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已圓,人歡聚,同舉杯,共歡慶!家鄉(xiāng)明月愛無限,他鄉(xiāng)皓月也多情!中秋節(jié)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中秋節(jié)這天人們都會吃月餅、賞月、看中秋晚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中秋節(jié)的來源作文1
中秋節(jié)到了,大家又可以賞月、吃月餅了,那大家知道中秋節(jié)是怎么來的嗎?
中秋的來歷:月亮和太陽是兄妹,它們每天早晚都按時值班。月亮有點嫉傉了,因為自己值班的時候自己只能露出半邊身子或一點點身子,而太陽呢?每天值班都可以氣質(zhì)昂揚露出全部身子,暖洋洋的展示自己的才能。月亮在每年的 365或366天都不能把全身展示出來,就這樣,月亮漸漸的不值班了。
玉皇大帝知道了這件事,就到月亮宮里懇求月亮繼續(xù)上班,月亮卻說:“你們這幫忘恩負義的壞家伙,我辛辛苦苦給你們值班,們只讓露一點點身子,但是,太陽每天值的班不多,們還讓它那么威風的露全身,天理何在啊!”
玉皇大帝答應月亮可以露出全身,但是,又把太陽封為世大天神,是月亮的上級。太陽不想讓月亮宏占自己露全身的威風,就去命令月亮:“以后不許露全身出來?!痹铝琳f:“為什么啊?這是三界主宰玉皇大帝讓露全身的,敢違抗他的命令嗎?”太陽不想再爭辯了,就到王宮那說了一大堆讓月亮露全身的壞處。
玉皇大帝下了一道圣旨:不許讓月亮露全身,但月亮不能不值班,如果月亮不值班或值班時露出全身的話就開斬。這樣殘酷的圣旨讓月亮收到了,這道圣旨對月亮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打擊,而對太陽來說,這道圣旨讓它一跳高蹦十公里。
月亮就是不遵旨意,就是不值班,太陽說要開斬,但是月亮仍然不在乎,玉皇大帝嚇唬月亮說:“如果再不上班,可要真的開斬啦。”月亮還是裝作沒聽見,玉皇大帝當然是不能殺月亮的,因為如果殺了月亮,人們就會進行反抗,這樣下去,人類就不會遵守玉皇大帝的旨意,就可能會造成三界大亂。
玉皇大帝無可奈何,就讓月亮每天值班的時候露全身,但是太陽又纏著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只好把讓月亮在全年中的一天值班時露全身,但是這一天究竟要定在哪一天呢?玉皇大帝就把這一天定在人間每年的八月十五日。人間到八月十五的時候,人們看見月亮圓了。就歡呼了起來:“啊哦,月亮又能露全身了?!?/p>
可是,在八月十六那天晚,月亮又不圓了,八月十七的時候,月亮也不圓了,人類就知道每年只有一天月亮才圓。從此,人類就把八月十五這一天叫做中秋節(jié),并制作了一種像月亮一樣圓的厚餅,這種厚餅的中間夾著各種食物,餅面上刻著這種厚餅的出產(chǎn)廠家的名稱。
人類就把這種厚餅叫做月餅,年年過中秋人們都養(yǎng)成了吃月餅的好習慣。就這樣,中秋節(jié)賞月、吃月餅的民族習俗就誕生了,這就是中秋節(jié)的來歷。
關于中秋節(jié)的來源作文2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jié)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并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于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shù)剡€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jié),農(nóng)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nóng)事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tǒng)治。馬發(fā)據(jù)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tǒng)治之苦,后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guī)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人發(fā)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jù)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tǒng)治者,于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jié)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于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肮饾{”,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yōu)樽郎霞央取D暇┤撕霞屹p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游街市稱“走月”。
關于中秋節(jié)的來源作文3
“八月十五月兒圓,爺爺為我打月餅……”每當唱起這首歌時,我想像著月亮像和藹可親地小姐姐,身穿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它那玉盤似的臉,靜靜地望著大地,柔和的月光灑到我的窗前。
我盼望著的中秋節(jié)來臨了。中秋是一個團圓的節(jié)日,一個美好的節(jié)日。
這天,大人們都在為中秋節(jié)的晚宴而忙碌,我和小伙伴在一邊嬉戲、玩耍。過了一會兒,從廚房里傳來了媽媽洪亮的聲音——“吃飯了?!币魂囮囅銡鈸浔嵌鴣恚路鹨恢恢恍∈掷p繞著我要把我拖進去似的。我急沖沖地跑到桌前,“哇,這么多美味佳肴,螃蟹、餃子、芋頭丸樣樣盡有,真是色香味俱全啊?!蔽遗d奮地說道。我洗了洗臟臟的小手,趕忙拿起了筷子夾起大魚大肉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吃飽了,我說一句:“真香呀?!边@時我的嘴邊還冒著油星子呢。大人們吃飽了飯在一起聊天,談笑風生。小孩子吃飽了則在那猜拳、玩游戲。我們祖孫四代在這飯桌上一起度中秋,其樂融融。曾祖母看著我們這么開心,就情不自禁地笑了,臉上的皺紋仿佛一朵朵燦爛的鮮花舒展開了,此時此刻我真希望曾祖母返老還童和我們一起享受一下童年的歡樂。
在這個中秋節(jié),我非常快樂地度過了。因為中秋節(jié)有一個很重要的`含意——對,就是團圓,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快快樂樂、其樂無比地度過這個美好節(jié)日,這才稱得上團圓,但是如今有些人流落在外,不能和家人團聚。此時此刻,我吟誦起宋代文學家蘇軾《水調(diào)歌頭》的一句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關于中秋節(jié)的來源作文4
中秋節(jié)有許多習俗,比如吃月餅、賞月、飲桂花酒等等,但是你知道中秋節(jié)的來歷嗎?
傳說以前后羿到山里去尋友訪道,看見西王母路過此地,就向西王母求到一包不死藥。回到家后,后羿就把不死藥交給妻子嫦娥保管。但是卻被弟弟逢蒙看見了,逢蒙立馬起了壞心眼。
有一次后羿帶著徒弟去打獵,逢蒙假裝肚子疼,留了下來。后羿一走,逢蒙就拿著劍闖進了房間里,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被逼的連連后退。退到床邊時,嫦娥靈機一動,把枕頭下的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剛吃完,嫦娥就覺得自己變得身體輕飄飄的,漸漸飄向了空中。嫦娥心里牽掛著丈夫,所以就飛到了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來后,發(fā)現(xiàn)嫦娥在天上的月亮對他說:“今天晚上的月亮會變圓,你晚上做一塊面團在屋子東北角,等到午夜時我們夫妻二人就團圓了?!焙篝嗾罩龊?,到了午夜他們二人就團圓了。
從此以后,后羿每年到了八月十五這天都會做好面團,等著嫦娥回來吃。后來這個習俗被大家繼承了下來,發(fā)展成為了現(xiàn)在的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吃月餅就成為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一大習俗。
我喜歡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也喜歡過中秋節(jié)。
關于中秋節(jié)的來源作文5
傳說中秋節(jié)是這么來的,元代一個叫朱元璋的人和百姓們一起抗擊元朝統(tǒng)治。軍師劉伯溫曾經(jīng)想出一個計謀,既然元朝官兵守衛(wèi)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那就把要八月十五起的消息紙條藏在餅里發(fā)送給予各地的起義軍。果然計謀奏效了,大家團結一氣,最后打勝仗了。起義軍與民共樂,把發(fā)信息的“月餅”分發(fā)給大家吃,從此以后月餅就誕生了。
月餅是中秋節(jié)不可或缺的東西,中國人會在中秋節(jié)日都吃上一塊月餅。那月餅是什么樣的呢?就讓我來介紹介紹吧!月餅表達的意思是團團圓圓,月餅的外表是金黃金黃的餅皮,上面還印了一個個各種各樣的花紋,十分漂亮,光看外表就讓人直流口水,再加上餡就更加美味了。月餅的餡有很多種口味,數(shù)也數(shù)不完,吃也吃不盡似的,有綠豆的、有五仁的、有蓮蓉蛋黃的、還有純蓮蓉的……我最喜歡的是蓮蓉蛋黃月餅和五仁月餅。蓮蓉蛋黃月餅是最經(jīng)典的口味之一,輕輕咬下,我們會先嘗到蓮蓉餡的香甜和綿軟,入口即化,再往里咬一口滿嘴都是香濃的咸蛋黃味,這時甜與咸交融在一起,竟然不會沖突,而是相輔相成,讓整個月餅不甜不膩,恰到好處,它的美味真讓人抵擋不住。如果是吃貨一定會一次吃個飽。五仁月餅的餡是杏仁、桃仁、花生仁、麻仁和瓜子仁,正因為五種果仁它才被稱為“五仁月餅”。吃下一口會感到又干又澀,但當我們慢慢把餡嚼爛后,這時就會有滿嘴的果仁香,一會兒是黑芝麻濃郁的香氣,一會兒是瓜子仁清淡的香味,一會兒又杏仁的果香……
中秋佳節(jié),我們開始吃團圓飯,好豐盛啊,有螃蟹、有魚、有牛肉,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吃著美味佳肴,欣賞中秋晚會。
今年內(nèi)天大家都那么開心,因為家人們都團聚在一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