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也叫土豆,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于小麥、稻谷和玉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guān)于土豆的觀察日記,歡迎大家分享。
關(guān)于土豆的觀察日記1
春天來了,我和爸爸媽媽去外婆家種土豆。
我們帶上已發(fā)了芽的土豆種子、肥料,以及柴火燒下的灰,來到了田野。田里的小草早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鉆出了地面,花兒競相開放,小蜜蜂們正來來回回地穿梭在花叢中,忙著采蜜。
種土豆的第一步先要松土。松土可是個體力活,首先要把翻起來的土整平坦,然后平鋪,再一行一行均勻分開。我揮舞著鋤頭,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整平了一小塊地。
第二步是開孔。我貪婪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在田地間奔來跑去,東瞧瞧西看看。這時,爸爸已經(jīng)掄起鋤頭在地里干得汗流浹背了。我對媽媽說:“我也要種土豆!”于是,媽媽分給我一塊未開墾過的地,讓我開孔是項技術(shù)活,只見爸爸在整好的畦上開始挖孔,并叮囑我要注意孔與孔之間的距離,不能挨得太近,否則不利于土豆的生長。接著,爸爸在開好的孔里放進(jìn)肥料,為土豆提供養(yǎng)料,再用碾碎的土輕輕地蓋上一層。
第三步是在已放完肥料的’孔里,放入土豆種子。爸爸告訴我,一定要挑選那種芽長得短而粗的土豆種子,這樣的土豆才能長得好。而且在把土豆放進(jìn)孔里的時候,一定要把長芽的一面朝上。
最后一個步驟,就是給躺在孔里的每一個土豆蓋上一層松松的土和灰,這樣既能保溫,又有利于萌了芽的土豆輕松地拱出地面來。
土豆種好了。看著已經(jīng)磨起水泡的雙手,再望望自己親手種下的土豆,我體會到了:要想有所收獲,首先得付出辛勤的勞動。真希望我的土豆能快快破土,在地底下長出更多的土豆寶寶。自己開荒。我興高采烈地舉起我的專用小鋤頭,準(zhǔn)備在我的領(lǐng)地里大干一場。我平時最愛吃土豆,土豆泥、土豆餅、土豆絲……只要是土豆做的,我都喜歡吃,可我從來沒種過土豆,所以,只好跟著爸爸一步一步地學(xué)。
關(guān)于土豆的觀察日記2
“咕——咕——咕——”我肚子又叫了,唉!體型大,消耗自然也大啦!可是,看看零食柜,空空如也。我又看看冰柜,打起了土豆的主意。切絲?切片?怱然,我有了一個冒險的想法——炸薯片!
于是,我抓起兩個土豆,用洋芋刀刮掉皮。正想切,突然又想,薯片那么薄,怎么切呢?要不,換一下吧!但這個想法一冒出來,就被我否定了。我怎么能退縮呢?偶然間,我看見了薄薄的土豆皮。心里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用洋芋刀來刮土豆片。我不允許自己有片刻的狐疑,立即動手干了起來。
土豆片刮好了,我正準(zhǔn)備倒油,但是轉(zhuǎn)念一想,油會不會炸到我身上呢?但是,這時候我已經(jīng)把油倒進(jìn)鍋了。看來我是不炸也得炸了。由于油不夠,所以我只能幾片幾片的炸。我先放幾片土豆在油里,然后打開煤氣,最后開火。不一會兒,油便翻滾起來。我害怕地躲到了一邊。等我偷偷的去看土豆炸好沒時,土豆已經(jīng)糊了。由于怕油,所以我先把煤氣關(guān)掉。然后,等油不翻滾了,我再把那幾個燒焦的土豆用筷子夾起來。由于炸的不好,我只有自己吃了,真難吃!你是我自己去拿第一次的教訓(xùn),先打開煤氣,然后在門口瞄著鍋里的情況。等土豆炸好了,我再關(guān)掉煤氣。
經(jīng)過我的努力,一旁黃燦燦的土豆,終于出鍋了。我“呼,呼”地嗅著香氣,小心地捏起一片,咬了一口。嗯,跟賣的薯片味道也差不了多少。于是,我開心地吃起來。不過我還留了一些給媽媽,讓她嘗嘗我的手藝。
媽媽回來之后,嘗了一片我炸的土豆,還直夸我,比她還做的好呢!我心里別提多美啦!
關(guān)于土豆的觀察日記3
土豆是常見的蔬菜之一。橢圓形的身材,讓它看起來很有樸實的感覺,灰黃的皮膚帶著泥土的痕跡,更顯憨厚。
土豆大名叫馬鈴薯,可是我們不喜歡這樣稱呼它,覺得土豆更顯親切。土豆的皮很薄,但是卻不好剝離。有的人只是用水把表面的土沖掉,再清洗一番就好。講究的人更喜歡把這層皮去掉,我曾經(jīng)用筷子試過,筷子的棱角就能把皮蹭去,而且不會傷到里面的成分,這樣去完皮后的土豆,表面是及其光滑的?,F(xiàn)在則選擇使用專業(yè)的去皮器。效率是提高了,只是這樣去皮后的土豆被削的表面充滿了鋸齒,其實這樣反而使人用刀切時更容易使它固定住,不至于滾來滾去。我覺得切土豆絲真的很考驗技術(shù)。只有經(jīng)常下廚房的人才能快速均勻的把土豆切成粗細(xì)都差不多的條,只聽案板上刀噔噔的切著,刀面后邊就出現(xiàn)了整齊的土豆絲方陣。不得不說,切土豆絲相當(dāng)考驗刀功啊!炒土豆絲是一道家常菜??墒且阉吹南銍妵姷淖屓藧鄄会屖重?zé)需要一些心思。
我吃過那種湯料較多的土豆絲,吃起來特別軟,用筷子夾起時都不能用力,否則會把土豆絲弄斷。我更喜歡稍脆點的,這就要求炒的過程中不能添太多的水,不停的翻炒,稍微慢了可能就會導(dǎo)致底部的土豆絲焦糊。
這種土豆絲炒出來后,汁液全都緊緊包裹在上面,咬出來既有湯料的美味又有土豆的爽脆感。土豆還可以搭配很多的.菜,比如燉肉、燉魚的時侯,把切成塊的土豆放入鍋中,燜上一會,湯的鮮美浸入黏軟的土豆中,美味極了。土豆還有很多的功效,朋友們,你們有什么可以一起分享的嗎?
關(guān)于土豆的觀察日記4
這是兩年前的事了。我從塑料袋中挑出一個綠面猙獰、張牙舞爪的發(fā)芽土豆。那土豆芽又粗又矮,像個微型的小竹筍。在“竹筍”上面環(huán)繞著螞蟻頭大小的、小的可憐的葉片。我用小刀把它切成小塊,埋在樓下的土地里。它們躲在一個死角,割草機(jī)無論如何也不會傷著它們的。
漸漸地,我把這事忘了。這真是個鮮明的對比呀:我在家里過著安逸的生活,吃喝不愁,冷暖空調(diào),而它們——那些土豆芽們,卻遭受風(fēng)吹雨打。有時一連幾天太陽毒辣,裂開的土地好似火山上凝固的魚鱗狀熔巖;有時則連下幾天暴雨,地上蒙上一層雨水??傊鞖庾儊碜?nèi)?,似乎對嬌小的土豆芽生長不利。
土豆芽們?nèi)灶B強(qiáng)的生長著,才不管我理不理睬它們呢。它們慢慢吸取營養(yǎng),屯集糖和淀粉,膨大著它的果實。
一天,我在報上偶然看到一則某村土豆大豐收的消息。我突然想起土豆,被遺忘的土豆苗。我狂奔下樓,從雜草和瓦礫中救出兩棵特別的植物。我把它們連根挖起,抖去泥土。喲,真是土豆!只見根系上掛滿了棕黑色的不規(guī)則圓球。有小孩拳頭那么大的,有乒乓球那么大的,更小的則是一個個小疙瘩。
奶奶把收獲的土豆做了幾樣小菜。爸爸還特意為我炸了薯條。我吃著自己種的土豆,味道真香!
爸爸突然問我:“你知道土豆多種在哪里嗎?”
“不知道。”
“土豆和紅薯都屬于抗旱植物,旱地、山區(qū)多種土豆??纯窗?,土豆的適應(yīng)能力這么強(qiáng)。人也要這樣,能適應(yīng)各種艱苦環(huán)境,百折不饒,禁得住風(fēng)吹雨打,迎難而上。古人云‘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啊”!
我不知道土豆有什么“風(fēng)光”。可是,吃著吃著,慢慢停了。我的口腔里,品味著土豆的清香;腦袋里,回蕩起爸爸說的話……
關(guān)于土豆的觀察日記5
我很喜歡吃土豆,尤其喜歡吃鍋巴土豆。我極其迷戀它那種外酥里嫩、香脆可口的口感。但媽媽說外面小吃店里那些東西不健康,于是,我就立下了志要自己學(xué)做鍋巴土豆!
一個周末,我和媽媽去超市買好了土豆,我就正式開工了!我蹲在椅子上,從口袋里舉起一塊胖乎乎、圓滾滾的土豆,看著它臟兮兮的樣子:深棕色的皮上糊了一塊塊泥土,有些地方的皮還掉了,露出的肉都被泥染成了土黃色。我拿起削皮刀一刮,被刮的那層皮就掉下來了,露出了白生生、細(xì)嫩嫩的肉?!斑@還挺好玩!”我感嘆道。隨即抓起削皮刀“呼啦呼啦”地朝那可憐的土豆亂刮去。刮得正起勁,卻一不小心劃到了手,割出一條口子,鮮血隨即冒了出來。“哎呦!”我痛得大叫起來,媽媽也聞聲趕來,取出創(chuàng)口貼,一邊為我貼上,一邊說:“孩子,干家務(wù)就是這樣的,會受一些傷,所以干任何事情都不是容易的。好了,記住用刀時千萬要小心?!?/p>
好不容易,我終于刮完了土豆。洗干凈后,我要開始學(xué)切了。媽媽教我:要一只手摁住土豆,另一只手去切。我找準(zhǔn)下刀的位置,慢慢地切,一刀一刀地切,再也不敢著急了。切完了,媽媽又讓我煮土豆。煮好后,就放進(jìn)鍋里慢慢地炸,直到把土豆炸成誘人的金黃色,然后再放上調(diào)料,一盤香噴噴的土豆就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夾了一塊,放進(jìn)嘴里,細(xì)細(xì)地品嘗:“嗯,真好吃!簡直跟小吃店里的一模一樣,不過要健康得多?!?/p>
吃上自己親手做的菜,我心里充滿了成就感。從那以后,我又學(xué)著做了幾次?,F(xiàn)在,我可以不用媽媽幫忙,獨立做出一盤鍋巴土豆了。我甚至帶著一點小驕傲地說媽媽炸的沒我炸的脆,每次想吃土豆,還要我“趙大師”親自下廚呢!