕干。彼時的長安一定歌舞升平,燈火闌珊,卻獨淺忘了她一個人的孤單。
月是離愁。佳節(jié)又重陽,易安獨守虛幌,手捧紅豆,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翹首以盼,煎心思念,鴻雁未還,錦書不來,岸花人寂寞,月下窗前酌。天涯一畔的明城,你是否也在寥落,對著月光把相思細說?
月是國愁。寂寞梧桐,月滿西樓,雕欄玉砌今猶在,只是朱顏改。山河破碎曉風(fēng)凄寒,不堪回首,往事如煙,故國春園,昔年好景都成夢魘。天上的月亮又圓了,心里的光卻暗了。這樣的離愁,剪不斷,理還亂,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于是我仰望夜空,卻想到了你,我們的寶島臺灣。泰戈爾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卻無法在風(fēng)中緊緊相依,就像你我的盈盈一水間卻隔成了脈脈不得語的思戀,一灣淺淺的海峽卻裂成了大洋兩岸的想念。如果天涯共此時,那彼岸的你是否也望到了祖國母親的滂沱淚眼?如果如愿人長久,那我們又何時千里共嬋娟?共看明月應(yīng)垂淚,一處鄉(xiāng)心九洲同。
十五的月亮是一幢鐘,她提醒著我們,久別了該團園,想念了要聚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