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是古代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中秋節(jié)嘗月餅的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中秋節(jié)嘗月餅的作文1
在這個節(jié)日里,我們可以賞到又圓又亮的月亮,還可以吃到甜甜的月餅。你知道這是什么節(jié)日了對嗎,沒錯,這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今年的中秋節(jié),外婆送給我一盒月餅,包裝的很漂亮,雖然里面只有一個,但是這是我見過的最大的月餅。
我開始切月餅了,可是月餅是一個羅漢,我怎么也下不了手,我就把刀給了媽媽,媽媽也下不了手,就把刀給了爸爸,還說:“月餅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币患抑鞯陌职植畔铝耸?。爸爸剛下手,我們突然聽到“沙沙沙”的響聲,大家抬頭一看原來是一只紅色的大蜻蜓在天花板上飛,媽媽說:“呀!羅漢變成蜻蜓飛走了!”我覺得非常奇怪,心想“咦!這只蜻蜓怎么會突然出現(xiàn)在這里呢?不會真的是羅漢月餅變成的吧?”
這時,爸爸已經(jīng)切開月餅,給我一大塊,我早就流口水了,不管三七二十一,開口就咬,呀!甜滋滋的,味道美極了!這月餅簡直就是仙境的美食嘛!我們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一邊吃著香噴噴甜甜的月餅,一邊欣賞著中秋晚會的精彩節(jié)目。啊!今年的中秋節(jié)讓我終生難忘!
關于中秋節(jié)嘗月餅的作文2
中秋到了,我跟著媽媽出去買月餅,買完月餅在回家的路上,想起可口的月餅,我都忍不住快流口水了。
于是我盯著月餅盒看來看去,媽媽說:“小饞貓,別把歪主意打在月餅上,小心被發(fā)現(xiàn)!”我心里想:不讓我吃,我就非吃不可。眼珠一轉(zhuǎn),靈機一動,有了!我對媽媽說:“媽媽,我來幫你拿月餅吧!”隨后,便把月餅奪了過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唰地奔回了家。
回到家,我把月餅放在桌子上,奸笑起來,接著拿出一小盒月餅,心里嘀咕著:“豆沙月餅,我來了!我保證會把你吃掉的?!蔽易笫殖值?,右手持叉,顧不上吃東西的禮儀,直接把月餅五馬分尸了,接著用叉子叉一小塊,放進嘴中。“真的太好吃了,月餅的陷磨得真細,吃起來真好吃!”一定是“嫦娥”做的,怪不得叫它“月餅”呢!我細細品嘗,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
妹妹看到我笑得很歡,喊道:“我也要吃,我也要吃!”我私心強說:“自己拿!這樣你還可以多?!边€沒等我說完,她就立刻拿了一個蛋黃味的月餅的,開心地吃了起來,我高興地都快要飛上天了!”
這時,我們聽到媽媽的腳步聲,我們趕緊把所有的月餅拿到了自己的房間,鎖上門,獨自享受美味。吃晚飯時,我只吃了平常的二分之一。肚子里的一半空間全被月餅占了。
我喜歡過中秋,更喜歡中秋月餅!
關于中秋節(jié)嘗月餅的作文3
中秋節(jié)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光都很亮,四周的環(huán)境非常的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環(huán)境!
從古至今,在中秋節(jié)人們都會思念故鄉(xiāng)和親人。不管是《月下獨酌》里的: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還是《靜夜思》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杯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都是人們在飲酒或在窗前望著皎潔的月亮時,發(fā)出的思念遠在千里之外的親人的感嘆啊!
他們在中秋節(jié)前因為臺風而失去了自己的親人,有的是我們的同齡人,他們在中秋節(jié)肯定是很痛苦的,人就是這樣,親人在的時候一點都不珍惜,有時還會和他們拌嘴,還會嫌他們煩,只有失去了他們才懂得珍惜,才會覺得他們都是為自己好,所以我們要珍惜我們現(xiàn)在所有的親人,不要等失去了他們才后悔。月餅也是團圓的象征。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我想中秋節(jié)不僅僅是一種形式,它更是一種象征,時刻提醒著我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和親人中秋節(jié)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征,是布滿喜悅的象征,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jié)吧!
關于中秋節(jié)嘗月餅的作文4
中秋節(jié)吃月餅據(jù)說始于元代,當時,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壓迫,朱元璋聯(lián)合各路義軍計劃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為了傳遞消息,劉伯溫想出了把寫有“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字條夾在月餅中,以互贈月餅傳遞消息的辦法。后來,朱元璋推翻了蒙古統(tǒng)治建立了明朝,還以月餅賞賜下屬慶祝,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也慢慢的在民間傳開來。
其實“月餅”一詞早在朱元璋之前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據(jù)說,在唐朝,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唐太宗李世民和楊貴妃邊吃“胡餅”邊賞月,唐太宗覺得“胡餅”一詞太俗不雅,正在躊躇之時正好看到楊貴妃舉頭望月,唐太宗脫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一詞便在民間逐漸傳開。
相傳,當年武王伐紂,太師聞仲制作了一種甜味的邊薄心厚的圓餅作為行軍干糧,聞仲也因為制作的這種糕點被民間奉為糕點業(yè)的祖師爺,人們?yōu)榱思o念聞仲而把這種圓餅叫做“太師餅”。據(jù)史料記載,月餅的始祖應為這種“太師餅”。
在北宋,中秋節(jié)的時候,在皇家有吃一種叫做“宮餅”糕點的傳統(tǒng),而民間在這一天也有吃餅賞月的習俗,在民間稱這種糕點為“月團”、“小餅”。另外在蘇東坡的《留別廉守》中就曾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钡脑娋?。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城市經(jīng)濟文化和市民生活,以及都城面貌、宮廷禮儀的《武林舊事》中也提到了“月餅”的名稱。
關于中秋節(jié)嘗月餅的作文5
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征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愿望。中秋節(jié)吃月餅據(jù)說始于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中秋節(jié)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統(tǒng)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lián)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jié),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jié)令糕點賞賜群臣。
后來,朱元璋終于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后滿清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nèi)耘f慶祝這個象征推翻異族統(tǒng)治的節(jié)日。
此后,“月餅”制作越發(fā)精細,品種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我看十五的月亮也很圓嗎!
嘻嘻,我當然也不會錯過這月下吃餅的好日子啦!于是我從房間里拿出了我最愛吃的酥皮月餅。然后,我又搬出了凳子,輕輕地剝開我最愛吃的酥皮月餅。心里美滋滋的,真想一口咬下去。突然媽媽一叫我,我便把月餅放在了凳子上,待我歸來之后:咦!月餅呢?我明明把它放在了凳子上,到底跑到哪里去了?一看,怎么地上有月餅末,我便一路跟著月餅末走,終于找到兇手了。居然是你們:小帕和拔絲dog。
今天我非要把你們拔絲了不可,偷什么不好,敢偷我的月餅。媽媽聽我在外面咕囔著。便問我:“小威,怎么了,在那干什么?”“媽,小狗把我的月餅給叼走了,我還沒吃呢!”我氣憤的說道。于是媽媽回到房間里,給我拿了一個月餅說道:“小狗也要過中秋節(jié)的嗎?哪有中秋節(jié)不吃月餅的?”于是我便不再追究此事,繼續(xù)我的月下吃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